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英雄 >

第707部分

明末英雄-第707部分

小说: 明末英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七年几年间,做为新朝京城文化中心的新华书局进行了大规模的重新重建。如同园林一般的婉约风格不见了,有的却是石质建筑的工整感、条理感。京城人们的衣着也几乎彻底的拜托了旧时代的影子。在人均经济和物质供应水平比原来更为突出的新朝,过去富贵人家身份代表的绫罗绸缎锦已经成为了大众的普遍性衣料,当然也仅仅是衣料而已。着装完美的合体与简介的人也越来越多。

    洗发水在这个时代当然还不可能普及,由此带来的近代特有的“礼帽风”让张海忽然有一种感觉:这根本不是17世纪的某个明朝之后的时代,而是民国也不像。更像是新中国**十年代的城市中心配合上影视剧中那些卫生光鲜的“银幕民国”中的景象。南京城内人们所拥有的也不仅仅是意识和经济条件改变带来的新风,还有那积极向上时代所独有的乐观和信心。在街道上,哪怕是雌性激素已经开始衰退,母性开始丧失又值多事之秋的中年妇女们,也少有人沉着面孔。马车过往的时候已经不再能够扬起滚滚的红尘,那些富裕起来的人们也更愿意悠闲的多花一些时间来欣赏四处的一切。

    如果对比起另一个位面同样的年代里,正是明王朝在松山之战和朱仙镇之战后开始走向逐步瓦解的乱世年月,更是让张海的心慰藉了不少。自从当年起事以来,自己杀了很多的人,做过冒进或激进的事情并曾经依旧在改朝换代之际导致过人口的不少锐减,可是相比历史来说,却可以算的上是尽善恶劣。

    “短短一代人的时间,从南京城到整个中华大地上的改变已经太大了。只是我不知道,这种蒸蒸日上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新朝十七年以来,南直隶一代其实并未有像北方不少地方那样遭灾。就算是北方的商业和货物收到了微弱的影响,也不至于影响到整体的态势。可实际上这两年以来,南京城的人均粮价折合收入、消费量、产出已经没有过去那样明显的增长了。”陈征倒是在这方面不无忧虑的说道。

    张海此时已经不像数年前那样,什么事情都要询问他人汇报或者查阅资料,自己当然也了解许多事情。在思索了片刻后回道:“三百万人口的南京城是特例吧?人均近五亿多两的产出、比产出更高的消费都是靠人才资源的集中甚至一些权力性剥削性的东西来实现的。自从造船业几年前的时候成熟起来、外海刘洪涛那里培养出来的大量人才资源还有日韩等地技术劳动力质量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继续提高空间就大了。而我看如果几十年后,全国的大多数城镇劳动力都能实现受过完善的教育的化,还有应该有五成到七成左右的提高空间。。。”张海说道这里的时候似乎也多少有些底气不足。

    “也就是说再有二十多年一大代人的时间也不能提高一倍?”陈征多少有些遗憾。

    而张海则是看到了新朝经济在十数年的恢复与拓展型高速增长之后进入到了一个门槛期:能够依靠超越时代的组织管理体系乃至新兴的经济制度、政策制度带来的文艺复兴与启蒙时代水准的“产业革命”潜力正在渐渐耗尽。如果不在科技上有革命性进展的话就不可能进一步的有所加强了。甚至:仅仅是类似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那种水准的“蒸汽革命”可能还不够,需要像19世纪中叶以后的欧洲那样全领域突破才有可能。可是如今的新朝虽然在产业发展与管理制度变革乃至教育基础上做了比19世纪中前期的欧洲更多的工作,而一些科学及技术领域的水平可能还没有前世时读过的一些类似架空网文中的主角们高。

    张海来到新华书局之后并没有来到新朝周报编剧部那里。那地方张海曾经去过不少次了,内容和标准要比解放区根据地时代的一些报刊要还“正统”,连广告都没有。多是先进人物典范、各地突出功绩及表彰、与事实差别极大的新朝圣主活动,还有一些战史类的军事性、通信性的文学,估计同后世朝鲜某些报纸有的一比。对于那些政治新青年们逐步完善起来的体系,张海虽然看不惯,但并没有反对。甚至可以说:这本来就是在张海的指导之下完善起来的东西。如今的张海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有些懵懂的新君少年了。明白很多事情,要从社会的安定乃至政权组织力的可靠性出发。就算是有些“愚民”,可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那也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为了看看陈征的日常研究工作,张海与陈征一起来到了新华经济部。如今的新朝印刷和出版只是在过去的基础上有了相当的进步,但是显然并没有进步到工业革命时代甚至民国时期的水平。印刷能力和出版能力还是比较有限,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推广面,并没有所谓的“日报”,新朝周报之外,宏观性的正规出版物都是以月报或月刊的形式出现的。新朝十三年以来数年的“月刊”全本资料往往也不过百万字左右大致几本新标准厚书的规模。翻看其内容,大多是类似一些行业报告一类的东西。

第1423章 市场营销() 
张海忽然突然意识起来:自己以前所了解的东西,要么是微观之中的以小见大,要么是宏观总论并且更跟财政有关的一些东西。这种行业性的东西,介于宏观与微观之间的东西还是观察和研究的太少。想到这里,也就坐在一边认真翻阅起来。

    陈征是个内向的性格,工作以来每天的工作时间并不算太久,但却很专注。来到工作岗位上之后也认真的翻阅起不少同经营单位有关的报告来。

    在西方的历史上,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领先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的,而在此时的新朝,消费调查和社会调查,从推销到对市场的研究领域已经在高等数学尚未有所突破的年代提前发展起来。让张海没有想到的是科技水平不足对新朝的第一个局限不是技术领域,反而是经济领域。

    数年以来上百万字的“行业月报“全订本看起来内容很多,不过多年执政的张海在这方面也积累了必要的经验,起来并不费力,也大致知道哪些内容是最为重要的,那些是并非最为重要的。因此,大致一上午的时间就了解到了一些比较关键性的内容。

    一般地区新朝城镇居民每年人均四十两的消费中,占大头的是还是食品方面的消费,大概占四成左右的比例。餐饮与食品加工业方面的发展让过去每年折算现在不过三四两的口粮盐菜等基本消费进步到包括酒肉在内每年十五六两左右的深加工。大部分内地二三线中低收入群体比例还要更高,基本上食品支出要占六成以上的比例。而被服等方面的开销则战局另外四成的大部分。纺织及其相关产业仍然是如今新朝最大头的产业。当然,在南京新朝最发达地区,或者对于一些富裕阶层来说可能是个例外。文化产业在内地大多数地方的发展并不充分,高层次较大比例的住房消费在内地大多数普通人阶层中也并不存在。更别说家政之类的。换句话说,如今新朝大部分二三线地方的普通人,也不过是过上了在过去标准看来“锦衣玉食“的富足型温饱生活。离南京城及东南一带这种以出版文化,服务,住宅成为主要消费项目的富裕地区其实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样来看如果进一步充分开发内地二三线地方的市场,经济规模还会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恐怕要超出之前五成到七成左右的估计。而且文化产业的发展更多在于人们思维方式上的拓展。其积极意义,并非仅仅是金钱上的数字而已。就像后世的东南发达地区与三线地区。如果只看城镇收入和经济方面的状况,最多不过两三比一左右而已。可是文化产业的集中,实际上带来了整个社会人权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其积极意义并非是多吃几口牛肉制品之类可以相提并论的。

    张海虽然是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可是关于现实方面的思维方式并不因此而僵化。想到这里,张海也没有打算与陈征在工作方面的话题上隐瞒什么。

    “我看过最近市场上的一些流行书读物,尤其是鸳鸯蝴蝶派的。我总觉得这么写市场有狭小了。下三路闲书和经典言情悲剧,温婉言情等等在旧朝有相当影响是有其历史因素的。然而在我们这个蒸蒸日上的时代,我觉得,需要一些正剧意识比较强的东西,乐观主义和突出主角意识比较强的东西。不要怕不良风气和政治影响。我们需要的影响,是摆脱历史和社会的宿命论。过去的西方曾经有的骑士,应该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新时代文学的创作思路。。。“

    陈征同这个时代的很多新教育体系出来的精英一样,虽然不是本职上的文人,但也是文学联合会中的一员,听到这样的话也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圣主是要再召开一次座谈会“

    张海却在思考了片刻之后有些犹豫的说道“有些事情,我出面来讲似乎有些不好。还是有你出面吧。下午的时候我会把一些要传达的精神写给你。。。“

    张海一边这样说,一边回忆起自己的前生往事。前世的时候自己在大学毕业以后曾经长期赋闲在家,曾经几年内都是个三心二意的扑街写手。但后来,虽然也是个准扑街,但终归是在逐步入门了,了解到众多商业文的写作要领。想起类似快餐文学的东西能够在上百年前的文艺复兴时代西班牙上层流行,那应该也一定能够在如今的新朝大多数二三线地方流行。

    而戏剧与相声小品等文艺作品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兴衰史和西方历史上的发展史则证明了“针对各个阶层社会病态的讽刺艺术,是喜剧文艺发展的灵魂。自丑,自污,比惨,以及北方乡村唠嗑那些幽默如果不注入这种灵魂,那终究就是有限度的。

    因此,张海就足足花了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利用在新华书局的几名比较优秀的速记员,完成了数千字左右的“文艺指导初步概要“。

    不过,似乎还是觉得有一些不足,就加上了自己有关“开拓市场““开拓消费““市场细分“等方面不少20世纪市场营销学内容中所初步了解的东西。有些话,张海觉得自己去亲自安排可能会有过度的反效果,就把这些事情让陈征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去传达了。身为驸马的陈征有足够尊贵的身份,但张海知道这个时代的文艺界并没有经历过什么文字狱之类的血雨腥风,让陈征去传达一些东西应该不会引起官僚体系过度反应的“放大恶果。“

    陈征看到这些东西之后却若有所思起来,进而陷入了沉思。可张海并不知道的是陈征思考的并不是如果同那些人去传话,而是有关经济哲学和价值观方面一些的东西。

    张海则下定了决心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怎么关注过的火炬学校,该去看一看了。以数学为核心的一些科学领域,新朝应该尽快超越自己能够指导下的水平,更进一步的发展才是。

第1424章 后代之忧() 
新朝十三年以来张海在宫中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不过在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还是没有打算恢复传统那种三宫六院和富丽堂皇深宫大院式的生活。在对权力的掌控达到近代的层次之后也不需要那些会牵扯不少精力的“昂贵形式主义”。而冒险纵欲的后果,更是让张海永生难忘。几年以来的张海选择重新回到了开国最初几年时的某些时候那样看似有些平凡却十分充实的生活当中。

    唯一让张海有些担心的,是张天自从进入蒙学的几年时间以来,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甚至明显不如条件更差的宇儿。

    有选择的遵从那些在家教方面有所建树之人的意见,对于子女在幼年及儿童时代的要求,张海并不感放松。下午回西院的时候就已经从郝老师那里了解到张天学习成绩的张海在并没有选择在晚饭的时候发作什么。不过晚饭之后沉默了许久,张海遍让柳香自己先去回屋看闲书去。直接对张天用有些不善的口气说道:“应该又到习武时间了。再过半个时辰跟我出去到外面锻炼锻炼去吧!”

    见到这种态度,柳香知道张海可能又要发作了,可是想起很久以前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的约定也不太好过问什么。尤其是张天在学堂里的一些表现,柳香也是有所耳闻。

    张天也似乎有些明白今天这趟“练武”恐怕是“酒无好酒,宴无好宴”。不过以往的时候,张海在张天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也就是郑重其事的训斥几句,也觉得自己应该能挨过去。

    来到距离西院和北殿都有些距离的小院,张海没有先让张天做什么准备活动,而是在昏暗中阴沉着问道:“今天你的语文据说只考了七十一分?数学竟然刚刚及格?竟然连体育也是七十多如果是你天生智力有些问题,或者老师有问题,我不怪你。可你是我从小看到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