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86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86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无限期待和信赖,言实旨远,语浅情深。

    宣王会德荫子孙,无数子孙会受禄,他从不犯错从不迷狂,一丝不苟地遵循文、武、成、康的典章制度,能够听从大臣们的建议劝谏。这些话里包含着极其深刻的教训:周夷王、周厉王因为违背了上面的东西,导致宗周几乎灭亡,这样的代价是巨大的。

    群臣热烈地歌颂着年轻的宣王有着美好的仪容、高尚的德,能成为天下臣民、四方诸侯的纲纪。宣王一定也可以礼待诸侯,宴饮群臣,情意融洽,诸侯百官没有一个不爱戴他、不亲近他的。宣王从不懈怠,使得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不再流离失所,这是对一个明君最主要的要求。

    君王冠礼行嘉乐,昭明您的好美德。德合庶民与群臣,所得福禄皆天成。保佑辅佐受天命,上天常常关照您。

    千重厚禄百重福,子孙千亿无穷数。您既端庄又坦荡,应理天下称君王。从不犯错不迷狂,遵循先祖旧典章。

    容仪庄美令人敬,文教言谈条理明。不怀私怨与私恶,诚恳遵从众贤臣。所得福禄无穷尽,四方以您为准绳。

    天下以您为标准。您设筵席酬友朋。众位诸侯与百官,爱戴天子有忠心。从不懈怠在王位,您使人民得安宁。

    公刘:公刘的创业史

    公刘是古代周部族的杰出首领,周文王的祖先,公刘的先祖是农神后稷。后稷的后裔世代担任主管农业之职,直至传到公刘的祖父不窋(zhu)。不窋晚年的时候,正处于夏朝政治衰败的时期,夏朝的君主废弃了农官,不注意农事。不窋因而失去农官之职,于是他逃奔到戎狄部落地区。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公刘的父亲鞠即位,鞠去世后,公刘即位。公刘处在戎狄地区,但继续从事后稷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到处察看土地性能,从漆水、沮水渡过渭水,伐取木材以****用。于是,外出的人有了资财,定居的人有了积蓄,民众仰仗他过上了好日子。各族人感念他的恩德,大多都迁到这里,拥护和归顺他。周朝事业的兴起就是在这里开始的,于是后人创作诗歌来称颂他的德行。

    公刘由邰地迁到豳地,建立豳国,开疆创业,积聚实力,争取民心,经过九世之后,传到古公亶父,前后共经历三百余年。

    公刘在邰地划分疆界,领导人民勤劳耕作,将丰收的粮食装进仓库,制成干粮,又一袋一袋包装起来。接着他率领周部族,挽弓带箭,拿起干戈斧钺各种武器,然后浩浩荡荡地向豳地进发。到达豳地以后,他先是到原野上进行勘察,有时登上山顶,有时走在平原,有时察看泉水,有时测量土地。然后他又开始规划哪里种植,哪里建房,哪里养殖,哪里采石。一切都安顿好了之后,他便设宴庆贺。

    大家推举公刘为首领,然后公刘开始组织军队,进行防卫,这是公刘开拓疆土、建立邦国的过程。公刘深谋远虑,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他在邰地从事农业本可以安居乐业,但他不图安康和享受,不敢安居,仍然根据土地的好坏,率领周部族开辟环境更好的豳地。作为部落之长,他很有组织才能,精通领导艺术。出发之前,他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一定等到兵精粮足之后而启程。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64节 成王礼贤下士() 
=〃('')〃 =》

    公刘率领大家到达豳地以后,他不辞辛苦,勘察地形,规划建设,事无巨细,莫不躬亲。(。。) 。。他身上佩带着美玉宝石和闪闪发光的刀鞘,登山涉水,亲临一线,这样具有光辉形象的领导者,自然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也自然会得到后世的赞扬。周部族的民众更是与公刘齐心协力,患难与共。他们思想上团结一致,行动上紧紧相随,人人都心情舒畅,没有一个在困难面前唉声叹气。人们在定居以后,出现了七嘴八舌、谈笑风生的生动场面。

    忠厚我祖好公刘,不图安康和享受。划分疆界治田畴,仓里粮食堆得厚,包起干粮备远游。大袋小袋都装满,大家团结光荣久。佩起弓箭执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着前方开步走。

    忠厚我祖好公刘,察看豳地谋虑周。百姓众多紧跟随,民心归顺舒畅透,没有叹息不烦忧。忽登山顶远远望,忽下平原细细瞅。身上佩带什么宝?美玉琼瑶般般有,鞘口玉饰光彩柔。

    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美酒。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稠密,河之两岸再往就。

    俦(hu)猷(yu)

    泂酌(jng):统治者与人民的互动

    统治者能够爱人民得民心,因此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在地面上流动的积水很浑浊,而且它又处在远方,本来很容易被人弃之不用的。但是如果有人能把它舀过来倒进自己的水缸,它也可以用来蒸煮食物,洗涤酒器,成为有用之物。这正像远土的百姓,只要君王施以仁义,便自然可以使他们感恩戴德,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附。这里的关键是,君王要有高尚敦厚的德,真正成为老百姓的父母才行。

    远舀路边积水潭,把这水缸都装满,可以蒸菜也蒸饭。君子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远舀路边积水坑,舀来倒进我水缸,可把酒壶洗清爽。君子德真高尚,百姓归附心向往。

    远舀路边积水洼,舀进水瓮抱回家,可以洗涤和抹擦。君子德真高尚,百姓归附爱戴他。

    卷阿:歌颂并劝勉周成王要礼贤下士

    卷阿指的是位于今天陕西省岐山县西北方的凤凰山南麓,由于这个地方背靠凤鸣岗,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边与平地相接,形状如簸箕,所以称此地为卷阿。周成王三十三年,成王在卷阿游览,召伯陪同。

    周朝版图广大,疆域辽阔,周王恩泽,遍于海内,周王承受天命,即长且久,福禄安康,样样齐备,因此能够尽情娱游,闲暇自得。祝愿周王长命百岁,以便继承祖宗的功业,成为百神的祭主,永远享受上天赐予的鸿福,这是周王德性的内在作用。周王有贤才良士尽心辅佐,因而能够威望卓著,声明远扬,成为天下四方的准则和楷模,这是周王德行的外在影响。

    把凤凰比作周王,把百鸟比作贤臣。凤凰展翅高飞,百鸟紧紧相随,比喻贤臣对周王的拥戴。高冈梧桐郁郁苍苍,朝阳鸣凤婉转悠扬,渲染出一种君臣相得的和谐气氛。出游的时候,车马齐备,非常华美,君臣相得。群臣纷纷为周王献诗,可以说是盛况空前。

    曲折丘陵风光好,旋风南来声怒号。和气近人的君子,到此遨游歌载道,大家献诗兴致高。

    江山如画任你游,悠闲自得且暂休。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何所求,继承祖业功千秋。

    你的版图和封疆,一望无际遍海内。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有作为,主祭百神最相配。

    你受天命长又久,福禄安康样样有。和气近人的君子,终生辛劳百年寿,天赐洪福永享受。

    贤才良士辅佐你,德崇高有权威,匡扶相济功绩伟。和气近人的君子,垂范天下万民随。

    贤臣肃敬志高昂,德纯洁如圭璋,名声威望传四方。和气近人的君子,天下诸侯好榜样。

    高高青天凤凰飞,百鸟展翅紧相随,凤停树上百鸟陪。周王身边贤士萃,任您驱使献智慧,爱戴天子不敢违。

    青天高高凤凰飞,百鸟纷纷紧相随,直上晴空迎朝晖。周王身边贤士萃,听您命令不辞累,爱护人民行无亏。

    凤凰鸣叫示吉祥,停在那边高山冈。高冈上面生梧桐,面向东方迎朝阳。枝叶茂盛郁苍苍,凤凰和鸣声悠扬。

    迎送贤臣马车备,车子既多又华美。迎送贤臣有好马,奔腾熟练快如飞。贤臣献诗真不少,为答周王唱歌会。

    民劳:劝告周厉王要体恤民力,改弦更张

    人民已经很劳苦了,希望可以稍稍地休息一下。周王要以京畿为重,抚爱国中的百姓,使四方可以得到安定。不要受那些奸诈之徒的欺骗,听信他们的坏话。体恤百姓,保卫京畿,提防奸邪,防止动乱,这些都是周王应该做的重要事情。

    抨击小人蒙蔽君主而作恶,无非是讥讽国王不明无能的幌子。因为不方便直接斥责君主,所以便拿君主周围的小人开刀,自古都是这样的。确实,有了昏君小人才能做大恶。

    百姓也已够辛苦,应该可以稍安康。抚爱王畿众百姓,安定四方诸侯邦。不要听从欺诈语,谨慎提防不善良。遏止暴虐与掠夺,怎不畏惧天朗朗。安抚远地使亲近,我王心定福安享。

    本来自  。。/bk/hl/32/32419/nex。hl

第165节 对厉王的劝谏和警告() 
=〃('')〃 =》

    百姓也已够辛苦,应该可以稍休息。(。。) 。。抚爱王畿众百姓,百姓安乐聚一起。不要听从欺诈语,谨慎提防喧争事。遏止暴虐与掠夺,不使百姓太忧急。不要抛弃旧功劳,来为王家谋利益。

    百姓也已够辛苦,应该可以稍喘息。抚爱京师老百姓,安定四方诸侯地。不要听从欺诈语,谨慎提防无法纪。遏止暴虐与掠夺,不使作恶太得意。恭敬庄重保威仪,亲近仁人与志士。

    百姓也已够辛苦,应该可以稍安宁。抚爱王畿众百姓,使我百姓除心病。不要听从欺诈语,谨慎提防有奸佞。遏止暴虐与掠夺,不使政事败难成。您虽是个年轻人,作用却大要认清。

    百姓也已够辛苦,应该可以稍安定。抚爱王畿众百姓,国无残酷无酸辛。不要听从欺诈语,谨慎提防内乱生。遏止暴虐与掠夺,不使颠倒我国政。爱你大王如美玉,因此大声来谏诤。

    板:周朝大夫对周厉王的劝谏和警告

    周朝大夫借讥讽同僚来讥讽暴君,用意是劝谏统治者应该挽救颓败的统治,同时也暴露了当政者的**昏聩,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尽管当时周厉王在国内对敢言者采取了监视和屠杀的严厉手段,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人们还是会用种种不同的方式来宣泄心中的不满,写诗歌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周厉王昏乱违背常道,百姓才会劳累多灾多难。周厉王不但说话、决策没有依据,而且无视圣贤,不讲信用。在面临大乱的天下,他还是在**作乐、放荡胡言和无所作为。他摆出一副傲慢的样子,听不进忠言劝谏,既把老臣的直言当作儿戏,又强行使国人缄口不语,简直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了。

    对于百姓的劳累多病,这位大夫倾注了极大的关心和同情。他劝说厉王要改变政令,协调关系,使人民摆脱苦难,自谋安乐。他为了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大胆进言,甘冒风险。同时,他又不厌其烦地向厉王陈述上天会对万民诱导教化的道理,强调对国人的疏导要像埙篪(xunh)那样和谐,对民众的提携要像佩戴璋圭那样留心。最后,他还意味深长地把人民比作国家的城墙,提醒厉王要好自为之,不要使城墙毁于一旦,自己无地自容。

    他对厉王的暴虐无道采取了劝告和警告这两种方式,属于劝告的有:不要这样作乐**,不要如此一派胡言,怎么再敢荒嬉逍遥,怎么再敢任性桀傲,曲意顺从于事无补,徒劳无益枉自立法,莫让城墙毁坏无用,莫要孤立忧心忡忡,切莫当做笑话儿戏,不要说我老来乖张。这位大夫的劝告可以说是苦口婆心,反复叮咛,意在劝善,不厌其烦。

    属于警告的有:多行不义事难收场,不可救药病入膏肓,上天意志明白可鉴,与你一起来往同道,上天惩戒无时不在,伴你一起出入游遨。这位大夫的警告,把事情的利害关系讲得清清楚楚,并告诫厉王上天一定会惩罚恶行的。他又是劝告,又是警告,为的就是把道理说明白。这位大夫忧国忧民,充满忠贞之心。

    大夫把百姓比作城墙,说明了百姓的巨大作用,同时他还用周朝传统的敬天思想来警戒厉王游戏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