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216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216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抛开北京城的老百姓不说,手下的文武百官,太监宫女,可不这么想。

    当天就有不少文武官员用不同的方式向李自成的人马暗通款曲。他们愿迎接闯王,而且要求不高,当官不当官都行,只要能保住他们的财产和性命即可。

    更有甚者,到了晚上,李自成手下的一个太监直接把城门给打开了。

    李自成的人马如决闸的洪水,可劲儿的往城里灌。

    崇祯皇上真够猛的,举着三眼火铳,带着太监兵亲自冲锋。但是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到处是火光,崇祯皇上一看守不住了,赶紧往回跑,亲自去调兵。但此时的五军都督府,哪座门都关着。到了大臣的府上,也没有人给他开门。

    “诸臣误国!”崇祯皇上把火枪一摔,骂了一句,跑进了自己的宫中,把正宫周娘娘和田贵妃等几个妃子全都赐死。

    又命人召来了长平公主,流着泪道:“因何要生在帝王之家?”说着一剑断其左臂,复一剑断右臂,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当场昏死过去。

    这时他听到小女孩的哭声,浑身是血的崇祯皇帝,提着宝剑,循声而至。

    啼哭的正是他的六岁的女儿昭平公主,崇祯皇帝一咬牙,扑的一剑穿透了她的胸膛,昭平公主倒在了血泊之中。

    崇祯皇上像是一只发怒的野兽,挥剑连砍到了几名宫女,跑到了东宫太子府,太子朱慈烺早已不知去向。

    崇祯皇帝像疯了一样,冲出宫外,此时宫内宫外喊杀声连天,火光四起。

    崇祯皇帝跑到了后山,上到了煤山之上,一棵歪脖树旁,此时身边只有一个太监王承恩。

    崇祯皇上一咬牙就把自己挂上去。王承恩劝不住,跪在那里大哭不止……

    就这样李自成人马占领了北京城。

    李自成传令,严肃军纪。但是严肃二字没有持续了几天,手下的人马便开始乌烟瘴气了。

    首先是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小老婆陈圆圆,接着他又制了5000副夹棍,开始烤官助饷,一时间北京城乌烟瘴气,到处都在杀人放火抢劫奸淫……

    而此时的李自成正在忙于收降吴三桂和林毅。

    此时吴三桂的人马已经返回了山海关。

    吴三桂接到了崇祯皇帝的飞檄传书,留下1万精兵驻守山海关,带着剩余的4万人马,其中包括5000多名关宁铁骑往京城而来。

    但是走到半道,就得到了李自成攻进北京的消息。

    吴三桂命令队伍停住,思忖了片刻,然后传令全军调头返回山海关。

    手下副将不解,“伯爷,我们难道就这么走了吗?”

    此时的吴三桂已经被崇祯皇上封为平西伯,现在他们的兵锋已经离京城不足300米,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就可赶到。北京城、万岁爷,他都可以不救,难道连他的父亲吴襄以及他的妻妾家小也不管了吗?

    但是吴三桂有自己的打算,此时如果双方兵锋相见,就算能够拿下北京城,恐怕他的一家老小也性命不保,还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手绾重兵驻守山海关,这样凭借关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李自成肯定要跟他谈条件,到那时肯定能够保住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因此吴三桂对手下众将道:“那还能如何,京师城破,皇上殉身,大明朝完了。”说完他催马而去……

    林毅的十万大军在河南和山西的交界处,接到了崇祯皇上的十二道金牌,林毅奉旨移师北上。

    不是为了崇祯皇帝,而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现在整个北直隶基本上都成了李自成的人马,这些人马很大一部分都是大的旧明军队旧军官摇身一变,换上大顺军的军装、响应李自成的号召。

    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最多的一天七战七捷,很快就拿下了保定府,北京城已经遥遥在望了。

    但这时,林毅却接到了崇祯皇上的一道旨意,他的军队只准在京畿附近作战,而不准深入京师重地。

    林毅接旨后暗道,到现在还在作死,恐怕神仙也救不了你啦!

    林毅表面上没有做声,但是传旨官一走,另一手下的众将,全都炸了锅,有的甚至直接骂开昏君了。

    林毅制止了他们,传令继续进兵。

    小颖愤然不平道:“林大哥,朝廷对我们这样为什么还要给他买命?”

    “不是为了朝廷,而是为了大明的万千子民。身为军将,守土有责,执干戈以卫桑梓,职责所在。”

    这时有军兵领来了两个人,一个年十四五岁的少年,一个上岁数的,每个人都穿着老百姓的衣服,脸上一脸的灰污,好像多长时间没有洗脸的样子。

    “大人,他们自称是皇太子。”

    “什么狗屁皇太子,分明是冒充的,拖出去斩了!”张华现在对这个朝廷义愤填膺,因此一听这话,愤然道。

    几个当兵的过来,往外就拖了这两个人。

    “冤枉!我们有证据……”

    “住手!”林毅制止了他们。

    年长的拿出了宫中的腰牌,少年才拿出来玉带和一枚锦盒,一看就是皇宫中的御用之物。

    递过来林毅仔细一看,年长的腰牌是太子的东宫侍读李士淳,而玉带和锦盒也都有东宫标志,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枚手印,上面篆体刻着“朱慈烺印”。

    看来这的确是太子无疑了,林毅躬身施礼道:“不知殿下驾到,林某多有冒犯。”

    林毅手下的军将也都不情愿的行了个礼。

    太子有些木纳,李士淳赶紧道:“情况特殊,不知者不怪,”说着,他对太子道,“殿下,这位就是皇上亲口加封的太子太师、兵部尚书、赐尚方宝剑、总督天下兵马的林毅林大人。”

    李士淳拉着太子给林毅行礼,太子虽然尊贵,但是按照组训,未满十六岁的他初次见面拜师礼不能少。

    太子噗通跪倒在林毅面前,“请先生教本宫,拯救大明。”说着恭恭敬敬给林毅磕头。

    也好,有太子在此,崇祯虽亡,我大明未灭。南明那些跳梁小丑也别再上台折腾了,如昙花一现,历史已经证明他们都没什么本事,只会吃喝玩乐,争权夺利,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说他们都是祸国殃民之辈不为过。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年太子,不知道是不是可塑之才,将来走着看吧。

    林毅想到这里对太子道:“太子请起,放心吧,李自成怎么进的北京,本太师让他怎么滚出去!”

第294章 公子李岩() 
林毅说完这话,对手下人吩咐道:“来人,领太子下去沐浴更衣,好生伺候。”

    “诺。”张华答应一声,一摆手过来几个兵将,把太子和李士淳领下去了。

    小颖看着太子他们的背影消失了,悄悄的把哲哲拉到一旁:“朝廷对我们这样,林大哥为什么还要对太子如此礼遇,以我看,林大哥才是有道的明君,论才论德,无人能及,废了太子,拯救大明,非林大哥莫属。妹妹以为呢?”

    “姐姐说的对。”哲哲不住的点头。

    “妹妹何不劝劝林大哥,废了太子,自立为王,他听你的。”

    “我?”哲哲瞪大了眼睛,用小手指着自己的鼻子,进而儿小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样,“姐姐你就别打趣我了,知道为什么你是姐姐吗?”

    论岁数,哲哲比小颖大了半岁。

    小颖没想到哲哲给她打了埋伏,这个鬼丫头,小颖煞有介事道:“既然我是姐姐,那你就得听我的,这件事你去不去?”

    小颖说着,半真不假的把如水的大眼睛瞪起来了。

    哲哲赶紧拉着她的两只手,连晃带摇,以求饶的口气道:“哎呀好了姐姐,不是哲哲不去,林大哥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林大哥虽然反对愚忠,但他不愿落下反叛和不义之名,哲哲说了也是白说。林大哥如果要造反他早就造了,还会等到现在吗?”

    “妹妹说的是,不过我看着这个太子就烦,也不知怎么的,崇祯就是个昏君,估计这个太子也好不到哪儿去!”

    哲哲道:“姐姐,太子不好,这其实是好事呀,朝廷林大哥都不会惯着他,何况是太子?如果他过分,林大哥一定会废了他。不过眼前林大哥可不会这么做,你听说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吗?”

    “懂了,还是你厉害,难怪你大哥常夸你。”小颖若有所悟道。

    “姐姐就别抬举我了,我也是瞎猜的。”哲哲的小脸儿笑得像花朵。

    第二天李自成的使者就到了,这一次来当说客的是公子李岩。

    对于这个李公子,林毅早就有耳闻,知道这也是个乱世中的英雄人物,今日一见面,李岩公子果然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

    因此林毅把他接进大帐,让他落座。

    李岩也是第一次见到林毅本人,两个人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他从内心里夸赞林毅的貌相,如此年轻,名望如此之大,亘古未有。他更赞颂林毅的君子之风。

    李岩谢过林毅,落坐拿出了李自成的亲笔信,然后就是劝林毅识时务,投降归顺大顺,大明朝已经完了。甚至还给出了林毅种种诱惑和条件,比方说高官厚禄封王拜相等等。

    林毅连接没接封信,哈哈一笑:“公子的大名,林某早有耳闻,这也是林某待阁下为座上客的原因,若非如此,林某早就把他轰出去了。”

    “承蒙阁下抬爱,视时务者为俊杰……”

    李岩还想往下劝,林毅打断了他,“公子觉得你们的李闯王能成大事吗?林某也承认,李自成是个了不起的人,但是在他的阵营之中,良莠不齐,打天下跟治天下完全是两个概念,公子博学多识,这方面不用林某多说吧。像公子这样的人才埋汰啦。”

    林毅几句话正说到了李岩的软肋之处,李岩虽然到李自成的阵营时间不长,但是他也看出了一些弊端。比方说,李自成的军队乱象百出,有各自为政的现象,如牛金星好大喜功,处处好显摆自己,刘宗敏性情彪悍,有时候李自成也约束不了他。各个营中有的军队纪律好,有的军队纪律差,参差不齐,这样的乌合之众,能成大器吗?

    林毅又道:“林某今日倒想提醒阁下一句,你豪侠仗义,跟着他们混,迟早没有好下场的,急流勇退方能保住性命,特别是牛金星,你要提防此人,你如果不信,可以走着瞧。不过话说回来了,公子什么时候来投降我林某,随时欢迎。归顺大明,方为正道。崇祯皇上虽然殉国了,但是太子尚在,大明未亡,相信太子将来会成为一个有道的明君,像公子这样的人才,将来在大明必然有用武之地,封妻荫子也是少不了的。”

    “多谢大人好意。”李岩见说服不了林毅也就不再说了,便起身告辞。

    林毅把他送出了站外,“烦请阁下回去告诉李自成,让他赶紧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因为本太师保着太子要驾临北京开始监国理政了,不要以为他占领了北京,就得了天下,还差十万八千里呢,如果他走了晚了,让他把脖子洗干净了。”

    李岩听到这里,面色一沉,正然立色道:“林大人如果不降,我们可以战场上兵戎相见,但是还望林大人口下留德,不要背后辱人名声。”

    “公子,林某这是好意,并没有相辱之意。林某跟李自成也是老对手了,谁吃几个馍,喝几碗汤,相信他心里也有数,原话带到,拜托拜托。”

    “那咱们就走着瞧,告辞!”李岩不再纠缠,带着随从打马如飞而去。

    李岩再回到北京城的时候,天已经黑了,这一个来回就是好几天,进城之后,他就听见城中有惨叫声,李岩就放慢了脚步,又往前走了一段儿,民巷之中还传来了淫乐的声音。

    李岩就勒住了战马,刚要进胡同看个究竟,前面大吵吵嚷嚷起来了。

    李岩马往提,一拐弯,看到了一群兵将,他们举着火把,带着刀枪,正在拉拉扯扯,互不相让,还有个女子被堵着嘴,五花大绑。

    “这个女子明明是老子先看到的!”

    “妈的,敢跟老子争,你算个什么东西,小小的一个伍长,你是不是不想活了?”

    “你不就仗着你的总爷是刘宗敏吗?告诉你老子是李过将爷的亲兵,今天这事别闹大啊,把人还给我们万事皆休,否则老子可不是怕事的人。”

    “啪!”耳光响起来的声音。

    “你他娘的敢打我,弟兄们给我上!”……

    “住手!”李岩断喝一声,带着几个亲随提马就到了近前。

    这些人一看到是李岩,先是一怔,接着挨了一个耳光的那个伍长带着几个人就过来了。

    “李公子你来的正好,评评理吧,这娘们明明是我先抢到的,而他们非要来抢,还打人,这还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