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96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96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反兀术、宗辅等人越发壮大,反而为金主吴乞买利用,成为牵制,掣肘自己的帮手。

    至于此番愿意南下征伐,主要是冲着徐还来了的。

    当初的幽州之耻确实太丢人,无论如何也饿咽不下这口气。

    若不能一雪前耻,也会影响到自身威望与地位。

    但遗憾,金军错过了荆湖之乱的最佳契机,不仅没讨到便宜,大军出征,兵分三路却毫无进展。

    尤其是西路军,完颜娄室战死,损兵折将,实在不是好兆头。

    此等情况下,和谈并非不可。

    当然了,时机很重要。

    如果开春之后,金军在战场上能有所胜利,占得优势,提出和谈,宋国上下自然求之不得。

    在谈判桌上,金国也就能提出更多要求,占据更多利益。

    可如果战事焦灼,甚至落於下风,谈判就会丧失主动性。

    倒不必担心宋国主战不和,绝无可能。

    见好就收,赵构难道会拒绝吗?

    不过谈判少了筹码,这条款和利益分割,宋国难免就占据主动了。

    因此,这是个颇为尴尬的局面。

    眼下无法决断,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大胜,则一气呵成,灭了宋国。

    小胜,则和谈。

    焦灼或败退,那是最糟糕,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

    “兀术已经出击了,也不知他能不能击败岳飞?也不知从哪冒出这么个宋将来,骁勇非常,难以对付。”

    “比之徐还如何?”完颜希尹也有些惊讶。

    “各有千秋,徐还是鬼点子多,胆大奇谋;这岳飞是中规中矩,按部就班,偏生让你无可奈何。”

    粘罕叹道:“本帅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天不亡宋啊?”

    “元帅切莫多想,宋军战力与我大金到底不可同日而语,四太子出马,还有元帅你坐镇,宋军必不是对手”

    完颜希尹道:“至于西北,娄室败于意外,三太子麾下兵马依旧强生,银术可已经奉命前去。

    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兴许指日可待。”

    “但愿吧!”

    “臣即将西去,打算给三太子帮个忙,也为元帅留一手。”

    “哦?”

    粘罕顿觉好奇。

    自打唐末之后,长安便已衰败。

    大宋年间,称之为京兆府,但城池早已不复昔年繁华。

    多年与西夏交战,西北之地本就多受战火波及,金军进入关中之后,则又是一次浩劫。

    张浚曾在京兆府短暂坚守,可惜城墙破损的厉害,偌大的城池到处都是漏洞,最终被金军攻克。

    这个千金古都,少不得又一次遭遇兵祸,如今城内尚有不少残垣断壁,百姓的日子就更苦了。

    完颜宗辅得大军就驻扎在城内外,他本人的中军大帐则在长安城边缘之处。

    曲江池!

    隋唐之时的皇家园林,如今虽然破败,仍旧有几分风景。

    从北方荒蛮之地而来的完颜宗辅颇为喜爱,故而在此停驻。

    如果战事一直顺利,兴许是一次愉快的度假之旅,但完颜娄室之死,让他这个新年格外憋屈。

    不过好在,新的帮手来了。

    “银术可参见三太子。”

    一名身材高大魁梧,面色冷峻,眼神坚毅的女真武将躬身向完颜宗辅见礼。

    此人约莫五十出头,一看便是饱经战火风霜的沙场宿将,完颜银术可是也!

    “老将军不必多礼。”

    完颜宗辅不敢怠慢,虽说自己是皇族,太祖之子,但银术可乃是元从老将,也是完颜家的一员。

    无论是按辈分,还是论资历,少不得都要尊敬些,尤其是有求于人的情况下。

    银术可道:“接到三太子调令,交代好河东事宜,老夫便马不停蹄赶来,希望没有耽误三太子大事。”

    完颜宗辅满脸堆笑道:“没有,没有,老将军来的正是时候。”

    “有何差遣,三太子尽管吩咐便是会,银术可自当遵命行事。”

    “想必老将军也知道,娄室将军重病亡故,孤身边缺个帮手,思来想去,没有比老将军更合适的人选了。”

    “娄室老哥着实让人遗憾。”

    提到完颜娄室,银术可顿时神情黯然,长吁短叹。昔年攻伐辽国时,他们曾并肩作战,袍泽之谊甚为浓厚。

    “实不相瞒,请老将军前来,正是与孤一起为娄室将军报仇”

    “理所应当。”银术可答允的很爽快。

    完颜宗辅补充道:“还有也是为了给拔离速报仇。”

    听到那个熟悉的名字,银术可的眼眸顿时一亮,射出恨意深深的目光来。

    完颜拔离速!

    他的亲弟弟,随同四太子兀术南征之时,死在长江边上,被人砍去了头颅,身首异处。

    他这个兄长悲痛欲绝,早有报仇之意。

    “牛皋在大散关,徐还也在,老将军报仇良机,近在眼前。”

    完颜宗辅笑了笑,仇恨是最好的动力,不用自己多说什么,银术可必然拼命。

    “多谢三太子!”

    果不其然,银术可拳头紧紧握起,眼眸血红,几欲滴血。

    他已经详细打听过了,弟弟拔离速是被一个叫牛皋的宋将斩杀,当时宋军的将帅则是徐还。

    唯有将此二人斩杀,以其头颅、鲜血才能祭奠弟弟的在天之灵。

    完颜宗辅欣然一笑,点头道:“好,孤欲派兵再袭和尚原,还请老将军为先锋,不知可否?”

    “义不容辞。”

    银术可欣然应允,朗声道:“定破和尚原,告慰娄室将军在天之灵,不负三太子所托。”

    “好来人,上酒,孤要为老将军壮行。”

第三九六章言过其实() 
金军来了!

    身在大散关的徐还接到消息,一点也不意外。

    和尚原之战后,金军大受损失,无论是局势还是气势上,都处于不利地位。

    不管是为了颜面,还是战略考虑,反扑几乎是必然之举。

    现如今,金军来势汹汹,宋军上下少不得为之震动。

    银术可!

    年过五旬的金国宿将,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是不亚于完颜娄室的悍将。

    不好应付,是肯定的。

    与此同时,徐还也知道,他是拔离速的兄长。

    辛赞早早便提供情报,将这位金国将帅的底细禀报的清清楚楚。

    拔离速在江南死于牛皋和自己之手,银术可多次扬言报仇,此番前来,目的显而易见。

    也罢,反正仇人也不是一个两个,徐还早已习惯。

    根据斥候探听的消息,此番银术可为主将,与副将折合正面来袭,没立、乌鲁两位将领为偏师。

    两路大军一起逼近和尚原,战事一触即发。

    大散关,中军大帐。

    将领们议论纷纷,正在商讨如何迎敌。

    说来说去,就八个字——坚守关隘,以逸待劳。

    新年之后,麾下将领曾建议主动出击,进攻凤翔,甚至是京兆府。

    但徐还拒绝了,相比于主动出击,他更愿意以逸待劳。

    主动出击,兵马列阵在渭水平原上,等于露出破绽,完全暴露在金国骑兵的铁蹄下,是危险举动。

    相反据守和尚原、大散关、仙人关,可以借助地势之利,据险以守。

    相比于主动出击,劳师远征,以逸待劳自是最好不过。

    战场之上,主动被动是一门学问。

    按理说,丢失疆土的是宋国,应该着急收复失地的。

    但金军信誓旦旦南下,劳师远征,意在攻破秦陇入蜀中,久无突破,加之完颜娄室之死,着急的是他们。

    至于宋军,虽有收复失地之责,但眼下宋国上下首要看中的是防守。

    在这一点上,徐还暂时没有压力,完全可以按兵不动,以逸待劳。

    不过金军来势汹汹,相应的防守还是要做好的。

    驻守和尚原的吴磷传来讯息,请求率部前去驻守箭筈关,但被徐还否决了。

    “国公,你这是打算”

    吴玠闻讯,不由沉吟,徐还明显是有大谋划。

    “关门打狗,如何?”

    “妙哉!可是,金军会这般冒失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

    徐还笑道:“劳烦将军坐镇大散关,我与牛皋,走一遭和尚原前线。”

    “遵命。”

    完颜娄室大败之后,金军士气低落,此战很大程度上是为提振士气,鼓舞军心之战。

    而且是银术可首次出战,虽未明言,但从各方面出发,都是许胜不许败的。

    当徐还、与牛皋一道出现在前线时,对金军又是一个刺激。

    所有的将领都知道,银术可老将军要为弟弟报仇,而徐还是金国上下都欲擒杀的头号对象。

    无论是在主将面前表现邀功,还是一战成名,立不世之功,都是绝好的机会。

    这样巨大的诱惑之下,但凡性情略微急躁的将领,岂能按捺?

    银术可麾下头号战将没立,立即率领兵马朝箭筈关而来。

    此处乃是和尚原的门户之一,只要攻克,整个和尚原就会再度暴露在金军兵锋之下。

    “没立将军,我们是否等一等银术可将军大队到来之后,再行进攻?”副将乌鲁似觉有所不妥,出面劝阻。

    “不必,大将军的主力兵马在黄牛埔,宋军必然被吸引,箭筈关的防守相对松懈,乃是我们的良机。”没立显然没有等下去的耐心。

    乌鲁担忧道:“可是箭筈关地势较高,都是山地,我们恐怕得弃马步战。”

    “那就步战吧,用战马尽量多带军械粮草上山,趁着宋军防守松懈,抢先发起进攻。”没立当即下令,金军匆匆沿着千河,朝箭筈关方向进发。

    进展比想象的顺利,箭筈关地形险要,宋军防守也算严密,但仍旧有所疏忽。

    当初金军驻守和尚原,对周遭地形都有详细探查与掌控,箭筈关也在其中。

    没立在和尚原遭遇奇袭那日逃出去的残兵带领下,从一条山间小路绕道,杀上了箭筈关内。

    宋军猝不及防,后续援军又尚未到来,险要关隘就这么落入金军之手。

    没立一脸得意,简直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乌鲁虽觉进展过于容易,奈何身份就好比马谡身边的王平,根本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话语权。

    再加上金军将士求胜心切,夺取箭筈关后,士气高涨,颇为得意。这种时候,劝人冷静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毫无作用。

    没立不愿耽误时间,准备立即朝和尚原进军,深入宋军背后,骤然出现,宋军必然大惊失色。

    如此便可与黄牛埔的银术可主力内外夹击,迅速打开和尚原的全部门户,大军兵临原上。

    想法很好,但有些冒失!

    乌鲁劝道:“切莫着急进军,先守卫箭筈关,反正和尚原门户已开,进可攻,退可守。”

    “宋军主力吴磷、杨再兴已经前往黄牛埔,徐还与牛皋身在和尚原,身边兵马不多,颇为空虚。

    我们快速拿下箭筈关,宋人不及反应,机会难得,岂可畏首畏尾,贻误军机?”

    意料之中,有徐还和牛皋这两个巨大的诱惑在,没立哪里听得进去劝说。

    乌鲁无可奈何,摇头道:“不若这样,我率领部分兵马驻守箭筈关,保证后路无忧。”

    没立虽然不屑,但架不住乌鲁不厌其烦的劝说,只好点头答应。

    一万五千兵马,乌鲁在箭筈关留下三千驻守。没立率领一万两千人,一路高歌猛进。

    他心心念念的是和尚原的徐还与牛皋,以及汉人的一个说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徐还能以七千兵马奇袭和尚原,让完颜娄室惨败,自己一万两千精锐,定能复制神话,甚至更胜一筹。

    即便不能成功,也必然会让宋军震惊,阵脚大乱。

    到时候沿着原路撤退便是,箭筈关有乌鲁镇守,后路无忧,自可为所欲为。

    此时的没立,如同昔年的马谡一样,自以为深谙兵法,骁勇非常,一切尽在掌握。

    却都忘了一句老话——言过其实!

第三九七章箭筈关() 
箭筈,箭尾与弓弦接触的地方。

    箭筈关的大概地形是怎样,一目了然。

    没立带着人马长驱直入,一路高歌猛进。

    乌鲁则留在关隘之下,小心翼翼,他总有些不安,觉得此番进军太过顺利。

    完颜娄室那等宿将都败得那么惨,宋军绝非不堪一击。

    轻敌冒进,风险绝对不小。

    自己身为副将,劝说无用,能做的唯有守好箭筈关。

    万一有个闪失,也好让没立大军能够安然撤离,后路无忧。

    如果能保全箭筈关,回头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