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正统天命 >

第206部分

正统天命-第206部分

小说: 正统天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现在的主要矛盾是对抗内廷,而不是文武之间互相撕逼,一小批从九品的文官职位丢出去,只不过是个小实惠,对未来的外朝格局没有太多的影响,要是吧一批从九品换成一堆正五品……

    那还是算了。

    同样的道理放在金英身上也一样,曾经的主要矛盾,王振的优先级排在外朝前面,所以他并不介意联合外朝坑王振一手,可是王振一去“休养”,自己坐稳了位子,收拾完内廷的烂摊子,他要怼的还是外朝。

    换句话说,屁股决定脑袋,想活下去,首先要坐对位置。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杨尚荆,在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就在心里喊了一句卧槽。

    当然了,是嘴上妈卖批,心里笑嘻嘻。

    “这书塾首创之功,到底不小。若是这书塾推广开来,少爷少不得要在史书上记上一笔。”忠叔一脸笑容,似乎脸上的皱纹都跟着绽放开来。

    能上史书,那可是天大的功名了,多少当官儿的,一辈子求的就是这个,现在杨尚荆这个档次的,虽然说能够借着杨荣的光,在史书里提一句,什么“孙戬,正统四年进士,历翰林编修、县令、兵部郎中、少詹事等职,卒于XXXX年”。

    毕竟杨荣的牛逼程度是毋庸置疑的,在忠叔看来,杨尚荆想要超过杨荣的历史地位,基本是不可能的,不过杨尚荆本身就是一个士子,在杨荣的后面给他单列一小段,提上几句也不是不行,可是呢,如果现在这个做好了,那么,就可以“参见列传xxxx”了。

    这两个的地位,不仅仅是不一样的,是天壤之别。

    杨尚荆哈哈一笑,摆了摆手:“忠叔却也是谬赞,这书塾虽是事关教化之事,却也要看在黄岩县效用如何,若是效果不好,平白靡费了钱粮,只怕京中的衮衮诸公,也不会强推下来的。”

    话是这么说,杨尚荆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哪怕自己还要窝在这黄岩县很长一段时间,哪怕自己这边的书塾做的不那么好,最后只是个招牌,最后也是会全国推广的。

    这可不仅仅是什么编制问题,也不仅仅是政绩问题,而是名声问题,这玩意上了东阁议事,然后批下来了,还特么符合了圣人教诲,简直就是“功德”嘛,到时候推广开来,“天下士子无不欢欣鼓舞”,顺手就让上面捡了一桩大功劳,史书上提的可不仅仅是他杨尚荆一个人。

    “往日本去的船只,可是都准备好了?”杨尚荆突然转移了话题,出声问道。

    忠叔点了点头:“徐千户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三艘战船入海,总不会有不开眼的倭寇前来骚扰。”

    杨尚荆点了点头:“拣选些精兵强将,以防不测。”

    “如今备倭衙门之兵丁,虽说不能与倭寇之中的精锐相抗衡,可是寻常的假倭,却也不放在眼中。”忠叔笑了笑,很是自信,“况且日本国小民弱,几百人到了那边,也足够了。”

    杨尚荆点了点头,还是那句话,事物要分两面看,沿海的倭寇都是曾经的贵族,他们代表不了全日本的所有人,类比一下,就是全大明最多不过百分之五的地主阶级再知书达理,再牛逼不解释,也代表不了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五的平民。

    要是全日本的平民都有沿海这帮日本南朝遗老的素质,大明也就别玩了,整个世界也都别玩了。

    根本用不到多,一万个身强力壮,顶盔掼甲,手持精工打造的兵器,训练有素,令行禁止,且具有极高文化素养的倭寇聚在一起,在陆战之中根本就是一台绞肉机——事实上任何军队能做到上述几点,在这个时代都可以冠以绞肉机的名号。

    “叫杨永、杨泽二人前来见我。”杨尚荆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旁边伺候的家丁说道。

    那家丁应了一声,飞快地跑了出去,杨尚荆则端起一杯茶来,吹了吹茶杯上的浮沫,轻轻地叹了口气。

    一些事情,还是要他来仔细叮嘱才是,否则的话,就手底下这两个通译,未必能够成事儿。

    不多时,杨永、杨泽二人就进了书房,左右瞧瞧没有外人,一撩衣服,直接就跪在了地上:“小人杨永(杨泽)拜见少爷。”

    杨尚荆品了一口茶,不紧不慢地放下了杯子,又看了他们几眼这才摆了摆手:“都是自家人,何须多礼,起来吧。”

    两人应了一声,从地上爬了起来,恭恭敬敬地站在那儿,双手垂下,眼神里面全是谦卑和敬畏,刚刚杨尚荆说是“何须多礼”,实际上就是要多礼,拉开距离,跑过海上、伺候过家里的两人,心理和明镜一般。

    “你们二人,此去日本,肩上的担子,却是不轻的,虽非甚么龙潭虎穴,却也要小心应对,若是失了手,只怕满盘皆输。”

    杨尚荆慢吞吞地说着,同时观察着两个人的脸色。

    眼看着两人脸色如常,杨尚荆这才继续说道:“那南京的礼部主事,自然是要去面见天皇的,只不过这如今的日本,便如中国之春秋,所谓的天皇并无实权,所有大权尽在幕府将军手中。”

    两人的眼神就是一变,常年跑海的,这里面的勾当还是清楚的,听见杨尚荆这么说,不知道的还以为杨尚荆也经常往那边跑呢。

    “这幕府虽大,却也只是春秋五霸的水准,实力在日本豪族之中最强,却也是压不住所有豪族,而你们要做的,就是带上护卫,走访其他地方豪族,告诉他们,本官愿意给他们支持。”

    想要掠夺资源,第一步肯定要让日本内部乱起来,否则的话,各大家族看见日本有矿,却是铁板一块,自己扑上去肯定损失,还指不定会出什么昏招呢。

第四五零章 操作(下)() 
    第四五零章

    “少爷所说,的确有用,可是这日本之豪族并非呆傻蠢笨,如今东南沿海被一班南朝遗族搅得不得安宁,又如何有能力插手日本内战?”

    杨泽很小心地看了杨尚荆一眼,很小心地说道。

    旁边的杨永同样看了杨尚荆一眼,更小心地说道:“况且……少爷虽说官居正四品,可是身不在中枢,地方上也没有甚么权势,只怕没甚么说服了啊。”

    杨尚荆看着这俩人,就叹了口气。

    是,能坐上统治阶级宝座的,怎么说都不会傻透腔,但是呢,就因为不是傻透腔,他们才能领悟到大明的强横。

    是,一帮日本南朝的遗族在大明沿海搅合着,可是大明朝有多少心力放在了东南沿海?郑和七下西洋的事儿可还没过去多久,日本那帮贵族对大明朝的综合国力,还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的。

    换句话说,日本国内的顶级贵族,战略眼光肯定比面前这两个小小的通译要强,这是阶级属性带来的眼界碾压,不是什么简单的华夷之辨就能覆盖的。

    至于杨永那里,说的倒是实话,可是杨尚荆对此又不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真正强大”和“看起来很强大”,还是有不少区别的,后者只需要伪装伪装,也就足够了。

    所以杨尚荆摇了摇头:“这个你们自是不必担忧,护送你们前往日本的军丁,都是我巡防千户所之中的精锐,军纪、杀气便可震慑蛮夷,更何况,本官还给他们准备了上好的装备。”

    说着话,杨尚荆就从身后的剑架上抽出一把倭刀来,整个拔出,刀身雪亮,一看就是精工打造的良品,寻常的小武士家族根本就承担不起,这一把刀放在日本国内,小家族能倾家荡产过来换。

    “此刀,乃是徐千户海上剿倭之时,顺手收缴的,据说出自某个日本南朝的大家族,不过本官没有考证过,也就不是很在意。”

    说着话,杨尚荆直接一刀下去,砍在了面前的桌案上,桌案的半个角直接就被砍了下去,其锋锐、坚固可见一斑。

    不过这一举动看在杨泽、杨永两人眼中,就显得不同寻常了,或者说,是觉得肉痛了,要知道,日本武士是很爱惜自己的武器的,就是决斗的时候,都会规定,刀刃碰刀刃属于违规行为,谁这么做了,就会直接输掉决斗。

    然而杨尚荆一脸的狂拽酷炫屌炸天,他还管这个?这种档次的刀,他还有那么两三把呢,都是徐尚庸从海上捞回来的,原本这种东西还算稀罕物,现在魏国公手上就有好几把档次比这个还高不少的。

    日本的南朝遗族也是贵族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斤钉不是?

    杨尚荆一刀砍完,收刀还鞘,随手将长刀放回身后的刀架上,然后自顾自地从桌下抽出一把刀来,看外形,就是一把大明朝制式的长刀,和外面卫所士卒的装备比起来,丝毫也不起眼。

    然后就看见杨尚荆猛地举起了手中的长刀,一刀砍在了面前的桌子上,这一次不仅仅是一个角的问题了,而是连带着桌子腿都给砍成了两截。

    “跟着你们走的士卒,都是这样的装备。”杨尚荆随手将刀靠在身后的书架上,一脸的风轻云淡。

    一把精工打造的长刀不算什么,小武士、小地主咬咬牙,都能鼓捣出来,可是一百把,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而跟着他们这帮人“出使”的兵丁,又何止一百?这玩意掏出来,直接就能把那帮日本的土鳖吓尿。

    “这般的刀剑,只怕造价不菲罢?”杨永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杨尚荆冷笑了一声:“若说别的,少爷我还要想想,若是说这长刀,要多少有多少。”

    当然是要多少有多少了,工坊现在搞的是水利锻打,工业化流水线的雏形了,生产出来的东西,无论是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比起那些手工小作坊,还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只要铁料充裕,剩下的无非就是工时罢了。

    工业化雏形,就是这么任性。

    然而背后有魏国公徐承宗、有丰城侯李贤、有南京兵部尚书徐琦、有南京户部尚书张凤、有内阁大学士杨溥、有……的杨尚荆,还能差这点儿铁料?

    盐铁官营?QNMD!老子就是官儿啊,合法经营的“就地采买军器公文”,可就摆在备倭衙门杨尚荆的值房里面呢。

    什么?那只是让做狼筅的文书?上面有写么?你想来揭这个脓疮,顺道吹个牛逼说自己是天下最刚直不阿的清官?你问问南京城知名老中医徐琦、徐承宗、张凤、李贤他们啊,人家专治吹牛逼最少十年了,经验丰富啊。

    杨泽和杨永同时吞了一口唾沫,同时点头:“少爷若是有此等实力,下走前去日本豪族府上,自然是凭空多了三分底气,管保不追了少爷的威风。”

    杨尚荆很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前日里,海面上被徐尚庸徐千户清扫了一番,不过总归都是些小鱼小虾,你们出海之前,我会让徐千户、周千户带兵,再将这海面上梳理一遍,多多少少也能多出来些喂鲨鱼的尸体,你们在日本的行程,也能更顺利些。”

    杨尚荆估摸着,之前徐尚庸清扫海面的消息,肯定能传回日本去,毕竟日本南朝的旧贵族能够在海面上活着,还活的很滋润,日本的根儿是断不掉的,现在日本掌权的那帮人,应该已经知道他杨尚荆的存在了。

    但是这样远远不够,哪怕他杨尚荆得罪了内廷、得罪了皇帝,在蛮夷的眼中也要显得强大才是,毕竟那帮日本人不可能知道他杨尚荆的处境,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再秀一次肌肉,让日本的土鳖们知道他杨尚荆的厉害。

    杨泽、杨永两人听了,连连点头,杨尚荆扭头看向忠叔:“这次出兵,阵势搞得大些,免得伤了我中原苗裔,碍了日后在日本的布局。”

第四五一章 剿匪(上)() 
    第四五一章

    六月份浙江沿海,以永宁江入口处往南,整个儿开了锅。

    经过了两个月的“初步培训”,大批沿海卫所的士卒开始出动,在巡防千户所“精英骨干”的带领下,在整个南部沿岸开始了扫荡,每个小旗配备两个巡防千户所精心训练出来的精锐进行指挥,剩下的哪怕是傻逼,手把手地教,也能知道怎么挥刀。

    就在同时,杨尚荆调集宁波、台州两府的水师战船,在周乐展、徐尚庸的分头指挥下,如同一把梳子一样,向着温州府方向扫荡。

    与此同时,杨尚荆坐镇温州府,就在盘石卫的卫所里面,等着被驱赶的海盗、倭寇南下。

    这年月海图虽然不完备,但是沿海能住人的岛礁也就那么多,虽说官府开了海禁,禁制民船下海,但是官船不受限的,这么多年的来回梳理,至少也弄清楚了八成。

    于是,整个浙江南部三府的沿海一片鸡飞狗跳,假倭之流,基本能跪的跪下,能跑的跑路,两样都不能的……死球。

    至于真倭,看着徐尚庸、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