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54部分

大哉大明-第54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Τ逋坏奈O铡

    小范围的骚动并不可怕,如果当地官府没有参与其中的话,只是绥德州就可以轻松予以平息。但是,如此一来,朝廷的信誉肯定要大受影响。而他们的目的显然就在于此。

    因此,皇帝陛下示意张玉等人注意那几个人群中的活跃分子,必要时就果断地给予控制。然后就给库房内的杨祖发信号,让他出来通报一下情况,然后再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切记,不到万不得已时,尽量不要伤及无辜,那些围观者只是不明就里而已,说明情况他们也会理解朝廷的做法。

    等皇帝陛下发出一连串的指令之后,张玉用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声“恕罪!”之后,也没有征得皇帝陛下的同意,就和王嵪一边一个,强行将其带离了现场。

    模仿声音是赵都的专项,几句惟妙惟肖的话就将杨祖吸引出来。

    杨祖从库房中出来之后,在同伴目光的示意下,找到了皇帝陛下,并接着将里面的情况述说了一遍。

    “你说……库房里面没有范家标记的粮包?”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皇帝陛下这句话一问出口,杨祖自己都感到心头一亮,胸膛几乎都要彻底敞亮开了。

    “王爷,属下马上……”话还没有说完,杨祖已经拉开了出击的架势。至于出击的目标,肯定不是去给库房内的吴继东送信儿,就是直接出手将范家的九掌柜拿下。

    “慢来,慢来,”皇帝陛下一把拉住了杨祖,“先去落实一下,范家是否有自己的……还有,等水落石出的时候,九掌柜目光看过去的那人,一定不能让他脱逃,或许他比九掌柜还要了解更多内情……好了,去吧,”

    “是,属下明白,”杨祖答应一声,立即转身离去。

    其实,皇帝陛下的刚才的担心有些多余,蒲州范家那么大的商号,怎会没有自己的标记?!

    可虽然如此,皇帝陛下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考虑问题的细致入微,还是令杨祖感到钦佩莫名。

    ————

    “贵号此次向绥德州输送粮食,一共动用了多少辆大车?”

    “大小车辆三百一十八辆,共计三千两百四十包,”九掌柜范剑盛气定神闲,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贵号蒲州范家,此前是否使用过‘张记';、‘王记';名号?”

    “什么?笑话……肯定没有。我们蒲州范家虽然只是做点儿小生意,可也是多年的老字号,怎么会用别的名号呢!?”

    对于吴继东的这个愚蠢的问题,范家九掌柜本来懒得回答。可为了彰显这个问题的“脑残性”到了如何令人发指的程度,他不仅回答了,而且声音还非常大,以使周围人等都可以清晰地听到。

    “那……九掌柜确定是将粮食送到了绥德州?”

    “这还有什么疑问吗?大家不是都看到了吗,一车一车地送进去……难道这么快就都被大老爷们分润了不成?”九掌柜范剑盛说完这番自以为幽默感十足的话之后,目光向周围的人群扫过去,同时脸上漾起微笑,似乎在等待着掌声响起。

    可是,随着这几句对话的进行,站在九掌柜范剑盛身后的某人,却渐渐地隐约感到了不妙。

    “那好吧,既然如此,那请九掌柜当场指认一下,那些是蒲州范家输送来的粮食,包括这些,”吴继东说着,指了指停在库房门口尚未来得及进入库房的那十几辆大车,“这些车上的……也包括在内,”

    真是“聪明人”不用多说,一点就透。吴继东的话尚未说完,九掌柜身后的那人就已经明白了全部意思。

    明白了意思之后,他知道大势已去,因此就本能地想要开溜。可当九掌柜范剑盛的那道幽怨恶毒的目光看过来时,他又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此时吴继东的话已经说完,周围的人群中绝大部分也已经彻底明白其中的症结所在,因此都在做恍然大悟状,“嗡嗡嗡”的议论之声也随即响了起来。

    “怎么了,九掌柜?时间不早了,大家也都忙了一整天了,抓紧时间了结此件事,大家也好早些安歇……”吴继东虽然嘴里在轻描淡写地说着话,可手势却已经打了出去。

    十名锦衣卫校尉刚才就已经悄悄站住了位置,将九掌柜范剑盛及其几名得力手下全都死死盯住了。擒贼先擒王,其他那些车把式和伙计就暂且顾不上了。

    范剑盛已经明白,这一遭是自己彻底折了,因此也就放弃了困兽犹斗的打算。大不了多费些钱财,推出几个替罪羊,自己再以被“蒙蔽”为托词,要想脱身也并非难事。

    只是那位范先生可千万别一起折进来,要不然整个范家就都不得消停了。因此,他再次冲着那人看过去,只是目光中已经不是怨恨,而是变成了“赶快离开”的示意。

    但是,似乎已经来不及了。

第1卷 第一零六章 罕见就擒() 
吴继东高声宣喝:“范剑盛在交卸与朝廷粮食时,严重地掺杂使假,意图蒙骗朝廷,破坏朝廷赈灾大业,现将一干人犯予以一体缉拿……锦衣卫办差,闲杂人等一律退后,若有意图反抗者,格杀勿论!”

    吴继东说完,手臂上举,在空中用力一挥。手臂落下时,就顺势按在了腰间绣春刀的刀柄上了。

    十名锦衣卫校尉也都是手按绣春刀,在小旗吴继东的带领下,呈环状一起向范剑盛身边逼近。

    围观的众人马上闭口不言,并且迈动脚步向旁边躲开。范家的车把式、伙计和护卫等四五百人就都被闪了出来。

    “嗖……叮……噗……哎哟,”

    似乎是九掌柜范剑盛的一名手下救主心切,暗中向为首的吴继东发出了一支飞镖。

    可他的飞镖刚刚发出,从斜刺里就激射出两粒蚕豆大小的石子,一粒击落飞镖而落,一粒击中施放飞镖者的手腕。也不知后面这粒石子被贯注了多大力道,反正是不仅击中而且还击穿那人的手腕。

    同时一手发出两件暗器且各自击中目标并不是难事,难的是两件暗器被贯注了不同的力道。

    展示此项绝技的,肯定是李庚。

    他倒不是有意卖弄,而是要以凌厉的方式震慑对方,让对方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当然了,就这范家的三十多名护卫,即便是“妄动”了,也“妄动”不了哪儿去。不过,那样肯定就要大开杀戒了,这显然有悖于皇帝陛下刚才的指示。

    别说是施放飞镖者一个人了,就是范剑盛身边那些神色稍有异常,肢体微有异动的人,几乎全被李庚、赵都等人分别予以准确“定位”。

    一只商队三十位护卫,真正的“死士”充其量只有寥寥数人,而且那还是面对劫道的匪人时。现在他们面对的时朝廷,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乍闻消息时,有些下意识的反应,真正能够做出举动的寥寥无几。

    “大家不要动,不要动,”九掌柜范剑盛虽然有些时候脑筋不是非常灵光,可另外那些时候却也并不都是一团浆糊。

    今天的局面已经无可挽回,即便自己能够趁乱脱身,那后果也不会多么划算。不要说当场肯定会有手下丧命,朝廷肯定也不会就此放过,甚至会趁机对范家进行全面围剿。

    朝廷面对所有的巨商大族时,肯定会慎之又慎,肯定不会轻易做出挑战之举。可面对其中单独的一家、而且又有明显的证据时,当然不会心慈手软。到那时,即便能够弥祸,范家付出的代价,肯定比现在就束手就擒要大很多很多。

    范家是生意人,九掌柜范剑盛既然能够有资格单独带领一支商队,就说明他是完全有能力独立完成一些“算术应用题”的。

    更为关键的是,范家以一己之力无法对抗朝廷,范家又如何能够承受那个人背后的重压!虽然今天的败局都是蒙那人所赐,可自己也只能稍微假以辞色,要说报复,那可真不是自己能够想象的。

    因此,九掌柜范剑盛一边让自己的手下不要轻举妄动,一边向前迈动脚步,试图用自己的主动缴械,来掩护身后的那人赶紧趁机溜走。

    但是,已经晚了。

    就在刚才范剑盛第一次向自己的身后看去的时候,蒋凡的目光就一直盯在那个人的身上,并且示意自己的兄弟,“这个人归我了,你们‘照顾';别的那些人吧,”

    那个人可是皇帝陛下特意叮嘱一定要缉拿的要犯,不过既然让蒋凡盯上了,大家就此放心,也就不再惦记着了。

    ————

    范文寀真的很是不明白,为何事前筹划的那么完美无缺的计划,等到即将大功告成之际,竟然一下子就被彻底逆转了泥?!

    范文寀感到很是沮丧。

    范文寀感到沮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就这样双臂被反剪着弄得生疼,也不是因为蒲州范家因此损失了一大笔银两,而是因为以上种种损失付出之后,大明朝廷竟然毫发无损。

    这怎么可能?!

    说实话,范文寀事先是想到了自己被擒的可能,而且也并不排除被枭首的后果,他也准备好了届时仰天长笑、甚至腹中也已经几易其稿,为那一刻的到来准备好慷慨之词。

    各种可能的结局都已经算遍,可唯独这种结局没有料到。

    “唉,若是兄弟一起来……或许就不会出现这种结局了!”范文寀心里很是为自己当时的冲动感到悔恨。

    ————

    的确,若是范文寀的兄弟能够一直随着蒲州范家的商队,很大程度上就不会出现这么大的疏漏。

    可毕竟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处理。

    ————

    提起范文寀,或许各位大大尚不清楚此君的出处,可若是提及其胞弟范文程,恐怕不知道的就是极少数了。

    范文程少好读书,于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注意,是这哥儿俩主动投奔努尔哈赤的。而像祖大寿和洪承畴之流,也还要扭捏作态一番,足见范氏兄弟是多么的死心塌地为异族效劳。

    而且后来皇太极去世之后,其故主硕托扰政乱国而处死,自己的妻子也曾险被多铎“欺负”(内涵很丰富,想象空间也足够),在这双重危难之下,范文程仍以大局为重,在清朝入主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献计献策,立下了殊勋。

    一个人可以无耻,但不可以无耻到如此地步。

    不过,或许是入乡随俗,随遇而安也未可知。

    在清太宗时期,范文程深受倚赖,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范文程虽系儒生,但相貌堂堂,体格魁伟,倒很像是一员虎将,且临阵不惧,随军从征时,奋勇冲杀,又长于用计,能言善辩,因而立下功劳,招抚潘家口、马栏峪、山屯营、马栏关、大安口五城。

    他为后金立下的武功还有很多,但那都不是最主要的,换一个人差不多也同样能够做到。史料有很多记载,各位大大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询,在此不予赘述,以免拼凑字数之嫌。

    可是,下面的事情必须要说一说,因为这才是范文程对后金最重要的贡献,而且是不可替代。

    崇德元年(1636年)三月初六日,文馆改为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亦称内三院。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职掌是:撰写与外国往来书札,掌录各衙门奏疏、辩冤词状、皇上敕谕、文武各官敕书并告祭文庙谕、祭文武官员祭文。范文程之世职亦进为二等甲喇章京,益受汗宠信,“每议大政,必资筹画”,宣谕各国敕书,皆出其手。

    范文程感恩图报,殚心竭力,操劳国事,先后疏言废除连坐法,奏准更定部院官制,六部各设满洲承政一员,下置左右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额者章,荐举邓长春、张尚、苏弘祖等人为吏部参政、户部启心郎。

    说实话,后金在入住中原之前,战斗力的确强大。过了二百多年太平日子的汉人实难抵御。

    但是,若是没有建立起一整套完备的官僚体系,后金也只是刚刚识几个字儿的一伙强盗而已。或许抽冷子可能会让他咬上一口,或许会让他掠夺一些子女玉帛,可要想坐稳这偌大的江山,那就超出他的想象,也超出了他的能力。

第1卷 第一零七章 曹掌柜遇袭1() 
当是时也,范氏兄弟正执着于自认有着极其广阔前途的“汉奸事业”而不知悔改。

    相比起乃兄范文寀而言,范文程所谋划的事情就要机密的多,也危险的多了。而或许是因为有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