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112部分

大宋之重铸山河-第112部分

小说: 大宋之重铸山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讹鲁补、术列速是兀术派出的第二路兵马。

    与阿里、浦卢浑二人分进合击,准备一举拿下越州,阻击宋军南撤的后路,防止支援明州的赵构。

    讹鲁补、术列速难免微微失落,攻越州与取明州差距那是天壤之别,若是捉住了赵构,那功劳

    前途不可限量!

    可惜,现在这份差事落到了阿里和浦卢浑身上,讹鲁补、术列速只能羡慕嫉妒恨,谁让人家阿里是四太子亲信,更得重用呢?而自己原来跟随的二太子却不幸英年早逝,他们这些麾下将领难免不甚如意。

    不过转念一想,只要自己攻下越州,挡住了宋军,到最后论功行赏肯定也少不了自己。

    加之是阿里和浦卢浑打先锋,基本上扫清沿途障碍,自己不费什么力气便能直达越州城下,倒也省事不少。

    如此,讹鲁补、术列速总算是心理平衡了。带着兵马匆匆南下,落后阿里不足一日路程。

    和预料的差不多,进军途中似乎确实没什么阻碍,一路过了钱塘江。

    因为渡江耽搁了不少时间,上岸时天色已经有些晚了,讹鲁补、术列速便索性在钱塘江附近抢夺了一个村落,将村中百姓斩杀驱赶,尔后在此间驻扎休息。

    过江之前他已经接到消息,四太子亲率主力进攻湖州,宋将刘光世的苦苦抵抗,损失惨重。

    宋将陈思恭率部前去支援,宋国宰相吕颐浩则收拢兵马,意欲坚守临安,并且向天下发出了勤王诏命。

    有用吗?

    讹鲁补冷笑一声,以四太子本部的主力,湖州的宋军就是以卵击石,最多一两日便可攻陷城池。

    至于临安,也不会在大金精锐面前坚持多久,绝对能在宋人所谓的勤王之师赶到之前将城池攻下。

    搜山检海追赵构,此番南下目标达到,宋国也就算灭了。

    而今搜山检海,攻取临安的战事很顺利,只是不知道追击赵构的情形如何?按时间算,阿里此刻距离明州已经不远了吧?

    按照惯例,阿里应该派人送消息回来给自己,同时传讯的禀报四太子。

    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信使仍旧没有前来,讹鲁补心里开始有些嘀咕,心中生出些许不安来。

    “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不至于吧,阿里骁勇善战,率领的又是最精锐的先锋军,即便宋军三四倍的兵力,也不奈何不得。”

    术列速低声道:“或许是江南之地多河流,战马跑不快,可能晚一点信使就回来了。”

    讹鲁补沉吟片刻,也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或许是阿里安排的晚了,或者是信使路上耽搁。

    毕竟是四千最精锐的金国先锋军,岂会轻易出事?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讹鲁补还是下令营地的加强防御,并派了一队人马前去驻守在钱塘江边,他们傍晚渡江所用的船只都聚集在那处。小心驶得万年船,他记得早年跟随的二太子完颜宗望曾说过:冲锋的时候,别忘了自己留条后路。

    不得不说,这个安排救了他们一命,至少救了他本人一命。

    半夜的时候,马蹄声在村口响起,守卫的金军的立即阻拦,喝问道:“什么人?”

    “阿里将军麾下信使!”流利的女真语在门口响起。

    哨兵举起火把,查验令牌,确认无误之后,便立即放行,准备带信使前去见讹鲁补和术列速。

    不想不等他们带路,两名信使便策马飞奔进了村子,用女真语大喊道:“大事不好啊,阿里遇伏,四千先锋全军覆没。”

    “阿里将军遇伏,四千先锋全军覆没。”

    听到呼喊声的那一刻,讹鲁补便知大事不妙。

    军营之中,军心稳定至关重要,所以有不成文的规定,报捷可以大声呼喊,振奋士气。而战败消息,则都要悄然传递。

    而今信使在外面这般呼喊,显然不合常理。军中信使都是训练有素的,正常情况下断然不会违规。

    那么无外乎两种可能,惨败之后,信使受了刺激,仓皇求救;或者,信使是假冒的,故意来乱军心。

    无论是那一种,情况似乎都

    阿里遇伏,四千先锋全军覆没?

    不会吧?怎么可能?

    讹鲁补有些不愿意相信,仓皇出了宿处,命亲兵将那两信使拿下问个清楚,亦是为了防止他们继续大呼小叫乱军心。

    可惜为时已晚,很多金军被从睡梦中吵醒,或起身,或出房朝村口方向张望、询问,惊讶、疑惑、惊恐各种各样的心情在交头接耳中出现。

    尤其是看到火光,以及隆隆的马蹄声在村口响起的时候,包括、讹鲁补、术列速在内的金军都有些慌了。

    讹鲁补仓促命讹术列速带着一队人马朝村口赶去,必须先顶住来袭兵马,才能组织兵马有序抵抗。否则一旦来袭兵马进村,冲乱营地,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很快他便意识到,来不及了。

    当金军的目光被吸引到村口时,村落边的小河旁突然飞出一支支火箭。初夏天气晴朗,江南房舍多是竹木结构,很多屋顶盖着茅草,见火既燃,风助火势,顿时熊熊燃起。

    坚持情景,讹鲁补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宋军早已潜伏在村旁的小河里,自己竟然懵然不知,可见的这是蓄谋已久的夜袭。

    当此之时,他亦不得不承认另一个事实,阿里的四千先锋可能真的全军覆没了。

    撤!

    讹鲁补立即做出一个决定,唯恐稍微慢一点,就步了阿里的后尘。

    小小村落,三面已经有宋军来袭,唯独后背的钱塘江方向暂时安静。虽说有兵马有围师必阙之说,但那边是钱塘江,而且自己早就派人守着,想必

    当此之时,已经顾不得许多,那是唯一的退路,讹鲁补当即率领兵马朝江边撤去,术列速则负责率部断后。

    诚如所料,果然有宋军意欲埋伏于此,伏击自己。但被派驻江边的那队人马发现,交战也正激烈。

    也幸得自己果断及时撤退,赶来支援,才没有让渡船落入宋军手中,否则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第二二七章江岸烽火() 
徐还和韩世忠赶到时,村落里的战事已经结束。

    诸将撤离,余下的金兵哪里还有抵抗的心思?不过他们并未因此放弃抵抗而活命。

    徐还的命令很清楚,金军先锋,不留活口。

    简单打扫战场,被歼灭的金军大约有千人,余下约莫三千人上了渡船,正在趁夜色北渡钱塘江。

    牛皋匆匆前来告罪道:“二位将军,没想到金军在渡口留了一队人马,所以没能及时夺下渡船,以至于让他们逃走,请二位将军治罪。”

    韩世忠笑道:“哪里,牛镇抚一场火攻,已经杀敌上千。金军留守渡口,可见早有防备,未竞全功虽然遗憾,然你何罪之有?金军两路先锋,一路被全歼,一路被袭,仓皇逃窜,此举已经足够打击金贼士气了。”

    “可是”

    “伯远兄不必介怀,上了船不代表能渡过钱塘江。”徐还笑道:“点烽火吧,此间火势太小,我怕鹏举兄看不清楚。”

    “岳兄弟在钱塘江北?”牛皋闻言,顿时有些惊喜。

    “是!”徐还道;“吕相公早有安排,令鹏举兄在江北的驻守,一来可能支援临安,二来可以与我们一道合击金军先锋,而今正好。”

    牛皋欣喜道:“是了,岳兄弟哦不,岳统制谋略的出众,骁勇善战,那讹鲁补、术列速即便能脱身,恐怕也得脱层皮。”

    “那是自然。”

    韩世忠笑了笑,此战很多布置虽说是吕颐浩下令安排,但实际很多都是徐还的计策。着实殊为难得,让人钦佩。

    有道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但对于帝王和国家而言,却是百将易得,一帅难求。

    一场战争的胜负很复杂,绝不只是勇猛作战即可做到的,需要全盘布置,调兵遣将,战术谋略,粮草后勤调动等方方面面。

    能打好一场仗,不算什么,难的是有大局观,全盘考虑,谋略得当,运筹帷幄。

    这便是将才和帅才的区别。

    毫无疑问,单凭江南一役,徐还展示出来的是一个帅才的潜质。

    相处这些天,韩世忠敏锐发现,徐还在带兵作战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经验远不如自己,甚至不如一些寻常将领。但徐还在全盘谋略和思维方面的长处,却远不是他们可比的。

    更为难得的是,徐还如此年轻,才不过二十岁。

    思量过往历朝历代,二十岁的统帅似乎只有一位——冠军侯霍去病。

    同样的英姿勃勃,同样年轻有为,当年霍去病在祁连山下打的匈奴抱头鼠窜,而今徐还也把女真打的狼狈不堪,倒是颇有相似之处。

    说实话,一开始韩世忠对这场江南之战并不十分乐观。在他看来,或许可以将金军赶回江北,但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但有了曹娥江和钱塘江这两场战事后,他开始乐观,甚至可以说对战局信心满满。

    讹鲁补、术列速狼狈从钱塘江南撤离。

    虽然没有确实消息,但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阿里和浦卢浑,以及率领的四千先锋已经凶多吉少。

    从夜袭到上船撤离,不过短短一会,他们便折损了上千人。加之黑夜看不清楚航道,有两艘渡船在江中相撞,又有上百人落水,仅有个别获救,其他的逃不过沉入江底喂鱼虾的命运。

    讹鲁补、术列速的心情很沉重,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折损了这么多兵马,尤其是追杀赵构的大计,回去该如何向四太子交代呢?

    两路先锋折损,此时必定会对士气有损,治罪必不可少。前些日子的耶律马五就是例子,在汝水边被徐还和牛皋重伤大败,四太子开恩准许他先养伤,但事后还是没能逃脱问罪责罚。

    而今自己这般,虽说损失不如耶律马五,但任务更重要,后果也就更为严重,自然是在劫难逃。

    更难以启齿的是,时至此刻,他都不知道究竟是何人袭击了自己?

    讹鲁补、术列速和都有种直觉,宋军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样不堪一击,这两场伏击似乎都早有预谋,颇有章法

    这是个危险的讯号,必须尽快通知四太子,然而他们仅仅知道这一点,并无更多信息。

    记得二太子以前说过,汉人兵法里有有句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今他们对宋军似乎——一无所知。

    唉!

    讹鲁补、术列速皆是一声叹息,只能等过江上岸,再派人详细探查了,无论如何,都要给四太子一个交代才行。

    然而,当讹鲁补一回头看见钱塘江南,他们适才的驻地火光冲天,脸色顿时大变。

    那不是寻常火光,而是烽火,这是宋军在传讯。

    回头看了一眼黑沉沉,即将快要靠近的钱塘江北岸,再看看渡船上星星点点的火光。讹鲁补、术列速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

    “熄灭火把,快,熄灭所有火把。”讹鲁补站在船大声呼喊。

    很多金兵和船工有些愣了,初五六的夜晚虽有月光,但却颇为昏暗,夜晚渡江本就危险,船上若无灯火,不辨方向,触礁相撞的可能就更大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不过既是主将的命令,他们也不敢不从,纷纷熄灭火把风灯。

    然而已经有些晚了,他们离钱塘江北岸已经很近,有的船只甚至已经沉锚靠岸。不想当他们刚刚熄灯的时候,一支支火箭从岸边射来,马蹄声和喊杀声也在岸边响起。

    有船只中箭起火,有金兵中箭落水,一命呜呼。已经登岸的金兵仓皇抽刀御敌,尚未靠岸的船只则纷纷后退或转向,另寻他处登岸。

    为了隐藏行踪,渡船之上皆无灯火,仓促之间,难免碰撞倾覆,又有不少金兵落水,根本来不及救援。

    讹鲁补、术列速也顾不得许多,慌忙呼喊着余下的船只摸黑驶向江中,顺流而下,至于何时何地登岸只能听天由命了。

    尤其是看到岸边有骑兵打着火把,顺江向下游追来,金兵更是惶惶不安。但愿能在天亮之前摆脱宋军的视线,否则

    然而怕什么来什么,不过一小会,鱼肚白便出现在东方天际。熹微的晨光下,隐约可见江海一线,水波滔滔

第二二八章湖州突围() 
天亮的时候,岳飞率领在步兵与钱塘江畔的水师汇合,又堵住了几艘船,斩杀了不少金兵。

    但很可惜,仍旧有两艘船逃走,顺流逃出了喇叭口,金将讹鲁补、术列速亦在其中。

    钱塘江出了喇叭口,便算是东海了,伤痕累累的渡船出了风急浪高的杭州湾,生死如何,就真的听天由命了。

    岳飞少不得有些许遗憾,但事已至此,也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