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35部分

大哉大明-第35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凡恍荨R虼耍衷诔≈惺浅鲇谑凭Φ械木置妗

    做为京城的锦衣卫,如果不知道地面上有哪些混混儿、有哪些混混儿兼勋贵子弟,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其实,这像极了后世的交警,本地区那几个、或者哪些车型车牌号是要牢记在心的,否则吃亏、或者吃大亏的肯定就是自己。

    王嵪他们就是有这种本事,如果远远地看到有这样的人正在走来,或正在生事,他们往往有两种选择,一是视而不见,二是转身离开。

    这帮或那伙熊孩子在街头打架,本来就不算什么新鲜事儿,因此这不算王嵪的新发现。

    在这帮人正在交战现场的旁边,有一条胡同,王嵪的新发现就在胡同口这里。

    准确地说,不是她俩,而是他们四人——任大华的那对双胞胎妹妹和两个也是高鼻深目的大汉,正被七八个十二三、十三四岁的熊孩子围在了墙角。

    因为在直营店铺中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而今天那对双胞胎还是同样的装束,因此王嵪一眼就发现了他们。

    那两个大汉应该是双胞胎的随扈,此刻正用自己的身体把那对正在瑟瑟发抖的姊妹挡在身后。这两名随扈,虽然身形高大,看样子也是有功夫在身,但面对将自己私人围起来的熊孩子们,他们俩也不敢痛施杀手。

    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熊孩子在外面惹事儿,背后的势力是会故作不知。可若是自己出手过重不慎伤了人,恐怕人家的家长就要出面了,自己这边还是走不脱的。他们只想息事宁人,即便吃点儿小亏、或者吃些大亏,他们也打算低着头认了。

    令人稍稍有些诧异的是,那帮熊孩子似乎并不是一伙,而是分属正在缠斗的两帮。他们在用手中的棍棒指着墙角的四人的同时,也对也对身旁的另一伙熊孩子们保持着戒备,他们也不时回头向正在交战的场中望去,似乎时刻也在关注着战局,也似乎是在根据那边主战场形势的发展而采取或进攻或退却的措施。

    所以,主战场处于势均力敌,墙角处的局部战场也是僵持的局面。

    根据外面场中的情况,王嵪很快就推断出,获胜方的战利品就是那对双胞胎。除非缠斗双方两败俱伤,否则她们都要处在麻烦中。

    “皇……王爷,不要……”骆养性的紧急改口似乎没太有必要,因为此时任大华同志兀自在桌底瑟瑟发抖。

    从外面传进来的嘈杂声音,皇帝陛下也已经明确断定这并不是针对自己的刺杀。因此在危险彻底解除之后,他就产生了看看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好奇。

    “那不是……?”皇帝陛下到底也是英明睿智,只在窗边站了一会儿,就发现了那个胡同口墙角处那对双胞胎。

    “皇上,请恕微臣死罪,请皇上速速随微臣回宫,”即便稍许违拗了皇帝陛下的意,骆养性也要将其带回皇宫,因此他凑近了皇帝陛下的耳边,低声地首先要向皇帝陛下告罪。

    即便这只是一场意外的械斗,即便这不是针对皇帝陛下的、有预谋的刺杀,骆养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尽快将皇帝陛下护送回宫。别的不说,只是一个“将君王置于险地”的罪名,就能轻松地置其于死地。

    正在此时,在一名把总的带领下,五城兵马司的人姗姗而至。但是,他们的到来,似乎并没有影响缠斗中的双方,而他们似乎也很有自知之明,只是专注于驱散周围的看客,仿佛他们是为维护“比赛”的秩序和公平而来。

    “那……”皇帝陛下已经打算接受骆养性的建议了,可他还是朝着屋子中央的桌子看去。其实大家应该都明白,他看的不是桌子,而是桌子底下的那个人。可大家或许不明白的是,此时皇帝陛下心里想的,却是外面墙角处于危险境地的那对双胞胎。

    正在看书的各位大大千万不要想歪了,以为皇帝陛下对那对异域双胞胎产生了非分之想,他纯粹是在为处于危险中的那两人担忧。

    虽然知道外面正闹腾的欢实,可皇帝陛下也知道,自己搀和这些熊孩子的事情实在有失自己的身份。可若是就这样离开,似乎对那位刚刚结识的生意伙伴有些不够仗义。

    若是只有任大华一人还则罢了,他不是还有一双妹妹处于危险之中吗!

    负责维持京城治安的五城兵马司的人是来了,看样子他们也无意“偏袒”任何一方,因此获胜方还是能够得偿所愿,战利品也会成为其囊中之物。

    “请皇上放心,”骆养性完全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因此低声说道:“微臣派人去处理一下,”随后他看了一眼身边的王嵪,王嵪马上会意,双拳一抱,权作行礼,然后他就转身出门而去。

    王嵪出门。张玉走到桌边,蹲下身子,对着桌子下面的任大华说道:“别担心了,没事儿了,你在这里等一会儿,我们就先走了。”

    “别……别丢下我,”对于外面发生的事情,任大华依然懵懂,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妹妹正在外面,而且还是处在危险之中。此刻,他只是非常害怕自己一人被留在这里。

    “别担心,一会儿王嵪会来找你,”张玉小声安慰着他。

    “不,我要和您们一起离开,”任大华态度坚决地说道。

    “我们还有要事,”张玉没耐性与他纠缠,因此干脆两眼一瞪,接着说道:“让你等,你就等着,还能骗你不成!”

    “好好,你多费心了,”王爷身边的护卫自然也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同时也是说翻脸就翻脸的人物,任大华对此并不难以接受。此刻他虽然尚未完全清醒,可至少也明白自己是没有资格,要求与一位大明王朝的王爷同行的。

    骆养性护卫着皇帝陛下从盛福林酒楼的后门出去之后,迅速地返回了皇宫。

第1卷 第六十九章 锦衣卫办差() 
骆养性等人护卫着皇帝陛下回宫不提。

    先一步出来的王嵪,来到盛福林酒楼前面的街上,对那些兀自颤抖不休的熊孩子们不屑一顾。五城兵马司的人想要上前阻拦,也被他一眼瞪到了一边。之后他没有耽搁,直奔胡同口的墙角处而去。

    “你们几个,滚一边去,”王嵪一边冲着那七八个熊孩子说着,一边把锦衣卫千户的腰牌冲着他们晃了一晃。

    “你是那颗葱啊……啊?是千户大人啊,”其中一人刚要口出不逊,可当他看清了来人晃动着的腰牌之后,就马上闭上了自己的臭嘴。

    这帮熊孩子虽然平时个个无法无天冥顽不灵,但是也个顶个地脑筋活泛反应灵敏。他们都是一身的毛病,可最的优点就是有眼力价儿,知道什么人能惹,什么人不能惹,什么人遇到之后,自己干脆就只得毕恭毕敬,俯首帖耳。

    “是王叔啊,”此时几人中有一个小家伙认出了王嵪,随即嬉皮笑脸地上来搭讪,浑无刚才那副争强斗狠的模样,“王叔是一个人来的?是公干?还是……”要说乖巧,也是此辈的强项之一。

    “你是……你是工部张侍郎家的……那谁吧,光知道出来惹祸,就不知道让你爹省心,还不快回家去,”王嵪似乎也觉得这个小家伙似曾相识,稍微一想就马上认出来了。

    “是,王叔,我是四儿,听您老人家吩咐,我马上回,”这个张侍郎家的四儿见锦衣卫千户大人认出了自己,竟似脸上贴了金似的,腰杆儿也马上一挺,仿佛在同伴中(同一阵营和不同阵营都包括在内)的形象一下子拔高了很多,“叔儿肯定不是一个人来的,那……是不是和那谁来这里吃饭吧?”他一边凑近低声说着,一边还偷偷冲着王嵪竖了一下大拇指,“您老给透个底儿,我绝对不说出去,”

    王嵪随扈皇帝陛下左右,这事儿原本是个秘密。可在京城一些高端圈子里,这也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张侍郎家的这个四儿恐怕是不知从哪里听到了一些事情。

    “不该你问的,千万不要乱打听,小心给你爹招祸,还不快滚……你们,”王嵪警告了张侍郎家的四儿之后,就扭头对其他那些还有些捏呆的熊孩子们说道。

    “走了,走了,千户大人发话了,就是长伯也无话可说,走了,”张侍郎家的四儿竟然开始帮着王嵪驱散同伴和那些对头们,然后他就率先与自己的同伴离开。

    “跟哥儿几个说,知道刚才……”可是还没走开几步,与自己的同伴刚刚开始勾肩搭背,这个四儿的嘴巴就开始胡咧咧了。

    “张四儿,你这个熊孩子,你这张臭嘴就改不了了……你爹还不想这么早就致仕啊,”王嵪到不完全是虚言恫吓,而是真正的威胁。皇帝陛下的行踪如果任由市井传说开去,最后受牵累的还是他们哥儿四个。

    ————

    把两帮熊孩子们轰跑之后,王嵪转身面对墙角的那四人。

    “你……你想干是么?”没想到那两名随扈依然紧张,并用有些变调的汉话问道。

    虽然王嵪的兵刃都是暗藏在身上,手里没有拿着棍棒,是空手而来,而且还帮忙驱散了围困他们的熊孩子,况且他的目光也非常坦荡,不似那帮少年那样直接无遮拦,但是王嵪的年龄基本上是那些少年们的两倍,因此这也同时意味着,这个人或许更加阴险,更加深藏不露,危险性也更加的浓厚。

    所以,这两名随扈不敢掉以轻心。

    “啊?是你!”刚才那对双胞胎一直萎缩在墙角,兼以有两名随扈的高大身躯遮挡,因此并没有看到王嵪走过来。此时见那帮少年散去,这才大着胆子抬眼望出,没想到来人却是有过一面之缘。

    两女中的一人伸手拽了拽一名随扈的衣袖,然后低声地对他诉说着,大概就是解说刚来的这个人,前一天还在直营店铺中见过面。

    但是,有过一面之缘又有何妨,这个人的身份也没有就此确认。任大华只顾集中精力钻营了,恐怕也没工夫对自己的妹妹解说,而且即便在临来盛福林酒楼之前,任大华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要见的,就是在直营店铺中见到的那个人,而且还是个王爷来的。

    “任大华你们认识吗?认识就跟我走,不认识……我就自己走,”王嵪不冷不热地说道。

    看他们的目光和架势,是对自己也充满了警惕。瞧这事儿闹的,自己竟然拿着自己的热脸来凑别人的冷屁股。王嵪觉得即使自己好言好语地解说,他们或许更起疑心,因此干脆以冷面孔示人。

    “你认识哥哥?”“哥哥在哪儿?”这双胞胎几乎同时开口询问,只不过所问的问题不一样罢了。

    “任大华是不是在那里,”王嵪边说,边回手指了指盛福林的那个金字大招牌。

    “是,”“你怎么知道?”两人又是几乎同时出口。任大华虽然没有对她们说具体去见什么人,可“盛福林”三个字却是清晰地提及过的。

    “是就行了,怎么,是跟我上去找他?还是我上去叫他下来找你们?”说完,王嵪已经拉开了架势,要转身返回盛福林了。

    而正在这个时候,大概是张侍郎家的四儿,给那边缠斗中的双方带去了消息。

    战利品都已经被人家截胡了,咱们还傻斗个什么劲儿啊!因此此时双方也都停止了揪斗,几十人的眼睛齐刷刷地朝着这边望过来……那阵势,没有亲临现场是不会有切身体会的,尤其是现场还鸦雀无声,似乎专等着王嵪离开之后,那些少年就会蜂拥而上。

    “我们跟你去,”没想到这次开口说话的却是两名随扈中的一位。

    还是男人有决断一些。他虽然不知道跟着这个人去盛福林酒楼有什么后果,可却知道留在此地的后果肯定会大大地不妙。况且今天中午主人在盛福林酒楼请客他们也是知道的,或许是主人在楼上看到了自己这几个人,可又暂时离不开,才请这位出面帮助解困……反正这个人多半要可信一些。

    ————

    注: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1612)年,此时正是十五六岁年纪。

    李庆、李瑞和李庠等是李成梁子孙,此纯系小说家杜撰。李成梁在万历四十三(1615)年以九十高龄去世,其孙子辈的年龄应该与吴三桂相仿。此系情节需要,请各位大大不要较真。后面还要提及,在此表过不提。

第1卷 第七十章 三桂小时() 
这两名随扈知道自己今天闯祸了。

    其实,这事儿还真与两人无关,至少是关系不大——谁让两位小姐非要出门逛街呢!小姐也是主人不是?

    这对双胞胎也是只有十四五岁活泼好动的年纪,如何能够安安稳稳在喜连升客栈中呆着呢。况且两人也是因为倾慕大明王朝京城的繁华,才央求哥哥联袂一行。广州福州等南方城市虽也是物华丰埠,可与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