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

第100部分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第100部分

小说: 战国纵横之武卒雄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女子名叫水儿,没有姓氏,从小便在这宫殿中生活,她自己也说不出自己这是被人贩卖还是从小就是个孤儿。

    但有一点,水儿的性格非常温和,同样的心善,风华二七的她不过是一个正在成长中的雏,原本的宫女生活更是让她唯命是从。

    第一天被送到这里的时候,她躲在房间的角落哭了一个晚上,因为在这那些宦官说了,她不准穿一丁点的衣服。每天都必须如此。那一夜是魏申将自己的卧榻让了出来这个可怜巴巴的小姑娘睡了。但实际上一夜两个人都没有睡着。

    在那之后,每天会有人用马车拉着沐浴的木桶过来让水儿洗澡,但就是不让她穿衣服。而且那些人还警告魏申,如果那天看见魏申的衣服穿在了水儿的身上,那水儿就必须死。

    这个事情魏申与水儿争执了很久。最终在一个大雨磅礴的夜晚,水儿告诉他说不想自己死后再有其她的女子受这种苦。

    同时魏申在水儿的口中得知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些人安排水儿到这里,同时不让她穿衣服的原因,是想让水儿在晚上好好服侍魏申。

    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做,没有人回答他。

    自从在监牢里被提出来,齐王没有见过他。孙膑也没有,田忌似乎也忘了他。没天接触的人也就是一些干杂活的下人。

    可是在一开始这些下人对魏申还算客气,可是自从两个月前的一天,两个宦官竟然拉着魏申当马骑。

    堂堂魏国太子,本身又是一个知书达礼的人。魏申对与这种情况简直连死的心都有。

    是水儿一直在劝慰着他,他也许因为怕一些事情牵扯到水儿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所以才安慰了下来。

    可是这种事情一直持续了一个月。也就是一个月前,魏申内心的各种情绪终于积累到了极点。

    在一阵格外的宁静之后,魏申在那一夜,仿佛猛兽一般将水儿压到在身下,不顾一切的发泄这自己内心的种种情绪。

    自那之后,魏申就仿若变了一个人。原本不饮酒的他,开始要求要酒水。为什么想喝,魏申也说不上来,可是自从第一次喝了之后他就再也控制不住内心对美酒的渴望。

    选本温文尔雅的翩翩公子,自那一夜在水儿的心中消失了。善良无比,格外有爱心的魏国太子仿佛一夜之间从人间蒸发。

    魏申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恶魔般的存在,尽管那些宦官早已经不再拿他当马骑,可他依旧每天都会喝的醉醺醺的。

    每天夜里都会向猛兽一样对待水儿。

    到如今,即便是饮酒都觉得一个人喝闷酒太不过瘾。拉着水儿也是没日没夜的陪她喝了起来。

    就在这日中午,有一个女子被强行脱光衣服送到了这里。于此同时,魏申每日的饭食则变成了山珍海味,但最多的都是一些大补的食材,而且也没有那个宦官敢在吃的上面乱做手脚。

    只是这住的地方,还是那么简陋。值得庆幸的是,这里的风景不错,夏天鸟语花香,青草遍地。平日里除了规定的时间之外,根本没有外人能够到这里来。

    魏申的兽行,也就在一开始的房间中,变成了到最后,在外面的草地上。陪伴着花香,陪伴着清风。

    ……

    河东军营中。

    待张猛走后,吴铭便与晋闫、柳云做下慢慢谈了起来。

    “说说吧,这个安排你们怎么看?”吴铭淡淡的扫视了二人一眼轻声问道。

    “这?”晋闫的样子看起来有些哭笑不得,一个大老爷们扭捏了一会之后这才开口说道:“回将军的话,这样做才正常不是。古往今来,这列国哪一个又不是严厉治军呢?”

    闻言,吴铭倒是有些差异了,可是说起来有些事也只有时代到了,就是通常的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水到渠成。这些方面吴铭还是想问一问他们的意见。

    没有回答什么,吴铭只是将目光转向了柳云,轻声问道:“柳云将军。你也这么认为?”

    “末将也是这么看的,而且,末将至今不明白,将军为何执意要这些人识字呢?末将觉得这一点是不是可以改一下。”

    是的,识字这一点为什么呢?听起来是没有必要搞这个,而且没有搞识字之前,军中将领对吴铭的命令与为人那是绝对的认同。可是自从识字这一点实行之后,军中的一些将领,特别是低级的将领,意见颇多。

    至于高级的,本就识字,所以这才没有什么意见。不过兵卒对吴铭这一做法的意见倒不是很大,至少没有冲突,毕竟吴铭有言在先,想学的学,不想学的也不强求多,只要认识一百个常用字。懂得其中的意思。

    这一点虽然有些让人头疼,可是基本上一个月之内的兵卒都可以过关。而且很多想要识字的兵卒还因此感激吴铭。这一点对最底层的兵卒实际上没有什么影响。

    军中兵卒对吴铭的热爱与拥护那还是一如既往,没有多大的变化。这一次说白了也就是因为四个百夫长闹出来的事。

    有点像是拉山头。

    虽然过了这一段时间,只要该换的将领都换过一次之后,这个现象就不会再出现了,可是眼下的问题也不能放任不管,若是任由这么下去,吴铭宁愿直接拉着这帮家伙上战场感知一下为什么要他们努力习武。

    “将军,”许是吴铭久久都不曾说话,晋闫在与柳云交换了一个迷茫的眼神之后也跟着说道:“末将对此,也有很大的疑惑。请将军指点。”

    “好吧!”看这两人一副认真兴师问罪的样子,吴铭最终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本将也想问问你们,列国诸侯可有不识字的?我魏国朝中大臣,可有不识字的?君王的公子等等一些王族贵族,可有不识字的?”

    面对吴铭这一连串的问题,晋闫与柳云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啊。

    除此之外,二人也对吴铭这个百无禁忌有些佩服。这么谈论王族,若是有人传到了君王的耳朵里,弄不好就是杀头的。可是这一次,两个人又非常默契的将这件事给忽略了谁也没有针对这个说什么。

    “没有。”二人异口同声,也是同时答道。

    “我们抛开王族不说,你们可知道大梁城中的各大商人又为什么要识字?有了钱,自己不愁吃不愁穿的,干嘛要逼着自己的儿女识字?你们谁又说的明白?”

    这一问,倒是把两个人给问住了,晋闫彻底的傻眼了。倒是柳云勉强的说了一句,“商人要记住很多东西,写账本,或许是这个。”

    看着柳云思索了半天的样子,吴铭当即笑了出来:“哈哈,我还以为,你会说,就是突出他们的出身不同呢。”

    但是说完之后,吴铭又瞬间收住了笑,郑重的对着二人道:“除了你说的那些之外,还有一些事情。为什么有些人家可以一直富有?因为他们经商,这一点从天下最富裕的陶邑可以看出。古有天下商人出陶邑一说。这些不是没有道理。

    宋国在列国中不大,乃是小国,但富庶程度却是让当今七大诸侯国都垂涎三尺。

    说起来,经商这一点,列国虽然也有一些对平民的限制,可是这里面还是有不少是列国没有限制的。当今氏族富甲一方,靠的是经商秘诀与朝臣来往的秘诀。这些东西要想传下去只靠脑子自然不行。所以就出来了文字。这么说你们了明白?”

    “末将,感觉有些云里雾里——”晋闫睁大了两只眼睛说道。也不知道这货有没有听懂。

    柳云倒是看起来知道不少,毕竟她的身份出身都不同,虽然吴铭不清楚,可是,从平日里做的事来看,这女人绝对不简单。

    “那就说的直白点。经商的秘诀要想一代代传下去或许不难。只靠脑子记或许可以记住一些简单的。”吴铭说着,随手抓起几案上的一颗大梨也就啃了起来。

    这说的嗓子都冒烟了,没有水,可是连个倒水的都没有。吴铭在想,自己这是不是太随意了。

    不过费口舌也是必须的,有些事情要进行下去,如果不让下面人了解究竟是好是坏。那么很可能引起起义军的!这种情况从目前来看不会有,至少在河东的百姓更加相信他这个大将军。反倒是把君王与原本的郡守放在了一边。

    两口中吃的咽下去之后,吴铭这才接着说道:“两位将军,军中的事,本将只说两个地方。

    如果本将让你们将长蛇阵的布置方法与要领传递到每一个兵卒的耳中他们都了解这一阵法。你们二人估计要多长时间呢?如果他们可以自己去看兵法,对兵法的注解有了了解,这要比我们一个个的传授快的多。

    战阵方面来说,只有了解了战阵才知道自己的位置与应该如何做。用旌旗排练,或许效果不错,可是真的到了战场上,出的差错还是多不胜数。而且没有办法及时变化阵型。因为不是每个兵卒都可以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位置。

    另外,据说一年前,庞将军兵败,十万大军有六万步卒受降后被杀。只有跟随庞将军的武卒是真正的战死。

    军中大小将领学习兵法,就是不想哪一天我们的军中没了将领,群龙无首,大军不知道如何做,这么说你们应该可以明白的。”

    一番话语说下来,晋闫与柳云这才隐隐的明白了过来。

    但实际上,另外一点就是,吴铭想要普通百姓也可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

    用军功和学习文字兵法两方面来考验将领,为的是让新的兵卒有更大的上进心。

    总之,学习文字这一点是人类进步的关键,无论如何,吴铭都下了决心推行下去。,。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商人() 
关于普遍文字的事情也就这么被吴铭敲定了下来。

    而五峰山的尚坊也在这一段时间里由兵卒担任工匠开始了初期的运转。至于以后,吴铭打算将一部分人直接留在这里,军中的待遇提高,但相应的能够加入军中的条件也会逐渐的上升抬高。

    在今后的十天里,军营中的其他兵卒也都恢复了以往的认真训练。

    十天后,吴铭在跟晋闫与柳云商议完一些事情之后便起身返回到了大梁。

    这一次同样是带着目的来的,只不过需要有人协助,而且是涉及到金钱的问题。

    这一类的问题吴铭一直都是向陈珍询问,也几乎每一次,陈珍都会满足吴铭在金钱上的要求。虽然有时候陈珍也抱怨,可是最后无遗都是会将东西送到吴铭的手中。

    按照吴铭出行的惯例,一路上都只是他一个人。

    说起来他也是上大夫府的常客了,所以一到陈珍的府门前便有人自行上前接应。必经府中的仆人大多都认识他。

    一人迎接吴铭府中的同时,府中的另外一名仆人已经的跑进去通知陈珍了。

    往日会客的正厅中,陈珍与风月楼的老板凌天雪,正在一张几案的两边对坐着。几案上一壶清茶正散发着微弱的热气。

    那大厅的正中是一只摆放着的大箱子,但因为没有开盖,所以并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上卿大人,你看这事如何?”微笑着看着陈珍,凌天雪拱手,轻轻的问道。

    “此事,只怕是不好办呐。安邑城中富户是不少,可是自从都城迁到这大梁,那些个富商,似乎都一并跟了过了,没有什么人了吧?”陈珍低头思索着,话落还轻轻的抿了一口茶水。

    “大人,这生意都是聚少成多。安邑城中的不少大户确实被迁到了这里,但还有一些留在了安邑。小的已经探查过了,那里如果开上一家风月楼的分店,每月的收入当不少于这个数?”说着凌天雪还身手做了个比划的手势。

    “你是说?百金?”看这那伸出来的一根手指头,纵然是陈珍也有些为之侧目。

    刚刚还端着茶杯有些想将人拒之门外的陈珍,此时也不由的睁大了眼睛。

    “不错,而且这还是保守估计。”脸上带着一丝阴阴的笑,凌天雪小心翼翼的说道:“除此之外,在安邑的地盘小的也琢磨好了,只是想大人能够跟安邑的白大人大声招呼。至于分店赚的金子,我们还是老规矩来。”

    老规矩是什么?说白了,就是分赃。魏国朝堂有规定,在朝官员一律不准私自经商。许多东西更是只有府库可以贩卖,这其中就包括粮食、食盐,等等很多的民生东西。

    不过酒楼、春楼或者赌场这些东西却是不包括在内,所以凌天雪在大梁城中的这个包含了酒楼、赌场、春楼与一体的风月楼并不违反魏国律令。

    只是这其中的一些用地以及赋税等等收益需要有朝堂上的关系才能够去进行下去。

    陈珍虽然没有明面上为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