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90部分

水浒大宋-第290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良清清嗓子道:“陛下,既然茶札剌部、乌古部和室韦愿意暗中相助,金国大势已去矣。此番斡本、兀术前后折损三万余人,元气大伤,至少在入冬前,他们是再无力组织五万规模以上的精锐骑军。此番金国突然发动强攻,实属不智啊。”

    吴用抚须笑道:“看来折彦质部进驻于巳尼湖给金国压力不小,金军若是无有表态,恐失蒙古诸部人心。现下可好,偷鸡不成蚀把米,可笑至极。折大校能顶住金军突袭,实乃大功一件。”

    张林淡淡地道:“折彦质部可是步骑军,五万兵马中有一万三千火枪兵。从战损上说,并没有比金军强太多,可见其部的确是被打了突袭,防御工事构建和侦察并不尽如人意。”

    内阁大臣们俱都面面相觑,陛下所说不无道理。

    从战略上讲,折彦质部五万步骑军进驻于巳尼湖确实是成功破解了金国联兵蒙古诸部的局势,通过一次小规模战斗和一次大规模突袭战,不但把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拖下水,也把茶札剌部、乌古部和室韦三部震慑的跟女真族离心离德了。

    但从战术上讲,折彦质的确是吃了金军突袭的亏。按照两国这将近四年的交锋经验,只要固守防御工事,中华国还没吃过一次战役损失近六个营的大亏呢。

    最大的一次战损,也就是灭西夏过程中被李察哥围攻打垮的加强混编营。不过那次是李察哥将近七万人围攻五千人,才吃下了两千五百人而已。

    这次呢,五万对七万,居然损失了六千人!

    “有功论功,有过罚过,折彦质的事回头再说。现在如何处置茶札剌部、乌古部和室韦三部?”

    吴用道:“陛下,此一时彼一时,其三部虽是当初南下犯我中原,然现下却是不可不交。若有其三部暗中相助,甚至直接举旗抗金,则蒙古诸部必然响应我大军东进,或许用不着明年,今年就能打下金国会宁府。”

    张林看看陈良,后者沉声道:“此与既定战略相悖,我朝骑军未成,若是贸然召集蒙古八部,恐其趁机坐大,万一有人居中密谋,到时免不了又是一个金国!”

    这确实不可不防,要知道深入蒙古草原的折彦质部只有四万余人,若把蒙古八部召集起来,万一里面有野心家把蒙古八部统一了呢?

    到时候趁着干翻金国的机会大肆抢夺火器,万一再反水一刀,中华国岂不又得面对一个能轻轻松松组建出十万多骑军的新强大游牧政权?

    现在的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与投靠金国的三部不合,中华国还可以居中离间,制衡双方。要知道,西京道上可还是有阻卜部和白达旦部两个仆从蒙古族呢。

    这时代的蒙古族也不是什么好鸟,兴许他们不敢来中原掳劫了,但对从金国身上扒肉下来绝对是乐得伸爪的。

    跟一个穷的叮当响的民族讲“军纪”,无异于对牛弹琴。

    吴用沉思许久,缓声道:“陈大人此言有理,这些蒙古部族确是不可不防。莫不如东西两线按兵不动,在北线可以组织一次大战。西京道上金军十数万,若能一举击溃他们,我朝可趁机掌控整个西京道,兵峰直抵中京道。”

    张林对陈良道:“战备物资可足?”

    陈良想了想,点头道:“无论士气,还是粮饷弹药,都足矣。况金军刚吃一败仗,军心不振,此时进攻,确是好时机。”

    “你和参谋部先行推演,尽快,需知战机转瞬即逝。此番金国突袭折彦质部,如朕所料不差,该是其国笼络的蒙古部族镇不住了,否则不会如此拼命。正常情况下,金军骑军最多损失一两千人便会退走,迂回围攻,这从其余蒙古部族三部袭尾,三部隔岸观火便能洞悉一二。”

    张林起身,双手按在案上,俯视道:“既然要打,那就敞开了打,朕要你们军部这次不但得拿下西京道,中京道也得吃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杀气凌冽:“人言一泡鸡屎坏一缸酱,话糙理不糙。草原上的人太多了,哪怕战损多一倍,咱们也得把后世子孙的麻烦解决掉。茶札剌部、乌古部和室韦三部,阻卜和白达旦两部都是当初跟随金军南下的仆从军,他们想投诚可以,一律以战俘规矩办。他们不愿意,那就杀到他们愿意。对于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和北阻卜部,以乃蛮部次一级的规格进行封赏,不封爵!”

    “他们愿意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打!朕倒要看看,是他们草原汉子的骨头硬,还是咱们中原汉家儿郎的刀子硬!”

第550章 战损处罚() 
因为金国突袭的变动,南方收复大理的军事行动被迫取消,两线战争对财政压力太大。反正大理国是毡板上的肉,跑是跑不掉的。

    既然军事计划取消,那朝公署在此遣派使节和参谋去往大理国联络高氏通传消息,并且可以提前暗中策划一些动摇大理段氏的策反行动。

    此次提前一年时间把刀子瞄准金国,虽然诸多准备尚未完善,但也不是说打不了。要看金国西京道上的完颜宗翰十八万大军能撑多久,中华国的弹药储备绝对够北线二十五万大军打半年的。

    西京道,大同府。

    当斡本、兀术突袭战败和梅里急部、萌古部、敌烈八部三个蒙古部族追尾偷袭的消息传到完颜宗翰耳里,无异于晴天一声惊雷。

    要知道这次突袭的七万骑军可是女真族、奚族、部分辽人和蒙古人组成的精锐大军,装备了元帅府好不容易凑出来的一千五百支火枪和将近六十门铁炮。

    七万人,死伤三万。

    更重要的是,这一战直接导致军心震荡,许多仆从部族开始离心离德,甚至出现了大规模逃兵现象。一旦大金国失去其他部族的支持,女真一脉最多只能凑出来六万勇士,根本无力抵抗汉人的进攻。

    完颜宗翰想起了那大雨磅礴的一天,在东京城外封丘一带与那个汉人皇帝的阵前对话,对方的话语犹在耳旁。

    “是,我今天可能拦你不住。但你别忘了,老天总不会一直在你们头上下雨。我汉人有万万之数的百姓,而你金国只有十数万户,今日你若不放人,来日我必率军讨伐你金国,十倍之仇报还你们,屠你女真满门。”

    汉人皇帝当初说的没错,草原之神不会一直眷顾大金国,如今就是汉人以血还血的时候了。中原国人口太多了,多到令人绝望,

    “大哥,那查不合要带走部族儿郎,如今已被我请去帐中,如何发落?”完颜宗望踩进营帐中,蜡黄的脸泛着病态的暗泽。

    完颜宗翰抬头瞄了一眼,心中感慨着一向沉稳脾性的二弟居然也变得如此急躁了,点头道:“只查不合吗?”

    “车辖奴似乎也有此心思,只是暂未挑明。”完颜宗望沉声道:“这群蠢货,如今想走就以为汉人会放过他们?愚蠢至极!”

    宗翰摆摆手,坐起身叹道:“草原上的狼群觅食是同进同退的,与其让他们在军队里勾心斗角,还不如放他们离去。二弟,为兄需要你回去禀明陛下,陈述厉害。趁着汉人尚未在草原上布下重兵,我们还是带着族人向北绕过于北海(于巳尼湖)吧。趁马儿还能跑,族中勇士们还活着,一切还来得及。”

    完颜宗望哽咽道:“大哥,您已经放弃了吗?”

    完颜宗翰长声道:“或许父王也没有料到这一天,不论大金国有无南下,汉人都不会允许有一个强大的敌人环伺在身边的。去吧斡离不,如果叔辈们不愿意,你就暗中联系图朵,让他做好准备带着族人去往漠河,绕过石勒喀河,沿着勒拿河、安加拉河去鄂毕河。只要族里的女人和孩子活着,我们女真人就永远不会被灭绝。匈奴和突厥人可以做到的事,我们女真人亦能够做到。”

    “大哥,这至少要等到明年开春季节。”

    “我会给你争取时间的。”完颜宗翰脸色坚毅起来,似乎又恢复成了曾经战无不胜的战神勇士:“我有预感,汉人会借着这次机会很快发动进攻你回去后,把我的意思说给斡本、兀术,他们会听你的话。”

    完颜宗翰凄声道:“大哥,那你呢?”

    “我么?自然是留在这里了。斡离不,女真勇士是从不会面对困难而哭泣的,收起你的眼泪,带着族人们活下去。就像海东青一样,既要能振翅天空,也要学会躲避风雨。”

    “大哥”

    于巳尼湖南岸,折彦质面色沉毅地坐在简易搭建的营帐中,在他的面前跪着两个满脸惶恐和懊悔的士官,帐中沾满了尉级和校级军官。

    虽然步骑军依靠防御工事击退了金军突袭下悍不畏死的进攻,虽然取得了杀伤敌军两万多数的战绩,但自身也伤损六千余。

    开国以来,中华国还没有哪部军队遭受过三千人以上的战损了,呵呵,他折彦质可算在军部出了大名声。

    罪归祸首,就是这两个在雨夜缩小巡逻侦察范围的下士军官,在金军雨夜突袭的时候,他们两个小队哨骑兵居然躲在避雨处喝酒撒欢,以至于被金军前锋哨骑抓个正着。

    折彦质越想越气,恨到牙根痒痒,手猛一挥,喝道:“拉出去,枪决!”

    按照军法,凡尉级军官在非战是不可执行枪决的,必须监押后移交军法办公署处置。但这两人才下士军衔,级别不够。

    作为这支步骑军最高司令官,折彦质有权处置,临时执行军法。

    “司令官,饶命啊,小人再也不敢了。”

    “求司令官开恩,小人上有老下有小咱们也把消息带回来了啊。”

    面对求饶,折彦质怒喝骂道:“小人小人的,一副奴才嘴脸,军纪条例都忘了吗?你二人把消息带回来了是不错,但金军是跟着你们回来的!暴露大军方位,你二人还敢求饶?给我拉出去!”

    军纪队士兵立刻出动四人,两个架一个把绝望的二人拖了出去。少时,外面传来噼里啪啦一阵清脆的枪声。

    军纪队队长踏入营帐,肃声道:“司令官,枪决执行完毕!”

    “尸体烧了就地埋葬,不得设碑。通传全军,以儆效尤!”

    “是!”

    战时出征在外的军队中,若是士兵违反军法罪行致死,枪决后尸身虽然就地火化埋葬,但却不准许设碑刻名,其家属不得任何抚恤金,只能拿到当事士兵死之前的补贴和工资。

    若家属想安葬当事人,只能在国内当地官署指定的墓山(中华国开国后就明令民间百姓禁止乱葬,还严格规定了墓穴占地大小)另外设个有墓碑的衣冠冢,一切费用自付。

    如果是战死的士兵,尸身火化后却可以装入骨灰坛,并带回国内葬入英灵山,其家庭也会额外享受到优越的抚恤政策,子女可以优先进学。

    正是因为这个政策的存在,在外征战的士兵俱都不敢违抗军法,自己死了倒不打紧,连累家人则死后都没个好名声。

    这年代,若是士兵死了连家人都不认他,以他为羞耻,那简直比下地狱还要悲惨。

第551章 开战() 
吃了这么大的亏,折彦质颜面尽失,严令哨骑小队引以为戒,并且将哨骑侦察范围扩大到于巳尼湖东面的南北两头五十里外。

    本来是可以通过这次战斗把大校晋升到少将的,现在难说了,闹不好还得被军部降级。毕竟六千人的折损不是小事,五六百万的军费耗损啊。

    前番少校营长王哨的整编混编营遭到李察哥大军六万余人围攻,也不过折损两千五百人,听说陛下气得把御砚都砸了。

    折彦质想象不到战报传回去,陛下会是如何暴怒。

    拥有接近两百六十门各式中小火炮、一万三千余火枪兵的五万步骑军,居然被数量差距不大的金军给打残了四个混编营,要不是自家侄儿折可存率一个骑兵旅迂回绕后穿插成功,只怕大军损失更多。

    唉,事已至此,要是他拿不出别的亮眼战绩,只怕军途也就止步少将了。

    毕竟打完金国后,中华国周边再无可以立大功的机会,对于想进入内阁军部三巨头(国防大臣、海军大臣、陆军大臣)的折彦质来说,前途渺茫。

    现下蒙古诸部投诚的有,暗送秋波的也有,可折彦质在没接到朝廷和军部命令前是绝不敢擅自决断的。他的任务就是卡在于巳尼湖,防止金国率部西逃,为后续围剿金国的骑军援兵做准备。

    除了两个哨骑队长被枪决处死,当日两支哨骑队的士兵俱都被降了军功、罚俸三月且军法鞭刑一顿。作战行动结束后,这两队士兵只能是自行脱离前线,到后方当个常备军的基层教官了。

    九月初,斡本、兀术带着余部三万多残兵败将的骑军回到中京大定府休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