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冒牌小太监 >

第153部分

冒牌小太监-第153部分

小说: 冒牌小太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禀大将军,三路斥候几乎同时发现了这支兵马,所报应当没错。”校尉忙不迭地补充道。

    纳悉摩用犀利的目光盯了一眼居中高坐的李承宏,操着汉话向一旁侍立的汤宽吩咐道:“你,暂且陪着皇帝陛下留在这里,我去去就回。”说罢,冲那校尉作了个头前带路的手势,迈步就要出殿。

    汤宽自见到纳悉摩后,还从未见过他如此惊慌过,忍不住好奇地问了一声:“大将军,出了什么事,不需要陛下陪您一同前往承天门了吗?”

    纳悉摩此时一心只想着传令先锋军即刻出发,尽快打通长安与西疆的通道,给长安城中的三万兵马夺取一条退路,哪儿顾得上理会汤宽,头都没回一下,就腾腾腾地走出了宣政殿。

    而此时,来兴儿才刚刚从鼓楼上缒落到平地

    辛十二娘果断地出手了。

    她像一只鹰隼般从藏身的大树上腾空而起,朝着刚步出宣政殿的纳悉摩飞掠了过去。

    “小石头,擂鼓。”来兴儿一见辛十二娘现身出了手,当即立断地抬头冲鼓楼上的江中石大声吼了一声。

    伴随着如滚滚雷声响起的一声声鼓响,辛十二娘已飞身扑至了纳悉摩的头顶,但见她掌中寒光一闪,剑锋直朝着纳悉摩的头顶劈了下去。

    来兴儿的吼声、陡然响起的登闻鼓声,以及骤然而至的剑锋,纳悉摩于这电光火石样的瞬间,做出了一个在场所有人都始料不及的反应。他竟一把抓起走在他身前的那名校尉,把他整个人当做一件兵器,迎着辛十二娘自上而下劈来的剑锋挡了过去。

    只听到“扑”地一声,辛十二娘的剑刃径直斫入了校尉的腰眼处,疼得那校尉“嗷”地发出一声惨叫,两条腿痉挛似地冲着辛十二娘就是一阵猛踢猛蹬。

    辛十二娘人在半空之中,难以换气发力,手中的剑一时无法拔出,只得脚尖在那校尉的身上一点,借力避开了对方的一通乱脚,稳稳地落到了地上。

    趁着这一缓的空当,纳悉摩抽身跃至殿前阶下等候的亲兵面前,从他怀中“仓琅”一声拔出了他那柄五尺长的裂云天蝎剑,挥剑转身便向辛十二娘杀了过来。

    来兴儿听到鼓声响起,不再迟疑,边向着宣政殿的方向飞奔过来,边放声大叫道:“官军攻进城了,吐蕃蛮子抵挡不住,要跑了。”

    这时大明宫内十个人里倒有七个是原本宫内的杂役人等,短短的十几天里,他们受尽了吐蕃军士的欺压和****,人人心中都对吐蕃人充满了仇恨,此时一听到有人嚷嚷着官军攻进城来了,也不理会是真是假,纷纷跟着来兴儿也叫了起来。一时间,大明宫内便响彻了官军攻进长安的喊叫声,宣政殿附近负责守护中军大帐的一二百名吐蕃军士听到这如潮水般涌来的喊叫声,莫名所以,顿时乱了阵脚。

    辛十二娘剑留在那吐蕃校尉身上拔不出来,眼见纳悉摩擎剑向自己杀了过来,没奈何只得徒手与他周旋,转眼间就落了下风。

    来兴儿趁着吐蕃军士还没从慌乱中警醒过来的空当,劈手从一名吐蕃军士身上抢过了一张弓,顺手从地上拾起一根箭枝粗细的树枝,张弓搭树枝,瞄准纳悉摩的背心就是一箭。纳悉摩听到背后有弓弦的响声,明白这女刺客还有同伙,急忙侧身躲过来兴儿冲他射来的树枝,腾身跳至圈外,回头打量。

    辛十二娘一眼瞅见来兴儿出手相助自己,心中大喜,伸手抓过来兴儿射来的那根树枝,向他高声叫道:“谢谢了,好心的小子。看我怎么取这吐蕃主帅的狗命吧。”话音未落,便将手中的树枝当剑来使,纵身向纳悉摩挥去。

    辛十二娘出道不到十年,就位列当世刺客之首,其剑法、轻功向称无敌,方才只是忌惮纳悉摩掌中的这口裂云天蝎剑有削铁如泥之利,仓猝间才落了下风,此时见有来兴儿相助,手中又多了根可充做兵器的树枝,遂精神大振,施展出了平生绝学,将那根再普通不过的树枝舞动地像利剑一般,刹那间便将纳悉摩裹入了她的剑圈之中。

    来兴儿唯恐吐蕃军士们醒过神来,上前帮着纳悉摩围攻辛十二娘,急中生智,放过一箭后,即调头朝着宣政殿内跑了进去,嘴里还煞有介事地大声嚷着:“冲进中军帐,助官军杀蛮子啊。”

    见他这么一闯,与辛十二娘缠斗在一处的纳悉摩反倒急了。他明知宣政殿内只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李承宏和汤宽君臣二人,倘若被这后来的刺客闯进殿去,将他二人杀了,自己精心策划的这一场以汉制汉的好戏不就彻底演砸了。纳悉摩苦于无法摆脱辛十二娘对他疾风暴雨样的进攻,只能勉强腾出空来,冲着宣政殿前阶下呆立着的那群吐蕃军士厉声吼道:“快,快进殿拦下那小子,别让他伤着新皇。”

    守护在宣政殿前的吐蕃军士都是纳悉摩的亲兵卫队,论战力自是强过寻常的军士,方才他们只是被骤然响起的登闻鼓声和继起的叫嚷声搞得猝不及防,一时间乱了方寸,待瞧清楚了前来刺杀已方主帅的仅仅只有两个人时,不禁又羞又恼,当下在带队校尉的指挥下,兵分成两路:一路几十号人尾随着来兴儿向宣政殿内冲去,遵从纳悉摩的将令前去保护李承宏;另一路一百多人则纷纷亮出兵器,呐喊着朝辛十二娘奔了过来,试图帮着纳悉摩一举将刺客除掉。(。)

第一百八十六章 剑斩叛臣() 
(求订阅)来兴儿得益于吐蕃军士未曾料到他没有直接去帮着辛十二娘行刺纳悉摩,而是调头进了宣政殿,待到他一头闯进殿来时,却意外地发现殿内并没有吐蕃军将,只有两名汉人。

    当辛十二娘出手刺杀纳悉摩之时,殿内的汤宽听到殿外动静不对,正要迈步出殿去瞧瞧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突然听到大明宫鼓楼上的那面登闻楼炸雷似地响了起来,紧接着就听到有人喊“官军攻进长安来了。”他心猛地一颤,正感心慌意乱之时,只听到身后传来李承宏惊恐异常的声音:“爱卿护驾,爱卿别抛下朕一个人在这里。”

    李承宏再怎么说也是自己三跪九叩尊奉的君主,架不住他对自己苦苦哀求,汤宽迟疑着停下了脚步。他回身瞅见殿内一侧为纳悉摩设立的帅案上放着把宝剑,急忙走过去将剑拿在手中,这才安慰李承宏道:“陛下莫慌,这一定是宫内奸细在擂鼓作乱,官军哪会这么快就攻进长安来了呢?有臣陪伴在陛下左右,陛下但放宽心就是。”

    谁知他话刚说到一半,来兴儿一头便闯了进来。

    汤宽警惕地用双手将剑连带剑鞘一同高举过头顶,当头冲来兴儿喝道:“大胆毛贼,休得乱来,且吃我一剑。”嘴里这样嚷着,双手举剑却迟迟不敢砍下。

    宣政殿内的光线相较殿外仍显得阴暗一些,来兴儿刚从殿外跑进来,一时之间只看到殿内有两个汉人装束的人,难以分辨出他们的模样,及至听到汤宽冲自己呼喝,才恍然辨认出汤宽的声音。

    “原来是汤大人哪,这就是你效命的朝廷吗?”来兴儿不由分说,紧走几步,劈手从汤宽手里夺下了宝剑,拔剑在手,用剑锋指着汤宽质问道。

    汤宽随即也认出了来兴儿。事到如今,他情知已抵赖不过,遂冲着跟在来兴儿身后冲进殿来的一干吐蕃军士命令道:“此人是朝廷派在宫中的奸细,快把他杀了。”

    来兴儿在延英殿做过几个月的掌书,素知这大明宫的各座议事殿皆建有侧门,此刻眼见自己被几十名手执利刃的吐蕃军士堵到了殿内,遂打起了从侧门脱身的主意。

    他纵步跃至汤宽身后,用剑架在汤宽的脖子上,冷冷地向汤宽说道:“汤大人,你既然做的是吐蕃人的官,就烦劳你叫他们退到殿外去吧。”

    汤宽但觉脖项间一阵阵凉气逼来,哪还顾得上丝毫体面,甩着哭腔儿央求来兴儿道:“小兄弟,上天可以为我作证,他们哪儿会听我的呀。我尊奉的是坐在你身后的这位皇上,他可是位皇室宗亲哪。”

    来兴儿眼见吐蕃军士并不把汤宽的死活放在心上,举刀擎剑一步步朝自己逼了过来,心中一急,挥起一剑,将汤宽砍翻在地,跃步窜至李承宏身边,用剑紧紧地逼住他,冲殿内的吐蕃军士们叫道:“汤某人的命你们可以不要,他的命你们不会也不要吧。识相的话,都给我退到殿外,否则我便与他同赴黄泉。”边说边手腕微微用力,李承宏的脖子上登时渗出一道血印来。

    吐蕃军士们果然被他这一手给震摄住了。汤宽身为一名降臣,他的死活吐蕃军士们固然可以不顾,可李承宏却是纳悉摩亲手扶立的傀儡皇帝,要是来兴儿像方才杀汤宽那样也将他杀了,纳悉摩面前他们只怕是不好交待。因此,一见来兴儿挟持住了李承宏,并且悍然声称他不惜与李承宏同归于尽时,吐蕃军士们开始犹豫了。

    这时,从宫外远处隐隐传来了一阵阵喊杀声,来兴儿听得真切,有无数个声音尽皆在重复着同样的一句话:“官军攻进城来了。”

    难道真是官军攻进长安了?来兴儿既喜且疑。他察言观色,已从吐蕃军士们的迟疑举动中猜到了正处于自己挟持下的这个人在吐蕃人心目中的份量要远远超过汤宽,遂呵斥着李承宏站起身,用剑逼着他一步步向侧门的方向挪去。

    眼看着来兴儿用剑逼着李承宏已走近了宣政殿的侧门,突然,从侧门外猛地窜进来两名吐蕃军士,趁来兴儿不备,一剑磕飞了来兴儿手中的剑,另一个则抬起一脚,将来兴儿踹出足足有两丈开外,一头扑倒在地上。宣政殿内的吐蕃军士们见自己人对来兴儿偷袭得手,一哄而上,有人忙将李承宏拉至自己身后,护了起来,其余的手举刀剑,朝着扑倒在地的来兴儿便扑了过去,想趁他未起身之机,结果了他的性命。

    来兴儿被埋伏于宣政殿侧门处的吐蕃军士偷袭得手,踹倒在地,心知自己这回难保活命,遂把双眼一闭,静候着吐蕃人上前来将自己乱刃分尸。可等了片刻,自己毫发未伤,反倒听到殿内的吐蕃军士们发出阵阵惨嚎之声,他讶异地睁开双眼,就看到了眼前正在发生令他感到喜出望外的一幕。

    江中石及时赶到了宣政殿。

    对于江中石来说,一个人对付宣政殿内的几十名吐蕃军士,颇觉得轻松自如。但见他随手一抓一扔,不幸被他抓到的那名吐蕃军士就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远远地飞出了殿,重重地摔落在宣政殿前的廊下,起不来了。就这样如法炮制,没过多大一会儿,殿内已是空空如也,只剩下了体若筛糠般蜷缩在地上的李承宏一个人。

    “小石头,谁让你擅自跑下来的?这下可要被你坏了大事。”虽然明知是江中石救了自己,可一想到鼓声不能无端地停下来,来兴儿仍沉下脸,冲江中石嗔怪道。

    “放心,大哥,坏不了什么事的。”江中石像老鹰抓小鸡似的把李承宏拎在手中,掂了掂份量,又不屑地将他放回到地上,满不在意地答道,“我是在看到安远门方向有大批的官军杀入城来,才惦记着下来帮你们的。这会儿,估计城里的吐蕃人正忙着出城逃命呢。”(。)

第一百八十七章 以一敌百() 
(求订阅)来兴儿心头掠过一阵狂喜,自己方才听到的居然不是事先商量好要在城中散布的谣言,官军真的攻进城来了。

    即便是战局出奇的顺利,来兴儿依然放心不下,顺着江中石的话头急急地问道:“没见到大娘子吗?她杀了纳悉摩没有?还有,吐蕃的那支骑兵队去了哪里?”

    江中石被来兴儿一提醒,才恍然想起辛十二娘来,冲着来兴儿摇了摇头,答道:“我方才来时,没见到殿外有人啊。那队骑兵嘛,我倒瞧得十分清楚,我刚擂响登闻鼓,城中有人嚷出‘官军攻进城来了’时,那队骑兵好像就分成了两路,一路朝城西的方向去了,另一路哎呀,大哥,不好,这另一路骑兵分明进宫来了。”

    如此迫在眉睫的危急关头,江中石仍这样糊里糊涂,分不清主次轻重,来兴儿被他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闹得啼笑皆非。他一骨碌从地上翻身爬起,也顾不得理会江中石脚下的李承宏,拉起江中石就往殿外走,可是,却已然是来不及了。

    两个人只听到殿外由远及近传来群马的嘶鸣声,透过殿门向外张望,就看到宣政殿以北含元殿的方向烟尘飞扬,显然有为数不少的骑兵正在朝宣政殿疾驰而来。

    眼见得从正门出殿难免被迎面而来的吐蕃骑兵发现,来兴儿一扯江中石的衣袖,示意他跟随在自己身后,转而从宣政殿的侧门出了殿,想要在殿外寻找到辛十二娘,三个人一同撤离此处。

    然而,当真如江中石所说的那样,自从来兴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