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冒牌小太监 >

第59部分

冒牌小太监-第59部分

小说: 冒牌小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的脸“腾地”一下直红到了耳根:这老儿竟一点儿面子也不肯留给自己,哪里还有做臣下的样子?为掩饰内心的愤怒,他转向一旁侍立的王保儿,高声责骂道:“裴百药到了没有?父皇百日大祭的日子就在眼前,耽误了朕的大事,小心活剐了你们这些个目无君长的奴才!”

    李进忠对皇帝的恼羞成怒、指桑骂槐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仍旧淡淡地说道:“目下禄光庭已将南内和长公主府围了近两个时辰,陛下再不下旨的话,老臣保不准彼处会陡生变故,到了那时,一切可都晚了。”

    皇帝蓦地想起那晚在毓秀宫听景暄说起纳珠嫁入张门的事来,倘若张氏残党早已与太妃母子有所勾连,行刺李进忠即便太妃母女不是主谋,她二人必也是知情之人,如果真是那样,纵然要临时更换和亲人选,也只能在所不惜了。

    转念联想到这一层利害关系,皇帝稳了稳繁芜的心绪,正要应李进忠之请,开口降下入宫缉凶的旨意,只听殿外由远及近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内侍省监谢良臣一路脚步踉跄着跑进殿来。

    谢良臣为人向来以稳重、谨慎著称,即便是三个月前平定张氏宫乱的当晚,李进忠也未见他如此惊慌失措过。

    “良臣,发生什么事了?为何如此惊慌?”不待皇帝张口,李进忠已一把扶住谢良臣。脱口问道。

    谢良臣大口喘着粗气,上句不接下句地向皇帝禀报道:“南内监传来消息太妃她要以身活殉先帝”

    皇帝和李进忠迅速对视了一眼,仍是李进忠开口问道:“你把话说明白些,太妃是要随先帝而去。还是已经”

    谢良臣因跑得过急,片刻间难以缓过气来,听到李进忠的问话,只神情焦急地先摇了摇头,又使劲儿点了点头。

    “什么?人已经死了!”皇帝和李进忠心头俱是一凉。

    “内臣禄光庭有要事求见吾皇!”未等殿内众人从紧张不安的气氛中回过神来。殿口处又传来一个声音。

    “快,叫进来说话!”皇帝说不清是悲,还是惊,疾声吩咐道。

    禄光庭毕竟是专管稽核不法的内寺伯出身,远比谢良臣撑得住场面,他神情凝重地走至阶前,撩衣跪下,有板有眼地冲着皇帝三稽首,这才直起身来说道:“内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皇帝以为他同谢良臣一样。也是为了太妃猝然离世一事前来请罪,轻轻叹了口气,冲禄光庭说道:“朕才得知太妃为父皇殉节的消息,此事与禄卿无干,平身说话吧。”

    不料禄光庭并没有起身,仍跪着说道:“长宁长公主和太妃一道归天,实系臣办差不力,恳请陛下赐死。”

    吐蕃和长安朝廷和亲修好,赤德赞普即将迎娶长宁长公主的消息在逻些城中不胫而走。接连数日,吐蕃的王公大臣。富商臣贾们纷纷前往馆驿拜访上邦使团,争先恐后地托睦王殿下向即将成为吐蕃蒙末(皇后)的长宁长公主致意。

    尽管与吐蕃和亲修好的使命顺利达成,纳悉摩不知出于什么样的考量,也不再查究来兴儿的真实身份。使团的逻些之行眼看就要圆满结束,可来兴儿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千里跋涉、屡次历险,竟连母亲的确切下落都没打听到,怎不叫人感到烦闷和失落。他称病推掉了几乎所有的应酬,一个人关在房中,眼巴巴地盼望着纳玉能给他带来一份惊喜。

    前往大拂庐晋见赤德赞普一回到馆驿。他就借口是景暄命他顺便寻访家中旧仆,托央宗帮他在逻些城中查找母亲的下落。由于近几年来,吐蕃屡屡出兵侵扰河西、陇右一带,汉蕃之间的商路早已断绝,现如今逻些城中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汉人女子皆是纳悉摩带兵强掳而来的,并且只有吐蕃朝中极少数的重臣、勋贵府中才能分得几名汉女仆役,因此,央宗没费多少周折就替来兴儿打听明白了,除了纳悉摩府中之外,其他朝臣府中皆没有像来兴儿所说的这样一位汉人女子。

    来兴儿原以为纳玉既然是芙蓉的手下,自然理应站在张谅一边,当众揭破自己的真实身份才是。为何她反在自己于大拂庐中惊慌失态时主动出手相助,刻意替自己隐瞒,帮自己渡过了难关呢?

    来兴儿于晋见赞普的当日,一回到馆驿就借故将纳玉找来,向她单独问起了个中缘由。纳玉起初不肯说,后来被来兴儿逼急了,才冲着他没头没脑地说了句:“一报还一报,这下咱们两不相欠了。”无论来兴儿再怎么问,她只低头不语。

    来兴儿拿她没有办法,他失望之余蓦地想起纳玉的特殊身份,正可托她回纳府详细打探母亲的下落,于是便将记忆中母亲的模样向纳玉仔细描述了一番,请她务必探听明白纳府是否曾收留过这样的汉人女子以及母亲如今的去向。

    “这个女人是你的什么人?”纳玉听来兴儿说完,抬起头,眼睛扑闪着问来兴儿。

    “唔,她是惠贵妃的一个亲戚,我从长安临出发前,娘娘特意交待,要找到此人的下落,然后设法将她带回长安。”来兴儿对纳玉仍然心存戒备,顺口便扯下了个弥天大谎。

    “好。交给我了。”纳玉异常爽快地便答应了,她站起身就走,临出门前突然回头补了一句,“不过,你可要记住,这回可是你先欠下我的。”(。)

第三十七章 烈女奇谋(三)() 
ps,明日起,恢复每日两更,时间仍为11时和23时

    想不到自纳玉这一离去,此后数日竟是半点音讯全无。

    这几天的时间里,曾经有过那么一霎那,来兴儿脑中抑制不住地闪现过一个念头:李进忠会不会是在欺骗自己,母亲根本就不在吐蕃境内?

    但他随即就自我否定了这个想法:李进忠身为朝廷宰辅、爵封国公,他为什么要对自己一个小宦者说谎呢?他把自己诳骗到千里之外的逻些城,又能替他做些什么呢?

    “吱地”一声,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了。来兴儿定睛看时,却是钱大顺双手捧着个热气腾腾的大托盘走了进来。

    “早就到吃饭的时辰了,尚公公见你不愿出门儿,专门命我把饭给你送来了。趁热赶紧吃点儿吧。明天离开了逻些城,回到长安之前,再想吃顿可口的就难了。”钱大顺絮絮叨叨地边说,边把托盘内的饭菜一样一样地摆在了来兴儿面前。

    “是啊,明天就要走了。”来兴儿有气无力地重复着钱大顺的话,随口向他问道,“张谅给芙蓉的回信你拿到了?”

    钱大顺闻言一惊,急忙回身合上房门,压低声音责怪道:“我的小爷,这种事情也好明问的?不瞒兄弟你说,大将军并没有书信交给我,只让我稍个口信给长安城里的兄弟们。”

    “什么口信?”来兴儿问得有些心不在焉。

    钱大顺不放心地朝窗外瞅瞅,这才压低嗓音悄悄说道:“大将军要我转告兄弟们,他这辈子不打算返回中土了,希望兄弟们早寻退路,平平安安地各自渡过余生也就是了,不必再奢望张氏一门东山再起了。

    “张谅真是这么说的?”来兴儿的双眼不由得瞪大了一些。

    “大哥我什么时候对兄弟你打过诳语?”钱大顺竖起中指放在嘴边。示意来兴儿小声点,“我听说大将军唯恐使团向吐蕃人提出索拿他回长安的要求,暗中委托纳悉摩出面,与林树大人约定,只要今后朝廷不再派人缉拿他,他情愿更名改姓。成为真正的吐蕃国人,今生再不与朝廷为敌。两相印证,我瞧大将军当真是无心重新杀回长安,为皇后娘娘报仇啦。”

    由于睦王和曾庆则意外地失去了联系,林树和尚敬、来兴儿早在农歌驿决定由来兴儿继续扮做睦王之后,就对使团此次出使吐蕃的使命做出了临时调整,决定确保完成和亲大计,暂时放弃缉拿张谅的使命。

    因此,听钱大顺绘声绘色地讲着纳悉摩和林树的所谓私下约定。来兴儿并没当真,他倒是对张谅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巨大转变感到十分意外。

    “行啦,不管怎么说,大哥是不虚此行啊。”来兴儿强打起精神,提起筷子,边吃边说道,“依小弟说,待咱们返回长安后。大哥不必先急着回去守陵。我去求求林大人,叙功折里列上大哥的姓名。就留在禁军中还做你的校尉吧。”

    钱大顺深知此次出使吐蕃得以顺利完成使命,来兴儿功不可没,返回长安后必将受到皇帝重用,有他今天的这些话在,自己从此也不用再陪着死人糊涂度日了。

    他心中高兴,说话的声调也抬高了几分。嘻笑着恭维起来兴儿道:“我早就瞧出兄弟你不是凡人,今后一定大富大贵,自今日往后,大哥就跟着你混了。有什么事,兄弟你只管吩咐下就是。”

    来兴儿被他一通马屁拍得头皮一阵阵发麻。浑身上下激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索性埋起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饭,不再言语。

    待到一碗饭落了肚,来兴儿才稍稍品出些饭菜的滋味来。他正要把手伸向另一碗饭,只听“呯地”一声,房门被人从外面使大力直接给撞开了。

    两个人俱吃了一惊,钱大顺不待来兴儿开口,遂一个箭步窜了出去,口中喝问道:“什么人如此大胆?”

    “你,到门外守着,任何人不准靠近。”门外传来一个来兴儿期盼多日的声音,纳玉用剑死死地逼住钱大顺,向他命令道。

    来兴儿陡然见到纳玉,大喜过望,撂下碗筷便迎了出来。孰料纳玉秒待他出门,撤剑放下钱大顺,一个箭步跃入房中,反手便把房门从里牢牢插上了。

    “果儿姑娘,你这是何意?”来兴儿察觉出纳玉举止有异,迷惑不解地问道。

    纳玉面若冰霜,把手中拎着的包袱掷向来兴儿,一反常态地用命令的口吻说道:“快把衣服换上,随我马上出城。”

    来兴儿迟疑着打开包袱,见里面竟是一套汉人年轻女子惯常穿的淡绿色的裙衫,更加感到莫名地惊诧:“究竟出了什么事,你为何要我扮做女子模样?出城要去哪儿呀?”

    “你先别问那么多,待咱们顺利地混出城去,我再详细说给你听。”纳玉说着,走至门边,把脸转了过去。

    来兴儿听她说得急迫,猜想必定发生了重大变故,但事起仓猝,他又不能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跟纳玉走。于是,边手忙脚换着衣服,边心有不甘地继续问道:“咱们一走,林大人、尚公公及使团一干人等留在逻些城内,该怎么办?我托你打听的那人有消息了吗?”

    “事到如今,哪儿还顾得了这许多人!相信我,一切待出城后再说。此时再不走,怕就来不及了。”纳玉不耐烦听他问起个没完,三两步来到后窗跟前,挥起手中长剑,将窗棱尽数斩断,回头催促来兴儿道,“快,随我从这里跳出去。”

    “你不把话说清楚,我是断断不会走的。”来兴儿虽然依纳玉所言换上了一身女妆,却突然来了股子拗劲儿,梗着脖子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纳玉无奈,只得折身来到来兴儿面前,耐着性子向他解释道:“长安城出事了。太妃和长公主母女双双殒命,纳悉摩得讯后,已下令逻些城四门戒严,他正准备亲自前往大拂庐求赞普下旨将使团全体扣为人质。你走不走啊,睦王殿下!”

    未等来兴儿反应过来,纳玉话音未落,陡地一把将来兴儿整个人拎了起来,从后窗直掼了出去。(。)

第三十八章 是耶非耶(一)() 
ps,求订阅、求收藏、求推荐

    又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太真观内的净室之中,正在盘腿打坐的芙蓉微微睁开双眼,看着满面怒容的钟嬷嬷,平静地问道:“嬷嬷今晚冒雨前来,是为了兴师问罪吗?”

    钟嬷嬷浑身上下淋得精湿,长长的头发零乱地披散着,几乎遮住了大半个脸,看上去活似一具僵尸。她惨然一笑,露出白晃晃的两排牙齿,更加令人感到毛骨悚然:“事情落到这种地步,司正难道就没有什么话要对老婆子说吗?”

    “刺杀李进忠的人的确是我派去的。”芙蓉坦然答道,“但太妃和长公主的死,依我看,是另有原因。”

    芙蓉的话完全激怒了钟嬷嬷,她发出一声低吼,冲芙蓉咆哮道:“什么另有原因!分明是你以怨报德,背后下刀,嫁祸于我家娘娘和公主,现在当着老婆子的面,还想抵赖吗?我且问你,当初咱们是怎么做出的约定,你为何要突然派人刺杀李进忠?落在行刺现场的孔雀金丝线是不是有意而为,其目的就是为了转移视线,嫁祸我家娘娘?”

    芙蓉毫不示弱,凛然道:“李进忠乃杀害皇后娘娘的罪魁祸首,凡我张氏门中人,人人必欲诛之而后快,嬷嬷何来此问?前去执行之人一时疏忽,发射暗器时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