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214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21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自成有些沉不住气了,派人悄悄地到河边打探,回来的人说对岸的火全熄了,黑咕隆咚的,啥也看不清楚,一点儿动静都没有,死一般的沉寂,只有河水缓缓流淌的声音。

    李自成眉头紧锁,难道都睡着了?不能啊,白天伐了那么多树木,赶做了那么多木筏,今天晚上他们不是要强度西流河吗?难道还没有等到时机,他们要睡到天快亮的时候再动手?

    李自成沉住气又等了大概半炷香的功夫,对岸仍然没有动静,最后就连宋献策这样的人都沉不住气了,眼看天就要亮了。

    李自成找了两个会水的,悄悄的泅过河去,打探对岸具体的情况,天亮之后这两个人跑回来了,浑身上下湿漉漉的。

    “闯王爷大事不好了,对岸空无一人,林毅的几万人马不翼而飞。”

    “什么?”李自成愕然,“怎么可能!”

    李自成又详细询问了这两个人,这人说木筏木头都在,甚至林毅他们的锅碗瓢水帐篷都在,但是营帐之中空无一人。

    李自成和宋献策相互对视了几眼,瞬间两个人都明白了,他们上当了,而且这当上大了!

    林毅昨天突然改道西流河边大肆伐木,抢做木筏,是故意让他们看,故意让他们上当,把他们吸引到河边,然后林毅带着人马,连夜回赵家屯去了,他们不但要解救了郝摇旗,调虎离山之后,肯定要派一支偏师去救孙传庭。

    李自成明白之后,立即命令回师。

    7万人马趴在河畔趴了一个晚上,现在又开始了急行军,这些农民军心中想骂娘,但又不敢。

    马队在前,步卒都落在了后面,一个多时辰之后,李自成的人马忘记了牛金星和刘宗敏的人马,远远的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证明了他的猜测完全正确。

    此时的李自成一脸的沮丧,他多么希望他自己能猜错呀,可是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很快李自成的三路大军汇集在一起也有十好几万。

    刘宗敏,牛金星等纷纷过来,向李自成请罪。

    李自成没有治他们的罪,但是他的脸色非常难看,尽管如此,他还是问刘宗敏的伤势。

    刘宗敏道:“闯王,这点皮肉伤不算什么,贺疯子的人马此时离我们只有20多里,我们的人马现在是他的好几倍,赶紧杀过去,以解心中之气!”

    李自成苦笑了一下,这次他没有再问手下的三个谋士,尽管牛金星宋献策李岩都在他的眼前,他当然也没有答应刘宗敏,而是传下了一道命令:“通知老营,所有人马即刻向商洛山方向撤退。”

    他们的队伍向西没有走出十里地,很快有探马来报,林毅带着人马追上来了,在他们身后40多里处,已经与贺人龙的人马会师了。

    李自成心中一动,多亏没有听刘宗敏的,否则可能又是一次败仗,想赢姓林的太不容易啦。

    李自成摧动十几万人马,头也不会的往陕西方向而去,向着他帝王之气正盛的地方而去,数日之后离开了河南,进入了陕西……

    林毅带着两三万人马,追歼牛金星的败军,天亮之后又追出三十多里地。

    林毅之所以要在后面紧追不舍,他主要是不放心贺人龙的人马?因为牛金星败退的方向正好是孙传庭人马被困的地方。

    牛金星虽然吃了败仗,但是他的10万大军实力尚存。而且林毅知道这个牛金星诡计多端,贺人龙非常能打,但只有1万人马,虽然全是精锐铁骑,而且还给了他1000名新式火枪手。

    但是李自成手下猛将如云,万一再中了他们的圈套,救不回孙传庭,说不定和人中还得吃亏。

    林毅不放心,这才带着大队人马在后面紧追不舍。

    一直到林毅的人马和贺人龙的人马会合了,知道贺人龙打了胜仗,把孙传庭成功救了出来,那边李自成,牛金星,刘宗敏三支人马合在一起向西而去,十几万贼军已经出去几十里了,林毅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大战役算是彻底胜利了,妈的,想赢他们还不是太容易呢!

    这时贺人龙等人来向林毅施礼,并汇报作业作战的经过,林姨非常高兴,褒扬了贺人龙几句。

    听说孙传庭病了,林毅立即过来探望。

    在一座临时的帐篷里,林毅与贺人龙、张华等人进来了。里面的军将与军医往旁边一闪,把孙传庭的床榻露出来了。

    林毅紧走两步,贺龙和张华跟在后面,三个人躬身一礼。

    “督师大人,林某这厢有礼,大人觉得如何?”

    一听说林毅亲自来探望他来了,孙传庭反应很大,一下子从床上就坐了起来,他准备下地给林毅还礼。

    因为孙传庭虽然是兵部尚书,有天子剑,还挂着督师的衔,但是林毅是太子太师,虽然这是个虚职,但是位列三公,孙传庭必须得还礼。甚至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下,两个人如果见面了,孙传庭须得向林毅施礼。

    孙传庭起来了,可能用力过猛,赶到一阵的头晕眼黑又晕倒在了床榻上。

    林毅抢步上前,赶紧把他扶住,“督师大人躺好,您重病在身,不易轻动,好好休息才是。”

    此时的孙传庭看着林毅,把眼轻轻的闭上了,睫毛上有些湿润,喉结动了几下,看得出来他很激动。

    林毅和贺人龙,张华等人静静的看着他。

    这才几个月不见,叱咤风云的孙传庭已经变样了。面色姜黄,颧骨也凸出了,好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者。

    好半天孙传庭才睁开眼睛,紧紧的拉住了林毅的手,动情的说:“想不到……想不到……我孙白谷愧对二位大人……”

    白谷是孙传庭的字。林毅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此时孙传庭觉得惭愧,这是感激林毅和贺人龙对他的救命之恩。

    林毅赶忙打断了他:“大人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我林毅从来就没有把它放在心上,人龙想必也已经忘了,我们同殿称臣,都是大明的军将,焉有见死不救之理,营救来迟,还望大人海涵。”

    “林大人不要说了……”孙传庭摇了摇头,“孙某现在算是明白了谁忠谁奸,林大人绝对是大明的擎天白玉柱,可惜当今圣上……哎不说了,林大人,孙某有一事相求。”

    “大人有事尽管吩咐,何谈求字,林某洗耳恭听就是。”

第291章 孙传庭之死(二)() 
孙传庭令闲杂人等全部退了出去,大帐中只留下他和林毅两个人。

    孙传庭斜倚在病榻之上,对林毅拱手作揖:“孙某大限降至,时日无多,不能再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了……”

    孙传庭说到这里,悲从中来。

    林毅预感到了不妙,如此叱咤风云的人物,也有无奈的时候,病魔面前无英雄,林毅也有几份伤感,赶紧安慰:“大人何出此言?大人的病一定会好的,莫太悲观了。”

    孙传庭摇头打断了他,“孙某已经病入膏肓,军医官已经说了,即便是有命在,也不可能再统兵作战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白谷虽死无憾,惟放心不下的是,手下还有4000多名秦军,这些弟兄们跟随孙某鞍前马后,转战沙场这么多年,出生入死,纵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应该有个好前程,这些事情就交给阁下了,大人一定得答应我,拯救大明非你莫属,大厦将倾,大人一定要挽狂澜于既倒……”

    “大人这可使不得,林某何德何能?”

    “林大人莫再推辞……大人之才德可昭日月,不愧是卢公像升的学生,青出于蓝胜于蓝呢。孙某一生阅人无数,这一点还是看得准的,大人若是不答应,孙某现在就撞死在这病榻之上……”

    林毅没想到孙传庭竟然提这样的要求,一时间也很感动,怕他着急就应下了,“大人,属下答应你就是……”

    两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此时林毅觉得孙传庭也是一个高尚的人,这是他穿越过来第一次动真感情。

    然后孙传庭把人叫进来,令人起来兵符令箭,连同他的几个心腹兵将也全都交给了林毅。

    林毅安慰孙传庭,不要多想,让他好好养病。

    到了军帐之外,林毅把为孙传庭诊治的军医叫到了外面。

    “孙大人武艺不在林某之下,正值壮年,怎么说病倒就病倒了呢?究竟怎么回事?”

    军医官赶紧施礼,“大人有所不知,督师大人虎体雄心,身体本来很好,但是他性格刚烈,这些天积劳成疾,加上打了败仗被困山中气大伤身,军中好多天断粮了,身体早已呈现病态,早已经不能再过度操劳了。但是昨天晚上,他又亲自冲锋陷阵,竭力杀敌,急火攻心,终成不治。”

    军医官说到这里,摇头叹息不止。

    林毅知道孙传庭的病到底有多重了,立即从他的卫队营当中抽出500人,并且让卫队头子张华亲自负责,沿途护送孙传庭到京城去。

    因为军旅太过辛苦,条件跟京城的条件没法比,再者说孙传庭一家老小都在京城,回去让他们跟亲人做最后的团聚,这是人之常情。

    记忆之中,孙传庭是战死在了沙场,马革裹尸,这是英雄的悲壮。自己现在既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如果不能延续他的生命的话,让他能有个善终,也算是对忠臣的一个交代。

    很快车子套好了,铺的软绵绵的,让孙传庭躺上去。

    林毅和孙传庭洒泪而别,他们俩虽然有过矛盾,也曾经刀枪相向,你死我活,但终究都是响当当的军中硬汉,同室操戈,同一个战壕的战友,那种情谊在不知不觉间早就结下了,面对生死离别,这两个人也都有离情,然后张华等一行500余人就离开了军营。

    临行之时,林毅再次嘱托张华:“大人的安全就交给你了,一路上要好心伺候,如果出了差错提头来见。”

    张华道:“遵命。请大人放心,小人一定像伺候大人那样伺候督师大人。”

    数日之后,张华这500多人终于进了京师。

    在这期间,孙传庭的病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他能够坐起来,甚至下车活动活动。病情严重的时候,躺在车上昏迷不醒。

    利用清醒的状态,孙传庭在车上为朝廷写了最后一份奏折。

    西流河战役,林毅大败李自成,最后把李自成了十几万人马再一次赶到了陕西商洛山中,成功解了孙传庭之围。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京师,崇祯皇上龙颜大悦,看来林爱卿真是个可倚仗之才。

    这时是崇祯皇帝听说孙传庭回来了,而且病了,病得非常严重。崇祯皇帝这次龙目有恩,亲自过府探望。

    皇上贵为天子,到大臣家里探望,那是一件极为荣宠之事,而且这种事是可遇不可求,千年不遇。

    尤其是发生在崇祯身上,或者说发生在孙传庭身上。

    因此孙传庭一听说,皇上亲自来了,连兴奋带激动,一下子就从病榻上蹦起来了,什么病都没有了,但是然后他又躺下了。

    孙传庭受宠若惊,像打了鸡血一样,但是又害怕有欺君之罪,不得不躺下。

    皇上到他家来了,他简直难以置信!

    倒不是因为说崇祯皇上懒政怠政,而是他太勤勉了,用夙夜在公,宵衣旰食来形容都不为过。可以说他是大明朝最为勤奋的一位皇帝,也不要说是大明朝,五千年来所有的帝王汇集在一起,如果要评模范的话,崇祯皇帝绝对够得上劳动模范。

    他事必躬亲,就这一点,其他的帝王都望尘莫及。

    正是因为如此,他过府探望臣子才那么难得。一是因为没有时间,二是因为孙传庭地地道道的武将出身,别看他挂了个兵部尚书的衔,持有什么尚方宝剑,但跟内阁六部那些文官相比起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都知道崇祯皇上有三大阻力,或者说三大敌人。第一个就是明末的庞大文官组织,或者叫做东林党,以内阁为首,这些文官可不只是会之乎者也,有时候把崇祯皇帝逼得不轻。然后才是关外的鞑子,再然后才是国内的流贼。

    孙传庭清楚的记得,三年以前,他跟兵部尚书杨嗣昌搭帮的时候,两个人不和,孙传庭想见皇上,杨嗣昌不同意,就是见不成。

    因为这件事,孙传庭一怒之下辞了官。但是因为这件事,孙传庭惹火上身,被皇上关到监狱,一关就是三年。

    现在皇上亲自到他家里来了,他焉能不兴奋!

    有人搀着他下床,要给皇上行使君臣大礼,崇祯皇上没让,问候了他几句。

    孙传庭借这个机会把这次西流河战役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大赞林毅的功勋,说自己今后恐怕不能再侍奉皇上了,他要请辞养病,推荐林毅接替己任,并把他在路上写好的奏折拿出来,呈给崇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