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

第66部分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第66部分

小说: 我的国学梦我的中国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3节 忧伤过度的妻子() 
在周宣王年间,人们经常提到的应该就是征讨犬戎了,很多关于战争的诗歌就是在那个时候创作出来的。今天的这首诗歌,就是对周宣王初年讨伐犬戎胜利的歌咏,士人满腔热情地颂扬了统帅南仲的英明和赫赫战功,表现出了中兴君臣对建功立业的自信心。

    战前准备的时候,派遣好兵车,全军开始待命,所有的战士集结到一起,这是战前紧急动员的情景。国家多灾多难,战事不断,这是战士们内心凝重和压抑的表现。苍穹下林立着龟蛇旗、隼(sun)鸟旗,它们用牦牛的尾巴做装饰,旗子上还有铃铛,随风飘荡时清脆异常。军队虽然气势凛冽,可毕竟是去打仗,战士们在开赴前线时内心还是焦急紧张的。兵车战马众多,旗帜鲜明色彩缤纷,这是多么盛大的军容。部署精良,全军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里没有叙述战争的过程,只是告诉给了我们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战争胜利了,军队凯旋归来。战争是痛苦的,唯一能聊以**的就是打了胜仗。青青的麦田,草虫咕咕,蚱蜢蹦蹦跳跳,草木一片丰茂葱郁。终于见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子,终于可以过一下踏实的日子了。

    可是,这个时代是多灾多难的,这是战士们无法选择的。幸亏有了南仲这样的英勇大将,他带领着大军全歼犬戎,大家都来赞美他。

    战争与爱情,爱国和思家,应该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了吧:

    兵车派遣完毕,待命在那牧地。出自天子所居,让我来到此地。召集驾车武士,为我驾车前驱。国家多事多难,战事十万火急。

    兵车派遣完毕,集合誓师外郊。插下龟蛇大旗,树立干旄大旗。鹰旗龟旗交错,何不招展挥摇?心忧能否歼敌,士兵行军辛劳。

    周王传令南仲,前往朔方筑城。兵车战马众多,旗帜鲜明缤纷。周王传令给我,前往朔方筑城。威仪不凡南仲,扫荡犬戎获胜。

    先前我去之时,麦苗青青夏初。今日凯旋归来,大雪落满路途。国家多灾多难,闲居哪有功夫。难道我不想家?恐有紧急军书。

    草虫咕咕鸣叫,蚱蜢蹦蹦跳跳。没见想念的人,内心忧思萦绕。见到想念的人,心中郁闷全消。威风凛凛南仲,将那西戎打跑。

    春日缓行天宇,花木丰茂葱郁。黄鹂唧唧歌唱,女子采蒿群聚。押着俘虏审讯,高高兴兴回去。威风凛凛南仲,犬戎全被驱除。

    杕杜:忧伤过度的妻子

    丈夫长年在外服役,妻子一个人在家,思念是永远抹不去的感伤。

    孤零零的赤棠,就像夫妻分开两处,彼此孤零。然而,孤零零的赤棠还能自己结出圆滚滚的果实,而分离的夫妻却不能享有夫妻本应该有的天性。思妇眼里,到处都是感伤,这都是由于王家之事没有止息,丈夫才不能回家的,她的孤独时日还要继续下去。现在已经是十月了,眼看着一年又将过去了,作为妻子的她,怎么能不因此而忧伤呢!妻子在想象着丈夫的情形:他现在应该有空闲了,可以腾出身来回家了。可是他至今还没有回来,女子在希望中既失望又懊丧。

    赤棠的叶子碧绿清脆,草色青青尚在,这大概是一年已经过去了,四季周而复始,春天又已来到。赤棠叶又现萋萋,草木又出现了葱翠,女子不免睹物生情,忧思不断。这其中,多多少少给人一种珍惜青春年华的意味。可是现在,王事没有结束,丈夫难以归来,眼看着光阴就这样虚度过去,眼看着青春年华就这样荒废了,叫人怎么能不悲伤呢!她现在何止是一般的盼望,而是站在望夫石上,向天发出哭喊:丈夫,你快回来!

    女子思念难耐,登上北山去采摘枸杞,她可能是想眺望远方,也可能是想通过采摘枸杞来把自己的思念之情传达到远方,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够感觉到。戍役的时间已经这么久了,女子想象到丈夫所乘的役车早已破旧,拉车的四匹马也已经疲惫,再也不能继续服役了。如果这样的话,丈夫回家的日子就不远了。她似乎听到了丈夫归途中的车轮滚动的轧轧声,那四匹马艰难奔跑的特特声,女子此时已经忧思劳瘁了,征人你快点归来吧!

    一天天的盼望,但就是看不到载着丈夫的车子回来,“过尽千帆皆不是”,女子忧心忡忡真是痛苦难耐。如此忧伤下去,女子岂不会得大病!失望、忧郁,女子还能撑得住吗?在失望中,她似乎又获得了一丝希望,她去求卜问筮,卜筮的结论都是一样的,都说丈夫回家的日子近了,这给了女子失望枯干的心灵注入了一丝滋润。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或许能得到片刻的安慰。

    高尚的人格,纯洁的情爱,戍役的痛苦,属于那个时代的惨痛。如今的女子,写诗还能抚平自己深深的伤痛吗:

    孤零零的赤棠,枝头结满滚圆的果实。王事没有止息,要延续我孤独的时日。光阴已临十月,女子伤心至极,远征的人想已闲逸。

    孤零零的赤棠,叶子正繁茂翠碧。王事没有止息,我心充满哀伤忧戚。草木还那么萋萋,女子无限悲凄,远征的人哪该可以归里。

    登上那北山山顶,且去采摘枸杞。王事没有止息,使我父母也忧愁不已。檀木的役车已破,拉车的四马已疲,远征的人该归来在即。

    一辆辆车子没载着你回归,我忧心忡忡痛苦难耐。预定时间已过你仍没到,我的忧郁如山如海。求卜问筮结果一致,都说你回家指日可待,远征的人离乡已近就要归来。

    鱼丽:宴享时的欢歌

    这是一首周代宴享宾客时通用的乐歌,主要盛赞的是宴享时美酒佳肴的丰盛。主人待客又殷勤周到,宾客主人共同欢乐,一派其乐融融的场面。欢乐的气氛中,在对美酒佳肴赞美的同时,进而赞美丰年物阜,所以才有了大家尽情享受的盛况。鱼的品种众多,暗示佳肴的丰盛;酒水的甜美盛多,表明了大家尽情欢乐的盛况。

第124节 六笙诗() 
写鱼的品种众多,不厌其烦,写饮酒的情况,就比较概括,这样的安排,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在周代,我国就已经进入农业社会,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耕种不仅成为百姓一种平常的生存手段,而且许多的鱼类,已经成为人们常见的美食,捕鱼养鱼的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在整本诗经里面,有很多提到鱼的篇章,可见当时人们对于鱼的青睐。在一些场面稍微隆重的宴席上,各种美味的鱼自然成为了人们乐于称道的美味。所以人们才不厌其烦地列举各种各样的鱼,鲿鱼(g)、魦鱼(shā)、鲂鱼(fáng)、鳢鱼(li)、鰋鱼(yǎn)、鲤鱼等等。鱼的种类繁多,说明酒宴的隆重,也表明了其他佳肴也必然是相当丰富的。

    说到酒,酒是丰年的象征,丰年酿酒,是先民历来的习惯。古代酿酒的原料,是纯粮食作物。在食用的五谷丰产之后,人们才会用多余的谷类进行酒类的酿制。酒的作用,除了祭祀上供、昭告丰年之外,最重要的,是酒和各种礼数搭配起来最为融洽。因此,宴会之中要欢饮美酒;宴饮嘉宾,酒多才是主要的。酒盛多、甘美、丰足,这样在宴会时才会欢乐。

    赞美完丰年之后,宴享中美酒佳肴盛多甘美,近而推广到赞美万物的盛多。从诗歌的本身来说,后面的三句诗应该是歌曲的副歌,有了这三句,歌赞丰年的意味才显得更为深挚。诗歌中唱到: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由物品的繁多,进而赞美物品的嘉美;由物品的任意品尝,进而赞美物品的齐全;由物品的应有尽有,进而赞美其供应的及时。这表示,年丰物阜,既是大自然的赐予,更是人类勤劳创造的成果。而宴享的欢乐,则是在丰年之后才能取得的生活享受。

    这首诗歌的曲调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欢乐的气息却代代相传:

    鱼儿落进捕鱼篓,鲿鱼魦鱼都鲜活。主人有酒宴宾客,那酒甘美又盛多。

    鱼儿落进捕鱼篓,鲂鱼鳢鱼嫩而肥。主人有酒宴宾客,那酒盛多又甘美。

    鱼儿落进捕鱼篓,鰋鱼鲤鱼一齐煮。主人有酒宴宾客,那酒甘美又丰足。

    食物丰盛实在妙,质量又是非常好。

    食物甘美任品味,各种各类很齐备。

    食物应有尽有之,供应也都很及时。

    南陔(今佚)

    白华(今佚)

    华黍(今佚)

    以上三首诗为笙诗,只有题目,内容没有流传下来,像这样的诗歌在诗经中有6首。根据后来的文献记载,这三首诗大概也是宴享之乐,可能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南陔白华大概是侧重奉养和孝敬父母,华黍主要赞美的是岁月年丰,黍米丰盈。

    *********

    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南有嘉鱼之什是小雅中的第二卷,南有嘉鱼是卷中的第一首诗。“什”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军人在编排队伍的时候,讲究“五人一伍,二伍一什”。由此慢慢地进行演变,十人为一什,十家为一什,也就有了一卷里面有十篇诗歌,也称它为什的规则。再后来,规则逐渐地也不是那么严谨了,所以什就不是那么特指十这个概念了。再后来,什似乎逐渐地成为古代文人的流行语,不到十篇,多于十篇甚至一篇,也可以在末尾写上什。比如唐代诗人崔珏的和友人鸳鸯之什,它就是一首诗,也称为什了。小雅一共七卷,这里面除了鱼藻之什有14首诗歌以外,其他的都是10首。

    南有嘉鱼之什的10首诗歌分别是南有嘉鱼南山有台蓼萧湛露彤弓菁菁者莪六月采芑车攻吉日。由庚由仪崇丘是三首笙诗,加上前面的三首南陔﹑白华﹑华黍,这就是“六笙诗”。

    好了,这么多书名号,看起来有点乱。一个“什”字,就有这么多的学问,可见我们中华文化是多么的博大精深,我们还是虚心地去学吧!下面,让我们来好好地欣赏一下这十首诗吧!

    南有嘉鱼:其乐融融的宴饮

    宴饮祝贺的时候,对他人最大的祝福莫过于万寿无疆、子孙福泽延绵了。宴会之中的宾客主人如果是多年的好朋友,这样聚在一起,真是一件让人开怀的事情。

    鱼和水,就像宾主之间的关系一样,是那么的融洽,这样也表达出了主人的深情厚谊,整个宴会都是处于一种和睦、欢愉的气氛中。鱼儿轻轻地摆动着自己的尾巴,来往自由,怡然自得。这仿佛让我们看到四面八方的宾客们聚集在厅堂,大摆宴席,席间觥筹交错,笑语盈盈。鱼欢乐,人更欢乐,真是让人回味无穷。

    如果只是用一种事物来形容宾客主人亲密无间的感情的话,这样似乎会有些单调。于是,在浓浓的酒香中,我们的视线从水中慢慢地转移到了陆地上。我们看到的是,枝叶扶疏的树木上,很多青色的葫芦藤在那里缠绕着,藤上缀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微风吹过,宛如无数的铃铛在那里颤动。树木象征着主人高贵的地位,端庄的气度;藤蔓紧紧地缠绕着这颗高大的树木,就像亲朋好友久别重逢的那种亲密无间、难舍难分的样子。如此良辰美景,又有美酒佳肴,我们如果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话,就不太合适了。

    鹁鸠,又被称为斑鸠,是一种身体细长、飞行迅速的候鸟。它上身的羽毛是以褐色为主,部颈是灰褐色的,头顶是蓝灰色的,下背至尾端也是蓝灰色的。斑鸠雌雄的羽毛是相似的,是一种非常漂亮的鸟。它们栖息在山地或者平原的林区,活动起来都是成群的。斑鸠主要以高粱、麦种、稻谷为食,斑鸠肉味鲜美,而且数量较多,在古代经常被猎食。

第125节 清秋夜宴() 
此时,我们的视线可以慢慢地放远了,一群斑鸠鸟翩翩地飞到了我们的眼帘,我们似乎进入了一种神游的境界之中。嘉宾们在相和欢乐的气氛中越喝越开心,情致也越来越高,你斟我饮大家欢声笑语。望着那群色彩鲜艳的鹁鸠鸟,听着咕咕的鸣叫声,也许有的客人已经开始商量打猎的事情了。这似乎隐含着宴饮后的射礼,真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宾客主人之间欢乐美好的感情。

    河水、陆地、天空,这三个角度似乎在描绘着宾客们初饮、宴中、酣饮时的形态。一开始是营造气氛,随着酒宴的渐进,酒兴渐浓,宾客们也逐渐地热情奔放起来,人们的视线也随之越来越高。

    这样的宴饮,真是让人余味不绝:

    南国鱼儿美,群游把尾摇。君子有好酒,宴饮佳宾乐陶陶。

    南国鱼儿美,群游随水流。君子有好酒,宴饮佳宾乐悠悠。

    南国树弯弯,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