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284部分

水浒大宋-第284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听南边说汉人的铁丝网是如何的难缠,图朵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五千强攻的兵马折损近一千余人,居然连汉人的战壕都冲不过去。

    铁丝网前堆满了女真勇士们的尸体,硝烟弥漫,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韩世忠在被金军轰塌了的土堡前用望远镜观察敌情,见到尸积如山,冷笑道:“蠢货,居然强冲铁网。”

    旁边参谋笑道:“司令官,女真人习惯于骑军战法,他们的步阵水平有限,且火枪和火炮严重不足。要是这般打法,再来三五万人也无妨。”

    “不可轻敌。”韩世忠摇摇头,道:“让人加修土堡,火炮移到外面打,别省弹药。”

    “是!”

    图朵大军所有火炮打不过这一处土堡,气得咬牙切齿,趁色夜色微明之际,再度把进攻目标转到东岸的另一处土堡,他就不相信汉人每个土堡都有这么强的炮火。

    结果大军派出的三个谋克佯攻骑队再次遭到折损,根本冲不到铁网近前就被密集的炮弹和火枪弹雨给打的狼狈不堪地退回来。

    金军再是不甘心地找了两路土堡试探,在炮火轰隆中终于是彻底死心了,付出了一千四百余名女真勇士的性命,结果一个土堡都没拿下来。

    图朵率军撤回率宾府,每日里哨骑侦察,连着四五天都没发现汉人从土堡攻出来,不由得怒火攻心。

    无耻的汉人又在玩老套路,依照火器和土堡沟壕打消耗。也许过不了多少天,他们就要把军寨修起来了,到时候更难进攻。

    他再派传令兵回会宁府索要火炮支援,三十门炮不够,至少得六十门才行,只要突破一个土堡,并且稳住展现,金军才有机会展开各个击破。

    若是不早点把这个岛上的汉人赶下海,等他们把土堡修成军寨,一切晚矣。

    这样的教训,金国南线大军已经在种师道和杨文广手上吃过无数回亏了。

第538章 战争意图() 
一百八十艘商船光卸下货物就足足用了三天时间,这些货物中大部分是砖石和水泥,整齐地码放在离岸边约莫两百米的地方,一处处地盖着油布。

    除了砖石和水泥,还有粮草、弹药、油布、板材、盐油姜醋茶等各种罐头、军功被褥、绳索、铁钉、铁锤、大木槌、长短粗细不一的各种标准铁管等等。

    这些物资足够海军陆战混编旅一万三千人和两千工程兵吃喝用度三个月之久,卸完货物,商队立刻返程,要赶在东北风强劲前再运一批物资过来以保证海参崴半岛上的军人们能支撑到明年开春。

    根据当地渔民说说,这个半岛每年的十二月份到来年三月份都会结冰生冻,所以入冬后是金人的绝佳进攻机会,如果战斗猛烈到一定程度,岛上混编旅弹药消耗过快,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当然,如果能把时间拖到十二月份,有这四个月的时间,相信横跨东西两岸的土堡和军寨已经固若金汤了。除非金军肯下血本强攻,否则根本没有胜利的机会。

    以两千名工程兵的建设能力,在两个月内修建出延绵十里路的防御工事根本不是大问题。

    现在韩世忠在前线修建的沟壕和土堡、不过是用来迷惑金军的障眼法而已,工程兵正在后方五里路远的地方安安稳稳地挖沟开路造墙呢。

    只要金军被骗得拖下去,等他们调集来更多的火炮和军队,到时候混编旅拍拍屁股把铁网和据马收走撤到更坚固完善的防御工事里,吃火锅烤肉等金人来送死。

    这座半岛旁边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数百种鱼类在海面上欢快地跳着,萨丁鱼(西域人的叫法)、鳍鱼、墨鱼和鲱鱼,各种鸟类在半道外的零碎岛屿上栖息,还有一种像豹子般的海兽,听渔民介绍说是非常耐饱的动物,油脂很厚实。

    韩世忠特意留了十艘商船下来,把半岛上抓来的三百来个渔民尽数聚拢到一起,教导海军战士们捕鱼,反正渔网(元武陛下的建议)带了不少。这些渔民俱是属于女真族,本来是要被送回国内劳役到死的,不过被韩世忠留了下来,就给汉人发挥点余热吧。

    除了丰富的鱼类资源,这座岛的气候也很不错,七月份的天气很是清爽,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骑军想展开进攻非得把碍路的树木砍光不可。在这种环境中,正适合火枪兵的发挥,前提是不能太深入森林,因为这个天气下蚊虫还是不少的。

    这次扎钉行动,各种防蚊防虫的药物和生石灰也带了不少,甚至连木炭都准备的很是充足。战备物资是由元武陛下亲自过目的,陛下大笔一挥,添了不少东西。

    很显然,陛下的先见之明发挥了效用,在这时不时就来一场的雨季中,油布和防潮、防蚊虫的纱帐、木炭这些不起眼很容易被忽略的物资至关重要。

    难道陛下以前来过这个岛?韩世忠摇摇头,把脑海中的思绪甩开。

    事实上,张林穿越之前最远也就到过北京,最南是广东,更别说出国的。但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当然知道军队进驻原始岛屿后会面临的几个大问题。

    首当其冲就是非战争减员的蚊虫疾病了,而后便是临海岛屿很容易碰见的雨季防潮和住宿问题,再者便是岛屿本身的资源利用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一方面要尽可能地询问周边地带的当地渔民或者土著居民,另一方面就是有备无患了。比起士兵的性命,物资显然微不足道。

    海参崴是每个中国人都听而熟悉的地方,其地天然海港,丰富的渔业资源,张林是知道这些的,因此他并不担心岛上军队的吃喝问题,所以建议韩世忠把砖石和水泥多带些,能守住才最重要。

    所以他建议把扎钉子的地盘放小一点,多建造互为犄角防御的三角军寨、土堡,在入冬沿海结冰前完善防御,迎接金军可能从沿海冰面上的进攻。

    到时候东海舰队能帮的忙很小,只能靠这些军寨抵抗可能数十倍的敌人。当然,这得看金军能不能抽调出精锐了,要是些乌七八糟的没见识过火炮的仆从军,一个混编旅兵力是完全不惧的。

    而金国若有从南线抽调兵力的迹象,那不好意思,中华国全线反攻很可能要提前打响,从燕云以西和东胜州以东,分两路大军夹击西京道大同府。在冬春交接之际,金人的战马发挥不出太大战力,正是汉人步阵最强的进攻实际。

    不过,最佳的全线战争时间还是得拖到明年入秋,到时候燕云、河套、西夏、高昌中抢来的战马组建出的十五万骑军就可以完成训练,当专业骑兵或许差点,但步骑军却是完全没问题的。

    专业骑兵就是指马术比较精湛的士兵,步骑军是指马术一般可以充当骑兵又可以充当步兵的士兵,目前,中华国的专业骑军也就三五万人,都被折彦质带去了。

    事实上,张林对这次铁钉行动还是相当关注的,不管是海参崴这个地方也好,还是行动本身的意义,都值得他关心。而且,这是第一地两线迂回战术,他也想把这个战争游戏玩好一些。

    只要韩世忠站稳脚跟,明年开春后,会再有一个混编旅支援过去,针对海参崴以东的东海女真族进行扫荡,从后方动摇女真族的根基。

    国内到处都缺劳动力,现下免费劳动力大部分是辽人百姓,一部分是战俘。其中的西夏战俘和辽人百姓毕竟只用劳役三年,两年后就会是一个大缺口。女真人和部分为虎作伥的蒙古部族就是为这个缺口准备的。

    这场战争在明显分出了敌弱我强后,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是民族血仇为主,而是对免费劳动力人口的渴望。

    在张林的眼中,女真族就如非洲的黑人一般,只有劳役到死这一条路可以走……他们族内的年轻女子除外。

    从1122年的12月1日,到此时的1125年7月15,从开国初始经济为军事服务,现下已是转变为军事为经济服务。

    中华国从占领燕云、河套、西夏、高昌以后,对外扩张领土的每一场战斗都是带有政治和经济目的,已不是单纯的民族与民族仇恨了。

    之所以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一方面是火器和张林的介入,从一方面说,宋国的经济、科技底子非常的厚实,中华国是在继承宋国遗产的基础上才能飞速壮大起来。

    所以说,赵家天子还是值得表扬一番的,毕竟人家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把民族从水深火热中带出来的,贡献不容抹灭。

第539章 牛仔布() 
“朕这身打扮如何?”

    “怪怪的呢。”

    “是吧,朕也觉得头发长了碍事,改明儿朕也学百姓去剪个披肩发型。”

    “皇上,万万不可。”陶红云都要被男人的无聊气坏了,在家穿穿就得了,还非得出去浪。

    房间里,张林脚踩一双黑色低梆牛皮筒靴,下着一条淡蓝色“牛仔裤”,腰间系着金属头的黑色牛皮带,身上则是一件纯棉白色,搭配着淡金色的扭口。在落地大镜子前,他显摆地左扭右扭臭美着。

    真熟悉的感觉啊,要是头发能剪短下,哥更能添几分帅气。

    唔,决定了,明儿就穿这套去文华殿和朝英殿转转。对了,哥珍藏的太阳镜也戴上(梁中书死前顺手拿回来的东西)。

    牛仔布自然不叫牛仔了,而是被张林命名为“皇武布”,没办法,想要推广出去,总得拿点皇室“噱头”嘛。这年头,什么东西跟皇室挂上钩,那必然是极好的。

    现在的中华国接受白棉衬衫的人已是相当不少了,关键是这衬衫是穿在里面的,只露出折叠白领子,较原来的风格改变不大。穿的人回到家后把外袍一脱,单件衬衫的下摆拖下来还是满好看的。

    只是牛仔裤这玩意,目前还没条件制作拉链……不是造不出来,而是没法批量造……所以,裤子的开档处是内藏折叠型的,把两粒扁平的扣子缝进去充当拉链。不用的时候,裆口会被折叠出遮掩,外表是看不出来的。

    当然,比起后世瘦窄型,这条裤子的裤管稍微大一点,腿伸进去还有些空间腾挪……这也是为了防止穿的人坐下来后,把紧绷的裆口露出来。

    不过从效用上说,这种外裤要比袍方便许多,里面只用穿亵裤就可以了,大小便的时候把裆口扣子解开,掏出家伙就行。唔,现下还不太适合女子穿。

    除了皇武裤,还有一种类似于西装休闲裤的棉裤,取名为“东装裤”,完美搭配衬衫和搭配皮鞋。

    这两套衣服正好适合办公和休闲,有身份的就穿东装裤、皮鞋、衬衫。家境一般的就穿皇武裤、棉褂子(宽松的衬衫)。

    之所以设计出这玩意,主要还是张林想改革军事。士兵们穿个袍打仗着实不方便,皇武裤结识耐磨又方便,穿起来还轻松,岂不更好?

    这跟传统没什么关系,至少张林不是推崇女子穿裙子么,并没在女子穿着上做太大变动。

    古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今有元武皇帝开创立新,相得益彰也。

    当第二天上午,张林以黑色皮鞋、休闲西装裤、棉织(细密型)白衬衫,戴着咖啡镜出现在文华殿的时候,二十五位内阁大臣们和辅助办公的秘书们俱都惊掉了下巴,眼球滚一地。

    这什么情况,陛下又捣鼓出了什么新玩意。

    大臣们“小鹿乱撞”,却也没人发问,强自镇定地办公。张林在各个部门逛了一圈,发现没人问到穿着什么情况,颇有些泄气,白准备了大堆理由,看来这帮人都习惯自己标新立异了。

    不过当他换上一套低梆高筒皮靴和皇武裤出现在朝英殿的时候,国防大臣陈良和一干联合参谋总部的参谋们纷纷上前问候,顺便打听下陛下这是什么服饰。

    张林早有准备地拍拍手,对内监道:“去,把朕送给陈大臣的那一套拿来。”

    陈良好奇归好奇,好歹四十来岁的人了,怎能跟陛下这小年轻胡闹,忙摆手道:“陛下,您还是饶了臣吧。”

    乃乃的,不给面子是吧。

    张林立刻板起脸,不悦道:“朕特意叫人给你量身做了一套,休要推辞了。正好去偏厅换上,朕瞅瞅效果如何。”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陈良只好捏着鼻子认栽了。

    不过等他换上这一套衣服后,站在落地镜前走一圈,顿时感觉就不一样了。参谋们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惊叹、赞美和羡慕。

    “陛下,臣穿着蛮舒服的,倒是适合咱们军人穿。”

    张林哈哈笑道:“是吧,朕亲自设计的服饰能差到哪里去?”

    “这是陛下亲自设计的?真乃大才也。”

    “没有袍子,看上去的确方便许多,咦,这布料好厚呢。”

    “这金属头的皮带搭配的好,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