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17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17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苦了金军的众多斥候,大雨之时,视野极差,为了防止敌军突然杀到,他们少不得冒雨探查。偏生雨天雾气,无法用旗帜灯火传讯,因而来往传递消息,辛苦可想而知。

    在这种提心吊胆中,金军船队进了太湖,拔离速早已等候在此间。

    本来在劫掠了太湖沿岸各城之后,是率部驻守镇江的,那里是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口,过江便是瓜州渡,只待四太子攻陷临安归来之后便可返回。

    但他没想到,却突然传来徐还突袭苏州的消息。在那里聚集了他们搜山检海的大量财物,若是被劫,很难交代。

    得知徐还兵力不多之后,拔离速焦急之下,轻率带兵前来。不想徐还压根不与之交战,而是在苏州周围绕圈。

    刚开始拔离速只当是徐还兵力薄弱,不敢与自己交战的缘故。又因徐还乃是宋国驸马,是金国上层很多权贵指名追杀之人,拔离速一心想要将其擒获或斩杀,难免生出贪功之念,故而锲而不舍地追杀。

    但绕着苏州和太湖沿岸跑了一大圈之后,拔离速突然醒过神来,徐还此举会不会是调虎离山?

    然而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然晚了,韩世忠已然趁机拿下了镇江。拔离速本意立即夺回镇江要冲的,然而等他更有行动,原本一直逃避躲闪的徐还却率部杀出来,不断袭扰,让他根本无法及时回师镇江。

    无可奈何,拔离速只好将消息禀报兀术,此后便驻守苏州,保护抢夺而来的众多财物,等着四太子到达之后同行北归,从长计议。

    拔离速并不知晓临安空城,以及九江、建康之事,亦不知金军已经被围困在江南,只当是四太子搜山检海毕,胜利班师,还心想着金军主力强势,定可击败韩世忠,夺回镇江。

    然而等兀术到来,说明情况之后,拔离速顿时后背生寒,原来一切都是宋军的计谋,如此一来

    镇江便是金军北撤唯一的生命线,就这样被韩世忠掐断了。宋军不惜让出临安,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必然准备周全,心志坚定。哪怕四太子率主力而来,想要活下镇江恐怕也很困难。

    拔离速迅速意识到,自己轻率中计,丢掉九江的后果何其严重,这个罪过着实不小

    “四太子,末将罪该万死!”拔离速扑通一下边跪倒在地,犯错之后及时请罪是一种下意识的自保行为。

    “哼!”兀术淡淡叹息一声,沉吟良久,摆手道:“罢了,终究是孤大意了。”

    兀术是责任分明之人,此战若论过错,自己这个主帅没有识破宋军战略意图,才是最大的错误。

    如此又怎么好责怪旁人呢?说到底拔离速也是中了宋军之计而已,何况他也复姓完颜,亦算是皇族宗室。

    “四太子”

    “此事不必再提。”兀术沉声道:“你先带一支兵马,轻装简行,去探探镇江宋军虚实。孤亲率兵马随后就到,好好啃韩世忠这块硬骨头。”

    “是!”

    金军的行动完全在徐还的预料之中,此番宋军最大的策略便是弃守临安。

    毫无疑问,这是个很冒险的做法,来日很可能被人非议,甚至是被言官弹劾,但为了大局徐还仍旧勇敢提出了这个建议。

    难得的是,以宰相吕颐浩为首的诸将表示了信任与支持,分担了这份可能十恶不赦的“大罪”。徐还心中甚是敬佩,不愧是中兴之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原则明确,观念清楚,足够担当。

    冒险是成功的,歼灭两路先锋,湖州与吴江桥两战激怒兀术,将其主力全部吸引到临安。给了刘光世、吕颐浩和韩世忠行动的时间,完成了断其后路的“包围”。

    兀术发现不妙后的反应是正常的,完全在事先预料之中,唯独没料到的便是这场及时雨。时间仓促,转移临安城中百姓已经难能可贵,诸将其实已经做好临安被焚毁的心里准备,在原本的历史上也确实如此。

    但随着历史轨迹的改变,兀术进军江南的时间也发生了偏差,放火之时恰巧遇到一场大雨,城池得以保全,堪称是天助我也。

    不至于背上纵敌毁城的罪名,“罪过”也能小一些,如果再立一场大功的话,将彻底不值一提。

    镇江城下,机会和挑战,都来了!

第二三七章镇江三山() 
韩世忠只率八千人马,趁着拔离速前往苏州追击徐还,突袭镇江。

    重点并不是镇江城,而是停在码头的诸多战船,以及江中的那座焦山。

    焦山与北固山、金山,合称镇江三山。

    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以及白蛇传中水漫金山的情节,使得后二山天下闻名。

    三山之中,焦山相对低调,但战略作用却非同小可。

    焦山主体约莫二十来丈高,周遭不过三四里地,矗立于涛涛江水之中,素有“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之喻,被誉为“江中浮玉”,颇有几分中流砥柱的意味。

    今时今日,此山此岛也确实将要返回其“中流砥柱”的作用,盖因焦山对面不远便是运河出江口,大有一山当关,万船莫过之势。

    韩世忠八千兵马驻守此处,恰好扼住了金军船队必经咽喉,挡住了金军北渡去路。

    而今,徐还也来了。

    他率领的七千兵马几经折损,如今只剩下堪堪不过三千人,损失可谓相当惨重。好在如今局势全如预料,也算值得。但即便是韩世忠合兵一处,相比于金军兵力,仍旧显得薄弱,不得不以少对多。

    徐还率部登岛,韩世忠亲来迎接。

    这段时间他和徐还合作相当顺畅,曹娥江和钱塘江歼灭金军两路先锋,这次突袭镇江亦是如此。

    徐还在吴江桥阻击兀术,他率部早早潜伏到镇江附近,徐还又匆匆忙忙北上苏州,以身为饵,调开拔离速,自己这才能从容得手。

    “子归,辛苦了。”

    “哪里!”徐还摆摆手,笑道:“韩兄这边可都准备妥当?兀术马上就要到了。”

    “兵马战船已经聚集,其中有一部分依你所言,已经装备了八牛弩。”韩世忠道:“大雨之后,天气也放晴了,正好与金贼一战。”

    徐还道:“嗯!兀术已然知晓我等抢占镇江,想来有所准备,此战想必艰难。”

    “我们兵力是不如金贼,但诚如你所言,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水面之上有得一战,起码要让金贼吃点苦头,免得他们真以为我大宋无人。”

    韩世忠相当坦然,却也顾虑道:“唯一的担心,便是我们在南边阻敌,北岸瓜州的金军前来接应,从背后偷袭”

    “又到了你我兄弟并肩作战的时候。”徐还笑道:“北岸交给我,韩兄尽可放心,保准后背无忧。”

    “如此甚好!”韩世忠笑道:“连日奔波,想必颇为疲倦,趁着金贼尚未到来的间隙,且先休息片刻。对了,去见见长公主,她可挂念你好几天了。”

    徐还今日来回奔波,且都比较危险,因此并未让柔福帝姬随军,而是与梁红玉在一起。如今两人都顾念丈夫,加之前线交战,正需要娘子军提供医护,因此两人亦在岛上。

    徐还匆忙前往焦山西侧,那里是娘子军营区,翘首盼郎归的柔福帝姬已经等候多时。

    不等走近,半道上就瞧见企盼许久的倩影快步而来,若不是瞧见附近有外人,早就扑倒在徐还怀中了。

    “徐郎,你可都安好?”柔福帝姬这几天一直心心念念,牵挂着徐还,为此多少有些寝食难安。

    “嬛嬛放心,一切顺利。”徐还盯着柔福帝姬的俏脸,笑道:“看你,眼圈都有些发黑了,也有几分憔悴,以后千万莫再这样。”

    “嗯!”

    徐还牵着柔福帝姬的手,一起走到江边,轻声道:“你训练的那些娘子军医护兵不错,救活了不少将士。”

    “是吗?”柔福帝姬欣然道:“将士们为国作战辛苦凶险,能少些伤亡自是最好不过。”

    徐还笑道:“他们听说娘子军的医疗之术是你教授,将士们对长公主多有称颂,纷纷让我帮着转达谢意呢!”

    柔福帝姬有些不好意思道:“谢我做什么?娘子军是红玉姐姐组建,医疗包扎则是你教的我哪里什么功劳。”

    “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只教了你,那些娘子军却都是你教的,而且教的相当不错。”徐还轻声道:“大敌当前,官家不在,你这个长公主出面,让将士们感受一下来自皇室的关怀,鼓舞士气,没什么不好!”

    “好吧!”柔福帝姬点点头,旋即道:“其实我和红玉姐姐本想带点饮食去犒劳慰问一下将士们的,但红玉姐姐说毕竟男女有别,恐怕不甚方便。”

    徐还笑道:“韩夫人思虑周全,你毕竟是公主,且尚未出阁,身在军营已经不同寻常,岂会让你去兵卒直接接触?韩夫人这是顾念我和皇家的面子。”

    “可惜了”柔福帝姬幽幽一叹,低下头去。

    “嬛嬛莫要多想,我是不介意的,但太后和官家那边恐怕不好交代”

    徐还也是无奈,皇家劳军古来有之,但都是皇帝派亲王或皇子前往,从未有过公主出面的先例。而今皇帝远避他处,柔福帝姬若在这些重大场合过多出面,赵构脸上反而不好看,故而并非好事。

    “哦!”柔福帝姬淡淡应了一声,似乎略微有些失望。

    徐还见状心有不忍,沉吟片刻,低声道:“我知嬛嬛心意,其实呢,想要向将士们表达皇室关怀,鼓舞士气的方法有很多种。”

    柔福帝姬好奇道:“哦,有何办法?”

    徐还沉吟道:“医护救治算一个,再比如带领娘子军烹制些许干粮食物,派人送去前线抑或是两军交战的时候,找个恰当的时机,去敲几下鼓,为将士们助威。”

    “嗯,我知道了。”柔福帝姬欣然点头。

    徐还看着江边高大的战船,以及柔福帝姬温婉的俏脸,若有所思地笑了。

    当此之时,日头已经偏西,宽阔的江面上水波滔滔,波光荡漾,远处青山如黛,江岸葱茏,秀丽风景如画。

    然而当一片片帆影自南边的运河口迎风破浪而来,秀美的江流夕照画卷骤然间被破坏。鼓声从远处不远处的焦山之巅传来,那是示警,召集将士准备出战的鼓点。

    金军,已然来了!

第二三八章水战之策() 
拔离速率领的金军先锋到了。

    他已经探查清楚,宋军驻守在焦山,扼住了北归扬州必经的水路关口。

    若不能闯过去,数万金军,以及他们的四太子江北困在江南,这个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尽管日已偏西,天色已晚,初至镇江的拔离速仍旧迅速对焦山发起了进攻。

    拔离速心里很清楚,此战并不指望能够攻下焦山,目的只为试探宋军虚实,为四太子到来后进攻做准备。

    红日偏西,江流滚滚,帆影船舷出江口,气势汹汹地直奔焦山而去。

    设在焦山顶上的了望哨立即发现这一情况,击鼓传讯,宋军水师立即扬帆起航,戒备迎战。

    徐还赶到码头时,韩世忠已经亲率楼船出江,很快便与金军战船在江面上相遇,展开战斗。

    这年头战船上并无火炮,水战之时无非是射箭伤人,或是用火箭焚毁战船,抑或使用钩锁铁锚等破坏木船,使之进水下沉,或是等两船靠近,直接短兵相接。

    像徐还这般将八牛弩搬上战船已经算是创新,杀伤力无疑会大大提高。但徐还发现,装备有八牛弩的战船都好端端地停在江边,并未出动。

    韩世忠真是有心啊!

    徐还站在江边,看到金军战船数量和规模时,便在回到这不是主力,多半是突围传讯,或是试探的先锋。

    如此情况下,隐藏实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金军此番出动的船只都比较小,在宋军水师的的艨艟巨舰面前,只能徒呼奈何。且金军并不擅长水战,只要应对得当,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奈何江面宽阔,双方在远处交战根本看不清楚,以至于徐还很有立即烧制玻璃,制造望远镜的心思。

    随着天色渐晚,江水被夕阳映照的通红,东方的水平线上隐约已经有了暮色。但见远处的江面上突然火起,似乎有战船起火,却不知是哪一家的,不免让人忧心。

    好在不久之后,夜幕完全降临之前,韩世忠率领战船得胜而归,徐还这才放下心来。

    “韩兄,如何?”

    韩世忠道:“金军先锋,被我击沉烧毁了两艘船,余下的逃回镇江去了。”

    徐还道:“甚好,晌午时分,金军不顾天色渐晚便发起进攻,试探虚实,可见他们很着急北归。”

    “没错!”韩世忠道:“不过没让他们占到便宜,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