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去当兵 >

第104部分

回到明末去当兵-第104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去当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济尔哈郎跟明军不止打过一次交道,在他的印象之中,八旗军队所到之处,明军一般都是望风而遁,不堪一击的,要么就是投降,或者是坚守城池,不敢出战,凭险而守,等待援军。可是现在城都破了,这支明军还如此负隅顽抗,血战到底,像这样强悍的队伍他还是第一次遇见。

    不过这些明军这样的血战是毫无意义的,他们人数太少了,把他们斩尽杀绝只是个时间问题。

    把这里的明军斩杀贻尽,他再顺着长城挥师西进,喜峰口那边的林毅则腹背受敌,插翅难飞,那么这一战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济尔哈郎想到这里心情非常高兴,虽然这一战付出的代价比较大,小小的青子岭,打了差不多一个白天,初步估计伤亡人数,至少在14000人以上。

    如果到了喜峰口,袭击林的侧后,可能还会增加一些伤亡。

    难怪我们的汗王陛一心想要置林毅于死地了,姓林的还真是难对付。

    不过伤亡再大,这也算是值过的。毕竟这一战最终胜利属于我们,斩杀了林毅之后,把他的脑袋交给汗王陛下皇太极,也算是不负圣命。

    也不知豫亲王多铎,现在那里的战况如何了?

    济尔哈朗刚想到这里,一匹快马从城下飞速而至,马上这人一边跑一边大喊:“紧急军情,十万火急,都闪开了啊……”

    鞑子兵赶紧躲闪开一条道,这名鞑子,跑到关城上来,到了济尔哈郎近前滚鞍落马。

    “王爷,大事不好了,王爷……豫亲王他们,他们……全军覆没了……”

    这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鞑子们中间就炸醒了,附近的鞑子兵立即就竖起耳朵,现场刷的一下就静了下来,目光全都看向这名鞑子。

    济尔哈朗反应更为强烈,一向谨慎的他此时也也些失态,一脚把这名鞑子踹翻在地。

    “混账东西,你待怎讲?”

    “回王爷,吓死小的也不敢胡说八道,豫亲王中了明军的埋伏,全军覆没啦。”

    “豫亲王怎么会中的埋伏?怎么可能全军覆没?”

    在济尔哈郎看来,多铎根本不可能中了明军的埋伏,他在长城外面攻城,明军在关城之上。另外就是退一步说多铎重了明军的埋伏,3万八旗精锐怎么可能全军覆没?林毅他们总共才多少人呢,报事的鞑子绝对是胡说八道!

    “……小的是奉命在两军之间报信的,刚开始不敢靠近,等明军退去之,小的还看到豫亲王的尸体,太惨了,不知道被林毅砍了多少刀,浑身的肉跟骨头都分家了,脑袋也没了……”

    等这名鞑子把详细的经过说了一遍,济尔哈郎顿时慌了,事实胜于雄辩,这些经过别人是不可能编出来的,几十门大炮轰,林毅出其不意,率人马突然杀出关城,与埋伏的明军前后夹击……

    济尔哈郎懵圈了,像挨了当头一棒一样,在场的鞑子们全都傻了。这才分开两天的功夫,豫亲王和他的3万人马全军覆没了,王爷还死的那么惨,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个林毅难道真的有这么恐怖?鞑子们有些人心惶惶了。

    这一下把济尔哈哈郎的思维给打乱了,他的脑子顿时成了一盆浆糊,刚才的运筹帷幄和得意姿态一扫而空。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前严峻的形势摆在他的近前,何去何从?他必须作出决定。

    歼灭青子岭关城上的明军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绝不能再挥师西进了,因为林毅已经不在喜峰口了,此时的他们肯定和城外埋伏的明军兵合一处正在往这里赶。

    也就是说,现在腹背受敌的不是人家林毅,而是他济尔哈郎!

    他们既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吃掉多豫亲王的3万人马,足以说明他们的战斗力有多么强悍。

    有关城上的明军为证,明知是个死,他们竟然不跑也不降,负隅顽抗,拼死力战,宁愿惨烈的死,也不愿逃跑,或者当俘虏,这样的情景还在他的眼前上演着。

    那一刻,济尔哈郎懂了,为什么他的哥哥阿敏和阿济格会败在林毅之手,为什么他们的汗王陛下皇太极也会栽在林毅之手,看来自己还是低估了这个姓林的啦!

    “撤!传本王的命令,立即撤退!”

    济尔哈郎不敢耽搁了,当场传下了这道命令,他的命令被传令兵放大。

    “王爷有令,全部撤退,快撤——”

    但是关城四周还在跟明军血战的鞑子们有些不解了,他们当然不知道发生的情况,他们追歼明军正杀得性起,为数不多的明军,跟他们拼死力战,似乎激发了他们的斗志,使他们越战越勇,乐此不疲,这时撤退命令有些令他们难以接受,马上就要全歼这些不知死活的明军了,此时怎么能撤呢?为什么要撤?就这样便宜了他们了吗?

    但是军令如山,鞑子们只得潮水般的退下来了。包括附近的,正在围歼祖克勇等人六的几百名鞑子,也全都撤了。

    祖克勇等人这才得以喘息……

    可是济尔哈郎的1万多人马,由冲锋变成撤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冲上关城,有的已经跑出多远追歼明军,现在要从关城上收兵再撤下来,这都需要时间。

    当济尔哈郎的1万多人马,从关城上撤下一半儿的时候,在这段长城的外面,夜幕下一支火把排成了长龙,长龙在山野间飞驰,眨眼间就冲到了青子岭下面。

    这正是林毅的人马,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急行军,终于赶到了这里。林毅的亲兵卫队,加上关宁铁骑,本来是一千多人马,经过和多铎的一场血战,现在只剩下七百余人了。

    林毅不顾征战半天的劳累,和一个多小时的奔波,一马当先,提着青龙偃月刀杀向敌群。

    “弟兄们,抢下关城,给我杀——”

    离鞑子们还有一定距离的时候,林毅抽弓搭箭,借着火把的光芒,一箭射出。

    鞑子队伍当中一名扛旗的,应声落马,大纛旗轰然落地。

    小颖和哲哲也跑得浑身香汗淋漓,争先恐后,小颖拿着雪花钢刀,哲哲手里拿着弓箭,腰间挂着牛耳尖刀,两匹马在林毅的一左一右,紧跟着往前冲。

    张华,二虎,贺涛,王琪,东胜,甘宝,姜兴元等林毅的亲兵卫队和后面的关宁铁骑,一个个紧抽马鞭,几百匹战马踩得地皮乱颤抖……

第139章 血战青子岭(三)() 
前面的鞑子们看到一支明军突然冲杀过来,赶紧放箭,一时间,夜空中箭如飞蝗。

    林毅把大刀舞动如飞,风雨不透,方圆三丈之内射向他的箭矢纷纷落地。身后的小颖和哲哲,冒着箭雨冲锋,小颖用单刀还挡飞了两只利箭。

    哲哲不愧是游牧民族出身,苦大仇深的她,这几年练了一身的好功夫,骑马射箭是她的拿手好戏,每当看到鞑子,她就想起了母亲的仇恨,在围歼多铎的战斗中,十六岁的哲哲第一次参加这么大规模的战斗,也是第一次出彩,共杀死三名鞑子,箭射两人,牛耳弯刀斩杀一人。也是那时起林毅对她放心了。

    现在她任凭箭矢在耳边呼啸而过,凭借娴熟的骑马技术,她又射出了仇恨之箭,两名鞑子应声落马。

    张华二虎这些林毅的亲兵卫队,紧跟着主将冲锋,他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拨打流矢,除了保护他们的大人之外,还要保护大人的两个女人。

    后面的几百关宁铁骑紧紧相随,他们一边骑马前冲,一边在马上还击,火器兵瞄准举铳瞄准儿,弓箭手拉弓射箭。

    枪声响处,弓箭穿梭,不停有人落马。

    眨眼之间,两支队伍便冲到了一起,双方的弓箭手,和火枪手都失去了作用,这便开始了白刃格斗。

    林毅一刀斩出,马前的三名鞑子惨叫着倒飞出去。

    几杆长矛向林毅一起戳来。

    林毅手腕翻转,青龙偃月刀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把刺来的几杆长矛一同卷走,战马上几个使长矛的鞑子,纷纷摔落马下。

    其中有一个鞑子大叫着在空中还旋转了两圈,然后呈“大”字型摔倒了地上,不过是脸先着地的,一股鲜血喷到了山石硬地上,当场绝气身亡。

    见主人如此威猛,坐下的枣红战马也不甘示弱。这畜生往前一蹿,正好踩中另两名落马的鞑子,两只前蹄踩中一个,两只后蹄又踩中一个。

    战马本身的重量,上面还驮着一个大活人,其重量可想而知,再加上战马的四蹄上都带着铁掌,四蹄蹬开往前冲锋,这种情况下踩到人的身上,别说是有血有肉的人,就是铁打的也得踩变形。

    两声惨叫,这两名鞑子抽搐了一阵不动弹了。

    不过他们俩们的叫声被冲天的喊杀声所淹没。

    只是这两个鞑子死得有点儿窝囊,没被林毅杀死,也没被摔死,却被林毅的战马踩死了。

    战马借着主人的威风,连踩带踢继续往前冲锋。

    林毅借着战马的冲击力,使出浑身的解数,青龙偃月刀,被他舞得呼呼刮风,夜空中道道弧形刀光,在火把的映衬下,像银蛇飞舞。

    刀马所过之处,鞑子们人仰马翻,刀枪乱飞,鲜血如泼水,惨叫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刀枪的撞击声都分不出个数来了。

    枣红马所过之处,无一合之将。

    紧随林毅左右冲杀的是小颖和哲哲,两口刀在林毅的侧后,填补着青龙偃月刀的空白,不时的把撞上来的鞑子斩于马下。

    张华二虎等等几百兵将,潮水一般的跟着主将冲锋,眨眼之间,遍地都是鞑子的死伤。

    剩余的鞑子抵挡不住,退了回去。

    林毅一马当先冲进了关城,关城里面就是瓮城,不过眼前这些鞑子成了瓮中之鳖,林毅带人一路冲杀,勇不可挡,把鞑子们从望瓮城又赶到了关城之上,也就是长城的城墙上。

    镇守关城的那些幸存下来的明军,看到了林毅带人杀上来了,一下子有了主心骨,抖擞精神,跟林毅兵合一处,斩杀鞑子……

    “是林大人救我们来了!”

    关城东边不远处,祖克勇等人在这里喘息了半天,得知前面的关城发生了什么事,立即振作起来。

    祖克勇等人身上都受了伤,他带着200人来阻击钻空子上了长城的一千名鞑子,一场血战只剩下六个人。

    本来认为被鞑子包围必死无疑,关键时刻鞑子们突然撤退,祖克勇他们疑惑不已,救兵突然出现,无疑于久旱逢甘霖,雪中送炭。

    “哈哈,看来喜峰口那边的鞑子肯定遭到了伏击,林大人这次又运筹成功了!”

    祖克勇兴奋地找到了自己的大斧子,身边的五个勇士一下子全来了精神,身上的伤也不疼了。

    “跟我冲!”

    祖克勇带着他们五个人往西边关城处喊杀声密集的地方冲去,夜幕中留下了他们蹒跚却高大的身影……

    到了长城上,更是林毅他们的天下。

    因为林毅他们只有几百人,而这里的鞑子还有1万多人马,但是城墙的狭窄比不野外混战,这里人多使不上,林毅一刀一马就能封住整个长城上的城道。

    他纵马舞刀往前冲杀,长城城道上的鞑子,不是被他斩于马下,就是被他的青龙偃月刀扫到了长城下面。

    此时的林毅就像一架收割机开过来,青龙偃月刀轰鸣着,收割着鞑子们的生命,林毅的刀马所过之处,就好比是机器收过的玉米地。

    小颖,哲哲,张华,二虎等人,紧随林毅后面,对这些鞑子进行补刀。

    郑亲王济尔哈郎一看不好,刚刚下关城的人马又被他们像赶牲口一样赶上城来了,这要是被困在长城上,一会儿明军再来了援兵,他就是第二个多铎。

    济尔哈郎不愧是皇太极倚重的郑亲王,脑子清醒,思维缜密,临危不乱,这才是大将的风范。

    “给我冲!冲过去,不惜一切代价冲下关城——”

    济尔哈郎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可苦了这些鞑子们。白天征战半天,死了那么多人,为的是攻上关城。

    现在好不容易攻上来了,拼杀到这般时候,都快半夜了,又让冲下关城,这真是“官”字两张口,“兵”字两只脚哇!这仗打的倒霉带窝气!

    鞑子们怨声载道,但也没有办法,到了现在只有拼命的冲。

    但是他们冲上了一批就倒下一批,最后他们不冲了往后退,林毅他们则往前追。

    济尔哈郎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真有先见之明,他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在他们身后面开了锅了,一支明军,高举的火把顺着城道冲杀过来。很明显,这支明军就是从喜峰口那个方向来的。

    来的正是刘肇基的人马,密云总兵刘肇基跟林毅伏击完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