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水浒大宋 >

第117部分

水浒大宋-第117部分

小说: 水浒大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轮在半湿不干的道路上滚一圈,巴掌大的泥块被带上去再被木板刮下来,加剧了牲畜们的辛苦。粮草辎重多用驴骡车,宋国可用不起大规模的马车。

    马军士兵们催促着厢军步卒,厢军步卒则催促着押运车的车夫士兵,车夫则一边用方言骂着,一边挥起鞭子狠狠抽打牲畜的屁股。

    在这样的道路状况下,押运时间取决于驴子骡马车队的速度,每天能行进五十里路。

    张林治下的马军可不像大王乡里那般操练,能人手两匹马轮换。因此马军们都是骑一阵就让马歇一阵,派出去的斥候也是轮流执行的。

    不过在河北东路的这几天里不需要太过紧张,梁山还没本事能避开郓州和濮州的警戒,到大名府这一带来破袭粮道。

    王黼任命的兵马总管关胜很聪明,选择了一个最保险的作战方式,那就是一点点地蚕食进梁山的势力范围。不急不躁地以后军粮草先行,侧翼骑军掩护,中军压阵,前军居末的推进方式把兵线压到京东西路境内。

    若是其他两处府州也是如此进军策略张林心中默默哀悼,梁山危矣。

    三月十一日,首批粮草辎重押运到故城镇,换下牲畜后于第二天继续启程。因为中间下了场雨,道路泥滑难行,十五号才是到达阳谷县。

    “二郎,二郎!”

    换了一种身份回到了阳谷县,张林颇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刚到城门口,就听见有人似乎在叫自己。

    魏魏什么来的

    不记得名字没关系,反正模样还熟悉,张林在马背上也点头示意:“哎呀,是两位哥哥啊,别来无恙?”

    魏进和胡彪依旧是守城门的疲懒衙役,还是那一身皂色夹袄的公服打扮,笑呵呵地回道:“二郎这是做了大将军啊,可了不得,这后面都是你的兵?”

    张林让开道,下马道:“小弟添为这番出征梁山的粮草督运官,嗨,算不得什么将军,手下管着几百号人罢了。”

    “了不起,了不起。”魏进啧啧地夸赞着,在老朋友盔甲上这摸摸那捏捏:“乖乖,这么厚,可不轻吧?”

    张林附和着苦笑道:“别看着光鲜,穿着真受累。”

    他所在的指挥营隶属轻骑营,盔甲只护到腰腹上半身,用的材质是铁片甲叶配皮革,实重二十二宋斤,这还属于轻甲。

    如禁军步卒里的步人甲,有一千八百多枚甲叶组成,实重五十八宋斤!就算步卒里的长枪手和弓箭手,甲盔也有三十宋斤多些。只有弩射手跟轻骑兵差不多的负重。

    宋代不缺钱,也不缺盔甲,缺的是能够负重的上等军马。

    想一想,一个七十公斤重的骑士,拿着十公斤的浑铁枪,身披三十公斤的重甲,马甲四十公斤,这还没算上其他弓箭,长剑,水囊什么的杂物,对马匹的负重要求有多高?

    所以宋朝一直组建不起来能跟胡人冲杀的重装骑兵,而轻骑军只负责掩护主力、扰敌、追杀、护运辎重粮草等外围任务。

    负责对敌和杀敌的都是步卒里的长枪阵,重甲刀斧阵,弓箭阵,弩射阵等等。

    和两个忘记了名字的老朋友闲聊一阵,张林拱手告辞,他还要去点卯交接呢,可没工夫在城门口闲扯淡。

第223章 梁山设计() 
别看张林在大名府里混得脸熟吃得开,其实他身份地位并不凸显,盖因梁中书是他堂姐夫,才会得人高看一眼。待得梁中书死后,他只有用最实际的金钱利益来维持体面了。

    要问他气不气,那肯定是气的。不过他却不后悔杀了梁、沈二人,与其闹翻脸后被穿小鞋,不如先下手为强。

    原先第一次校阅时候,王黼曾说过高球太尉对他赞赏有加的话语,让得张林很是兴奋,以为可以在武官道路上更进一步。

    可这么几月下来,王黼便没有再找过他,面儿都没见着几次。看来,自己不说在朝廷里,就算在大名府的官场里也不如想象中那般光鲜。

    他在阳谷县里点卯交接,休整两天后,便是继续督运粮草车队开拔,下一站目标台前县。

    此时,已是入了京东西路的濮州,在梁山势力范围内,众人都打起精神不敢大意。斥候探子增至五批,不停地在粮道周边山野里巡逻。

    三月十八日,当他们首批次粮草押运到台前县时,大家总算是松了口气。

    从阳谷到台前县这一段路,斥候已是明显地发现了有人在窥视粮运情况,有时抓着一个两个,俱都是有身份户籍的当地人,根本分辨不出是不是贼。

    粮草运至台前县便可以略作休整,有了城池,防御粮草的任务则转交给奔赴而至的后军。

    张林麾下的厢军隶属后军指挥系统,可据城池而守。但马军则隶属轻骑营,主要为后军职责,但在必要时候,也要受左右侧翼轻骑军的指挥。

    数天后,后军汇聚至此,侧翼轻骑军也是掩护中军阵仗浩浩荡荡地奔赴程屯镇,待得前军、后军就位,后军再是向前开拔至潘渡镇。

    到了三月底,大名府的前、中、后三军总算是部署完毕,前军压到杨营镇、黄集乡和程屯镇,兵峰直逼马营乡。中军坐镇潘渡镇和玉皇庙镇一带,后军分作台前县、李家集、张营镇、红船镇四处。

    梁山聚义厅上,众多头领们俱是面色沉肃。连平日咋咋呼呼的黑旋风也是老实地坐在座椅上,左看看右望望,不敢喧哗出声。

    “朝廷三路大军讨伐我梁山,西有关胜、李成所率的大名府军马,南有穆英、项雄所率的济州兵马,北有那孟明小儿的郓州兵马。”晁盖朗声道:“值此梁山生死关头,还望众兄弟齐心协力,共聚一心地杀败官兵。”

    众头领刷地站起,吼声道:“是。”

    晁盖欣慰道:“莫看朝廷兵马甚多,却也曾是我梁山手下败将,就说穆、项、孟三个小儿,往常见我梁山军则逃之夭夭,此等胆小如鼠辈,何惧有之?”

    聚义厅中哄哄一阵笑。

    吴用笑道:“天王说的是。眼下大名府军兵峰已经是压到了杨营、黄集、程屯三处,却望而不前,盖因我梁山地处水泊,易守难攻,此乃破敌地利也。其二,那济州军和郓州军俱被我等打怕,一者龟缩梁宝寺、南旺镇一带,一者缩在州城镇、湖乡一带,畏我梁山如虎。他三军不能齐心合力,必生间隙,此乃人和也。其三,此时春耕农忙之季,朝廷不体民情,擅动兵戈,去岁北地欠收又逢灾雪,战耗拖久,他三军必然粮草不济。届时他若就地征粮,必生民乱,若远地运粮,又给我梁山军可趁之机。此乃天时也。”

    “我梁山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大破朝廷三军,指日可待。”

    宋江笑道:“军师所言极是,前番白胜、时迁、杜兴三位头领在前方打探,已把朝廷三路大军的粮草储处探得清楚,这水泊外的十里八乡俱都是我梁山眼线,朝廷兵马一举一动俱在掌握。众兄弟已是战意急迫,只等天王哥哥发号施令了。”

    晁盖听到宋江话语便是心里不喜,只不过值此危急关头,也不想与他理会。只点了点头,笑道:“兄弟们稍安勿躁,朝廷虽是酒囊饭袋的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且听军师如何安排?”

    吴用接过话来,点头道:“敌众我寡,我梁山有水泊之地利,暂时不必与朝廷兵马正面交锋。前些日子,青州二龙山且有一伙好汉书信到此,说要投奔,林教头也识得那头领。”

    林冲起身抱拳道:“小弟如何识得?”

    “正是那拳打镇关西的提辖官,鲁达。”

    林冲笑道:“原来是他,倒不知鲁达兄弟去了二龙山落草呢。”

    “此事说来话长,日后再叙。”吴用道:“二龙山添为鲁达和杨志为头领,日前我已经知会武松头领去往青州回信,二龙山的八九百兵马,可算作我梁山一路奇兵。”

    林冲道:“我那鲁达兄弟力大无穷,倒拔杨柳,实乃天降奇人。杨志曾为殿帅府制使,武举出身,本领非凡。有他二人相助,我梁山无忧矣。”

    晁盖心中哼一声,插话道:“教头且先安坐,听军师说下去罢。”

    林冲也没听出别的意思,笑着抱拳坐下。

    吴用继续道:“前岁公明哥哥失陷青州,幸得清风山和花荣兄弟所救,当时也已使人通知了二龙山,只不过因缘际会地错过了。不但二龙山,还有桃花山、白虎山俱有好汉仰慕我梁山威名。若能三山合做一处,合计兵马两千余众。我梁山出兵向北,先破郓州穆、项兵马,再与三山合兵,一路破袭阳谷县,直捣大名府城。另一路佯攻济州,可解三军围困之局。”

    聚义厅里好汉们大声叫好,原先的恐忧情绪一扫而空,喧哗喝呼,犹如胜局在握一般。

    晁盖见到士气振作,不禁缓了口气,随即点将点兵。

    着令阮氏三兄弟、混江龙李俊、童威童猛两兄弟、张横张顺两兄弟以水军千数人布阵水泊之上,守住关胜、李成所在的水泊西线。

    令林冲、黄信、孙兴、花荣、秦明领马军五百下山,奇袭南旺镇的济州前军。

    又令邓飞、穆弘、李应、李逵、杨林、杨雄领步卒马军合计一千五数下山攻打郓州兵马前军所在的辛庄、王楼、唐营三处。

    其余头领整备军马,横木金汁据马石斗多多备足,防御东西山门和水口。

第224章 暗度陈仓() 
关胜此人,传是三国时代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使一口青龙偃月刀,被王黼找来任为大名府兵马总管,负责攻打梁山的这一路军马。

    这人在战阵之上到底有多勇猛,张林还没见识到,不过对方攻打梁山的策略却是甚合他胃口。步步蚕食,不图冒进,稳扎稳打。

    三月底,前军就压在了梁山水泊的最前端,设了三处营口扎寨防御,中军坐镇三十里外的潘渡镇和玉皇庙镇之间,后军粮草据城池而守。

    到了四月初,大名府这一路兵马还是没有贸然进攻,而是遣派前军少量船只在水泊里摸索,领派人四下搜集攻打梁山水口的水道信息。

    讲实话,张林是很想拥有这般文武双全的人才替自己效力的,可惜只能想想罢了。他一个指挥使,八品武官,凭什么能招纳到关胜、李成之辈?

    而梁山不同,梁山贼伙自成一个与朝廷明确的对立体系,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其水陆兵马齐全,兵将分明。

    关胜若投入梁山,立刻就能获得一个不低的排座,称将号兵独当一面。而他若投眼下的张林,能获得什么?除了尊重和少数的兵马指挥权,别的就没了。

    这就是造反后和造反前的明显团体差别,一方可以大肆封赏麾下文武将官,满足底下人的虚荣心。一方却只能继续猥琐,不能给手下人明面上的身份地位。哪怕后者前途再敞亮,也不如前者那般可以公开显示实力。

    不过有得必有失,如梁山造反后就吸引了朝廷的注意力,稍有不慎则被镇压。如张林这般,虽然不能公开招兵买马,却能利用各种时机偷偷发育,积攒实力。

    总之,能笑到最后的人,才是大赢家。

    张林领三百马军,五百厢军步卒督运一处粮草于台前县,最初几天闲到无聊,但到了四月初十那天,又有一指挥马军和两指挥厢军驻扎到了县城里。

    他正大感疑惑之时,中军下了军令文书到台前县,着令他与前来的指挥使交接粮草督运,至于去向何处,文书里则没提。

    隔天夜里,台前县只备留下少量粮草,其余全被趁夜色转运至别处,去向不明。

    营帐中,众人商议。

    “眼下台前县,可以说就是个空城,看来是把此处当做了诱饵,想引梁山军上钩啊。”

    “粮草押运到何处去了?”

    “既然是趁夜色偷运,显然不会太远。”郑天寿道:“那押运方向是西南,四十里地的范围内只有玉皇岭、西毛镇、梁口乡三处。”

    “看来,左翼轻骑军应该就离着咱们不远,能藏千数马军的地方也只有马楼镇和玉皇岭那一带了。”张林叹声道:“如果梁山真派马军来破袭我们台前县,轻骑军只需三四个时辰就能截住他们后路。”

    栾廷玉笑道:“二爷似乎不想梁山吃败仗?”

    “没错。梁山就那么点马军,要是被吃下来就等于虎豹失去了爪牙,只能守不能攻,被关胜这样围而不打地慢慢消耗,最多一年就把粮草耗光。水泊虽然大,但鱼虾可养活不了那么多人。”

    张林道:“有梁山顶在前面,我等才有机会招兵买马,扩充战力。若梁山覆灭,北地只剩契丹胡人威胁。一旦战事吃紧,那我们马军有很大可能会被调派边境去。”

    陈良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