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5部分

水浒大宋-第35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天晚点下工之后,孙掌柜来报告,说生产出的染布数量比昨天提高了将近五分之一,简直出乎意料。

    张林只是笑笑,这就是纪律作用下,赏罚并济带来的明显效果啊。等以后这批人熬出头,染坊规模扩大,效率最会更好!

    晚间赶在睡觉前,他把镖行训练手册给编写了出来,字数不多,数千字而已。都是按照他记忆中后世训练军队的条例编写的,什么“拳术早操”“负重晨跑”“每隔六天一次的越野跑”“正步队列”,还有专门教授实战刀法和枪法的课程。

    规不规范,张林不知道,但他知道这样做是肯定会有显而易见的效果。

    按照他的设想,经过这些训练,再在镖行里见过血后,长期培训下来,肯定会产生一批纪律严明的队伍。这些人要是有机会打仗,存活下来的老人,才是他将来打拼天下用得着的合格军人。

    长路漫漫,吾将上下而求索。慢慢来,不着急,离着北宋完蛋还有些年呢。

    张林对待石秀等人的态度也很直接,因为他们都不算“聪明人”。读过书,明事理的人大多在朝为官,要么大富大贵,鲜有穷迫潦倒之辈。

    而对待不算聪明的人,用宗教或者某种“奇异思想”去控制他们会比较有效,真话里夹着几句假话,进行洗脑控制,相当于精神催眠,类似于后世的传……销、让这些人觉得跟着自己做的事都是对的,没错的,哪怕杀人全家也是顺应天道。

    就如水泊梁山的“替天行道”,其实不过是个幌子,口号的作用就跟阿弥陀佛一样,是用来掩饰他们杀人放火,打家劫舍,以及日后受朝廷招安的借口。

    这种把戏,就像他对待染坊的泥腿子伙计和女红帮工一样,说再多效忠大道理都是白搭,只有真金实银的钱财放到面前,进行利益捆绑,才是最行之有效的笼络手段。

    当然,这不妨碍他利用这些人的同时,付出一些真心,虽然这些真心里夹带着他自私的个人目的。但是话说回来,这些人跟着他混,好歹付出后得到的也多些。

    潘金莲流产之后,至少得调养两个月。这些天,张林大多数都是克制欲望,陪着她安安分分地睡觉,弥补下自己的愧疚。

    不过这个女人总算还是明白事理的,陪了些天后,她就把男人撵到陶红云房里去睡。

    张林晚间忙完,径直来到陶红云的房里。女人忙是给他掸灰,宽衣解带地服侍起来,倒水洗澡,替男人擦背。

    “这些天,委屈你了。”

    话音落下,伴随着男人的长吁声,陶红云的眼眶瞬间红了,一滴滴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下来,滴落面颊在水桶里,鼻子抽抽地哽咽着。

    张林回身仰头,看到她脸色珠泪涟涟,甚是怜惜,从水桶里哗啦一声站起来,将她搂在怀里。

    久违的欲念燃烧起来,女人惊呼声中,整个人穿着睡衣被抱进宽大的水桶里,浸着水的衣服和肚兜一件件地被男人解开,随意地丢到桶外地上。

    战场从水桶里转移到了床榻上

    云雨初歇,张林翻身,把还处于眩晕状态中的女人压在胸膛上趴着,平缓后才道:“刚到这边,事情比较多,你就先看着衣料作坊,总账也得管起来,别整天闲在家里。”

    陶红云在男人的强健的胸膛上亲了一口,低气却重重地嗯了一声。

    “宅院虽然还没建好,但丫鬟们要先调……教起来,以后别挑那些十三四岁的毛孩子,挑几个年纪大些能做活的,从衣料作坊的女红里面选。”

    “嗯,奴家知道了。”

    第二天大早,张林依旧起了个大早,这次他没有主持晨练活动,而是让石秀组织,他在一旁观看。

    石秀托人捎给道上朋友的书信才过十余天,至少也得八月中旬才能有回信。这段时间里的主要任务,就是招纳将来用于镖行的人手,并且对这批人进行短期的军事训练。

    北宋朝廷对于民间武器有严格管制,律法不允许民间私藏“禁兵器”。不过,平民出于防身、自卫等正当目的,可以携带律法许可范围内的武器,如弓、箭、刀、盾牌、短矛,这属于“五不禁”范畴。其余的兵器装备则一概禁止,尤其是长矛、盔甲、弩等军用兵器。

    不过一切律法总有漏洞可以钻的,张林有“保正”一职护身,等弄到都保正的权职,他就可以按照“保甲法”,组织起二百五十人的乡兵队伍,甚至可以以此去跟莘县官衙要钱粮。

    乡兵有的采用禁兵指挥﹑都等编制﹐有的按照保甲法,以五人为一小保,五小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分设大、小保长和都保、副保。

    这些都是张林在吃过阳谷县官吏的亏后,痛定思痛组建私人武装时让人调查清楚的信息。

    想要在这个封建体系中混出头,那就必须熟悉这个体制,才能钻营取巧。

第68章 缺乏安全感() 
张林在阳谷县察觉到张主薄等人要插手他核心利益的时候,第一时间就采取了资金回笼和另起炉灶的计划,让王、孙两位掌柜在莘县里做准备。

    等到他来的时候,在八千两银子的资本下,大王乡已是建设的初具雏形。至少新染坊和衣料作坊已是开始运营,能够进行创造效益了。

    药家镇的莫掌柜确实是帮了大忙,不但接手了他在阳谷县的家宅和商铺,并且在药家镇上也给予了很多方便。

    张林把镖行的第一个经营地带没有放在大名府,而是放在博州聊城一带,主要就是因为药家镇的莫掌柜支持。

    等先把从莘县到药家镇一带做通畅了,形成规范流程的操作模板,把前期资金回笼,就可以辐射向更繁闹的经济地带。

    其实莘县和药家镇的直线距离也就一百多公里,但由于时代背景,道路不通畅,山路居多,实际路途要有接近四百里。

    而且不论是马车还是驴车,都是需要中途休整的,正常情况下,往返一趟走个七八天很正常。

    在招纳身体健壮,最好是单身闲汉的同时,张林也把曹宝和金大升跟王掌柜派出去,在莘县到药家镇之间查探走访,摸透路况和打探清楚各处贼匪的具体情况。

    因为做镖行买卖,最麻烦的就是延期和“死镖”(货物被损坏、遗失或者被贼匪打劫)的情况,违约可是要赔一大笔钱的,张林不得不慎重以待,提前对这两种情况做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一晃眼,十多天过去,大王乡的扩展渐入正轨,有条有序地兴建土木。

    石秀广招道上好友来投奔的回信还没来,却自投罗网地来了一个玩相扑的汉子,是远在药家镇上的郭达无意中碰到后,推荐来的。

    这汉子唤作焦挺,绰号“没面目”,祖传三代以相扑为生,浪迹江湖,在水务镇的山道上开一个小饭摊为生。

    焦挺结识了郭达后,先是在药家镇逗留了三天,跟着同一批次的另外二三十个闲汉一起返回莘县大王乡。他来的时候,张林正在房间中手动绘制中国地图。

    穿越带来的中国地图不方便示人,而且幅面太小,所以张林打算将这幅油皮纸的后世地图按照比例,手工描绘放大,对应北宋的各路州进行具体划分。

    这项工作不可能假于人手,只能他自己辛苦一下。原先以为这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任务,谁知实际描绘真是麻烦的要死,短时间内别想做完。

    北宋的路州和后世的地名有一部分重合,但大部分都是更名改变了,所以他一边从别人嘴里想法设法地打探,然后回来自己对照着修改,这些天也不过才大致地赶出一份河北东路的粗略地图。

    新招纳的第一批闲汉来到大王乡,他并没有多在意,哪怕其中有焦挺的存在。

    说实话,他融入北宋一年,现在对所谓的水浒英雄情结也消淡了很多。都是两个肩膀扛一脑袋,这时代有本事的无名之辈多了去了。

    这批闲汉都交给石秀去带了,晚点的时候他再去露个面不迟。

    砰砰砰,门外响起敲门声,女人悦耳的声音也跟着传进来:“老爷,奴家给你端了碗解暑的酸梅汤。”

    张林将后世的中国地图折叠起来,藏进一个不起眼的匣子里,放在桌底抽屉中,道:“进来吧。”

    陶红云轻轻推开门,施施然地走进了,将碗盏搁在桌面上后,双手按在男人的肩膀上,不轻不重地揉捏起来。

    张林哼哼地享受道:“力气大点才舒服。”

    陶红云嗯了一声,柔声道:“现在呢?”

    “挺好,金莲在做什么?”

    “她午后做了一会儿针线,刚才睡下了。”

    张林眯着眼,脑袋后仰靠在女人弹嫩高耸的胸脯上,享受着女人的服侍,笑道:“马上七月底了,跟王、孙两位掌柜交接一下,把总账做出来给我看。”

    “已经在做了,现在账面上钱不多,这段时间都在支出,衣料账款还没收回来。”

    “账上有多少?”

    “一千七百三十五贯钱。”

    张林手里还藏捏着三百两金子的救急钱,心算一下,可动用的现金流加一起也不过四千多两,这些天里确实花钱如流水。

    “应收款呢?”

    “该有两千八百贯钱,还有三天就到日子了。”

    应收款加上存款,就算坐吃山空,撑到年底也应该没问题的。

    张林点了点头,右手拍拍左肩上女人温凉的手背,道:“辛苦你了。”

    “奴家才不觉得,老爷才是辛苦。”

    陶红云经过这些天的雨水滋润,气色精神明显好了许多,再加上分心忙在事业上,渐渐找回了当初未嫁之前的神气活现。

    此刻正直夏暑季节,女人身上只着一件薄罗衣衫,青绿色绣花肚兜上露着两半球雪白细腻,张林的后脑勺枕在上面,可以明显感觉到那两粒凸起的红豆。

    不过他昨晚刚跟陶红云大战两场,现在心里也没多大欲望,只是纯粹地贪恋女人日渐丰腴的肉体,心理成就感罢了。

    他忽然想到一事,把女人拉在大腿上坐下搂着,笑道:“等宅子建好了,院子里的这些丫头小厮也得管教约束起来,原先他们名字乱七八糟的,你都统一改取一下,好让人记得。”

    陶红云目光在男人刚描绘的河北东路地图上流连,嘴里漫不经心地问道:“老爷想怎么取?”

    “植物里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丫鬟就按照这个改吧。比如翠玲和月秀是最早一批,现在可以改成翠梅和秀梅,月钱该是五贯。比如新一批里的冬草丫头,可以改成冬兰,月钱四贯。后面的就以此类推着取吧。”

    “至于小厮,数量少,就以安字辈为主,其余的都随意吧。”

    陶红云笑了笑,应道:“奴家知道了,回头就安排下去。”

    张林想了想,又吩咐道:“等三进出的新宅建好,把丫头们都安排在内院西厢房,小厮们住内院东厢房。里院就留着我们住,外院留给石秀几个人住。回头你去找周工匠,叫他把里院的后墙多加一道,地基再拓出去一些,留着以后说不定要扩建。”

    陶红云不禁失声笑道:“周工匠那边只怕又有怨言了,说老爷把宅院建的像个倒着的圆筒,水都泼不进来。”

    这尼玛吃一堑长一智啊,张林虽然知道安全是在外而不在内,真有贼匪打到宅门后,也不顶什么用。但这样建造家宅,让他心里面好歹有个安稳感。

    越是发育的强壮,他那份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心思就愈来愈重,严重缺少安全感。

第69章 自私互利() 
张林对待新招纳的闲汉的管教方式很直接,先让这批人跟着石秀训练三天,熬得住的留下来,熬不住的就发一贯钱遣返回去。

    训练项目不难,张林都能承受下来,也就是每天早起晨练跑操,然后吃早饭,上午打拳摔跤,下午练习刀枪棍棒。训练科目还有钻火圈,冲火阵等培养胆气。

    最主要的时间是花在刀枪棍棒和立正踏步走的项目上,锻炼整支队伍的纪律服从性。

    这批人是打算培养成骨干分子的,张林宁缺毋滥,宁愿花钱遣散他们中滥竽充数之辈,也不想留几个瓜皮败坏了风纪。

    为了不低的工钱待遇和对将来生活的期望,有人咬牙留下来,也有的大骂几句后被遣返。

    张林第一次正式露面,是在三天后留下的这批二十四人面前。

    经过三天的试炼培训,这二十四个汉子按照高矮排队,分成三排直挺挺地杵在那里,有的大肚凸起,有的瘦不伶仃,身体素质远远达不到张林预想的情况。

    他往这群人队前一站,背着双手踱步两个来回,目光在众人脸上不停扫视,从身份气势上压迫他们。有的人视若无睹,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