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334部分

水浒大宋-第334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汉人男子和欧洲女子所生的孩子,带有明显的亚洲人特点,面庞较为精干,不像欧洲那么松软,从外观就能区分出来。

    汉人女子和欧洲男子所生的孩子就明显是欧洲特色。这种混血儿一般是随父亲的血统遗传下来。

    张林这俩年倒是想生一个混血儿,可是在英格兰和法兰克少女夏丽和娜莎身上夜夜折腾也没结出个果,大为失望。

    当初这俩个小洋马进宫时才十四岁,一眨眼,俩人都快二十了,正是青春靓丽焕发活力的年龄。

    这些天两匹小洋马碰到了故乡来的使节,不由得兴奋异常,将平时积攒下来的嫔妃福利都赏给了使节,带回去给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

    她们眼中的小钱钱,但在祖国使节跟前就是巨款了。皇宫嫔妃的吃住开销是朝廷内阁补给一部分,皇家内部还有自己的产业,在很多行当里有股份,富可敌国。

    在现下的世界范围内,一夫一妻制度其实主要是源自于西方和基督教文明,不像中华国这般可三妻四妾。

    早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共和国就已经确立了“一夫一妻制度”的“神圣婚姻”。从罗马建城直到西罗马灭亡,罗马人都是古代世界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的范例。

    至于基督教,根据耶稣的观点,创世记描述了“一夫一妻制度”是耶和华的思想,残忍的以色列人破坏了“一夫一妻制度”。造物主…耶和华支持“一夫一妻制度”,所有违反“一夫一妻制度”的欧洲人,都将会受到耶和华的惩罚。

    所以夏丽和娜莎初来皇宫时,对中华国主有这么多女人感到不可思议,但经过女官调教后很快就适应了宫里富裕而清闲的生活。

    皇宫里的西洋苑和郁香苑就是夏丽和娜莎在这片土地上的家,只是她们的男人还有十多位其他的女人,能来她们苑子的次数每周只有一两次。

    不过当她们看到内府总管刘灯到来后,立刻喜出望外地迎了上来,果然看到某太监身后不远处跟着一队人。

    “什么事儿这般高兴?”

    进了苑子后,张林摸摸娜莎的小脑袋,笑道:“听说你给了温克多十万多元的金银珠玉首饰叫他带回去给你的弟弟?”

    “是呢陛下,您不会生我的气吧?”娜莎小心地问道。

    她在故乡的生活环境不是太幸福,要不然也不会被家里人卖给东方来的商人,如今她升天了,自然想要资助家里。

    对于被卖掉,她觉得很正常,毕竟有人买可以生活无忧,总比饿死或者去酒馆里当伎女强。

    张林笑笑,道:“朕已着人安排了此事,若是找到你弟弟,可以去中华驻外使馆里培训一番,正好那边需要熟悉当地环境的工作人员。你的弟弟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谢谢陛下,您真仁慈。”

    张林转头问道:“那你呢小夏丽,家里有没有亲人之类的想要生活的更好一些?”

    “陛下,我父母当初卖掉我就已经得了一大批赏钱当然,如果可以的话,我很想把他们接过来住。可以吗?”

    中华国接受海外移民,只要女人不要男人,这虽然不是明面上的规矩,但却是潜规则。所以这些年,国内的混血儿大多是母系白人,金发碧眼的国民愈来愈少。

    朝廷制度对于户籍的审查是严格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这其实也是防止技术泄漏的必要手段,只针对进入内陆工业带的外地人。

    说他张林是种族主义者其实也不算错的,至少他很讨厌黑色。

    后世常说日本高丽洋人如何如何凶残卑鄙,其实放到这个时代,中华国对待异族的手段算得上更凶残。

    民族之间,没有温柔可讲,有的只是铁与血,强大才有生存权和话语权。

    看一件事得从另一方面去看待,就好比百姓称赞的元武皇帝张林,性格温和,自建国起就没荒淫奢侈过,吃的喝的用的都很简单。对待身边的臣民也是爱民如子,宽和以待。

    但从民族角度去看,这人手上沾染了上百万人的鲜血,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民族被他下令给干掉或者同化。

    生活上随和,政治上铁血残酷。

    就光开国以来的两次整风和三次全国性反贪巡察,多少官员被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地送进了矿山劳教致死。

    别说朝堂上的官员和市井百姓,就算是妻妾嫔妃和儿女都不敢说了解这个男人,总觉得元武皇帝做事全凭一个念头。

    追求的是一念通达。

    随着阅舰式带来的诸国访问结束,便是大批的军械售卖协约,商务总署和外交总署忙得里焦外嫩。

    张林则找到人口计生总署,制定了中华国第一部移民法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把国籍这个名称给确定了下来,同时,开始限制外来人口。

    因为通过这二十年的奖励生育,人口已是暴涨到了接近两亿人,以后只用保持千分之八到千分之十的比率增涨,百年后就可以达到接近五亿人口。

    百年光阴看似漫长,实则弹指间功夫。

    人计总署同时颁布了新的生育制度,从元武二十年起,男丁家庭的生育不得超过两个。多生则课以重税。

    为了照顾国民对朝廷出台新计划生育的政策的理解,宣传组织总署组织宣传队,通过集体宣传,贴大字报等方式普及优生优育的好处。

    国家资源就这么多,人多了,分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源就少,生活水平下降谁愿意?

    与此同时,女性公务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内阁和国会就此事争吵了大半年,总算得以让女人的地位得到提高。

    女性公务员的选拔是从女子中学里挑选,配合“女子成婚法定年龄18,男子20”的新条规,技提高国内闲置劳动力的利用率,也能把人口增长的速度降下来。

第635章 残酷的法则() 
光阴飞速,第五个经济建设计划到来。

    这个五到十年,朝廷主要任务就是建设国内交通网络,修建铁路,因为蒸汽机的技术业已成熟,实验火车运作良好,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说到建设交通网络,张林带来的中国地图,他参与共建总署的道路网络建设全是参照后世地图。

    毕竟有现成的不用,那是傻子。

    未来十年的三条大铁路,一条是津荆路,从北京“天津行省”直通东西两广行省。第二条是京昌路,从杭州为起点,直达西北高昌行省。第三条是辽东铁路,连接津荆路然后通往外蒙行省。

    这三条贯穿中华国东南西北的铁路全长共计八千五百余公里,相当于在陆路上从东亚杭州一直延伸到欧洲的德国。

    张林给工建总署定下的目标是三条,但至少要在十年之内打通南北、东西两条。

    铁路工程是看得见的利益,修到哪里哪里的经济就增涨迅速,朝廷采取官商合资的方式向各大银务机构贷款,召集各地大商会投资入股,许诺利益。

    羊毛出在羊身上,只要路修通了,货物运输何止快上十倍?光是每年节省下来的人力畜力都难以估计,是关乎国运的大工程。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种大树。这句话当然不是屁话,交通便利就不说了,现在各行各业对木材的需求量极高。

    船只、货箱、建筑、车厢,各地大建设中需要的木材以海量计,如果一味地砍伐而不知道种植,几十年后中华国土上估计又得像后世那般闹出沙尘暴了。

    所以,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可以提前预支某些灾难而早作准备。砍伐树木,必须补种两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轨道铁路的技术古已有之,但运用在蒸汽机车上却是历史性突破。

    在皇家科学城中,张林曾试坐过小型实验火车,运作况且还不错。不能说舒服,但感觉新鲜,是那种熟悉而又陌生的哐哧哐哧声。

    老实说,花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建设国家主干线,对于不成熟的火车技术并不是一件性价比高的事情。但这个交通计划意义大于实用性,乃是张林为激励后人努力而打的基础。

    铁路大贯穿建设计划的出炉,其实就是建立在蒸汽机技术稍有进步的基础上,深入内陆地区的工业带,你可以看到蒸汽机已是在城镇规模的工厂里普及了开来。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封锁的工作是比较艰难的,毕竟蒸汽机的原理简单,只要是见过一眼的人都能大概明白它的工作原理,想研制出来并不废多少工夫。

    但是不把这种技术放出来使用是不行的,就算再是藏在掖着,码头起吊机,民间抽水汞、蒸汽机床总得用得着。就算是轻工业,也需要大范围普及。

    所以,这些年沿海一带的行省没少闹嚷嚷,多次跟朝廷上书要求蒸汽机开放到沿海一带。毕竟人口密集,纯靠水力和人力实在是浪费资源,而且不效用。

    朝廷能做的,也就是在港口货物往来方面和海外商人活动范围做文章,用诸多“非国民”的制度来减少技术外泄的可能性。

    就在中华国内轰轰烈烈开战第五期工建计划时,蓄谋已久的因为宗教、贪欲所发动的基督教与***文明的碰撞还是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中华国共有两个海军陆战师团合计三万余人驻扎在吉布港和犹太夏国,不过暂时保持中立。这场因为圣地耶路撒冷被***统治的战争,战火将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尽数笼罩进去,上千万人受到波及。

    自从第一次宗教战争打响,西欧王国的骑士们入侵阿拉伯世界,暴富满载而归的士兵比比皆是,抢的财富永远比自己赚的更直接。

    由于海路打通……东亚到西亚犹太夏国的海上商路,也因为中华国主导的外交机构在亚欧诸国之间流行开来,各国都设立保持中立的外交使馆负责国与国之间的情报、商贸和交流。

    从海路走,不用绕过非洲等两年一次的季风,半年不到就可往来一趟西亚。所以,大宗贸易采办的活动集中在了吉布港,以及犹太夏国的地盘上。

    贸易主导国的中华国不顾西亚诸国的利益,将棉布、丝绸、粮食、酒水、瓷器、军械等各种货物的价格降了下来,没有这些西亚各国充当中间商,比之原先售量更好。

    这引起了西亚大食国的不满,但中华国毫无畏惧,因为军部在西亚驻扎了约莫三万余人,配合犹太夏国的无万余人,足以打一场规模抵御战。

    尤其是海路,别看他们买了不少舰船,但中华国在新式风帆蒸汽混合动力的铁甲舰入役后,敌对国的木壳战船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无法相比的。

    更何况,他们这些国家刚从刀弓接舷战转变为侧舷炮战的时间很短,连训练都还及格就别说跟中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冲突了。

    韩世忠任职国防大臣后,贵武从孟加行省调回本土回任陆军大臣,同时兼任军部总参谋长。杨文广从国内调往孟加半岛,就任孟加总督。

    而天竺半岛上的土著们这些年在军部的围剿下,死的死,逃的逃,除了躲在深山老林里的,其余土著俱都被关进了劳教所中服劳役。

    对这批土著而言,劳役期满后,会被被放回天竺大陆。至于不听话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可以说,半岛这些年的基建工作之所以能飞速发展,离不开当地上百万土著们的血与泪。尤其是秦桧就任行政副总督的三年,几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岛上的政策。

    不论是孟加半岛还是吉布港,亦或是北美督府,驻外军部对外土著们的政策都大同小异。那就是干活到死,要么就逃离他们的土地。

    张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牢牢贯穿了对外执行清剿任务的军部,不知不觉,国内外的中华国土上挂起了一阵民族风潮。

    某人急于打通南北东西铁路交通网,也是想进一步把民族主义的思潮给掀的更猛烈些,提前把这种思想给烙印在国格上。

第636章 欧亚战争() 
银务总署,国库。

    张林巡察完国库里的黄金储备,对钟涛这些年的工作很是满意,此人才干一般,但勤能补拙,而且比较务实。

    目前中华国拥有黄金储备五千三百余吨,再包括其他银行、商会私藏的黄金,估摸着翻两倍不是问题。

    惊人的黄金储备将物价和货币面值稳得不能再稳,中华国的经济入侵方阵经营了这么多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战果。

    这是看不见的战争,是隐藏在血与火下的战争横财。

    别说国库和银行了,就算是皇家内库府,都有着两百多吨的黄金储蓄,珍宝、艺术品更是不计其数。

    张林对钱没什么兴趣,这才财富都是他这几十年入股各行各业正正当当地赚来的,内阁大臣们都知道皇室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