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83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8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崇祯皇上对这些官场老油条的相互推诿扯皮,早已经麻木了。谁的话也不听,就看政绩,谁剿贼最不力收拾谁。

    于是乎,林毅很快接到了杨嗣昌的军令,让他立即移师随州,阻击张献忠的人马。

    经过这一个冬天的养精蓄锐,林毅的人马兵强马壮,现在他的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万人。与其他队伍不同,他的军队不但没有一个逃兵,反而还有增加的,主要是这期间练兵的同时他还扩招兵马。

    南阳一带报名者络绎不绝,林毅挑选了4000人,包括200名名女兵,扩充到了女营当中,女营还交给小颖和哲哲他们训练。

    现在林毅的女营达到了300人,除了原来的30余名蒙古姑娘之外,还有一些是李自成的女营俘虏,再就是这次扩招的200名女兵。

    然后林毅将手下兵马由原来的八个营扩充到十个营。

    经过这一个冬天,郝摇旗和祖克勇的伤势全都康复。

    接到杨嗣昌的命令之后,林毅觉得又一个强劲的对手来了,不过这也不错,先跟李自成干,再跟张献忠干。反正这是迟早的事,他们注定是自己的对手。

    因此林毅集合兵马于1641年的3月份拔营起寨,由南阳出发,南下随州。

    这一次前锋部队不再是祖克勇,而是大将郝摇旗。

    他应手的家伙仍然是一根大旗杆,上面绣了一面大旗。不过不再是李自成的旗帜了,而是明军的大旗,带着3000人作为先头部队,在前面,逢山开道,遇水搭桥。

    仍然让王建的六营负责粮草和全军的后勤保障。

    祖克勇作为林毅的副将与中军随行。

    在随州城西的长岗镇,郝摇旗的人马首先遇上了张献忠的先头部队,那就是革左五营的人马。

    张献忠的势力现在很大,短短的几个月,手下已经突破了十五万兵马,如果再加上马回回的革左五营,人马超过20万。

    张献忠的势力之所以壮大的这么快,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认干儿子,据说张献忠手下的干儿子成群结队,到底有多少人喊他干爹,张献忠自己都记不清了。

    在这些干儿子当中,最著名的只有四个,那就是老大孙可望,老二李定国,老三刘文秀,老四艾能奇。这四个人全都身怀绝技,勇武过人,哪个都能替张献忠独当一面。张献忠的大西政权建立以后,这四个人全部封王。

    现在这四位正在各显其能皆尽全力,帮助他的干爹打江山。现在老回回的几万人马也来投奔,因此张献忠声势浩大,连打胜仗。

    当然张献忠也不傻,也分嫡系部队和非嫡系部队。非嫡系部队,当然就是以老回首为首的哥左五营了。

    知道官军也不是好对付的,因此张献忠把革左五营摆在了最前面,往随州杀来,他们打算在江南折腾,在长岗镇遭遇了林毅的前锋郝摇旗的军队。

    郝摇旗果然名不虚传,也不孚林毅几次擒纵的重望,长岗一战,以少胜多,杀了革里眼贺一龙和乱世王蔺养成。这一站五营人马折了两营,马回回这三营人马也被打零散了。

    郝摇旗纵兵追击,几十里地之后,一个名叫张玉儿的白袍小将,带着一支军队拦住了他……

第250章 遭遇李定国() 
郝摇旗到这里就打了一场大胜仗,只三千人马就把马守应的革左五营打了乱七八糟,革里眼贺一龙和乱世王蔺养成都被郝摇旗用大旗杆穿了蛤蟆,五营只剩下三营了,最后马守应带着剩下的残兵败将就跑。

    郝摇旗引着得胜之兵在后就追,不过马守应是著名的长腿将,要论跑郝摇旗肯定追不上他。

    别看他们都是贼,郝摇旗与马守应差得太远,论名望论带兵打仗,两个人都不是一个级别,如果论个人的勇武马守应远不是郝摇的对手,但是两军决战,不是靠个人单挑来定胜负的。

    这次之所以郝摇旗能取胜,完全是由于革左五营粗心大意了,他们上了郝摇旗的当,才让郝摇旗捡了个便宜。

    因为他们现在还不知道郝摇旗已经扒掉了贼皮,成了反过头来要剿灭他们的官军。因为他们与郝摇旗都是老熟人了,当年郝摇旗在高迎祥帐下听用,后来郝摇旗又跟着李自成干,他们还不止一次合作过。最出彩的合作就是在安徽那一战,取凤阳,焚皇陵,把崇祯皇帝的皇坟都刨了,杀了好多官军和贪官污吏。

    现在谁能想到这样一个朝廷的顽匪现在摇身一变成了顽匪的死对头?等双方接触到一块时,已经晚了,论个人勇武、冲锋陷阵当然郝摇旗是强项,因此长岗一战,革左五营吃了大亏,五营伤了两营,现在只剩下三营了。

    不过郝摇旗想一战把马回回吃掉也绝对是痴心妄想,马回回可不是浪得虚名,这些年和官军周旋于陕西、山西、甘肃、河南、山东、湖广,打遍了大半个中国,在流贼之中,论名望他是比李自成和张献忠还早的老前辈,王自用、高迎祥、罗汝才等三十六家、七十二营,老回回榜上有名。到了后来,王自用和高迎祥覆灭之后,老回回又与张献忠和李自成合作,成为论实力仅次于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巨匪。

    革左五营总共五个头领,其实他们是五家流贼合在一处称为革左五营,除了老回回马守应之外,还有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五家数马守应名望大,但这四家实力也不弱。

    这次响应张献忠和李自成举起造反之后,张献忠向西,李自成向北,他们则向南往湖广地区发展,人马一度达到了十多万,但是现在他们在湘赣地区呆不下去了,原因是一年前卢九德亲自督师,带着京营名将黄得功,联合湖南和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的军队围剿他们,别人不说,铁鞭大将黄得功无人能敌,再有卢九德这样的太监元帅运筹,革左五营吃不消了。

    卢九德虽然是个太监,但是此人不同于别的太监,别看蛋蛋没了,此人深谙兵甲,有统帅之才,崇祯九年到十一年间,崇祯皇帝让他督师,在凤阳、湖广一带抗贼,战功卓著,很多流贼都裁到他手了。

    后来崇祯上吊之后,他恸哭于殿上,然后带兵南下周旋于凤阳总督马士英和江北四镇之间,把小福王朱由崧扶上龙椅了,拉开了南明的帷幕,纵观这段历史,这位卢九德也绝对算得上明末的一位风云人物了。

    这样一个牛逼轰轰的太监又奉旨到了湖广一带围剿老回回他们,革左五营果然抵挡不住,连吃败仗,四面楚歌,没办法只好从湘赣又跑到了湖北,恰好张献忠二次出川,双方兵合一处,实力大增。

    老回回他们这次与张献忠再度合作,并且他们五个头领都承认了张献忠的领导地位,绝不是偶然的。

    因为论名望和地位老回回不次于张献忠,被官军打得走投无路时,张献忠还曾经在老回回手下干过,现在风水轮流转,张献忠与李自成一样,后生可畏或者叫后来者居上,实力明显超过了老回回他们,乱世的生存法则是,实力至上,不搞论资排辈。

    现在老回回又到张献忠手下混小弟了,这可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现在得到了李自成兵败南阳的消息,被官军撵到了山里,后来蘑菇崖一战,全军覆没,他们认为这次李闯王估计在劫难逃了。

    这无异是流贼界的大地震,现在罗汝才也完蛋了,还有过天星、扫地虎、射塌天、闯塌天等等全都被官军剿灭,兔死狗烹,物伤其类。他们认识到形势越来越严峻,开始抱团取暖了。

    而且现在他们心目中有一个令人发怵的名字,那就是先后灭了过天星、射塌天、扫地虎、罗汝才、李自成等多股流贼的密云总兵林毅。能连接消灭这么多朝廷的悍匪,绝不是一时的侥幸得逞,看来这是个比卢像升、孙传庭、洪承畴、曹文诏、曹变蛟、左良玉、贺疯子等人都可怕的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张献忠成了他们的主心骨。

    他们兵合一处之后,实力就更强了,连打胜仗,所到之处,官军闻风而遁,还有的不占而降。有了一二十万兵马,手下这么多能征惯战的大将,张献忠的腰杆一下子挺起来了,遇到官军不再跑了,开始与官军摆开正面战场决战了,接下来官军真不是对手了,打一仗败一仗,张献忠迅速占领了鄂中的大片地区。

    张献忠声势大震,更重要的是,他们拿下了襄阳之后,杀死了汪乔年,以襄阳为根据地,然后兵指随州,大有攻取武汉之势,打算沿长江向下游发展。

    张献忠之所把襄阳作为根据地,是因为襄阳是湖北重镇,历来兵家必争,现在这里是朝廷的兵马粮饷集散地之一,襄阳一战,张献忠不仅消灭了一个劲敌汪乔年。此人官拜右俭都御史,是朝廷新提任的陕西巡抚,也算是封疆大吏了,这次响应杨嗣昌的十面张网政策,配合郑崇俭剿贼,跟随挂兵部尚书衔的督师傅宗龙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南下剿贼,没想到死到湖北襄阳了。

    不过历史上他可不是这么死的,是稍晚一点死到了河南的襄城,城破被李自成所杀,现在由于林毅的穿越,也部分地改变了他的命运,不管是死于李自成之手,还是死于张献忠之手,反正此人都是城破死于流贼之手。

    张献忠拿下襄阳之后,军队还得到了很好的补给,然后兵锋东指,之所以要顺着长江往东,是因为他们知道,现在陕西、山西、四川、湖广、河南、山东都集结了朝廷了重兵,他们便选择了以长江为天堑,向中下游的江淮地区发展,当然是老回回的革左五营在前面开路。

    没想到刚到随州,革左五营在这里遇到了郝摇旗,还遭此惨败,贺一龙和蔺养成当场丧命。革左五营吃了大亏,不过马回回根本不在乎,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吃一回败仗不算什么,他收了贺一龙和蔺养成的残部,带着人马跑了,这次跑了还可以卷土重来。

    郝摇旗在后面紧追不舍,但是老回回很快就跑没影了,郝摇旗一边追一边找,正追着,前面来了一只队伍,风卷旗号离多远都能看清楚,旗号上面是个斗大的“张”字,郝摇旗还认为是张献忠来了,赶紧命人停住。

    因为虽然郝摇旗勇猛过人,但他也服人,这世上他服气的人屈指可数,张献忠就算是其中一个,不管论带兵打仗还是个人勇武,这位八大王都是令他伸大拇指的人物,跟李自成不相上下。因此,在林毅的主力未到之前,郝摇旗不敢轻敌。

    对面数百米处这支队伍也停住了,旗下一员大将,仔细一看才知道这不是张献忠的队伍,因为郝摇旗认识,对面的主将名叫张玉儿,此人还不满二十岁,但是跟随张献忠已经好几年了,少年时便被张献忠认他为干儿子,从此改姓张了,其实他本姓李,名字叫定国。

    郝摇旗不知道,这几年李定国越来越有出息了,小伙子作战勇敢,战功赫赫,十七岁就率领上万人作战,特别是四川夔州一战,李定国一箭射死了夔州名将张令,老将军张令人称神弩将,威名一世,没想到死在一个娃娃手里,张玉儿自此一战成名。

    现在遇上郝摇旗了,郝摇旗还把李定国当成小孩蛋子,还叫他的乳名,显然是没把他放在眼里,不过眼前这个李定国长得太带劲儿了,猛一看跟他的大将军林毅有一比,玉面白袍,手执方天戟,身后背着弓箭和把四棱银装锏,骑一匹大红马,不亚于吕布重生。

    以前他们俩都是贼,现在水火不同炉,李定国当然也认识郝摇旗,两员主将话不投机,相互骂了几句,便命令手下冲锋,双方都投入数千兵马混战在一处,一时难分胜负,双方伤亡都在增加,两员主将很快不看着了,摧马杀入敌阵,亲自冲锋。

    一般的兵将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二将各自斩杀了数名敌人之后交手了。

    郝摇旗自恃勇猛,但是跟李定国杀到一起,令他大吃一惊,他可不再是个小毛孩子了,而是一员血气方刚的大将,一杆方天画戟如银龙舞动,郝摇旗大旗杆舞动如飞,二人大战没几合郝摇旗就吃不住了。

    郝摇旗原以为三下五除二就能把他刺于马下,但是他发现自己完全错了,昔日的小孩子蛋子,现在不得了。

    郝摇旗赶紧使出他的绝超儿,双手一抖大旗杆在他手中一转,这面大旗就伸展开了,随风飘舞,呼拉拉一遮张玉儿的视线,然后郝摇旗就下手了,前把一拉,后把一送,大旗杆尾部的三棱透甲锥对着张玉儿的胸口戳去。

    当啷一声金属撞击的鸣响,郝摇旗的大摇旗杆被弹了回去。

    震得郝摇旗差点把手腕给挫伤了,郝摇旗大惊,这小子怎么盔甲这么厚,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