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46部分

水浒大宋-第346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甚至,他还承诺会考虑进一步开放枪械管理的条例,下放一批持枪牌照,以及加大对商业教育体制的改革,允许民间资本参与高等教育和技术研发。

    元武三十九年,全国巡回演讲的李斌文满身疲惫地回到杭州郡,被神秘地请到了皇城北郊庄园做客,与元武陛下促膝长谈了一晚。

    国会大选之际,文定皇帝也给李斌文的施政方略予以肯定的支持,如此一来,胜券已是牢牢在握。

    第九期经济建设计划分为两方面,国内仍旧以铁道线工建计划为主,国外市场则大力栽培巨鳄级的资本家,在国际原料和劳务市场上打击新兴的军事强国美国。

    此外,则是秦桧为主导的现任内阁接受了美国的和谈商议,双方在地中海的夏国召开双边会谈,缔结邦交,划分市场,制定国际游戏准则。

    而这首次国际会谈也接纳了其他国家进入,建立国际次序,将各个民族、国家统称以“王国”,加强君权名义上的意义,继续削弱神权的存在感。

    借此和谈之际,各国趁机向中华国和美国示好并且购买军械扩充武备,引进技术与资本,为下一次爆发大战做准备。

    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尤其是阿拉伯人依旧霸占着圣地耶路撒冷,基督教国家的军队仍然赖在地中海周边袭扰和掠夺财富。

    苏木,就是在内阁换选以及国际次序建立过程中由东亚本土巨富摇身变成国际资本大鳄的一批人其中之一。

    他以身家四千余万元的财富抢占朝廷扶持英格兰大力发展的纺织业中,利用英格兰国内较为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招工开厂,纺织品倾销周边各国,挤占这些国家中单体家庭生产模式的经济体,造成大量纺户丢了饭碗。

    对此,英格兰王国并无不满,因为苏木旗下的产业每个季度都会缴纳大额税款,落入王朝大臣和皇帝们的口袋中。而且,这些产业也能间接帮助许多英格兰百姓就业,获得不错的生活环境。

    苏木在英格兰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忙于赚钱,但情人也没少找,贵妇们很是欣赏这位来自东方的新权贵,争宠斗艳。

    他也成了时常去英格兰皇宫里做客的贵人,因其贡献颇大,被亨利二世授与伯爵爵位,算是海外资本家中混的最吃香的一位。

    而没有人知道,苏木其人不过是张林财富的代表人之一。

第659章 秘本() 
持续暴乱多年的日本国终于是安分了下来,但代价就是日本皇室灭于一场大火,源于百姓对天皇治下的不满而发生的袭杀事件。

    以平氏和藤原氏为首,日本国内大家族迅速组建内阁恢复次序,并且向中华国递交新的邦交国书,被予以承认其执政的政治地位。

    外面的麻烦搞定了,各大家族开始收拾起打了十多年的烂摊子,首先就是内阁的势力划分,参考美国实行无有皇帝的总统制。

    在止兵罢戈后,中华国的大批资本家们涌入日本恢复商业生产,帮助其国大力发展资源开采、工建民建、教育和中小型港口。

    一个贫穷的日本国不是东亚合格的一员,帮助其富裕起来是李斌文内阁的既定方针,百姓不富,哪里有钱能买得起中华国的商品呢?

    中华国内已是进入了技术出口的时代,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如橡胶制品的生产和纺织品、纸品、三酸三碱这些污染极大的企业都引进到日本、高丽、占城、李朝这些东亚国家中,尽管运费高一些,但比之国内的重税机制,商人们更愿意把这些污染性工厂搬到邻国。

    计元武十二年第三期五年经济建设起,至今,国内共有大型万人工厂一百一十三所,工业带七十五处涵盖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人均收入增至六十五元每月。

    而此时的米价,才涨到一分五厘钱每斤。

    年初,张林带着几个随从从京昌铁路乘坐到开封后,转水路进入传输一带,历时四个月,没人知晓陛下去了哪里,只知陛下回返后像是一夜之间颓老了许多。

    北郊庄园,张林在书房里把绞尽脑汁,辛苦编写了二十年余年的秘本给整理成整整两大箱子,随后让内府总管刘灯安排一个会识文断字的死囚进入庄园里誊抄秘本。

    当死囚花了两个月时间把秘本誊抄出两份后,张林将原版秘本秘密埋葬在自己已在英灵山预设好的墓室里。

    这些秘本记录了大量关于后世的经济、人文、科技发展规划,以及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虽然有些只是概念问题,但泄露出去是会惹起大乱子的。

    一份留给本土皇室,一份是给与独立开国的大儿子张念,原版则是要随自己带进棺材里。

    碍于女人、子孙和大臣们的劝说,张林最终答应自己死后实行土葬而非火葬,在英灵山巅建造皇陵。

    带甲百万,富可敌国,一生荣贵,到死也不过七尺棺木的地盘。权利对于张林来说只是实现梦想的工具,但梦想处于达成后,他对于皇位早已无所挂念。

    前几个月,他去川蜀之地看了看自己另一个时空曾穿越的坡路,一无所获。失望之下,不由得生出似梦非幻之感。

    回返京师后,他忽生出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病,时而昏睡时而清醒,清醒时也木讷发愣,搞得御医们束手无策。

    按照陛下的身体健康,就算不能长命百岁,但再活个一二十年还是没问题。所有人都这般想,但偏偏陛下得了老人中常见的“呆傻”病。

    张林的记忆力大不如前,他自己也知道时日无多,原本以为自己能活到七老八十甚至五世同堂,结果才六十四岁就不行了。

    皇帝命是自己挣得,寿命就得老天爷看赏了。

    关于教育产业商业化后,朝廷将中学学校的创办权下放给商人们。不要小看育教行当,现在满世界都缺乏高素质人才,尤其是海外各国求贤若渴,中华国的农民到了国外都是技术性香馍馍。

    如今,国内大学已经开办了八百多所,培养了各行各业出色的人才,大部分大学生毕业既进入朝廷或者国营以及官商合营的重点工建部门里就业。

    对于人才的苛求,国内一直是处于半温不饱的状态,盖因各地都在按照朝廷的规划兴建水利、道路、工厂,就连牧场和农场都需要一定知识水平来承包,当地官署还会定期派工农教导队上门培训一些大规模畜牧养殖方面的方法。

    开国皇帝元武和第二任文定皇帝,都是致力于工农商业的发展,勤勤恳恳,有口皆碑。

    文定帝任期十年,与元武实四十一年开始十年一次的大巡查,与张林那时候相比,如今铁路和道路发达,路上少受颠簸之苦。

    “出去巡察,多看少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临行前,张林还不忘提点几句:“各地玩花儿头的官吏定是有的,切勿被表象蒙蔽了眼睛。如今没有锦衣卫,但天下百姓国民就是锦衣卫,多向国民取经定是不会错的。”

    张海认真地道:“是,孩儿记住了。”

    “唉,去吧,路上注意身体。”

    “父亲保重。”张海自二十六岁登基以来,如今已是十年,仿佛眨眼间的事情。要问他做皇帝是快乐多些还是辛苦多些,却是说不上来。

    臣民少了敬畏之心,却多了感恩怀德之心,没有了皇权的镇压,能够真正把心思花在民政方面。两派阁内自斗不暇,皇帝倒是乐得清闲。

    更多的,皇帝成了一种精神象征,是稳定人心的存在。

    京昌、开蒙、辽东、开广、山南、开青、云广众多铁路形成国家道路交通的大动脉,二十年累积下来共有两万三千多公里长,为此付出的财富会吓死这个时代的欧陆国家。

    别看北美督府的军力还算不错,但至目前为止,北美东西大铁路才堪堪完工三分之一的路程,光这一条铁路就把大皇子张念的脑袋愁白了。

    北美的发展基础虽然比中华国高,但毕竟人口限制了其成长速度,想要追赶上本土,至少还得两三百年的努力。

    眼下美国跳的欢,实则是双方在演戏罢了,本土内阁借叛逆的缘故彻底把皇室的权利给禁锢在国内,而北美则借机确定地位。

    内阁为何不对北美死缠烂打,毕竟开国君主还活着呢,其建立不世功勋又让权让位,把一个对本土实质上没有多大利益的美洲割出去无关痛痒。说到底,只是少吃一块肥肉的关系。

    整个西伯利亚那么大的土地,中华国都没心思去管去占有,一个北美也无所谓了。想要地盘?海外无主之地太多太多,多到根本看不过来。

    就光非洲那一片生产宝石黄金的富土,中华国都看不上眼。

第660章 养猪() 
原后世菲律宾一带的岛屿国家,陆续被占城、李朝、日本、高丽、蒲甘等国入侵,其上世世代代生活的土著人种们要么躲在深山密林中苟延残喘,要么就被逮捕后送到某处去服劳役。

    这一大片富饶的土地成了东亚联盟的地盘,被各国瓜分后纷纷展开移民建设工作。还是老套路,中华国霸占海峡两岸的交通便利之地,而其余土地则分给盟约国。

    这般残酷的丛林法则延续到后世,必然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血泪史,然而如今的时代却是没人想那么多。对文明开化的国家来说,看到那群衣不蔽体,蓬头垢面生活在丛林里的“野人”,内心甚至生不出怜悯,有的只是无尽的鄙视。

    这么富饶肥沃的土地,居然被这群不事生产的种族给糟蹋了,实在是浪费。而且,阿拉伯人居然把手伸进了东亚南海的岛屿土地上,他们想干什么,这是绝不能坐视不理的。

    这里被各国侵占后,中华国提议成立自由贸易区,纳入东亚联盟体系,对联盟外的国家为单一经济特区,对联盟内则免关税。

    至于以后这个临时拼凑起来的政权是否会一如既往地归于东盟内,亦或是独立成一个多民族联合王国,这已无关紧要。因为眼下把这片土地统一归于某一个国家是不理智的,因为各国利益纠缠,会有扯不完的后账。

    当然,中华国若是以武力相迫那就面上不好看了,至少暂时还没到为了巴掌大一块地方死不要脸。

    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各国的一致认可,盖因陆路交通不便,从中亚、西亚、欧陆运回来的货物现阶段是不可能从中华国的孟加行省进入云南后再输入日本高丽等国的。所以,马六甲海峡是东盟的贸易要点。

    然而,马六甲海峡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被中华国建设完善,炮台林立,港口设施俱全,成为亚欧贸易的中转点。

    准备成立的马来自由贸易区中,中华国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其次就是日本国和高丽两个国家,这地区也是张林后手打算将来当做高丽和日本闹隔阂的祸根。

    人老不死既为妖,他虽年事已高,但论及调控各国关系和民族矛盾的手段愈发炉火纯青,这时代恐没人能有他这种目光远见和大局观。

    不论是银务署、官商合营的银行以及黄金储备政策,初期几乎没什么人可以理解,但到现在,内阁已是发现了这政策的好处,对于调控宏观经济和抑制外海贸易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别的不说,就光现在地中海的贸易圈内,中华国各大银行发行的兑票业务如日中天的红火,由于信誉度极高且保证金雄厚,最关键是实行保密机制,不论哪一国的商人或者是官员都愿意从中华国银行走账或者存款。

    这时代的全世界,也只有一家银行可以抗拒任何人对客户资料的所求,那就是大本营在松江市的大东亚银行。就算是朝廷要查询客户资料,也是没有权限,除非得到皇室,内阁和国会的同意。

    北郊庄园,阳光明媚的午后。

    张林倚躺在摇椅上晒太阳,身上盖着薄毛毯,迷糊中只听到耳边有女孩儿清脆的叫声一声接一声地喊着。

    他睁开眼,就看到一个玲珑剔透的八九岁小丫鬟在跟前叫唤,微微一笑缓声道:“小果儿,你怎来了?”

    这粉嫩剔透的女孩子全名叫作燕果,是燕青的孙女,跟张林的孙儿在同一所学校上学,五六岁时候还常到宫里去玩。

    “我来看望张爷爷啊。”燕果儿可爱地说道,对旁边一个躲在门柱后龇牙笑的男孩子嘟嘴卖了个萌,回头也是笑起来。

    张林瞌睡尽去,心情大好,便带着这两个小家伙在花园里聊一些趣味故事。期间还问了问燕青的身体,得知对方身体硬朗,顿顿两碗大米饭。

    张林现在食量远不如往常,一顿一小碗,平常饿的时候就吃些零嘴,正餐却是吃的越来越少。几女中像唐玉仙、张贞娘、潘金莲她们,更是顿顿得有粥汤之类。

    傍晚时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