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5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5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终究都是虎狼之辈,且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平与联盟永远是短暂的。

    到了一定程度,摩擦冲突、两军交战几乎不可避免。

    所以招兵买马,训练兵卒,扼守险要关隘,要冲之地,随时防备着战事十分必要。

    司马靖的方略很到位,但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却摆在眼前。

    人选!

    谋略很好,但需要一个合适负责人。

    这些事最好有一个人全盘掌控,若分别用文官计吏去负责商贸,武将主持兵马训练,很容易彼此脱离,难以统筹。

    可是这样文武兼资,既懂得商贸地方政务,又懂军事的人才可不好找。

    徐还不禁有些犯难。

    却不想,正在此时,人才主动上门了。

    折彦质到了。

    有徐还的请调奏疏,以及张浚亲自在向皇帝赵构解释西北纷繁局势,与人才需求,以及调任折彦质的必要性。

    赵构答应的很爽快,有赵鼎坐镇,枢密院自然也全力支持。

    折彦质本人也很激动,离开家太久了,难得有如此接近故乡,回到老家的机会,他岂能错过?

    西北,那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最有可能重新建功立业,一雪前耻的地方。

    而且还有一个熟悉、信任的主帅,折彦质相信,徐还有击败金军,收复陕西路的能力。

    因此连新年都没过,便从临安动身,聪明赶路前来关中。

    再次见到老搭档,徐还自然很高兴。

    在未来一段时间,还需要格外倚重,因为他的才能、经验,也因为他的姓氏。

    府州折家,这个大宋资格最老的军事世家,在西北这片土地上,举足轻重,意义非凡。

    来不及与折彦质叙旧,另一个人便引起了徐还的注意。

    刘子羽!

    新任的利州路经略使,兼知兴元府,算是徐还如今的属下,到任之后,立即前来大散关面见上官。

    徐还本来想好生叮嘱一番,让他在利州、兴元府帮自己处理好后勤事务,并给予黄若彤一定方便。

    但得知他是张浚推荐而来,尤其是看过他的履历之后,顿时改变了主意。

    刘子羽,十岁精通经史,算是天资聪颖之辈,兴许还能称之为神童。

    如果一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也许他会成为进士,东华门外唱名。

    但因他有个武将出身的父亲刘韐,十一岁起便虽父亲在军中生活,自小练习武艺,逐渐适应了军旅生活。

    读书也并未耽搁,可谓是个文武全才。

    宣和年间,其父刘韐担任浙东统帅,前去平定方腊之乱。刘子羽便佐其父主管机宜文字,以破方腊有功,入为太府簿。

    后随父驻守真定,是最早的抗金将领,可惜没能挡住金军兵锋。

    靖康之役,其父以身殉国,亡于金军之手,刘子羽对金贼可谓是不共戴天。

    扶灵回乡,安葬守孝三载之后,刘子羽再度入朝,担任枢密院检详文字。

    从其履历来看,担任的都是军中处理机密的文职,可见是通兵法、谋略,加之他有过在地方为官的经历,政务民生通达。

    自十一岁起,在军中三十载,训练兵马,整军备战自然不在话下。

    张浚推荐这样一个人前来,正是时候,解了徐还的燃眉之急,简直是想瞌睡就送枕头。

    与西夏诸羌通商,稳住北方,训练兵马,以待战时,非他莫属。

    而且同时交谈,徐还发现刘子羽此人性格忠直,尤其因父仇之故,坚决主战。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曾因不肯攀附秦桧,而被贬官。

    如此之人,可用!

    徐还当即决定,将刘子羽调到秦州。

    作为前线最高统帅,辖地内的将官调动,还是有这个权力的。

    全力负责与西夏通商事宜,并购买马匹,训练骑兵。

    刘子羽内心其实更愿意与金兵直接交战,也好为父报仇,但他熟读圣贤书与兵法,也知大局为重的道理。

    只有稳住了西夏,秦国公这才能一心一意与金贼作战,全无后顾之忧。

    这比直接出战金兵的作用和意义都要大,关乎整个战局,刘子羽省得轻重。

    再者,身为臣属,奉命行事乃分内之责,不容推辞。

    刘子羽欣然应允,徐还也长松一口气。

    立即修书一封给成都路转运使赵开,成都知府萧振,着他们二人负责配合刘子羽。

    将蜀中物产商品北送,刘子羽与西夏交涉,重启昔日宋夏边贸榷场。

    刘子羽本人几乎没有片刻耽搁,立即动身赴任,如此态度让徐还甚是满意。

    与此同时,对张浚的举荐也多有感激。

    不用多说,名义是前任西北统帅推荐了一名辖区官员,此乃寻常事。

    但徐还心里有数,刘子羽是推荐给自己的。

    张浚此举,算是投桃报李,感恩图报吗?

    看来先前的投入没有白费,张少保不仅铭记心中,还时刻想着如何回报,至少释放出一个善意的讯号。

    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意味着将来有合作得基础。

    这就好,很好!

    人才逐步到位,后方逐渐无忧,春天的脚步已经临近,停歇许久的战事又该重启了

第三九四章喜出望外的契丹人() 
虽已是正月天气,江南之地或许已然春风拂面。

    但河朔之地依旧寒冷,黄河河面上冰冻三尺如故。

    折彦野骑着马直接踏过黄河,直奔阴山下的云州而去。

    他已接到信函,知道兄长折彦质已经到达关中,不日前往环庆路主持军务。

    与此同时,他也接到了秦国公、驸马徐还的命令,调动府州兵马朝西稍作调动。

    他,终于回来了!

    兄长回归,固然高兴,但折彦野更兴奋的是徐还的到来。

    如他当初在大同府许诺的那般,身居高位,携精锐兵马北上归来。

    当初那个逃亡小子的豪言壮语,如今全部变成现实。

    不过两年时间,从一个小斥候摇身一变成为大宋驸马,秦国公,西北大军统帅。

    而且带着兵马,出现在关中,实现他收复北地的诺言。

    折彦野很庆幸,当初自己听信了徐还那番有些荒唐的言辞,苦苦支撑,总算看到曙光,即将有所回报。

    徐还大军在关中,夺回了和尚原,干掉了完颜娄室。

    府州曾遭遇过金军围攻,折家与完颜娄室交过手,知道这位金国宿将的厉害。

    结果死在徐还手中,这便是实力展示,也意味着信心。

    和尚原之战,不仅提升了西军士气,也让折彦野、府州折家信心满满。

    当徐还的一个个预言都应验之后,折彦野的信心越来越充足,自然也愿意听命行事。

    兵马西调,威慑西夏,举手之劳。

    当然了,还有通知契丹人,单靠折家,威慑力量有限。

    过了黄河不久,便见到了契丹巡逻的兵卒。

    折彦野来往黄河以北的次数已经很多,彼此早已十分熟悉,契丹兵卒很热情地迎接折六爷。

    到了云州城外,萧战早早迎了上来,笑着打招呼。

    “折六爷,这次又有什么好消息啊?”

    “你怎么知道我有好消息?”

    萧战笑道:“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哪一次来不是带着好消息?何况今日满面春风,眉间带笑呢!”

    “哼哼,萧将军好眼力。”

    折彦野笑道:“还真是有好消息,带给余睹大将军、公主殿下与诸位。”

    “关于徐还的?”萧战闻言,脑中灵光一闪,立即反应过来。

    “没错!”

    “走,快走!”

    萧战立即拉着折彦野往云州城内,将军府而去。

    在阴山脚下的这片草原上,他们每日眺望,最期盼的消息终于又来了,自是喜上眉梢。

    折彦野见状,不由感慨。

    徐驸马当真厉害,让大宋上下钦佩也就罢了,连契丹人都对他如此崇敬欣赏。

    着实非凡,是不可多得的旷世之才啊!

    来到将军府,耶律余睹、耶律余里衍、萧百发、萧高六等人早已在座,等候来自南方的好消息。

    折彦野首先向众人问好,尤其是耶律余睹,因为当年的伤病,这几年身体一直不大好。算是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为了大局强撑着。

    加之有公主耶律余里衍这位辽国皇室唯一血脉在,这两年,越来越多的契丹人前来归附。

    河套之地,契丹人的力量已经不可小觑,早已不是当年从大同府逃奔至此的残兵败军。

    “折六将军,又徐还的消息?”

    “是!”

    折彦野笑道:“徐驸马去岁在荆湖平定了叛乱,已经加封为秦国公,如今担任川陕宣抚使,率部北上抗击金贼。

    年前率部穿过秦岭,突袭和尚原,斩杀金贼三万余,击伤完颜娄室,老贼逃回长安,忧愤而死。”

    徐还立功加封,他们一点都不意外。

    但听到徐还斩杀数万金军,并干掉完颜娄室的时候,契丹人脸上都浮现出激动神色。

    当年破辽的主力中,就有完颜娄室,算是他们不共戴天的大仇人,如今死在了徐还手中。

    “徐还果然厉害,当初没有看错他。”

    耶律余睹哈哈大笑,当与金国彻底决裂之后,金军兵败的消息对他而言,便是最大的喜讯。

    也正是因为宋国吸引了金军主力,他们契丹才有喘息之机,得以休养生息,故而心存感激。

    “那徐还现在何处?”

    折彦野道:“徐驸马在大散关,如今整军备战,正准备与完颜宗辅决一死战。”

    完颜宗辅!

    金国三太子,又一个大人物,又一个大仇人。

    契丹将领听到消息,忍不住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飞到关中前去助战,一起击杀金贼。

    “诸位莫急,协助抗金的心情在下完全理解,不过在河朔,也能帮得上忙。”折彦野见状,立即道出来意。

    耶律余睹笑道:“折六将军,有何差遣,直说便是。”

    “请贵部稍微向西移动即可。”

    “施压西夏?”耶律余睹到底是老谋深算的大将,立即反应过来。

    折彦野道:“没错,徐驸马在前线抗金,唯恐西贼在后不安分,故令我府州兵马向西,并恳请贵部西移相助。”

    耶律余睹沉吟片刻:“小事一桩,理当相助,萧高六,你去安排吧!”

    “是!”萧高六欣然领命而去。

    见契丹人答应的如此爽快,折彦野也安心不少。

    “等驸马击败了完颜宗辅,大军北上收复延安府是迟早之事,届时说不定会北上府州,兴许能与诸位故人相见。”

    真的吗?

    耶律余里衍听到这个消息,心中顿时激动不已,求之不得啊!

    好消息自然是要分享的,当男人们陪着折彦野喝酒之时,余里衍悄然离开,来到后院。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正在门口的廊下玩耍,瞧见余里衍后,立即奶声奶气,笑着喊道:“姐姐!”

    “云哥,乖啊!”

    小家伙正是耶律余睹与卢夫人之子——耶律云哥!

    房舍之中,卢夫人与萧秋荻正在做针线活。

    谁能想到,昔日运筹帷幄,杀伐果断的秋荻夫人竟也做起了女红,而且有模有样,一件孩童小衣已然快要完工。

    “两位姨娘,好消息。”

    “哦,什么好消息?”

    “南边,徐还到了关中,击杀完颜娄室,眼下正要与完颜宗辅决战呢!”

    “是吗?”

    卢夫人顿时笑了起来,萧秋荻却不禁有些失神,以至于针尖扎进了手指。

    直到一声小儿啼哭从屋内的摇篮里响起,这才回过神来

第三九五章复仇的银术可() 
绍兴元年的战事,率先在荆襄打响。

    四太子兀术,不满于数月以来毫无进展的局面,亲率大军朝襄阳杀去。

    与岳飞在汉水岸畔,展开激战,互有胜负,暂时相持不下。

    完颜希尹就是在此时到达南阳的,元帅粘罕大军就驻扎在这里,为兀术保障后勤供应。

    见到粘罕,希尹首先转达了完颜挞懒的和谈态度。

    粘罕并不觉得意外,挞懒是金国朝中主和派的代表,在战事不顺时,有此等想法不足为奇,他甚至有赞成之意。

    前两年主要是兀术等人南下征战,无论是掠夺财赋,还是掌控地盘,自家元帅府没多少好处。

    相反兀术、宗辅等人越发壮大,反而为金主吴乞买利用,成为牵制,掣肘自己的帮手。

    至于此番愿意南下征伐,主要是冲着徐还来了的。

    当初的幽州之耻确实太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