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91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91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来人的模样,荀彧脸上的犹豫之色变得有些欣喜了起来。

    “戏忠啊戏忠,我可是一直在等你来找我,你可算是来了!来,我给你介绍。”

    “这位是平原县令孔武大人!”

    “这位是我的同窗好友戏忠戏志才,我之前和戏忠约好。”

    还没等荀彧的话说完,戏志才突然把手挡在了荀彧的面前,开口说道。

    “你说你是何人?”

    “平原县令孔子陵?那个建立孔门村收拢流民为己所用的孔子陵?”

    戏志才在听到了孔武的名字之后,本来平静不已的心思瞬间变得有些活络了起来。

    在孔武听到戏志才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的震惊又怎么会比他戏志才少?

    戏忠,字志才,乃是颍川书院中比较年长的了,乃是寒门仕子的代表性人物,精通谋略,善于算计对手的心理,乃是曹操手底下第一谋士,深得曹操器重,只可惜耀眼的时间太短,戏志才从出山到死亡,不过短短几年的时间。

    就算是戏志才在死后,更是给曹操推荐了改变了曹操命运的郭嘉,但是戏志才这个人的光芒,依旧不能被遮挡住。

    本来想这趟来颍川就是冲着荀彧和陈群二人来的,倒是把戏志才给忽略了,直到现在孔武遇到了戏志才,心里的这股招贤之心又蠢蠢欲动起来。

    “先生此言差矣,孔武并非把流民收拢,为己所用。”

    “这些流民都是自愿来到我的身边,给他们机会让他们用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天下不稳,百姓遭殃,我又怎么忍心看到自己身边的百姓们被战火波及。”

    “所以我只能够尽我最大的努力,能够救下来的,又怎可见死不救。”

    孔武十分恭谦委婉,要知道,面前的两人虽然年纪不算是很大,但是妖孽般的意识与智商,让孔武不得不说每句话都得小心翼翼。

    “哈哈哈哈,还真是你孔子陵!”

    “半年前,我有幸去过一趟平原,说实话,你能够把平原治理成那个样子,我戏忠佩服!”

    “百姓们对你也是一片厚赞,说大人义薄云天,心系百姓,今日得见大人真容,还请大人受我一拜,谢过大人对流民百姓的慷慨相助之恩。”

    戏志才说完,作势便要跪下,孔武眼疾手快,一把便拖住了戏志才的身体,赶紧说道。

    “先生何必如此,若是空有一腔抱负,却无实行,那便是大话。”

    “那些百姓们有的不远万里前来投奔我孔武,百姓信任我,我又怎么能让他们失望。”

    “这些都是我分内的事,先生可千万不可如此!”

    孔武说完,戏志才才没有再坚持,但是替荀彧解围的想法,早就被戏志才给抛诸脑后,手上一个虚引说道。

    “大人请内堂中请,屋内详谈。”

    “既然志才邀请,那便却之不恭了。”

    孔武带着越兮大步朝着内堂中走去,内堂乃是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学生们讲课的地方,现在不是上课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人。

    荀彧看了一眼戏志才激动的模样,只能叹了一口气跟了上去。

    也不怪戏志才,如今的天下贪官腐败,宦官持政,这些荀彧、戏志才几人又岂能不知?

    自己几人虽然肚子中有些东西,却找不到施展自己抱负的地方,况且戏志才出身寒门,这一点让他实在无法融入世家的谋士团中。

    孔武的崛起,让戏志才等一众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孔武的人品这些寒门士子不知道,但是孔武既然是孔圣人的后世,德行想必也不会太差。

    而且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平原的各项消息,彻彻底底的震惊了一直在关注孔武的这些有识之士们。

    剿匪、马场、孔门村、平原的崛起,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与现在坐在戏志才面前的孔武有关,戏志才见到两位孔武的激动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内堂中很清净,三人盘膝而坐,而越兮则是站着守在了孔武的身后,荀彧百无聊赖,戏志才和孔武说的这些东西,都和荀彧没有什么关系,荀彧现在还很年轻,不想那么早便出仕。

    但是荀彧又不忍心打扰到戏志才和孔武的谈话,两人貌似聊得很投机,这让荀彧越发的感觉到不妥。

    孔武乃是平原县令,天下大乱的消息多多少少传到了颍川书院中一些,这个孔武现在这个时候过来,唯一便只有一个目的,那便是招贤。

    自己虽然对孔武不是很看好,但是看戏志才和孔武的这个架势,就像是鱼儿得到了水,相谈甚欢。

    荀彧几乎已经肯定孔武是想要招揽戏志才,戏志才比荀彧聪明许多,又怎么不明白孔武什么意思。

    自己现在年纪也不下了,戏志才走过很多地方,见过许多的君主,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合得上戏志才的心意,直到今天孔武出现了。

    有谋略、有肚量、有胆识最重要的是孔武还有一颗爱民之心,爱国不爱国戏志才不在意,但是贫苦百姓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自然是禁受不住任何的打击,他戏志才的主公,怎可无爱国之心

第183章 :问大势荀彧刁难…() 
孔武虽然很年轻,但是仁德之名已经初具,而且名声在外,收拢流民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只是需要能力。

    而且更多的还需要物资上的给予,孔武收拢了那么多的流民,那就说明孔武还是有些底子的。

    太平道的消息早就已经传进了颍川书院中,这一群年轻的王佐之才,又有谁心里不清楚大汉将乱。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天下纷争将起,正是英雄集结之时,既然心里有一腔抱负,何不就趁现在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主公。

    戏志才便是这样想的,虽然孔武没有太大的地盘,没有太多的权利,想必兵将也不会太多,当然,这是戏志才的想法。

    但是孔武现在的实力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只能听闻孔武在平原县的勤勉仁德之名,这也是孔武故意放出去的消息。

    自己的底牌自然是越多越好,若是哪一日那北海太守孔融敢进犯自己,自己还能有个保命的能力。

    虽然孔武有诸多的硬件条件不好,但是对于戏志才来说,这些都不是他择主的必要条件。

    三人面对面坐着,看气氛有些冷淡,孔武开口说道。

    “二位先生大名,武早有耳闻,我与荀爽老先生上山的时候,曾经听老先生谈起两位,两位之才,怕是在这书院中已经算是数一数二了。”

    荀彧比较谦虚,孔武话刚落音,荀彧就赶紧说道。

    “大人说笑了,志才之才,却是如此,只是荀彧乃是无名之辈,才疏学浅,可经不起叔父如此夸赞。”

    “文若又何必谦虚,文若之才,十倍于忠,忠虽小有薄名,但说起能力,可是比不过这位王佐之才荀文若啊。”

    两人一人争执一句,就算是在孔武面前,也丝毫没有相让,这让一旁的孔武窃笑不已。

    孔武岂能看不出来,戏志才对自己颇有好感,也许是因为自己收拢流民的行为让戏志才很是看好。

    但是荀彧乃是世家之人,自然不会因为自己一两句话便跟自己走,戏志才这是在帮自己。

    “好了好了,两位都有经天纬地之才,莫要再争,志才善谋,擅军事,文若善政,擅文略,你二人若是同在一人麾下,只怕还真会搅出一番风云不可!”

    孔武的话让场中的三人都笑了起来,却不知三人所笑之事是不是同一件。

    笑声停了下来,戏志才拱手对孔武说道。

    “大人的平原县,民多粮广,但如今太平道肆虐,青州冀州两地,为首要之地,太平道定然会对大人的平原县有所想法,敢问大人要如何应付。”

    当戏志才问出这句话的时候,荀彧不自觉的看了戏志才一眼,耐人寻味的神色落在了孔武的眼中。

    孔武知道,戏志才的正题来了,他是在问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志不同,道不合,自然不相为谋。

    眼珠一转,孔武接着说道。

    “太平道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全天下,如今太平道被揭发,定然会狗急跳墙,做出一些谋逆之事。”

    “天下的百姓就要遭殃了,我孔武身为朝廷官员,辖区又有诸多流民与百姓。”

    “若是没有些许准备,又如何能够应付浩浩荡荡的太平道教众。”

    “在平原的这段时间,武为了保护辖区内的流民,也为了剿灭平原周遭的土匪山贼,特地练了五营精兵。”

    “潜龙、虎啸、飞羽、裂熊还有一营骑兵营,每营人数不低与两千,只要是天下百姓有难,我必亲率大军,拯救处在水深火热中百姓。”

    “百姓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我正在等,等太平道按捺不住的那个时候,只要他们敢来我平原县,我必定号令兵卒,围而歼之,不会让太平道信徒侵犯我辖区任何一个百姓。”

    孔武这边说得是义愤填膺,口口声声为了百姓,这一个大义凛然,把面前的戏志才说得是激动不已。

    当孔武说起自己麾下的士兵之后,而一旁的荀彧却皱起了眉头。

    “哎,说到底这些信徒也不过是普通百姓罢了,我也不愿多造杀孽,但却无可奈何。”

    “孔大人心系百姓,仁德贤明,莫说太平道不过是乌合之众,即便是那番邦外族,大汉朝有孔大人这样的官员,又怎会惧怕呢?志才你真是多虑了。”

    荀彧意味深长的说着这句话,让刚准备好继续忽悠戏志才的孔武停了下来。

    荀彧打断了孔武的话,回过头盯着孔武说道。

    “文若有一疑惑,还请大人为我解答。”

    “文若但说无妨!”

    “大人的官职,只是区区的平原县令,为何手底下却有如此多有名号的精兵?那没有名号的士兵又有多少?”

    “难不成大人是想要拥兵自重?”

    荀彧这一问,便把孔武之前的话给全都堵死了,拥兵自重四个字还是荀彧说轻了,再重一些便是要谋逆。

    孔武看着这边兴致刚上来的戏志才,还有一边冷静不已的荀彧,一时间语塞,不知道该如何说下去。

    场面上的气愤一时间冷了下来,戏志才听到荀彧问的这个问题,不禁皱了皱眉头。

    现在的诸侯们,哪一个手底下的私兵不是甚多,只是没有摆到明面上罢了。

    孔武把自己手中的兵卒说给两人听,无非是信任两人,这才在二人面前没有遮拦便说了出来。

    本来两人应该有默契不提这件事,但是荀彧就非得说出来,没等孔武继续说话,戏志才便说道。

    “文若此言差矣,众所周知,平原县毗邻冀州与兖州泰山,泰山四寇与黑山贼在平原周围颇为猖獗。”

    “平原县在孔大人的治理之下,算是富裕的大县,这些贼寇必然会对平原县心怀不轨。”

    “若是大人的手底下没有一定的实力,如何能保证平原百姓的安生?”

    戏志才一开口,荀彧便没有了说辞,荀彧清楚,要是比口才自己和戏志才定然不能想比,索性不再言语。

    孔武看到荀彧不再说话了,拱手说道。

    “文若误会了!”

    “志才所说只是其一,其二,平原县的流民越来越多,其中许多心怀抱负的青年愿意自己加入我平原县的军营,我也只是顺便帮助了他们,还为我增强了实力,一举两得的事情。”

    “还有就是,天子已经封我为平原国相!只是诏书还在路上,故未敢自称。”

    “我孔武,何来的自重之心!还请文若勿要猜疑才是!”

第184章 :弃文若鬼才现世…() 
历史上的荀彧跟了曹操,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自己的立场,到最后,荀彧也是死在了这个问题之上。

    曹操到最后仍然没有称帝,最多也只是魏王,这其中有不少原因是因为荀彧与孔武手底下那些忠汉派们。

    孔武知道,荀彧是忠汉派,就算现在勉强把荀彧拉拢到自己的麾下,若是有一日自己要自立门户,荀彧肯定会放弃自己,免不了自己也会做和曹操一样的选择。

    既然荀彧已经一开始就对自己产生了误解,那自己也不能勉强,看来今天荀彧是收不到了,只能暂时先把戏志才扩入囊中。

    “志才。”

    “咚咚咚!”

    正当几人聊得兴起,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越兮听到门口急促的敲门声,看了孔武一眼,孔武点了点头之后才走过去把门打开。

    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青年人,文士打扮和荀彧等人无异,奇特的是文士身边竟然还带了一个小娃娃。

    小娃娃眼神清澈,气质空灵,只是脸色有些惨白,看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