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39部分

水浒大宋-第139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是。”涂掌柜忙去请人。

    张林对曹宝吩咐道:“派人把四处城门都堵上,每个城门内外都埋上震天雷,有人敢闯进来就引爆,速去!”

    “是,主公。”曹宝领命,立刻带人去布置防御。

    城内外都是方腊的人手,一时半会儿没法驱散干净,张林也不敢分兵,只得用震天雷的威力吓唬下对方。

    只要船队离了岸,他立刻就率军撤出杭州,这地方爱谁要谁拿去。

第264章 沿途敲竹杠() 
义军方杰按照规矩叫阵单挑,却不想被人射了冷箭,情急之下跳水躲过一劫,等他从河里爬上岸时,别人的骑军已是把自家军阵冲得七零八落。

    他气得咬牙切齿,忙是收拢残兵往杭州城驰援而来。不过三四十里地,一个时辰后先头部队就到了城下。

    只见城头张字旌旗招展,城门被堵得严严实实,辛苦打下的杭州城果然是落入他手了。若是圣公怪罪下来,只怕他方杰吃不了兜子走。

    镖旗营重返杭州城下,方杰怒喝骂道:“张临小儿,你暗箭偷袭算什么好汉?方某在此,有本事出城一战!”

    城头上,张林被一干人护随着出现,他指着方杰冷笑道:“这种人唯有匹夫武勇,怎知我军阵厉害?你们以后征战四方,遇到叫阵的傻子千万别客气,要知道你们可不是一人在战,而是身系数千数万人的性命安危。”

    “谨遵主公之令!”

    张林点头笑道:“不过凡事也别太古板,别人的规矩守不守是我们自己的事,必要时候可以拿来做点文章。不管如何,都要以胜利为前提。”

    “是!”

    “让他们过来,等他们靠近一百步距离时便引爆埋在地下的震天雷。”

    “无耻宵小,出来与我一战!”方杰叫的喉咙都冒烟了,怎么城头人对他指指点点谈笑风生,似乎在谈论一个傻子般,他火气蹭蹭地烧,怒喝道:“车营备战,冲下城头者赏美女十名,黄金百两!”

    重伤之下,必有勇夫,黄金美女刺激着这帮乌合之众的荷尔蒙,喧嚣着推赶战车往城门处冲来。

    箭矢如雨般往城楼上射,张林着人用大木板挡在身前,只见数百上千号人冲至埋雷之地,喝道:“炸!”

    只埋在城前浅土层的震天雷随即被引燃了引线,几十米长的引线裹在防水油布中须臾便窜至头端,轰鸣声中,无数的铁磁铁钉伴随着四处飞溅的尘土乱扎向周围。

    城头下顿时鬼哭狼嚎声大作,车营冲城之路几乎全在雷区之上,被炸的狼狈逃窜,死伤不知多少,看得方杰腮帮子阵阵抽搐。

    “这是什么厉害军器?”

    “回方将军,此物乃是震天雷,只不过”

    方杰喝道:“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小人在朝廷里做事时曾见过震天雷的威力,倒也没有这般大,徒俱阵仗而已,不知这虎威军如何制作出来的。北地乃对阵胡人的军州重地,或许这是北地禁军中刚弄出的东西。”

    “可有法破之?”

    那人道:“此物只能埋在固定地方爆炸,只需绕到其他城门攻城即可。”

    方杰骂道:“说也不是白说?其他城门完好无损,只这北门残破,若是强攻其他城门,得死多少儿郎!”

    “是,是,属下愚钝。”

    城头上,张林击退了对方的车营攻城攻势,使嗓门最大的焦挺对城下喊道:“方杰小儿,好叫你知道我家主公的仁厚,他不欲害你性命,却也莫要自寻死路才是。我虎威军只在杭州城补给粮草一番,次日便走,你若再纠缠不休,休怪我军杀你个血流成河。”

    方杰将信将疑,忽而想起刘赟在苏州城也是这般被驱赶走的,这虎威军似乎志不在苏杭富裕之城,却不知要去哪里。

    在城外两方对峙了三个时辰,已是傍晚入夜,城头火把通明,驻守着四五百兵甲将士。方杰碍于震天雷的威力,也不敢贸然深入,只派人去急急通知在杭州西面临安的圣公。

    待得熬到天明,他睡得迷迷糊糊之中,只听得一阵喧哗声大作,刚睁开眼便见传令兵在账外叫道:“将军,我们中计了,那城头上俱是草编假人,虎威军已从南城门逃走。他们还派射来一封书信,说要让我们转交给圣公。”

    他们果然走了么,方杰揉揉胀痛的脑袋,羞怒交加地喝道:“信呢?”

    帐门揭开,传令兵把书信交于他手后恭敬地退了出去。

    方杰犹豫着,最终还是没敢撕开信封看一看内容,喝道:“进城!”

    早在子时,张林便让人用布棉裹了马蹄悄悄从南城门分批撤离杭州城,待得天蒙蒙亮时,虎威军最后一批人完成主公的命令便撒丫子狂奔而走,追赶前部大军。

    方杰进城的时候,虎威军已从官道奔至萧山县城。除去马蹄上的布棉后烧火吃开灶吃早饭,略作休息便换马继续赶路。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方杰的大军就可以看出方腊之辈不过是一群泥腿子的乌合之众罢了,待得朝廷抽过手征调禁军,这股造反势力必然要被剿灭。

    纵观华夏历史上的造反事件,农民组成的造反队伍鲜有成功案例,朱元璋或许算得一个,但朱某人毕竟有朱升那批谋臣辅佐,而且是异族入侵中原的背景下,减少了很多人文阻碍。其余时代的农民军大多只能搞一搞事便被朝廷拍死。

    造反是门技术活,古人看不懂,张林却不能走别人失败的路子。还是要专业地训练军队,以一个完整的组织形式向外有计划地扩张。

    从实处看,梁山都比方腊之辈要有希望的多,毕竟前者兔子不吃窝边草,对待平民百姓还是有那么点良知的,大多数人不喜滥杀无辜强抢民女。

    三天后,虎威军已是兵锋降临明州府城下,郡守徐如先一干人惊骇之下早已逃之夭夭,虎威军将士连热身机会都没有,不费一兵一卒就占了这北宋四大造船基地之一的城池。

    “小人已恭候主公多时,有幸见得天颜,实乃小人福气。”明州早先安插下的人唤作苗师会,见了张林一张嘴摸了蜜似的吹捧。

    张林笑道:“你这厮马屁倒是拍的好。”

    “此乃小人肺腑之言,大伙儿都日日夜夜盼着主公到来呢。”

    “行了行了,去做事吧。”张林摆摆手,叮嘱道:“大军会在这里休整三天,船坊工匠,城中的木、铁、火药以及郎中大夫,有多少带多少。你吩咐底下人手段温和点,别又打又骂的。”

    “是,是,小人理会的。”

    “去吧。”

    明州城的一干官吏们跑的贼快,算是躲过一劫,张林找不到当官的来捞钱,只得在几个大户身上敲竹杠,美名其曰卖命钱。他也没把事做绝,收了钱绝不动人家一分一毫。

    在马蹄下,大户们只得认栽倒霉,不出两日,冯海就带人收拢了一百七十文万贯钱来装船。又开了粮仓赈民,收获底层人心。

    待船队离开码头后进入甬江,张林骑军护着船队过了镇海县入海后才回返继续往奉化方向行军。

    眼瞅着要十月接近月底,虎威军也顾不得再沿途敛财了,长途跋涉地往温州方向赶路。绕过温州府城下瑞安和平阳县后,飞驰敖江地带进入了福建路的福安县。

第265章 夷州岛的新家() 
虎威军都是在北地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军汉,见识过大名府的繁荣昌盛,但一路打下来,越往南边越能发觉南方的发达和百姓富裕。他们好奇着南地的风土人情,看着女子们也都是比北地女子要水灵娇巧的多。

    十一月初,天气渐寒,连着多日小雨淅沥,道路泥泞难走。

    虎威军只备了秋装,不耐天寒,张林顾不得沿路耽搁,催促着将士们尽快赶至福州城。抢了船坊后,还是早点到夷州岛上过冬休整吧。

    南方禁军薄弱,根本架不住虎威骑军的攻势,一路摧枯拉朽般地打到福州城下,知府见势不妙地带着家眷逃去永泰县城。

    张林加紧让安插好的人手弄人上船,休息半日后便马不停蹄地进军兴化。兴化乃是一处军州,他也没甚兴趣去挑衅了,直接绕道而过,从九仙山穿过抵至龙华镇上歇脚。

    连日阴雨连绵,将士们多有生病咳嗽者,大伙儿憋着一口气互相勉励着总算在十一月中旬前行军到了同安县。

    张林随即联系上了他的远房表兄林守成,让将士们一是抢了就近的安仁盐场,大军从盐场往西南方向的官道攻打鹭岛(后世厦门),从鹭岛登陆浯州岛(金门),其后开始在梧州岛上转移兵马。

    他沿路一番抢掠,专对船坊下手,几乎把北宋四大船坊抢了个精光,虽然极度缺乏水手,但依旧有七八十艘大海船能勉强运作。

    当虎威军连人带马抵达夷州岛上时,已经是十二月初,前前后后历经三个月时间,北宋北至大名府南到福建路,被虎威军打了个南北对穿。

    三千虎威军,算上战死和病死,伤者,只折损了不到七百人,让得张林大是松了口气。

    当他踏上夷州岛简易码头的时候,感受着脚下松软的土地,忍不住高声喊起来。虎威将士们俱都情绪激昂地呼吼起来,把这山野震得吼声回荡。

    “弟兄们,转战千里路,此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家。”张林高声道:“这里没有朝廷的压迫欺辱,没有苛捐杂税,有的只是公平,平等和自由。每个人,都将会有自己的土地,用双手去获得劳动的尊重。皇帝老儿给不了你们的,我张林愿意给你们。”

    “弟兄们,咱们回家了!”

    吼!

    数千人高举铁枪欢呼,场景震人心神,张林把身边满脸激荡的扈三娘搂在怀里,对着周围人欢笑着高呼道:“还等什么,回家去看看你们的婆娘和儿女,我给你们放十天长假!”

    “主公万岁!”

    “万岁!”

    人声嘈杂中,林守成走过来,大声道:“主公!”

    “二哥,你怎也这般叫了。”张林哈哈一笑,伸手搂他肩膀往前走:“走,带我去看看营地。”

    “呵呵,是。”

    一路上,林守成手持简易地图,如数家珍地介绍着他这大半年来在夷州岛上辛苦建设的成果。

    “主公,咱们人手和时间都比较紧凑,荒田开垦只开了四百多亩地出来,得一两年时间用来养地。前半年都在大批量伐木建造住房,后半年在赶建作坊,大伙儿将就着挤挤,撑过这个冬天后便能放开手脚了。”

    “地里种的什么?”

    “这夷州岛雨季风季多,也算得上冬暖夏凉,适合种稻。不过开出来的地暂时还不够熟,只能种些瓜果菜蔬之类。好在这里草水丰茂,用来养殖畜牧是再好不过了。我派人在川地和福建、两浙大肆贩买了鸡鸭鹅羊猪牛的崽儿,肉食方面咱们是不缺的。”

    张林道:“日前岛上算虎威军在内,共计九千余人,住房还得扩建,年前北地还有大批流民要招募进来。吃的喝的可以从简,但总得有能遮风避雨的地方,这事你抓紧下。”

    林守成道:“是,只是人手不够。”

    张林想也不想地道:“我会让虎威军帮你伐木建房。”

    “那就再好不过了。”林守成高兴地道:“有这两千多汉子,一个月内,我就能把住房问题解决。对了,主公这边可能要委屈一下,宫殿”

    “我什么时候要你给我盖宫殿了?”张林嗤笑道:“我又不是皇帝,当了皇帝我也不想住宫殿,冷冷清清的有什么好!我这人喜欢热闹,就跟大王乡那样盖个四进出的宅院就行。”

    见林守成还要说,他不耐烦地摆摆手:“就照我说的办。”

    “好吧。”

    “火器作坊和船坊在哪里?”

    “主公不先回去见见您的女儿?她们可念着你呢。”

    张林道:“看完作坊再回去不迟。”

    唐楠儿是十月初生的孩子,张林食言,没有能看着孩儿出生,心里虽然急于抱抱自己的小公主,但毕竟火器作坊和船坊关系着夷州岛的未来。他不看上一眼,只怕晚上睡不着觉。

    火器作坊里,田火匠热情地把张林等人迎进来,介绍道:“自从来了夷州岛后,林总管对小人应有尽有地支持,小人赶制了五百颗震天雷,都用油土罐子封在地窖里呢。”

    张林环顾作坊一圈,问道:“火炮可有进展?”

    “有,只是经常炸膛。”田火匠苦巴着脸道:“炮管炸膛不说,用起来也极为不便,遇到雨天连火都点不着。”

    “经常炸膛,那就让工匠们炼制强度和韧性更好的精铁,或者用铜质炮管试试,一开始没必要把炮口炮身造的太大,从小口径慢慢地往上试验。”

    张林看到一门炮口约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