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哉大明 >

第113部分

大哉大明-第113部分

小说: 大哉大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刚才一直跟着后面的李过心里也是非常的紧张,可他却也是始终瞅着这样的机会。如今机会来了,因此他根本来不及与何胜文打招呼,只能在匆忙之中向皇帝陛下告了罪,然后就马上蹿入屋内收拾一番。

    “好了,不用那么讲究了,”停了不过三息时间,皇帝陛下也不管里面收拾的如何,就迈步向屋门走去。

    张玉紧跟在侧后方,当皇帝陛下堪堪来到门前时,他也适时伸出手臂,将屋门推开,皇帝陛下就一脚迈了进去。

    屋内隐隐有种不是多么好闻的气味,屋角处的两张床都是被帐子挡的严严实实,屋子中间倒是挺干净,没有堆砌什么杂物,可墙角处却是堆得满满当当,而且此时还有一个李过,正神色尴尬地耸立在那里。

    “条件实在简陋,请皇上恕臣不敬之罪,”何胜文和张玉随后也跟了进来之后,赶紧向皇帝陛下请罪。

    “条件简陋?你这是说朕亏待了你们?”进入室内之后,皇帝陛下就不妨调侃一番了。

    “臣不是那个意思,”虽然感到皇帝陛下不会真的为此龙颜大怒,可何胜文还是要赶忙解释一番。

    “朕知道你不是那个意思,所以你也应该知道,朕也不是这个意思,”说完之后,皇帝陛下自己忍不住裂开了嘴唇。

    何胜文和张玉陪着笑过之后,气氛也随之一松,没有了刚才那么的紧张兮兮了。

    期间李过趁着几人不注意,顺着墙边溜了出去。不久之后,他又再次进来,为几人送来了热水。

    虽然皇帝陛下的微行已经司空见惯,可饮食方面还是尤其注意的。张玉一直不离左右,也是对此要进行时刻的把关。此时见李过送来开水,本来张玉是要制止的,可看到皇帝陛下的目光,就闭上了嘴巴。可是,李过送过来的那杯热水,却也被他拿到了一边。

    何胜文当然首先要向皇帝陛下简单汇报了最近的大明狂飙的初训情况,包括报名人数有多少,中途退出的有多少,最后测试合格的有多少等等。

    因为测试的要求有些严苛,因此虽然曾经初训的人员很多,可真正在测试中能够过关的还是少数。遵照皇帝陛下的旨意,以宁缺毋滥为原则,只要是测试的成绩不合格,任何人说情都是无用。

    皇帝陛下肯定了何胜文的工作,并且勉励他继续保持下去。

    “朕看,此前拟定的训练大纲,很有些可商榷之处,”最后,皇帝陛下才接续上刚才在外面山坡上的话题,“尤其是训练的方式方法,可以灵活一些,”

    因为报名人员的身体状况千差万别,仓促之间也不能详细区分,只能划分为有武功底子和没有武功底子两类。而因为只有十天时间,事前制定的训练大纲编排的都很满,基本没有可以“灵活”的余地。

    “请皇上明示,”

    因为朝廷还有武科的乡试会试,因此大明的民间尚武之风一直不弱,年轻人更是在闲暇时多有涉猎。能够报名大明狂飙初训的人,应该说身体素质都是不错。

    但是,或许是因为大明狂飙所设立的项目为此前未有,或许是他们的训练方法有问题,才导致了测试过关的人很少。

    何胜文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此刻听到皇帝陛下提及,而且这些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测试的标准也都是皇帝陛下首创,因此何胜文也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其中有何可改进之处。

第212章 朕要虎狼之师2() 
    “朕看刚才的训练,都是每组单独训练?”皇帝陛下问何胜文。'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无弹窗,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是,”何胜文知道皇帝陛下肯定还有下文,因此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更多解释。

    “如此……他们是否感到很是疲累?”

    “是,当……”何胜文想说的是“当然很是疲累了”,训练没有不累人的,这本没有疑问。但是一想起对面的是皇帝陛下,自己的这种口气可是颇有不敬。刚才是因为在情急之下,现在若是再不检点,是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因此何胜文生生地止住了自己的话头。

    “开始的一两天还可以,三四天、四五天之后,恐怕就难以保证训练质量了,”

    “皇上圣明,的确如此,”因为负责的就是这个,因此何胜文不止一次地跟队训练过。刚开始的时候,那些半大小子们被山坡上的各种景致所吸引,还没有表现出烦躁迹象。

    可是,到后来,一方面是训练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山坡上的景致也逐渐丧失了吸引力,有些人就逐渐丧失了继续训练的耐性,这个时期也是退出者开始大量出现的时候,有的甚至整个组的大半都做了逃兵。

    何胜文天天都在观察着训练,这种情况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他以为训练就是艰苦的,有人中途退出也是非常正常的,测试不过关的人数众多也是应该的,这才是大明狂飙之所以“珍贵”的原因所在。因此,何胜文也就从未想过目前训练的方式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

    如今看皇帝陛下的意思,要“保证训练质量”,就要对此前制定的训练方式等进行一些调整和改动。若是在坚持测试要求不降低的情况下,能够大大提高过关的人数,绝对是皇帝陛下乐于见到的。

    皇帝陛下既然提及,就肯定有解决的办法。何胜文不由凝神静听。

    “如此……是否想过在不降低训练质量的情况下,增添一些令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譬如……组和组之间进行一些对抗之类的……”

    “请皇上明示,”何胜文听的有点儿眉目了,可还不能完全领略皇帝陛下话中的真谛。

    “人都是有争强好胜之心的,何况是十几岁的少年,给他们提供一个战胜对手的机会,让他们去争取……”

    “臣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意思,是让他们通过“对掐”的这种形式,激发心中的争强好胜,以此来唤起他们的训练热情。可明白归明白,真正实行起来几乎难以成形。

    其实,即便是当下这个时代,分成两军“对垒”也是军事操演中常用的一种方式。但是,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得要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军兵要已经经过了足够的训练,至少在号令之下,前进和后退能够做到整齐划一。二是在“对垒”的过程中,要保证不能出现偏差,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操演”都是摆给上峰看到“花活”。

    因此,何胜文是知道这种训练方式的,可他也从未想过要在大明狂飙初训阶段使用。

    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两个担心。

    所谓“对垒”,自然以势均力敌为先决条件。而参加大明狂飙的初训的人员良莠不齐、人员混杂,势均力敌的先决条件就不具备。

    在通过测试之前,这些人员都还不是正式的大明军户,因此也无法以军纪约束,号令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除此之外,还有出现伤病如何处理。参加大明狂飙初训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对垒”的强度如何把握等等,在在需要一整套详尽而切实可行的办法。

    而目前在整个大明王朝,这方面都还是一个空白。

    所以,何胜文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向皇帝陛下禀报。

    “无须全面施行,可择其一二试行……”皇帝陛下似乎意识到何胜文的无语是有着那些窒碍,因此就出言提示道。

    “臣明白了,”未等皇帝陛下的话音落地,何胜文已经极其粗鲁地接上了话茬。皇帝陛下看他那个兴奋样儿,也只是报以微笑。

    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目前的大明狂飙尚属草创阶段,何胜文承担这方面的责任,让他感到压力山大。他念兹在兹的,都是如何从“全局”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对于一些可以在局部、在某一阶段能够采取的、提高训练水平的有效措施根本未曾考虑过。

    “无须全面……择其一二……”这是何等的英明睿智之举。

    何胜文唯一的顾虑,就是生怕对抗激烈起来,出现伤情甚至个别的死亡意外。而因为这种激烈的对抗是“有意”促成,尽管也要有些“收”的成分,可“放”的因素还是占据着主要的主导思想。

    “朕需要的是虎狼之师,可不是温驯的羔羊……似可比照正式的大明狂飙的伤亡例子予以抚恤,并且也给予同等荣耀。”离开之前,皇帝陛下如此叮嘱何胜文。

    何胜文恭送了皇帝陛下一行之后,当晚就召集手下教官进行了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制定出了一个初步的训练办法。

    第二天,李家子弟们就惊奇地发现,在自己小组队列的右边,也站立着一队人。这队人,正是他们的对头,吴三桂及其狐朋狗友。

    因为有教官就在旁边约束,距离如此之近的双方才没有呲牙咧嘴地对掐起来。

    但是,只要是走过旁边,就可以隐隐感到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就会扑面而来。在表面上他们都无一例外地以蔑视的目光斜睨对方,根本不将对方放在眼里。

    对于今天出现在队伍前面的这个叫做何胜文的大明狂飙总教官,李家子弟虽然见过几次,可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印象。而吴三桂等人却对这个何总教官大有如雷贯耳之感。

    吴三桂等人的父兄多是一时权贵,因此也是热衷于当下炙手可热的人物。

    时间只是稍稍过去,有关那一场血雨腥风的更详细的细节,慢慢在大明朝廷的内部传播开来。

    其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这个叫做何胜文的新任锦衣卫副千户。

    不过,那时的何胜文还只是个百户。

    传说中的何百户是一个孤胆英雄,孤身一人打入已为奸商之傀儡和附庸的卫所,如何抓住时机发动了卫所中的中下层官兵,将喝兵血的指挥同知力斩马下,并且率领官兵直趋奸商老巢,并一举全歼了奸商的护卫……

    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人物站在面前,吴三桂等人两眼几乎放光。像他们这个年纪,虽然纨绔习气浓厚,平时也是不靠谱的时候居多,可也是易于血脉贲张、易于崇拜英雄偶像的年纪。

    何总教官在前,王教官和马教官在后。

    何总教官说,这一堂训练课,由他给大家安排。

    何胜文本来想要从两个小组中抽取同等数量的人员,然后进行对抗。但是考虑到以后他们有可能都是大明狂飙的一员,集体意识还是要一直予以灌输的。因此,两个小组的成员,除非确实有伤病者,其他成员都是当然的参加者。

    而且最终判定胜负的依据,是以最后一名成员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准。

    同组的成员之间是可以相互帮助的,可以相互搀扶,可以拉拽,甚至还可以背负而行。而且在对抗开始之后,即便是在途中受伤的人员,不能算作减员,也要坚持到对抗结束,就是不允许有中途退出人员。哪组出现了伤员,哪组的成员就是抬,也要负责将他们抬到终点。

    除此之外,何胜文还准备了一种非常接近实战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甫一提出,就受到了双方人员的一致拥护。

    这种训练方式,权且叫做攻守演练。

    具体方法就是划定一个山坡,双方分为进攻一方和防守一方。进攻一方的任务,就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通过山坡到达坡顶,而防守一方,就是在在山坡上设置种种障碍,尽量阻止对方的前进,或者尽量延缓对方的前进步伐。

    一轮对抗,记下进攻方到达坡顶的时间,然后双方交换攻防,重复进行上述对抗。双方各有一次攻防之后,以到达坡顶所需时间最短者为胜。

    人多的一方看似占了便宜,可因为是以最后一名到达目的地才能判定为胜,因此这点优势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相对来说,这种训练方式,他们更愿意做为防守一方,因为,使坏、下绊子不仅是这些二世祖所“喜闻乐见”,更是他们的“专长”,过程中更是能够激发他们无穷的智慧。

    何胜文的这一发明,极大地激起了训练热情。一直在西山观摩他们训练的皇帝陛下,也对训练情况感到非常满意。

    这样训练一番,时间也超过了十天的初训期限。为此,皇帝陛下还下了特旨,将这两个小组的成员,全部免试招为大明狂飙的正式成员。

    皇帝陛下为两个小组成员颁发了初训合格证书之后,马上离开了。

    因为边关示警,大明王朝要迎来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了。

    医院数日守护,身心极度疲惫,今天回家稍事休整,急切中奉上一章,请各位大大见谅!!!

第213章 大战临近1() 
    皇帝陛下虽然离开了大明狂飙的训练基地,可并没有离开西山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