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40部分

水浒大宋-第140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上试验。”

    张林看到一门炮口约有拳头大小的铁质打跑架在木墩上,指着道:“试一下。”

    “是。”田火匠忙支使伙计去拿炮弹。

    拳头大小的小型震天雷拖着长长的引信塞进炮尾后,卡上铁木合制的盖子用钩子固定住,再在尾座填塞干火药,压实了后随即点燃引信,一直从头烧到盖子上特意钻的火眼里。

    只听得噗嗤声中,先是砰地一声炸响,随后震天雷冲出炮口落在七八十米外的土墙上,砸的烟尘四起。

    一干人瞪大眼莫名其妙,只听田火匠在旁尴尬地道:“主,主公,这回倒没炸膛,只是震天雷哑火了。”

    “”

    失望,十万分地失望。

    张林指着这小铳炮道:“震天雷里本就有火药,你这又在尾端塞了一份火药,是想用尾端火药的冲力把震天雷引信点燃后打出去?”

    “是,是,小人正是这个想法。”

    田火匠如同找到了知心人,遗憾地道:“只是小人试了上百次,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火药分量。炮尾塞多了火药则炸膛,塞少了则影响射程。小人曾记得主公说过体积越小,火药越浓缩则威力越大的话,便在震天雷和火药之间隔了一层薄木挡板,效果虽然好了些,但使用起来又麻烦了。”

第266章 改造海船() 
张林努力回想后世从里看到的古代枪炮知识。

    他建议道:“你可以把炮尾的槽子给挖空,用丝绸布把火药包着做成炸药包,先不要想那么远,把震天雷改成实心铁球,以铁球作为炮弹。”

    陈良插嘴道:“震天雷改成实心铁球,那还有什么威力?”

    张林笑道:“那是你想的,这个大小的铁球别看只有五六斤重,要是真能快速地射出去,只怕披甲马匹都能给打个对穿。砸在人身上,不死也重伤。”

    他握拳在陈良的胸膛上抵住,快速地示范了两次,一次速度慢,一次速度极快,把陈良偌大的健壮身躯给冲倒在地,问道:“懂了吗?”

    陈良若有所思地道:“这跟射箭是同一个道理,只不过把士兵换成了火药发力而已。”

    “对,就是这个原理。”张林对田火匠道:“你先把自己的想法搁下,试一试我说的办法。另外,现在铁匠也有七八十家人,你得多找他们商量着改进炮管。毕竟用铜制作太费钱了,还是要以铁质为主,咱们宋国有不少农具都是用铁模制作出来的,你可以大胆地试用。先以泥模制作铁模,一块一块地分开制作,然后铁模里面要用防粘的涂层材料,用铁水浇铸的方法来制炮管。多把咱们宋国造船的榫卯手艺带进其中,应该效果会好一些。”

    田火匠目瞪口呆地沉思着,忽然一拍脑袋一溜烟地跑回作坊里,跟发了失心疯一般。

    张林对旁边忐忑不安的伙计道:“提醒下你师傅,先把炮身炸膛的炼制问题解决了,再去考虑炮弹为震天雷的制作。”

    伙计跪下道:“是,主公,小人记住了。”

    “去拿笔墨来,我画个图纸留给他。”

    等伙计拿来笔墨纸砚,张林用笔尖蘸墨,以线条勾勒图案,把车轮炮架的构思画在纸上。他虽然不知道具体设计,但总归比这时代的人懂得很多火药爆炸原理。

    他尽量回忆着脑海里的记忆,把鸦片战争时候的大**案绘画下来,至于其中的内部结构,他则一知半解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建议。

    古代大炮说简单地无非是利用火药在狭窄封闭空间里燃烧时候产生的强大冲力,将炮弹激发出去,结构总是可以摸索出来的,最重要是解决炮身强度的质地问题。

    他记得炮弹在射出去时,滑膛问题最为关键,好像就是用铁模铸造方式解决的。至于炸膛则是材质问题,炼铁炼钢还需要长期的摸索。

    可怜他不是理科出身,只知道炼铁时候里面的碳含量最少越好。现在铁匠大多采用的是把融化的生铁和熟铁合炼方法,炼出宿铁,也就是田火匠用作炮管的材料。

    只是这般炼制工艺跟工匠的个人水平有很大关系,十个铁匠里有五六种不同的生、熟铁合练比例,只能慢慢地实验哪种最好。

    研发火炮,攀升科技树真的是急不来的事情,张林只能耐心地等待,尽可能地给这些匠人们提供足够的材料用于消耗,希望早一日能把火炮装上战船。

    船坊。

    张林当初支使林守成南下,着重交代了火药作坊和船坊的建设,因此林守成不敢大意,在这两项差事上做足了功夫。

    此番夷州岛上的九千口人,除去虎威军占了三分之一,船坊的工匠家人也占了三分之一,北宋四大官印船坊的人才几乎被张林掳劫一空。在威逼利诱之下,这些工匠为了家人只能是发挥才干,一共建造了两处船坊。

    对现在拥有的庞大海船队伍来说,两处船坊远远不够,至少得十处才能勉强运作,这是张林来年的重中之重任务。

    船坊里,张林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少部分工匠仍然对自己有很大的敌意,那目光隐藏着怨恨。这事儿他也没办法,好多人都是他强掳来的,遭人恨也是该的。

    张林对林守成道:“咱们自己人少吃一顿肉没关系,我答应他们的要求一定要办到,哪怕把战马杀了,也得让坊工们吃好喝好。”

    林守成配合地道:“主公放心,在外头我不敢说,但在夷州岛上,没人敢欺负他们,拿的月钱比外头只多不少,住家贴用由小人亲手操办。”

    一个年纪稍大的坊工看不过他们在演双簧戏,哼声道:“给再多月钱又有何用?你强盗一般把我们一家老小掳劫到此,到底安的什么心?”

    人群被这老坊工一番话弄得情绪沸腾,好多年轻工匠都把目光燃烧起来,恨恨地看向张林,那架势犹如要吃人一般。

    “大胆!”吕成拔出腰刀往前一站,随从们纷纷亮出兵器以防匠人们作乱。

    林守成也没想还真有人不开眼,急得满头汗不知怎么下台。

    张林却对吕成等人喝道:“作甚么,把刀收起来。我们的刀是对付朝廷贪官污吏,是对付欺压汉人的胡人的,不是用来欺负百姓的。”

    那老坊工斜着眼睛,冷声道:“少在那装腔作势地假惺惺,他们喊你主公,你张临不就想造反当皇帝么?想收买我等民心,做梦去吧!”

    张临几步走上前,温和笑道:“老人家,你是哪里人?”

    “老汉便是在杭州官船坊被你们掳劫上船的,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老汉唤作周应,添为坊营领头二十年。你要杀便杀,莫要牵累我家儿孙辈。”

    “我杀你作甚?”张临道:“我好不容易请你们来了夷州岛,好吃好喝地供着你们,乃是为了将来造福天下万民。我当初答应你们的承诺,可有食言?”

    “任你花言巧语,也休想糊弄了老汉。老汉别的没有,骨头倒是硬的很,且试试你的刀能不能杀得断?”

    张林沉声道:“据我所知,你在船坊就算是个领头,每月也不过拿五贯钱,勉强养活一家老小。难道有比在我这里吃得好,受的尊敬多?周老爹,我且不跟你多说些大道理,所谓日久见人心,三年之后,你和你们这些人若想离开夷州岛,我张林绝对不拦着,礼送尔等出岛。若有食言,便如此发!”

    他伸手拔出腰间宝剑,拽出一缕头发割断,朗声道:“三年后,若尔等想要离岛,我张临定礼送出岛,月钱一文不少地发给你们,断不会以家人威胁尔等。若有违誓,叫我死无葬身之地!”

    周应惊讶道:“你”

    张林道:“我向来说话算话,人无信而不立,有这么多将士作证,你且宽心便是。”

    他发下毒誓后,乱哄哄的场面顿时沉寂下来,众多坊工们神色不一地看着他,脸上怨恨少了许多。

    张临对众人大声笑道:“你们且当是在此做工,吃的喝的住的我都不收你们的钱,但月钱不会少你们一文,家中有孩童的我也负责教他们读书识字。三年后,你们若要回去,还能带大几百贯钱还乡,每家都能买个百亩地过好日子。”

    众人嗡嗡嗡地议论纷纷,周应吭声道:“但愿你不要出尔反尔,说罢,你想要老汉这帮人做什么?”

    “改船!”张林道:“我从各处船坊里弄来的海船虽然多,但大部分都是商船,我需要你们帮我加固船体,把其中一批船改成战船。”

    “你要我们改造艨艟战船?”

    “不。”张林摇头道:“这样吧,明日你来一趟火器作坊,我会告诉你我想要什么样的战船。”

第267章 设计击火方式() 
张林想要的战船,自然是以火炮为武器的战舰,而不是以冲撞为主的艨艟战船。

    但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便是火炮发射时候产生的强烈后座力,商船根本承受不住多门火炮一齐发射时候的后座力,闹不好轰一轮便把船体给搞散架了。

    北宋这时候还未出现火炮,最为接近的火器叫作霹雳炮,也就是用瓷罐装黑火药的版本,和震天雷同一构造,只不过其中火药配比和爆炸效果天差地别。

    其实下午在火器作坊查看时,田火匠做出的成绩已然不错,至少火炮的雏形是有了,剩下的功夫只是用来改进炮管材质和发射结构。

    张林教给田火匠用丝绸包火药的办法,至少要领先世界两三百年,这是炸药包的简易版。他记得木柄手榴弹的构造似乎就是用棉绳,利用内部摩擦起火的原理来完成点燃引信的过程。

    回去路上已是天色黑透,他骑在马背上兀自沉浸在手榴弹构造的思索中。

    这时的主要生火物件是火镰、火石、火绒,是不是可以在木柄中用棉绳拴住一个火石,然后再固定镶嵌另一枚小火石,然后利用棉绳拉动火石制造出摩擦效果,从而产生火星点燃火绒后把引信烧起来呢?

    张林沉下心来思索,为自己想出的办法不自禁地左右手拍了一下,喝道:“回火器作坊!”

    吕成提醒道:“主公,这都夜深了。”

    “少废话,速去速去。”张林兴奋上头,哪里管得了夜深不深的,若是能把手榴弹发明出来,那特么胡人铁骑还算个鸟啊。

    火器作坊中,房间里点着油灯,田火匠兀自还在研究着白天里主公留下的火炮构造。但是主公只画了大概的外廓形状,内部结构模棱两可,让他劳心费力地思索着构造之法。

    忽而小伙计来报说主公来了作坊里。

    田火匠忙去迎接,却见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主公满脸兴奋劲儿地大踏入入门。

    张林对左右随从和小伙计道:“你,你们都出去。”

    等人出去后,田火匠忐忑不安地问道:“主公,你怎又回来了?”

    张林哈哈一笑道:“怎么,不欢迎?我告诉你,以后没事我就往你这儿跑,防你偷懒。闲话少说,我给你看个好东西,拿纸墨笔砚拿。”

    “哪儿能呢!”田火匠拿来文房四宝,研磨后看着主公在纸上细笔勾勒,时而停下来皱眉思索,时而动了几笔又停顿好长一段时间。

    约莫两三盏茶功夫,张林才搁下笔,把画纸推过去道:“你且看看这个,能不能看得懂?”

    田火匠细细打瞧一番,陪着图案构造和旁边的名称注释,看了半晌忽然惊讶道:“这不是主公以前曾对小人提起过的另一种震天雷?”

    张林笑道:“对,这种震天雷可以用手握住,引燃引信后扔出去爆炸,你可以叫它手榴弹。”

    “手榴弹?”好奇怪的名字。

    “你看我设计的思路对不对?”

    “此种设计甚为巧妙。”田火匠在心中分析一番,琢磨道:“不过这种手榴弹制作出来也效用不大啊。”

    张林的成果被人嫌弃,顿时皱眉道:“为何?”

    田火匠直言道:“主公是想利用火石摩擦来激发火苗后,点燃火绒从而把引信烧起来,使得这手榴弹爆炸。道理是说得通的,不过却把火石的作用高估了。火石想要打出火非用大力不可,靠棉绳拉动摩擦这点小力,百次里能成功一次就算不错了。这东西造出来也是不能用。”

    张林不死心地道:“那你能找到代替火石的东西?”这玩意若只能从外部点火的话,那只能给步兵使用了,而且受天气环境干扰太大。

    田火匠考虑道:“咱们用火石都是碰撞发火,用铁刮下来粉屑也是可以的,或许可以找铁匠设计个小锯齿,一头拴在棉绳上,锯齿头端卡在火石上,周围塞满火绒。这样从外面拉棉绳,就可以以锯齿刮开火石发火,把火绒引燃。不过,这玩意离着火药太近,要不留神就会被无意中引爆,到时候难免伤到自己人。”

    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