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宋时吴钩 >

第93部分

宋时吴钩-第93部分

小说: 宋时吴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光在另外三人的脸上一一扫过,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公输念槐又看向孟之经,

    “孟兄,既然除了小弟外,大家都知道米囊子为何物,那就请大家描述一番,看小弟能否猜出来,若不幸猜出来了,就烦请孟兄亲自给小弟做一碗米囊子兔肉,让小弟也尝尝这道美味;若猜不出来,小弟就输给各位每人一只叫化鸡如何?”

    “哈哈哈,好。不过,念槐,米囊子就是米囊子,怎么才算你猜出来了呢?”孟之经乐得双手都拍不到一块了,顾盼神飞,神采奕奕。

    “孟兄似乎忘了,小弟有一手好画工,画出来不就是了?”公输念槐在心里盘算了好久,胜算很大。因为米囊子既然是一种佐料,自己就没理由没见过。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同物而异名,就像玉米,后世里,有的地方叫棒子,有的地方叫包谷,还有的地方叫玉茭,珍珠粒等等,还有的地方称呼玉米为番麦。

    做游戏嘛,参予的人越多越热闹。不过从知识面上来看,也就孟之经能拿上台面,像张言、王大力、牛犇还是静听的份儿,他们想描述恐怕也找不出什么词汇来,说不定一开口就露了馅,让公输念槐一听就知道是何物了。

    果然,公输念槐的话一说完,张言、牛犇与王大力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过目光还是聚在孟之经身上。

    孟之经把马扎往后挪了挪,端起张言递过来的茶水润了润喉,轻咳一声,就差檀板一声响,书接上回了。

    “小兄先从它的由来说起吧。”孟之经手里托着茶盅,一副悠哉的样子,公输念槐瞧着他,忍着找把扫帚粘在孟之经下巴上的冲动,眯着眼等着看孟之经的装逼表演。

    “此物来自大秦,据说六朝时就已进入我华夏,并有种植。陶弘景在仙方注中曾提及到:其花美好,名芙蓉花。念槐,听好了,米囊花又称芙蓉花。怎么,听出来了?”孟之经忐忑地瞧着公输念槐,见公输念槐神情并无大的变化,只是凝神听着他所说的每一个字。孟之经很满意。

    “时间来到唐朝,曾有人记载曰,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故又称为米囊花,其子自然就是米囊子了。其时,大秦国曾进奉底也伽,底也伽乃解毒良药。”

    公输念槐静静地听着,不觉间眉头开始蹙聚成峰,脸色也有些变了。

    “迨至我朝,米囊花又被称为御米,其米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和竹沥煮作粥,食极美。”

    “嗨,停,孟兄,此物不是佐料吗?怎么小弟听来似乎是一味药啊,而且似乎还可以熬粥喝,不是小弟听错了吧。”公输念槐隐隐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不过,又拿不准。

    “哈哈哈,念槐,这就是此物的特异之处,充作佐料是它的用途之一,入药更有神奇作用,嘿嘿,若是用来止痛止痢,效果极好。据传稼轩先生曾患痢疾,已经起不了床了。此时有一僧人来见,献上含有米囊子的良方,稼轩先生服下旋即痢疾痊愈。”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恶之花() 
第一百二十八章善恶之花

    公输念槐听到这里,完全明白了。因为他早就听说过罂粟可以治疗痢疾的说法,而止痛更是罂粟的拿手好戏,毒品嘛,本来就有麻醉神经的作用,不止痛那才奇了怪了。

    “拿纸笔来。”公输念槐一挽袖子,抓了个空,穿着短袖体恤,哪里会有袖子。他万没想到罂粟子竟然除了治病、当佐料外,还可以当饭吃,这,这让后世的人情何以堪。

    鸦片战争,那就是后世华夏民族的一次大浩劫,而鸦片这玩意儿差点儿把华夏亡了族,谁能想到,八百年前的宋人,还把它当粮食来吃,这他玛的太讽刺了。

    “啊!”张言、王大力还有牛犇,一个个张大着嘴,发出一声惊呼,这个公输公子太逆天了,刚听了一个开头,就猜到米囊花是何物了。若是换成他们中的任何一人,早就听得云里雾里了。

    看来,公输公子非是浪得虚名之辈啊!

    牛犇跳起来,找了半张宣纸过来。

    孟之经惊讶得瞪大着眼睛,像看一个怪物似的盯着公输念槐。他在讲述时,已经尽可能地避开寻常领域,专走专业路子,就是要让公输念槐多迷糊会儿,谁成想自己的兴头还没上来,公输念槐就猜出来了。

    如此说来,公输念槐并非不知道米囊花为何物,而是没听说过米囊花这个称谓罢了。

    就像他孟之经这个名字,不少人都知道,但要提起他的字清远来,非亲近熟识之人,不识得也。

    孟之经习惯性地掏出签字笔,下意识地递给公输念槐,两只眼睛依然直勾勾地盯着公输念槐,一脸地错愕,不可思议地神情写满了清俊的脸庞。

    “念,念槐,你知道了?”孟之经瞧着公输念槐展纸握笔,就要作画,终于醒悟了过来,期期艾艾地问道。

    “哦,孟兄,小弟也不太确定,画出来给大家看看,是否是此物。”公输念槐略一思索,眼角瞄着四人,看他们的反应。

    唰唰唰,公输念槐轻舒猿臂,签字笔在手里犹如一只跳舞的脚,刹那间宣纸上出现了一株植物的轮廓。

    四颗脑袋围了上来,把公输念槐罩在中间。他们多次见过公输念槐作画。哦,严格说来,以前是看公输念槐作图。他们对公输念槐神乎其技的作图技能发自内心的佩服。

    现在,公输念槐又要作画了,他们怎会放过如此难得的观摩机会。即使像张言、王大力、牛犇这三位兵哥哥,对绘画一窍不通,但也不影响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而且,看画还在其次,他们更想知道公输念槐是否猜出了米囊花是何物,看看这位半大孩子的脑袋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随着罂粟的轮廓慢慢地出现在宣纸上,四人的呼吸声越来越粗。公输念槐心中一沉,看来自己的猜测没有错,米囊花就是罂粟。

    公输念槐笔下画着罂粟,心中却波涛汹涌。

    大烟,是后世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其痛彻心扉的程度不啻于亡国灭种。

    围在周围的四人里,恐怕无人能体会。

    百年前的宋人体会过,被金人驱赶杀戮,被当作两脚羊吃掉。若没有岳飞、韩世忠、张俊、吴阶的奋起死战,南宋在历史上还有没有都还两说着。

    而后世里,欧洲列强带给这片土地的灾难更深更甚,不仅是**上的折磨,还有精神魂灵的销噬。东亚病夫的名头虽说是倭寇给戴上的,但自鸦片成为国人争相吸食的商品之后,东亚病夫之实就牢牢地绑在国人的身心上。

    金人之于宋人,是抢掠杀戮;欧洲列强之于国人,是奴役是剥削是控制,是当牛作马,把国人当作了生产机器。其侵夺之烈,为祸之深,远超金人侵宋,蒙古灭宋。

    公输念槐握着笔的手,不仅索索发抖。

    这是一朵恶之花!

    其实花并无好恶之分,大自然既然安排你生存下来,给了你一块生息之地,自然就有你生存下去的道理。

    恶与不恶,还看对谁而言,由谁来分辨善恶。即使本身就是恶的,只要控制得当,恶未尝不能作善事。

    公输念槐想起一事,某一年春节后,几个东北人回俄罗斯工作,下飞机后被扣了,俄方的说法是这几个人贩毒,这几人当然不承认,据理力争,最后惊动了当地的中国领事馆。

    领事馆派人一调查,果然不是贩毒的。但确实随身带着“毒品”。这些毒品就是作豆腐的卤水。中国的豆腐有两派,一派是卤水豆腐,一派是石膏豆腐。这几个东北人可能就是卤水豆腐派了。

    但俄罗斯人不明白,卤水明明是有毒的,怎么能用来作食品的添加剂呢?

    国人的文化里,对于治病的药,始终有一说法,叫是药三分毒,没毒能杀死作恶的病毒吗?不是有一说法叫以毒攻毒吗?越是恶疾,用药起歹毒,像砒霜,是人都知道毒性很重,但就是这样一种毒药,却是治疗某些恶疾的不二药选。

    当然药量要适当,控制到恰巧能杀死病毒的程度上,这时的砒霜就是活命治病的良药。若是超量了,就是杀人害命的毒药。

    看吧,这药量的多少,是控制在用药人的手里,也就是医生的手里。杀人者人也,非砒霜也。

    不过,也有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发生。譬如一名庸医,看不清病情,弄不清药量,轻则治不好病,让病人既破财**还要忍受痛苦;重则则是病治好了,病人也跟着蹬腿了。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良医却默默地干着庸医的活,这里面的道道儿不足向外人道也。治不死人,就是好医生。

    罂粟是毒吗?在后世人的眼里,当然是毒。以罂粟为原料熬制成的鸦片祸害了中国超过一个世纪,其罪恶罄竹难书。

    但在南宋这个时空里,甚至再往前,来到它的起源地希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是作为儿童充饥忍受饥饿的良品,也就是当粮食来食用的。传到中国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作为药物与观赏植物出现在历史的视野里的。

    罂粟花与虞美人极其相似,也是极美丽耐看的。

    罂粟之所以从食物、药物、观赏植物蜕变为毒品,其责在操控者。自从欧洲人把罂粟打造成毒品之后,罂粟恶的一面就被人为的利用并加以放大了,成了某些集团势力达成目的的帮凶。

    公输念槐很纠结,罂粟是天使与魔鬼的混合体,用之天使,则天使之,用之魔鬼则魔鬼之。

    关键是宋人还不清楚罂粟魔鬼的一面,只看到了天使的一面。而且,公输念槐也不清楚罂粟的果壳与籽粒是否含有毒性,毒性有多高。不过,后世里有用罂粟果壳做熟食的传闻,据说能使熟食更美味,且能留住客人。当然这样做是违反后世的法律的,是被禁止的。

    罂粟这玩意讨厌就讨厌在能使人上瘾,一旦上瘾,就使人欲罢不能,不仅掏空了家财,还毁了身体,更重要的是连带灵魂也被出卖了。

    后世某超级大国就控制了蓝星毒源,不仅能给他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还能定向控制某些他们想控制的人,合作愉快时,毒源就不会断,一旦对方有脱离控制的倾向时,就掐断毒源,让你死不得活不得,人不成人,连鬼也做不成了。这时某超级大国的某些机构带着毒源来找你,那时为了得到毒源,这些人是六亲不认,连父母兄弟妻子儿女都可以任杀任砍的。

    越是贫穷混乱的地方,种植罂粟就成了当地的主要财源,也就隐隐约约地看到某大国的影子。

    “孟兄,你见过米囊花吗?”公输念槐画的是罂粟花,但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一颗颗骷髅,这很折磨人的精神。

    “当然,张言,牛犇还有王大力,我们都见过,这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孟之经抬起头睥睨了公输念槐一眼,意甚鄙视,“念槐,看来你是真的在海外游历得久了,对我大宋的情况知之甚少,以后小兄带你游游我大宋,身为宋人,不了解大宋的情况咋成,岂不枉了大宋的身份?”

    公输念槐呵呵一笑,“小弟求之不得,孟兄那就说好了,等把神药弄妥后,小弟就聘你为导游,好好看看大宋的河山。”公输念槐再画了几笔,“孟兄既然说米囊花不是稀罕物,为何老刘做道米囊子兔肉好像很隆重的样子,这是为何?而且,小弟看几位哥哥的神情,似乎也想分一杯羹也似,又是为何?”

    “嘿嘿,念槐,这点你也看出来了?米囊花的产量是很低的,土地得先满足种植五谷,哪里有闲田去养活米囊花?仅有的米囊子还得作为贡品献给宫里,能留在民间的就不多了,你说稀罕不稀罕?所以啊,米囊花又叫御米,你可明白?”

    “小弟明白了。”公输念槐掷笔于桌,拍了拍手,端详了下自己画的罂粟花,“几位哥哥,就是这样子了,可有意见?”

    “就是这样子。其实在画米囊花之前,小兄就输了,不过我们还是想看看你的画功,果然不凡。”孟之经拿起宣纸,抖了抖,朝另外三人说道,“这画我收着了,你们可有意见?”

    三人哪能有意见,纷纷学鸡啄米,点头附和不已。

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徐图之() 
第一百二十九章徐徐图之

    “官家要这么多米囊子作甚?莫非真当米吃?”公输念槐摇摇头,苦笑着问道,这大宋的官家难道还是一个瘾君子?

    “嘿嘿,念槐,怎么还不明白?米囊子不仅能熬粥,还是一味良药,若是当佐料用,更可使吃食美味无比。莫说是官家,就是寻常百姓家,谁能抵得住它的诱惑?只是数量太少,不能真如粮食一般罢了。”孟之经吧嗒吧嗒嘴,似在回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