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吴钩 >

第94部分

宋时吴钩-第94部分

小说: 宋时吴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家,谁能抵得住它的诱惑?只是数量太少,不能真如粮食一般罢了。”孟之经吧嗒吧嗒嘴,似在回味。

    “是啊。公输公子,不知您食过没有?米囊子还有一项好处,能提聚精力,让人浑身轻松,畅快无比,可以发挥出比平时更大的功力来。”张言涎着脸,显出迷醉的神情来。

    公输念槐吓了一跳,“咋的,张大哥,你们军人也吃这玩意儿?”

    “对啊,只要有任务执行,我们就能分到一小包米囊子。只是,自打作了,嘿,进了这个村子,小的就没怎么执行过像样的任务了。”张言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瞧了孟之经一眼。

    “哼,张言,你若想回军营,没人会拦着你。”孟之经瞥了张言一眼,假嗔道。

    “呵呵,公子,哪里是这样,小的话赶话赶到这里,就收不住了。”张言更不好意思了,把头皮挠得咔咔响。

    啥?哎哟喂,这不是三枪部队吗?手中钢枪,掌上烟枪,胯下如意枪,公输念槐恍惚间犹如跨到了后世的民国时期。

    若是没有提炼,米囊子的毒性不会很大,但抵不住长时间的食用,而且这玩意儿很容易让人上瘾,若没有节制的食用,跟吸大烟也没本质上的区别。

    敢情后世欧洲人的祖上从六七世纪就开始鸦片战争了,只是还没有掌握提炼鸦片的方法罢了。这一项伟业要等他们的子孙在十八世纪去完成了。

    如此说来,荼毒后世华夏民族的鸦片,只是欧洲人发扬光大了他们祖上的伟业,并成功地推行到全世界,以此为开路先锋,成功地控制了世界罢了。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基因如此,难以改变。只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欧洲人的后裔更把罂粟的毒性发挥到了极致,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也算是传承了。

    公输念槐呵呵一笑,“小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米囊子如此珍贵,小弟的贱肚子可不敢装,呵呵,小弟收回刚才的话,孟兄不必为小弟做米囊子兔肉了。为了显示小弟的诚意,也为了补偿孟兄不能露一手厨艺的憾事,小弟除了叫化鸡外,再加一道东坡肘子,孟兄,你看小弟这样补偿你与几位哥哥,如何?”

    公输念槐面对罂粟这个怪物,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应对。即使放在后世,面对一个上瘾的人,除了强制戒毒外,也没有好的办法。

    而且从孟之经几人的聊聊数语中,公输念槐听出来了,米囊子在大宋从最高层的官家到揭不开锅的贫民百姓,都认为米囊子是好东西。公输念槐只是一个布衣平民,既无权又无势,怎么可能扭转已成潮流的趋势?螳臂挡车,显示勇气罢了,徒增笑料耳。

    后世里,若没有太祖的大魄力,挟扫荡天下的大势,怎会把鸦片从神州大地上一扫而空?

    公输念槐自忖自己连太祖的一根汗毛也比不上,更不敢奢望自己能做出太祖功绩的万分之一。而且在大宋这个时空里,人们还只看到罂粟好的一面,还远未了解其真正的祸害,所以若公输念槐现在述说罂粟的千般恶,除换来百般的耻笑之外,于事无补。

    “东坡肘子?念槐,这又是什么美味?呵呵,老弟,你莫要体恤小兄,小兄既然接受了老弟的规则,也就是小兄的承诺,米囊子兔肉小弟必会给你做的。若老弟不急着大快朵颐,再等等,等新的米囊子下来了,小兄就为你做,那时的兔肉也更加肥嫩,如何?”孟之经的执着劲儿又上来了,也可说是犟驴脾气又发作了,打着不走拉着倒退。

    公输念槐苦笑,罂粟这玩意儿自己怎么敢明目张胆地去吃?不知道也就罢了,现在知道了还去吃,身体与脑回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不上瘾也得上瘾了。

    “呵呵,小弟先谢过了。”公输念槐拱拱手,先把这一篇揭过去,再纠缠下去,既无意义更无必要,慢慢看吧。往好里说,叫徐徐图之。

    “孟兄,几位哥哥,你们没吃过东坡肘子?”这次轮到公输念槐不解了。在后世里,东坡肘子是自己的最爱之一,据说就是大文豪苏轼所创。

    以苏轼在大宋的名声与影响力,东坡肘子不应该名在深巷无人知吧。而且公输念槐当年看过一本林语堂写的东坡传,恍惚记得东坡肘子这道菜,就是苏轼被贬黄州时创制的。而黄州离枣阳并不远,像孟之经这样出身的人,不会不知道吧。除非东坡肘子由苏轼在黄州所创本身就是子虚乌有。

    “念槐,听你的语气,我们应该知道?”孟之经的眼睛里圈圈套着圈圈,很不解地瞧着公输念槐。

    “苏轼苏东坡的大作,孟兄,你竟然不知?”公输念槐把字一个一个地咬出来,想想刚才孟之经挟着张言三人看自己的眼神,公输念槐就没来由地想好好捉弄他们一番。

    “呵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不知也是正常。念槐,这道东坡肘子如何做,小兄有些急不可耐了。若真是东坡先生出品,必非凡品,我等俗子不知更是平常。若再加上念槐老弟的妙手烹制,必会相得益彰。”

    孟之经一通话语说下来,听得公输念槐目瞪口呆,尼玛的,孟之经的脸皮见厚啊,还给自己的无知戴上如此高妙的帽子,让自己欲辩不能,还得挑挑大拇指,说声佩服。

    “孟兄谬赞了,小弟的厨艺粗陋不堪,只怕会辱没了东坡先生的心血。小弟隔天向刘大厨要些猪蹄膀,就为几位哥哥们做这道东坡肘子。”

    “豕肉啊!那就有劳老弟了。”孟之经的目光犹如燃尽了灯油的纸芯,瞬间暗淡了下去,欠了欠身子,指着兔笼道,“念槐,我们是否可以试验下药效了?”

    公输念槐一愣,这是怎么了?孟之经的转变太快了罢。公输念槐目光扫过张言三人,张言三人依然目光灼灼地瞧着自己,从喉头的耸动来看,三人食指大动,被东坡肘子馋得不行了,与孟之经的表现泾渭分明。

    难道真如后世的传言,宋人并不嗜好猪肉?从张言三人与孟之经的表现来看,是否猪肉只是不被上层人接受,而下层民众却不然,有肉吃就算过年了。

    公输念槐只是稍微错愕一下,也就过去了,这毕竟只是细枝末节,不值得费神考究。

    其实就公输念槐的观察来看,至少在这个村子里他并没看到有人家养猪。

    猪这东西吧,是杂食动物,什么都能吃。只要有草,不仅能养羊,也能养猪,而且相对羊来说,猪的综合效益还要高于羊。

    只是公输念槐搞不明白宋人为何嗜羊而排斥猪。若是养猪,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肉食,改变宋人的饮食结构,而且还能积蓄农家肥,反哺庄稼,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生态圈。

    公输念槐晃晃脑袋,本想晚饭后就进行青霉素的**试验,可是这一闲聊下来,得到的信息让公输念槐有些神不守舍,尤其宋人对罂粟的态度,让他始料未及,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哦,好。”听到孟之经的建议,公输念槐从张言三人身上收回目光,站了起来。

    三人一听有活干了,并且还是期待已久的**试验,包括孟之经在内,几个年轻人立即兴奋了起来,什么米囊子、东坡肘子都统统到爪哇国玩去。这就是年轻人的好处了,总有无数的兴奋点可以随时被点燃。

    牛犇跳起来,到院子的角落里把兔笼子提了过来,正是送给妞妞与石头的那两只。此时两只兔子耷拉着耳朵,瞪着一双红眼睛,瞧着笼子外的几人,眼神里并无惊恐的神情,看来几天下来,它们已经习惯了两条腿的怪物在眼前晃来晃去,两条腿的怪物不仅没有虐待它们,还给它们拿草吃,这比自己在野地里奔波觅食安稳得多了。

    “念槐,用这注射器?”孟之经手里捧着装有注射器的盒子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一脸的企盼,望着公输念槐。

    公输念槐摸摸下巴,踌躇起来。铁梨木镂刻的针管加上银制的针头,给兔子用了?这兔子的待遇赶上玉皇大帝了,就是月亮上的兔子也不够级别啊。

    “咋样?”孟之经眼巴巴地瞧着公输念槐,边说边打开了盒盖,递到公输念槐眼前。

    “哦,孟兄,再看看吧,是否还有别的方法。这么高贵的注射器用在兔子身上,小弟翻不过去心里的那道坎儿。”公输念槐接过盒子,咔一声合上盖子,转身放到桌子上。

    “孟兄,这第一步就让孟兄来作,我给你当下手。”公输念槐看到孟之经眼神里一闪即逝的失望之情,不忍心破坏了他的好心情,顺水推舟,把皮试这道程序批发给了他。

    “真的?哈哈哈,那怎么好?”孟之经的脸瞬间绽放了,比菊花灿烂多了,“怎么弄?”

第一百三十章 曙光初现() 
第一百三十章曙光初现

    张言拿着几条宣纸青霉素走了过来,另一只手里还提着一个小瓷罐,里面装着蒸馏水,“公输公子,用多少。”

    公输念槐想了想,“先用一条吧,三分之一盏蒸馏水。”没有量器,还真不方便。而且一条宣纸青霉素到底含有多少青霉素也没谱,几个没谱碰到一起,更是特没谱了,只能凭自己后世的一点点经验,而这些经验也只是记得个大概,说没谱也没错。

    看来不仅要统一度量衡,还要制出一批量器来。有了这些工具还不行,还得把青霉素的使用剂量也摸索出来,这一摸索不知又得搭上多少条兔子命。而且时间上也要无限拉长。看来,任何一项新技术新发明,从走出实验室到投入到实际应用,中间得隔了多少道沟沟坎坎啊。

    “念槐,怎么弄?”孟之经瞧着张言把宣纸青霉素浸到蒸馏水里,急不可耐地问道。

    “哦,孟兄,就用这条宣纸,在兔子的耳朵后边抹一抹。”公输念槐指着张言手中捏着的宣纸纸条说道。

    “然后呢?”孟之经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对于把湿纸条往兔子耳朵上抹一抹这道程序,显然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

    “哦,接下来就是观察了,看兔子的反应。”公输念槐双手背在身后,悠悠然地瞧着黑黝黝的院子,意甚闲暇。

    “哦,那就别烦二主了,张言你来做吧。”孟之经双臂抱膀,意兴阑珊,兴致大减。过了一会儿,忍不住又问道,“念槐,抹在兔子耳朵后边后,兔子会有何反应?”

    “可能没有反应;也可能兔子会咳嗽,也可能会发热,也可能会蹬腿。”

    “兔子还会咳嗽?”闲着没事干,站在旁边看着的王大力终于找到喷点了,瞪着眼睛看看公输念槐,再看看兔子,一脸的不可思议。

    “谁说兔子就不能咳嗽了?”张言手里拎着湿漉漉的纸条,指了指兔笼,“摁住兔子,别让它乱动。”

    王大力一缩脖子,伸手把兔子抱在怀里,把兔子耳朵亮出来,等着张言往耳朵上抹青霉素液。

    “你们这是作啥?”众人回头一看,方琼背着双手,一步三摇地走了进来。

    “方叔,”

    “方管家。”

    “哦!”方琼迈着方步踱了过来,瞅了眼兔子,又盯着张言手中的湿纸条看了看,把头扭向公输念槐,“念槐,这就是**试验?”

    公输念槐一看方琼的模样,再提鼻子闻了闻,方琼定是喝了几杯小酒,醺醺然的,看上去,很受用。

    “方叔,您回来的正是时候,张大哥开始吧。”公输念槐笑了笑,一指兔子,吩咐完张言,又扯着方琼的袖子把方琼扯到一边,低声问道,“方叔,兔子肉味道如何?”

    说着,公输念槐凑近方琼,狠狠地嗅了嗅。

    “小子,你干嘛?”方琼一推公输念槐,“怎么跟狗似的,有啥好闻的,想吃就让老刘给你做一碗,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美味。”

    公输念槐就着昏黄的灯光盯着方琼的脸,想从脸上看出些端倪来。

    方琼退后一步,“小子,方叔脸上长花了?”

    “呵呵,方叔,小子就想知道吃了米囊子兔肉,人有没有变化。”公输念槐没看出破绽来,方琼的脸红扑扑的,气色很好,没有乌蒙蒙的黑气。

    “嘿,方叔也就吃了少许,刘大厨是给阮东来做的。东来,伤得重啊,吃些兔肉也能减缓些疼痛。”方琼轻叹一声,转身走向张言,“念槐,你用兔子做试验,兔子跟人会一样?”

    “哦,方叔说得是,兔子四条腿,耳朵长,还是三瓣嘴,跟人确实不一样。”公输念槐跟在方琼身后,打趣着方琼。

    “嗨,你小子!”方琼踱到张言面前,此时张言已经抹完一只兔子,现在正给另一只兔子耳朵上抹青霉素液。

    “方叔,念槐,这只兔子没有反应。”孟之经怀里抱着兔子,不时地试试兔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