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73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73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诚见状,趁热打铁,续道:“不过在下来的路上,发现宋军也在南下,朝莫邪关进发。秋风已起,荆湖已经天寒,看来岭南也要转凉了。”

    一语双关,暗示意味十足。

    “莫邪关?”

    曹成刚与询问,便有亲兵匆匆而来,附耳禀报了两句话,脸色瞬间就变了。

    夏诚见此情形,心中不由一动,难不成莫邪关已经被宋军拿下?

    也忒巧了,妙哉!

    这下看你曹成是否还能坐得住?哼哼!

    杨幺联络曹成,徐还是乐见其成的,所以愿意出一把力,敲边鼓相助。

    故而立即摆出一副出兵南下的姿态,然后派出张宪、郭进二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取莫邪关。

    果然,曹成为之震动。

    考虑到唇亡齿寒,以及金兵南下,效仿侬智高的诱惑,终于为之所动,出兵北上。

    张宪和郭进撤离之后,驻守莫邪关的是岳飞麾下的韩顺夫,号称是岳家军第五大将,勇猛过人。

    徐还和岳飞给出的命令是故意松懈轻敌,引诱曹成所部北上,放敌军进入莫邪关。

    韩顺夫执行的很坚决,但似乎有些假戏真做了。

    竟在疏忽大意,在莫邪关与俘获的女子纵情行乐,以至于冷不防被偷袭。

    被叛军击败说,还斩断了一条手臂,继而伤重不治身亡,震动荆湖岭南。

    徐还接到消息的时候,有些震惊。

    他和岳飞给韩顺夫的命令是如果曹成所部前来袭击,可稍作抵抗,然后佯败撤军。

    佯败而已,却不想,韩顺夫真的败了,而且搭上了一条命。

    这个结果让人始料未及,损失颇重。

    岳飞震惊之余,颇为悲痛,因其已率部朝鼎州进发,不能亲自前往。故派出张宪与弟弟岳翻立即南下,欲复夺莫邪关,有意为韩顺夫复仇。

    这个安排,并非一时冲动报私仇,完全合情合理。

    虽然有心诱敌北上,但莫邪关乃要冲之地,若任由丢失而不理会,不合常理,只会让曹成有所怀疑。

    但

    张宪和岳翻很快兵败,出师不利。

    虽说有故作姿态,未尽全力,但曹成所部的勇猛着实让人吃了一惊。

    尤其是对方阵中的一名武将,以张宪之勇都无法应付,可谓勇冠三军。

    当军报送到岳州,看到敌将名字之时,徐还释然了,却也震惊了。

    杨再兴!

    又一个南宋初年,如雷贯耳的名字。

    抗金猛将,屡立战功,最终小商河之战寡不敌众,血战抗敌,英勇就义的杨再兴。

    回到临安之后,徐还起了收拢人才的心思之后,便一直在打听杨再兴的下落,欲收为己用,可惜杳无音讯,让人颇为遗憾。

    万万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抗金名将而今竟然是叛军先锋。

    先斩韩顺夫,后败张宪,一出场就让人为之惊叹。

    听闻岳翻亲自率部,誓言要斩杀杨再兴时,徐还有些坐立不安。

    叛军将领怎么了?那只是暂时的,杨再兴那是铁骨铮铮的汉子,抗金名将,就这么杀了多可惜?

    何况,徐还隐约记得岳飞有个弟弟,似乎就是被杨再兴斩杀的

    不行!

    徐还立即起身,命令李彦先守卫岳州,巡视湖面,然后带着牛皋接动身南下去往莫邪关。

    招降!

    人才难得,无论如何都要将杨再兴降服,招至麾下,或许也能救岳翻一命

第三五〇章志大才疏() 
莫邪关!

    乃是进入岭南贺州的要冲之地,宋军得而复失,再想抢回来却不容易了。

    韩顺夫兵败是有故意成分,但身亡完全是个人疏忽大意,有偶然成分。

    但是,张宪则是实打实的不敌对手。

    昔年侬智高叛乱时,大宋名将狄青曾在昆仑关大败侬军,传为佳话,彪炳史册。

    张宪也想仿狄青故事,成就一段不朽功绩,结果却很遗憾,以失败告终。

    不服气是必然的,随行的岳翻更是暴跳如雷,要率部再袭莫邪关,找杨再兴算账,但被人拦住了。

    徐还来了!

    阻拦是必须的,他庆幸自己来的及时,否则岳翻此去说不定有去无回。

    对于驸马亲自到来一事,张宪和岳翻都有些许惊讶,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们认定了徐还是听闻莫邪关兵败之后,心有不满,亲自在督战压阵的。

    “胜败乃兵家常事,诸位不必介怀。”

    徐还少不得安慰众人一番,他也是有苦难言,总不能直接说我千里迢迢赶来,是为了招降敌将吧?

    如此岂非寒了功臣之心?

    至于相救岳翻之说,哪怕确有其事,此刻说出来都是无稽之谈。

    “多谢驸马宽宥。”

    “哪里,如此曹成方能安心北上,也算符合我们的战略构想。”

    徐还道:“岳将军的主力已经西进,即便曹成北上,也会将其与杨幺分割,让他们难以呼应,更加无法联合,不必担心。”

    “是!”

    张宪应了一声,旋即问道:“那莫邪关?”

    徐还沉声道:“不若这样,明日岳翻将军先去挑战,引诱杨再兴出战,届时让牛皋埋伏在后,上前截杀,张宪你率部在后及时增援。”

    “是!”

    “驸马您坐镇大营等候捷报便是。”

    徐还摆手道:“不,我随同牛皋一同出战,瞧瞧曹成的叛军到底是怎生模样?”

    “可前线危险,驸马千金之躯,不可轻易涉险啊!”

    “没事,有三位将军在,还有万千将士在侧,还需担心个人安危吗?”徐还斩钉截铁拒绝,若不去前线,如何劝降杨再兴?

    若是等他被制住,或者逃亡之后再劝,难度增大不说,绝对没有阵前劝降的效果,和忠诚度高。

    为了一员猛将,徐还还是愿意冒点险的。

    张宪与岳翻见劝说无效,知道徐还素来有主见,也便不再多说什么。

    随着杨再兴占据莫邪关,斩杀韩顺夫,岭南兵卒士气大振,曹成自然也沾沾自喜。

    原本想着杨幺大败,官军应该很厉害,尤其听闻徐还与岳飞乃是宋庭数一数二猛将,心中本来颇为忌惮。

    若不是想着唇亡齿寒,未来处境艰难,当真未必愿意北上,袭击莫邪关很大程度算是试探。

    没想到结果着实喜人,竟然一战功成,斩杀了岳飞麾下第五大将。

    如此一来,曹成的自信心爆棚,夏诚提及侬智高第二的念头再次在心中泛起。

    击败了徐还和岳飞,称雄天南,甚至进犯荆湖,未尝没有可能?

    人啊!

    在诱惑面前总是鲜少有抵抗力,很多时候甚至足以让人失去理智,去幻想各种美好的可能,而忽略事实上存在的风险。

    利令智昏!

    老话道理一点都不错,但总是有人前赴后继不断扑上去,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愚蠢,不自量力。

    曹成此刻便是如此状况,杨再兴在莫邪关的两场胜利,彻底激发了他求胜心和心中的欲望。

    此时此刻,他已经不是那个仅仅想要自保,担心自身安危的曹成,而是生出了效仿侬智高,替代杨幺。

    没错,他自始至终没有与杨幺合作的打算。

    一个拒绝他锦上添花,提防他分羹一杯之人,凭什么要求自己给他雪中送炭?

    世上焉有这样的好事?

    答应联合,实际上只是为了榨干杨幺最后一点价值罢了。

    等到杨幺彻底败给官军之时,顺势取代他成为曹天王,占据他的地盘,收拢他的残部。

    如果有可能,当杨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命的时候,自己不介意收留他,但是百般羞辱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曹成已经想了很远,所以进军的脚步自然不能慢。

    夺下莫邪关之后,他便下令大军迅速出关北上,朝着郴州、永州进发。

    “曹公,危险!”

    杨再兴劝慰道:“我们虽拿下了莫邪关,但有侥幸成分,属下以为暂时驻守此地,待军械和粮草全部跟上之后,再行前进。”

    “有必要吗?再兴啊,你也看到了,宋军没有想象的那般厉害,甚至可谓不堪一击”

    曹成笑道:“良机就在眼前,若不抓住,稍纵即逝啊!”

    “可是”

    杨再兴担忧道:“一个韩顺夫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不是他在莫邪关流连女色,疏忽大意,属下根本不可能得手的。

    而今韩顺夫一死,宋军肯定有了防备,谨慎对待此时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

    曹成仍旧不以为意道:“再兴啊,不是还有你嘛,不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曹公,还请三思”

    “好了!”曹成微微不悦道:“你打了胜仗,自当奖赏。接下来,先锋进军是你的职责所在。

    至于整军调动,战阵部署之事,你就不必插手,老夫自有打算。”

    说到最后,曹成的脸色已然有些阴沉,言下之意认为杨再兴有些居功自傲,甚至功高震主之嫌。

    杨再兴好生郁闷,再想劝说几句,但曹成已经完全没有听下去的兴趣,早已拂袖而去。

    此情此景,让杨再兴好生无语。

    不过是一场胜利而已,还胜的如此侥幸,就敢如此志得意满?

    这是一个雄才伟略,心有大志的主帅该有的想法吗?

    杨再兴不由心生迟疑,心中下意识浮现出四个字来——志大才疏。

    但旋即有赶紧摇摇头,不管怎么说自己是曹成麾下的将领,听命行事,忠于职守都是应该。

    恰好当此之时,岳翻率部前来叫阵挑衅,曹成闻讯之后,立即下令阻击。

    杨再兴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即拿起铁枪,率部出关迎战

第三五一章走投无路() 
杨再兴出动了,带着一群岭南虎狼之兵冲了出来。

    韩顺夫被杀,张宪兵败,莫邪关失守,岳翻早已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哪里还忍得住?

    当即提着兵器,带着部将与杨再兴短兵相接。

    作为岳飞的弟弟,也是从小习武,英武不凡之辈,多年沙场历练,经验和胆识都非同小可。

    两人各率精锐,就这样开始厮杀。

    两位主将本人似乎也杠上了,竟然在场中亲自交手过招。

    徐还与牛皋就在不远处观战,瞧见这一幕后,不由诧然。

    原以为主将对阵交战是演义中才有的桥段,没想到战场之切切实实上演了。看来艺术源于现实,高于现实,这话说的一点不错。

    “伯远,你以为他二人交锋,谁胜谁负?”徐还饶有兴致地问起来。

    牛皋盯着交战二人瞧了片刻,悠悠道:“岳翻将军虽然骁勇,但过于方正,战场之上,一招制敌,没有那么多顾虑,甚至讲究无所不用其极”

    “所以你觉得杨再兴更胜一筹?”

    “是,此人骁勇不逊于岳翻,且招招讲求实效,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已经稳占上风了。”

    到底是内行看门道,徐还只瞧见两人兵器碰撞,走马换位,打的难分难舍,貌似不分高下,却不想早就高下立判。

    “伯远,冒昧问一句,你与杨再兴交手,胜算能有几分?”

    牛皋沉默片刻,低声道:“如果我与他都是力气充沛之时,胜算至多五成,但此刻他已与岳翻拼杀多时,人困马乏,我有八成把握将其击败。”

    徐还点头道:“那就好,你寻机出战吧,不要让岳翻有危险至于杨再兴,将其击败便是,留他一条性命。”

    “驸马的意思是?”牛皋心头一动,似乎把握到了什么。

    徐还也不否认:“瞧这杨再兴武艺超群,血性勇猛,也算是个豪杰人物,只可惜所托非人,跟了乱臣贼子。

    窃以为,他若能及醒悟,弃暗投明,为国效力,抗金杀贼,也不枉他这一身胆识与本领,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功业。”

    “驸马所言有理,末将知道怎么做了。”

    牛皋淡淡一笑,英雄惜英雄,虽是敌人,但观战所见,杨再兴确实是个英武豪杰,埋没了确实可惜。

    驸马动了惜才之念也不足为奇,谁不愿麾下多几个骁勇战将呢?

    这种事没什么丢人的,昔日楚汉争雄,三国争霸,那些明主们皆是如此做法。

    更何况连杨钦之流的叛将都投降招安,杨再兴这样的人才,自当有此待遇。

    “伯远,惜才可以,但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徐还连声叮嘱,不能为了招降一个,折损了另一个,那可就太不划算了。

    “省得,驸马放心!”牛皋又凝神瞧了片刻,瞅准战局变化,拍马杀入阵中。

    当此之时,岳翻已经有些狼狈,左支右拙,败相已露。

    尤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