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91部分

水浒大宋-第291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九月初,斡本、兀术带着余部三万多残兵败将的骑军回到中京大定府休整。

    第二日,斡离不完颜宗望拖着病恹恹的身子来到大定府,斥责几句后带着大军返回东京道会宁府。这支大军是属于戍卫京都的机动部队,这次被抽调出来已是冒着被汉人趁虚而入的风险,却没想到羊入虎口。

    大军跋涉之途,各地辽人百姓幸灾乐祸,回到会宁府后,金太宗迫于压力剥了斡本、兀术的统兵权,令其二人带数千本部族人前去率宾府驻守海参崴半岛上的汉人军队。

    斡离不接掌大军统兵权,以休整名义调到盆奴里、越里吉一带顺便监视室韦部族。

    这一战过后,几个亲金的蒙古和契丹部族明显有些不安分的动静,对元帅府的调令找各种理由拖延和婉拒。若是昔日的大金国,定然会发兵问罪。然而如今,女真本族却是不敢再大动干戈了。

    汉人抽调兵马援力北上的动迹瞒不过金国的探子,西京道桑干河一带和中京道关外一带的汉人大军渐渐加强了攻势,似有全线推进的迹象。

    对金国来说,放弃西京道和中京道是不可能的,一旦这两地失去,中华国便可兵峰直抵上京道和东京道。

    上京道乃是蒙古诸多部族所在,一旦汉人和他们相邻,必然会明目张胆地勾结到一起。而东京道乃女真部发家之地,无有关内外那般的天险地带,如何阻挡汉人火器军?

    且失去了西京道,中京道后,金国辖地控制的人口将大幅度衰减,仅凭东京道的粮食产量根本无法满足十万大军的消耗。除非冒着被辽人百姓叛乱的风险加大剥削,但真到这一步,就跟自杀没两样了。

    九月初十,军部作战命令回来后,种师道立刻作出部署,命令杨文广部越过早已被十门5。75型长管加力炮摧毁防御工事的桑干河北岸,向山阴和怀仁两县进攻。于此同时,少校混编营营长刘琦、刘光世率部一万余众从朔州出关,攻打平鲁县。

    北部军区协防蔚州的刘忠、罗开泰、厉天佑三部混编营一万五千余人,进攻弘州顺圣城一带。张有钱(出身虎威军)领一个混编旅一万三千余人也协同刘忠三人进攻阳原府城。

    北部军区,贵武抽调两个混编旅出关古北口,强攻北安州滦平和兴化一带。另一支大军由胡健安率领西出居庸关进攻西京道的儒州和可汗州……延庆和怀来城。

    中华国不动则已,一出手便是全线将近十五万大军的并肩推进,中京道偏南地带和整个西京道岌岌可危,处于汉人全面攻势中。

    炮火遮天蔽日,汉人依旧沿用老一套战术打法,炮弹洗地,步军推进,骑兵侧翼和扫尾。

    在前几年的小规模接触中,金国驻守南线的大军还能勉力支撑住,但在这般大规模攻势下立刻就显现出了颓势,弹药告急,逃兵溃败现象十分严重。

    数年见高压政策和苛捐杂税的诟病爆发出来,辽人百姓不愿效力,蒙古和契丹族仆从军一触即溃地保存实力,让得汉人大军轻轻松松地打了进来。

    刘琦和刘光世率部出击朔州,三日便攻克了平鲁县,向东进军与杨文广大部联手拿下金军重兵把守的山阴城,击溃敌军三万余人。

    任是完颜宗翰如何的牛逼,在缺钱缺粮缺弹药、民心不齐军心不振的情况下也无法力挽狂澜,昔日女真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骑军迂回包抄和穿插战术在步步稳扎推进的步阵火器大军面前就如一张纸般脆弱。

    越是舍不得丢弃城池,金军的骑兵优势就愈发发挥不出来,离开了平坦宽阔的平原而跟汉人进行城池攻防之战,显然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完颜宗翰明知这般守不住,但却不能不守,一旦大军撤退,整个关内之地就彻底失去。即便保存了大军,民心和军心也将一蹶不振,比起吃败仗,丢城失地显然更为致命。

    再者,一退再退,他能退到哪里去?退一城,汉人便拿下一城,金军士气便丢一分,再说退军不意味着不消耗粮草和弹药。

    为了给宗望拖延时间,完颜宗翰调集大军死守西京道,甚至违抗朝廷“善待辽人”的明令,残忍地把辽人百姓强压到前线充当炮灰,借以拖延汉人进攻节奏和消耗弹药。

    面对成千上万被金军驱赶的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辽人百姓,中华国前线大军的确是下不去手,派出骑兵与金军骑队交战,趁机让辽人百姓逃散然后进行收拢,再将他们成批成批地送回国内服劳役。

    当这群辽人百姓被金军强迫冲阵的时候,前线将士们也不得不保正自身安全,进行无差别炮击,生死勿论。

    西京道一带十室九空,百姓死的死逃的逃,其状惨不忍睹。

第552章 西迁() 
狗急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

    金军拿辽人百姓当炮灰的打法,中华国军部早已有心理准备。不但如此,连恶心的“瘟疫”都有堤防。

    这年头,民族与民族之间抗争,关乎生死存亡的时候,根本是没有道德底线的。一旦军队聚集是很容易产生瘟疫的,多有将官把病死的士兵或百姓尸体当成“生化武器”扔进河流和敌方阵地上。

    对这种“生化战”自然也有应对之法。那就是生石灰消毒,不准许士兵喝没有烧开的水,一旦发现流行疾病后立刻隔离和治疗,己方和敌方战死的尸体必须即日火化。

    中原大地上自古就是战争不断,什么稀奇古怪的战法没碰过?早就有郎中研制出了治疗瘟疫和鼠疫的药物和趋避方法。

    卫生总署在张某人指示下早年就开始对全国范围内的药方进行整理归纳和汇统,尤其是针对瘟疫这一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大宋医典千金要方凡是出书的抑或是民间有效的“野方子”,俱都被朝廷整理进了中华医典里。

    瘟疫战是个大杀器,既伤敌又伤己,不到万不得已,女真族也不敢搞。本就不得民心了,再搞瘟疫战只会天怒人怨,到时候不论是受害的蒙古部族还是辽人,都不会对女真族善罢甘休的。

    所以当有部下提出这个战法时,完颜宗翰一言否决,并且将这个“妖言惑众”的下属推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此时,辽人贵族和蒙古几个依附金国的部族虽然暗地里耍小动作,但并未跟女真人明面上翻脸。要是女真人敢搞瘟疫战,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拉着族人回家。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对瘟疫畏惧如虎,这玩意杀起人来哪里管得上是敌是友,少则数万人多则几十上百万人死掉,能延续数年,比战争造成的伤亡恐怖百倍千倍。

    汉族历史悠远,针对瘟疫早就有一套趋避和防治手段,草药和郎中资源丰富。但金国无有,女真族和蒙古族更是缺医少药。要是玩起瘟疫,能不能占到便宜难说,但己方一定是要先崩溃的。

    所以,当探子从金军内部得到完颜宗翰斩杀提出瘟疫战法的消息后,中华国朝廷立即作出反应,往前线加大输送生石灰和药物,着令前线将士严格执行随军防疫军医们的卫生要求。

    从辽地带回来的百姓一律隔离,观察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劳役部署。只要有提前的预防措施,瘟疫是绝不会流传起来的。

    另外,朝廷派出使节前往金国,对金国这种“拿无辜百姓当炮灰”的战法严厉谴责。

    自古以来,中原大地上的战争都是职业兵之间的对抗,凡是驱使百姓攻城的军队都会遭受道义上的谴责,比之欧洲,中原大地上的战争法则要文明许多。

    所以,大部分能够入住中原的游牧民族俱都在汉文化熏陶下默认这一条规则,哪怕是跟宋国打了上百年的西夏国和原辽国也不屑于玩这一套。

    也就是女真族这种尚未开化的民族再进入辽国的前几年实行烧杀掳劫政策,待得金国立国后,就学习辽国善待汉人一般,安抚治下的辽人百姓,稳固统治。

    所以,女真族对辽人并未实施屠杀,最初还颁布了减免赋税发展民生经济的政策,因为军费不断耗损才被迫征收税赋,以至于辽人百姓被盘剥到活不下去才开始闹事。

    女真立国后,女真本族的大部分人都是武官系列,而文官体系都是由辽国旧臣担任,帮助金国处理朝政。

    完颜宗翰驱使辽人百姓当炮灰的消息根本瞒不住,惹得辽人文官们大有怨言,施压金太宗。

    完颜晟不得不提醒元帅府“收敛一些”。现在蒙古人见风使舵,要是把契丹贵族也得罪了,那女真族就彻底失去了辽地统治基础,局势只会更恶劣。

    完颜宗翰也是有苦难说,不驱使辽人百姓当炮灰,难道让故意保存实力“一触即溃”的蒙古和契丹军队上前拼命吗?女真族军队本就数量不多,前番吃了败仗后,全国本部兵马连十万之数都不到,如何能跟汉人打消耗?

    驻扎在平鲁和山阴城的五万仆从大军,三天都没扛过去就被汉人打得逃的逃,降的降。六路战场中,也就弘州阳泉府和奉圣州的文德、永兴府打得有声有色,可那也是建立在女真本部军马的耗损基础上,且三路连连告急求援,看样子也在汉人炮火摧残下守不住几天了。

    金国火器本就生产不多,若是不集中起来,这里放几门、那里放几门地部署,根本毫无效用,最多是延缓汉人破城的节奏罢了。

    为了拖延时间,完颜宗翰只得放弃奉圣州关内之地,将十五万大军尽数抽调回来,分四路重兵驻扎在大同府周边的左云、怀仁、弘州阳泉府、阳高…长青的四处地带。

    完颜宗翰手里有三万本族精锐骑军,这支大军是无论如何不能折损的,充当监军分驻四处和大同府。只要拖到明年开春,他就带着本部大军从关外退到上京道,与几个弟弟汇合准备带着族人们远离中原,管他蒙古人和契丹人死活。

    到时候,他手里的三万本部精锐,加上斡离不手里的一万五千人和斡本、兀术、图朵驻扎在率宾府的一万族兵,有接近六万人的大军足够掩护着愿意迁移的族人去往西域了。

    凭着这六万精锐骑军,还怕在西域那边闯不出名堂?到时候修生养息几十年,造多点火器再杀回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之事。

    只是天不遂人愿。

    殊不知远在中原国京师的元武陛下早就针对女真族可能的“西迁”作出部署了,不然折彦质部五万步骑军为何进驻于巳尼湖后就按兵不动了?

    当对金战争提前一年打响后,原本收复大理国的军事行动搁置下来,七万近卫御林军抽调出三个混编旅进驻西北地带,在入冬前将到达原辽国上京道西面…阿尔泰山粘八葛部的鄂毕河上游……巴尔瑙尔一带。

    在后世,巴尔瑙尔一带是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南部城市,阿尔泰边疆区首府。只要是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从东往西“逐水草迁徙”,鄂毕河上下游几乎是必经之地。

    张林虽然不懂的具体的战术指挥,但眼光比起这时代的人可强的不是一点两点,不但从近卫军从调派三个混编旅近无万余人,还把西南集团军的吴阶和西部军区的王童各率领一个混编旅赶去支援。

    五个混编旅,由栾廷玉大校统帅,吴阶中校为副统帅,接近七万人的步骑军!

    若女真族真要迁徙,他们首先得绕过折彦质部驻扎在于巳尼湖的五万大军(四万三千人)和蒙古投诚的几个部族(梅里急部、萌古部、北阻卜部、乃蛮部)围剿和追杀。就算能冲过去,还得面临巴尔瑙尔一带的七万步骑军阻击。

    张林对军部下达的命令是:一旦女真族西迁,务必剿灭,宁可战损一比一,也绝不放他们冲出包围圈。

第553章 工业带() 
军部对元武陛下对待女真族的灭族狠辣态度感到不可思议。

    因为全线战争提前爆发,所以韩世忠的“铁钉行动”也改变策略,军部将于入冬前再调运一个混编营加强海参崴的军力,并且组织两百艘商船运送两批次的粮草和弹药过去。

    韩世忠得到的最新军令是等混编营到达后,其部必须出动出击,从金国腹地牵制其朝廷的精锐族兵。

    根据军机署和锦衣卫的情报,金国在西京道上拥兵(原先十八万)十五万,本部族兵为三万。中京道拥兵八万,本部族兵为一万。东京道上拥兵五万,族兵为三万。上京道拥兵六万,族兵为三万。

    因为前番斡本、兀术(完颜宗干、宗弼)大军战败后,其东京道族兵抽调了一万人回上京道驻防,加强控制蒙古茶札剌部,镇压敌烈八部、和乌古部,同时威慑蠢蠢欲动的契丹室韦部族。

    也就是说,目前东京道上的女真本部族兵不过两万余人,算上其他部族仆从军也只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