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69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69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展毫甘场

    最重要的是,高家衰败之后,城中所有高家控制的酒楼赌场或者豪宅,全都被孔武收缴,正在被孙乾抄家,毕竟孙乾对于高家的这些东西还是了若指掌的。

    孔武感觉自己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所以感觉到实在是有些疲累,心里不由得对于其他的名士们活络起心思来。

    自己手中可是还有于吉送给自己的颍川书院的推荐信啊,要是自己能去一趟颍川,那该有多少谋士要拜服在自己的脚下。

    当然,这些只是孔武自己一个人的猜想,并不是真的,孔武现在是一个名士也不认识,就算是认识的,自己现在这点名声,也不足以让别人来帮助自己。

    没有办法,身边的人全都是身家清白,没有什么太多的人际交往,当然,除了陈宫!

    陈宫是法家的人,而且云游天下,想必认识的名士不在少数,若是能够得到陈宫的一些帮助,定然能够解掉自己的燃眉之急。

第138章 道歉贴…() 


第139章 :找公台举荐人才…() 
看着平原县在自己手中飞速的发展着,让从来没有经营过内政的孔武心里涌现出一丝丝的成就感。

    虽然平原县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对于孔武来说,平原不仅仅是一座县城,还是自己开始的第一步。

    这段时间对于平原县的治理,孔武才发现,一名好的人才对于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往往许多事情自己只要说出自己的想法,陈宫孙乾等人就可以给自己很好的落实到实处。

    人才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对于人才的应用上,孔武不禁想起了曹操。

    当年曹操举兵的时候,周围的各方诸侯哪一个不比曹操要强得多,甚至曹操面前还有一个曹操这辈子都没有办法赶上的袁绍。

    但是结果却是让人汗颜,曹操把北方所有强于自己的诸侯全都打趴在自己的面前,不仅仅因为曹操这个人智谋过人。

    更多的地方是曹操知人善用,手底下又都是万中无一的人才,这才让曹操能够多次在以少对多的情况下绝地翻盘。

    官渡之战如果没有许攸,宛城之战如果没有典韦,曹操早就在乱世中死了不知道多少次。

    前有许褚典韦等人为曹操冲锋陷阵,后有郭嘉荀彧等人为曹操出谋划策。

    曹操只需要用好手中的这些人,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征服所有挡在自己面前的障碍。

    孔武和曹操比起来,在人才的这个方面,除了对于人才的熟识度,孔武比曹操可是有了太多的优势。

    可以说三国的每一位名将,每一位谋主孔武对他们的资料都是了若指掌,现在自己最欠缺的就是声望,还欠缺一个乱世。

    陈宫游历大江南北,对于各位地方的名士都有了解,甚至多有交好,若是自己能够从陈宫的嘴里问出一些名将的信息,那对于现在的自己无疑是雪中送炭。

    陈宫还在处理平原县的各种政务,虽然很繁琐,但是对于足智多谋的陈宫,这些不过是小菜一碟。

    陈宫还在座位上喝茶,孔武便悄声无息的来到了陈宫的门口。

    孔武的到来给忙里偷闲的陈宫下得够呛,新官上任三把火,陈宫现在可不想触孔武的霉头。

    但是孔武仿佛没有看到陈宫在偷懒,刚见到陈宫就直入主题。

    看着孔武脸上严肃的表情,陈宫被吓得够呛,只能够沉默等着孔武发问。

    “公台,我记得之前你曾说过你游历天下,结交好友!”

    “现在的平原,正值发展之时,想必公台你也看到了,我麾下人才稀缺,各项事宜不便开展。”

    “今日来见公台,便是想问公台有何人才举荐,可供一用?”

    孔武一口气说完了话,可是把陈宫吓得够呛,原来孔武这次来不是来指责自己偷懒的问题,而是跑自己这里要人来了。

    陈宫心里的石头这才放了下来,虽然孔武没有责难自己,但是孔武说的话陈宫还是真真的听了进去。

    自己几年前游历天下,认识结交了不少的名士,但是自从自己来到了孔武的身边,便早已不再联系。

    无奈现在为了孔武,陈宫还是努力的回想了一下。

    “主公之意,宫已悉数了解,宫当年游历天下,结交了不少名士!”

    “这其中,有沽名钓誉之辈,有见识浅薄之辈,当然也有一些宫所推崇的大才!”

    “举贤不避亲,这第一人宫想给主公举荐我法家的另一位大才程昱程仲德!”

    陈宫话刚落音,孔武的脸上已经堆满了笑容。

    程昱,曹魏五大谋士之一,为人低调谨慎,执法严谨,剑走偏锋,多为曹操献出各种毒计奇谋,乃是三国中唯一能和贾诩相提并论的毒士!

    程昱的大局观与能力在后世是所有人都有所耳闻的,本来今天只是过来碰碰运气,但是没想到陈宫竟然会给自己送出这么一份大礼。

    “程昱算是宫的同门,当年在东阿之时,有幸结交,虽然不曾深交,但是宫敢肯定,程仲德必为大才!”

    “程昱性格怪异,主公若想将其收至麾下,务必要亲自去一趟兖州东阿,万不可差人征辟!”

    程昱的性格怪异,孔武一点也不奇怪,虽然程昱在演义中被曹操征辟便加入了曹操的麾下,但是当中缘由,孔武可不相信那么简单。

    自己这段时间一直闲在平原县中,所有的政务基本交给了陈宫,而军事则交给了张飞和太史慈。

    是时候该出去转转了,顺便可以了解一下兖州的民情风貌,对自己有利无害,想到此处,孔武点了点头,陈宫才敢接着说道。

    “这第二人,乃是兖州陈留人毛玠毛孝先,此人才能出众,清廉节俭,若是能够得此人相助,必然能够加快平原县内政建设。”

    “孝先与我乃是旧识,只需我一封帛书,定然能让他来到平原县,到时主公再诚心邀请,孝先定会入主公麾下。”

    “好!好!”

    孔武一连说了两个好字,足以看出孔武内心有多么的高兴。

    毛玠字孝先,陈留平丘人,演义记载,毛玠加入曹操阵营之后,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

    曹操大喜,采纳了毛玠的规划,并对毛玠委以重任,毛玠为人清正廉明,把所有才华都发挥在了内政之上,默默的为曹操稳定着后方的经济内政,乃是曹魏阵营中不可多得的内政人才。

    现在的平原,最缺少的就是毛玠这样的内政人才,在内政的处理之上,若是有毛玠的加入,平原的内政,就暂时不用孔武担心了。

    两名大才,就这样被陈宫送到了孔武的眼皮子底下,孔武兴奋的和陈宫多聊了一会儿,看着天色渐晚才回到了自己的地方。

    陈宫第二天便给毛玠发了一封帛书,邀请毛玠前来平原相见,虽然是邀请,但是陈宫和孔武都清楚。

    若是毛玠来了,那么就再也跑不掉了,若是毛玠迟迟未见,那便说明毛玠终究还是不属于孔武。

    孔武也是有些紧张,但是现在却不是紧张的时候,回到自己的地方,孔武安排了下去准备要出行的东西。

    这趟兖州,孔武是非去不可了!

    为了在所有诸侯之前笼络下一批人才,孔武可算是下了血本,家丁们听话下去安排了,陈宫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也继续工作。

    平原的一切,都在慢慢的进行着。

第140章 :出青州落脚荒郊…()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五天,陈宫的邀请书应该已经送到了毛玠的手中,但是毛玠却并没有什么反应。

    孔武也不着急,行装都已经收拾好了,准备出发去一趟兖州。

    军营那边,张飞和太史慈还有越兮分工合作,分头训练了三队士兵,张飞训练步兵,太史慈训练弓兵,但是骑兵暂时还没有建成,所以越兮暂时和张飞训练步兵。

    杨辉和贺庚的马场,也建立得有模有样,至少已经出来了一个雏形,相信不久的将来便可以圈出一片属于孔武自己的马场。

    打铁铺的老头在孔武的催促之下,终于赶出了孔武画上画的那些新型的农具,孔武很满意,勒令打铁铺的师傅们全力铸造新型农具,第一批农具也被孔武送到了那些庄稼人的手中。

    国渊已经在孙乾的授意之下回到了孔武的麾下,现在正在配合陈宫积极的开展着屯田的工作,理论一旦形成便可以付诸实施。

    征兵工作在孔武的督促之下循序渐进的开展了起来,各路有志青年看到孔武的一系列福利和改革,争相投入了孔武的麾下。

    孔武抽空给所有新兵灌输了服从的思想,更是向他们保证了善后问题与晋升机制,让每一个新加入的新兵都多了一份上进的心和一份保障。

    孙乾掌管的钱粮在孙乾的手中不断的和富商、行商们做着各式各样的交易,孙乾用自己口若悬河的辩才买进最低价的东西,又更高价的卖了出去。

    保证钱财不短缺的情况之下,又进一步收购粮食,完成孔武的命令的同时,还超额挣到了不少的钱财,慢慢的孔武的钱粮库存也填充了起来。

    平原的一切在孔武的管理之下,都在慢慢的往上面走着,当然,孔武也并没有做什么太大的贡献。

    看到朋友这里也没有什么事件,孔武的行程也已经确定好了,大早上给所有人开了个会之后,孔武带着谢国还有十多名卫兵朝着兖州东郡路上赶去。

    张飞放心不下孔武一个人前往兖州,想要跟着孔武一起前往,但是却被孔武拒绝了,孔武的理由很简单。

    现在平原正是发展的时候,不能拉着张飞和自己到处跑,让张飞安心的训练新兵,自己现在名气不显,没有人会对自己不利。

    况且自己的行程只有自己才知道,就连和自己一起的士兵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怎么样行动。

    张飞还想坚持,但是被孔武以主公的名义命令张飞好好练兵,这下张飞才没脾气的退了下去。

    孔武和陈宫等人讨论了一会儿内政发展,而后把自己不在这段时间的大权交给了陈宫,陈宫对孔武的决定感激涕零,当场发誓要帮助孔武守好平原县。

    孔武这才安心的坐着马车去上了兖州的路,目送着孔武走后,陈宫就变成了平原县中最大的长官,但是陈宫并没有恃宠生骄,反而比之前孔武在的时候更加的努力。

    孔武敢把平原县交给自己,这是多么大的信任,陈宫一介布衣,只能够鞠躬尽瘁用自己一身的才华帮助孔武管理好平原县。

    其他的人看到身为县长的陈宫都这么努力,也全都发奋了起来努力的做事,一时间,平原县的平民也好官员也好,全都陷入了空前的奋斗狂潮,导致平原的各项情况也都在蒸蒸日上。

    但是这一切离开了平原县的孔武是不知道的,孔武在马车上小憩着,一路上的风景让孔武迷醉不已。

    从青州出发到兖州境内得先入泰山郡,穿过济北国和东平国才能到达目的地东郡,路程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孔武的马车虽然不是很华丽,但是对于一般的平民百姓而言,已经是奢侈之极,孔武一路上别的不怕,唯一害怕的便只有那泰山四寇。

    何谓泰山四寇,泰山四寇本是各个地方的守卫官员,但是生不逢时,四人全都或是被陷害,或是被污蔑,最后索性在这泰山落草结盟为寇。

    孙观,昌豨,吴敦还有武功最为高强的臧霸!四人盘踞在泰山郡,封路为霸,占山为王!对来往的官员或者是有钱人进行强取豪夺。

    几人均为杀人不眨眼的悍匪,若是老天不开眼被自己不幸遇到,自己可真的是吃不了兜着走了!

    刚过了一天多,孔武等人就已经进入了泰山郡的管辖范围之内,孔武不停地催促着车夫挥鞭急速前进,想要赶紧穿过泰山郡。

    本来穿过泰山郡到达济北国的时间需要一天,但是孔武硬生生的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了半天。

    平坦的大道上只能看到飞一般往前赶去的孔武一行人,但是却没有看到丝毫泰山四寇的身影,直到夜晚的时候出了泰山郡的范围之内,这才松了一口气。

    济北国的夜色也和泰山郡差不多,虽然没有下雨,但是天空依旧阴沉得可怕,孔武等人为了加紧赶路,已经错过了泰山郡的客栈。

    眼见天色已晚,周围也都是荒郊野外,根本就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孔武想起上次在清河国的教训,找了个相对比较靠近大路的空地,停下了马车休息了下来。

    孔武把火生了起来,谢国和十几名士兵在周围警戒着,直到孔武坐了下来,所有人才围着火堆坐了下来。

    现在已经接近了冬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