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之千古大帝 >

第2部分

三国之千古大帝-第2部分

小说: 三国之千古大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子可还有事?”

    “多谢老丈的水,在下初到贵地,想向您询问一些事情,烦请老丈不吝赐教。”

    “公子多礼了,公子想知道何事请说,我自然知无不言。”老人非但不害怕孔武,甚至还盯着孔武的装扮上下打量起来。

    孔武看着老丈打量着自己,心里的纳闷更是多了一些。

    “敢问老丈,赤帝子和项籍之间的战争现在打到哪个地方了?”

    “赤帝子?莫非公子说的是我高祖皇帝?项籍是那已身亡在乌江的楚项氏?”

    “恩。”

    “恩?等等,老丈您说高祖皇帝?难道刘邦已经打败项籍登基了?”

    孔武听到老人口中的高祖皇帝,自然是知道高祖皇帝就是刘邦,但是自己的任务是搜集亥下之战和汉朝开国的消息啊,要是刘邦已经登基了,自己的任务可怎么办?

    “公子岂可直呼高祖名讳,虽然这里只有公子与我两人,但是高祖的名讳是万万不可提的啊。”

    虽然老人嘴上是这么说,但是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并没有丝毫的在意孔武的话。

    孔武听着老人的话,这才反应过来。

    “老人家,那高祖皇帝登基了多久了?楚国还在否?”

    “哦?公子,高祖皇帝已经是300多年前的帝王,早已仙逝已久。至于那楚国,早在几百年前就已被高祖皇帝所灭,否则,又如何会有现在的大汉天下。”

    虽然老人说的话并不大声,但是这几句话却犹如一道闪电,狠狠的劈在了孔武的脑袋中。当听到老人说高祖已经是300年前的人物的时候,孔武就已经完全愣在了原地。

    300年前?刘邦竟然已经死了300多年,怎么回事?难道这次的时空轮出问题了?那为什么天林不把我拉回去?现在的朝代应该是东汉,那到底是东汉几年?我的任务又该怎么办呢?

    无数的问题在孔武的脑海中翻滚,孔武就这样愣在了原地,思考着自己该怎么办。

    愣了许久,孔武在脑海中飞速的演变着各种回去的可能性,但是却没有丝毫的头绪。

    怎么办?怎么办?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回去?

    “公子?”看着眼前发愣的孔武,老人忍不住叫了一声。

    既来之,则安之!对!既来之,则安之!先弄清楚现在的情况,再去想别的办法回去。

    既然已经到了这个不知名的年代,那么不如就先搞清楚什么情况,安顿下来,才能想到别的出路。

    孔武心里顿时想起了孔圣人论语中的那句话——既来之、则安之。

    “老丈,在下一时愣神,还望老丈赎罪。”想通了之后的孔武立刻觉得有了方向。

    当务之急便是弄清楚自己所处的朝代,自己对于各种历史的发展了若指掌,这便是自己的长处,凭着自己的这项本事,无论现在是哪个朝代自己都可以快速立足。

    “无妨无妨,公子可还有问题?”

    “有,最大的问题,此地乃是何处?”

    听到孔武的问题,老人这才开口大笑了起来。

    “公子,此处乃是我大汉疆土青州治下东莱郡黄县。”

    老人的话犹如又一枚重磅炸弹直接砸进了孔武的心里。

第3章 :遇高人仙人指路…() 
光和!光和!刘邦三百多年之后,现在的时间竟然是东汉末年!光和四年也就是公元181年,离黄巾起义仅仅只有3年。

    我竟然来到了华夏历史上最混乱的东汉末年!

    “艹。”孔武不由得爆了一句粗口。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民不聊生,这是个什么世道!这特么的就是个人吃人的世道!想要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活下来,难度比其他朝代远远大得多。

    自己竟然来到了一个这样的朝代,虽然小说中的东汉末年英雄豪杰并起,美女如云,但是那也仅仅只是出现在那部脍炙人口的经典著作《三国演义》当中。

    但是对于精通历史的孔武来说,小说根本就只是给普通人看的。

    真正的东汉末年,饿死冻死的人何其之多?死在乱战中的人何其之多?那些被人烧杀抢掠而死的老弱妇孺更是何其之多!!

    东汉末年是真正的内忧外患,内有十三州诸侯林立,山贼盗匪横行;外有乌丸、山越、匈奴、羌族、氐族、南蛮等番邦异族虎视眈眈。

    皇权外放,宦官持政。这样的世道,自己该怎么样才能活下去?

    自己没有以前自己看过的小说中的王霸之气,能让所有名将谋主见面就拜服三呼主公;

    自己也没有真正的上过战场,没有了解过战场上的瞬息万变;

    自己更没有真正的管理过一座城池,或是一个国家。这些都是自己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所最欠缺的。

    但是自己有不属于这个朝代的先见和对未来的掌控;

    自己拥有老祖宗们几千年来总结的智慧和经验;

    还有自己对于东汉末年的能臣武将的出处及能力了若指掌,这些也正是自己想要在这个真正的乱世活下来最大的依仗!

    孔武在脑海之中迅速的分析了现在自己的情况,这才下定决心。

    看来时空轮是已经出问题了,而自己却没有修复时空轮的能力。

    如果他们修复不了时空轮,那么自己难道就这么一直等着吗?

    不可能,时空通道已经混乱了,那么修复时空轮的事情肯定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

    自己现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找个地方安顿下来,谋一个出路,再去寻找回去的方法。

    决定了以后,孔武瞬间就觉得眼前一亮。

    “多谢老丈指点,在下这就离开。”孔武躬身朝老丈拱了拱手,正准备离开。

    老丈却突然一把拉住了孔武。

    “公子且慢,既然公子问了小老儿一些问题,那么我也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公子,还望公子替小老儿答疑解惑。”

    一边说着,老人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多了起来。

    孔武看着面前的老人,却突然有了一种被看穿了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的秘密老头已经知道了一般。

    虽然这样,但是孔武还是躬身说道。

    “老丈请问,在下定然诚实回答。”

    “公子不是这儿的人,在下说的可对?”

    “老丈,在下确实不是青州人。”

    孔武听到老人的问题,心里却嘀咕起来。

    “这天下十三州,有哪个地方会像我这么打扮。”

    “公子,是有些答非所问了。小老儿问的是公子不是我东汉之人,可对?”

    短短的一句话,却在孔武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他知道!他竟然知道我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孔武抬起头,瞳孔微缩,直视着老人。而老人也张开双眼,就这么看着孔武。

    两人对峙了一会儿,孔武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怕是遇到高人了。

    赶紧拱手说道。

    “敢问老丈如何称呼?又为何如此说?”

    “哈哈哈哈,公子,小老儿是琅琊人,只是一个小小的道士。别的不会,但是对于星象、卜卦一途倒是还有些心得。”

    “老夫近几月夜观天象,帝星星弱,而西北方、北方、南方、东方各有一星明亮异常。”

    “此象原本已维持了几月,但是就在昨天,方圆千里都看到天上出现了一颗光球,而昨晚许久不变的天象竟然出现了变化。帝星旁边竟然突兀的出现了一颗明亮异常的紫微星,而其余四方的明星竟然都被这颗紫微星的光芒所掩盖。”

    “于是老夫便卜算了光球所落下的地方,专程在此等待着你。”

    “公子说,老夫的卜算可是对了?”

    孔武一字一句的听完于吉所说的话,眼眸微颤,像是在做着什么决定一般。

    过了许久,孔武微微一叹,躬身说道。

    “原来如此,在下姓孔名武,无字,道长您所说的都对,我并不是这里的人,敢问道长等候在下所为何事。”

    听着孔武承认了自己的身份,神秘道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严声说道。

    “如今天下内忧外患,即将大乱,我想请问公子心中作何感想。”

    “我?我只是一个连自己能不能活下去都无法想象的人,天下大乱,我又能怎么样呢?”

    孔武自嘲的笑了一声。

    “错!大错特错!天下内忧外患,受苦是的所有的平民百姓,你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那就要肩负起你该担当的责任。”

    “既然你不是这里的人,那你对这个时代就该有了解,难道你就能眼睁睁的看着这片土地上的炎黄子孙受苦受难吗?”

    “你有这个能力,就该站出来,用你的双手,去拯救这天下的万民。而不是一味的只知道逃避,只考虑自己。”

    “你难道就没有考虑过自己为什么会无故的来到这个地方吗?!”

    神秘道长像是气急,指着孔武大声的吼了起来!

    孔武捏着拳头,青筋鼓起。神秘道长的话,深深的触动了孔武的心,自己不想改变这个乱世吗?自己难道愿意看着百姓受苦吗?

    不!我不能看着百姓受苦,既然我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就注定自己不能平平庸庸的过完这一生!

    自己已经是这个世界的一份子,我又怎么能去逃避属于我的命运!

    孔武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才说道。

    “多谢道长点醒,在下明白该怎么做了。”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孔武的心里却隐隐的有丝毫的不平静,他知道黄巾起义,他也知道以后的三国鼎立。自己要怎么样做?才能够拯救这天下的万民!

    你这个老天!!既然你把我孔武扔到这个黑暗的时代!那就别怪我孔武逆了你的意思!我也只能用我自己的双手去改变这个时代!拯救这天下的万民!!

第4章 :得馈赠先入黄县…() 
看着眼前拱手而立的孔武,道长冷着的脸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孺子尚可教!”

    “罢了,本来你是死是活于我无关,也怪我好奇之心太重,想看看紫薇星数之人会是怎么个样子。”

    “老夫只有一言想道于你听,既然有能力,就该站出来,为了百姓抛头颅洒热血。即使他日马革裹尸,你,又何尝会后悔?”

    看着眼前的道人,孔武心里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神秘的道长到底是谁?竟然能够看透我的身世?

    而且还对未来大势如此的了若指掌。

    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孔武却还是毕恭毕敬的拱手说道。

    “恳请道长教我。”

    “罢了,你我也是有缘,这两件物品就赠于你吧。”

    说着神秘道长便从怀里拿出了两封书信递给了孔武。

    “这两封书信对于现在的你来说也许没什么用,但是如果当你准备站出来为天下的百姓做点事情的时候,那就拿出这两封书信,必然会对你有不小的帮助。”

    “这第一书信,是给颍川书院的荀爽的,当年我游历天下,对他有一恩,这封书信你给他看过之后,他定会明白我的意思。”

    “这第二封书信,是给一个人,此人算是我的弟子之一。我对他曾有指点之恩,此人便是武威姑臧的贾诩贾文和。虽然他性格冷漠,但是对我的话,他还是唯命是从的,当你有一日需要用到他,那么你就把这封书信展示于他,他便会倾尽所有助你完成霸业。”

    “孔武拜谢道长大恩!”

    看着手上的两封书信,孔武心里明白这是一份多大的礼物。

    贾诩?这位历史上的毒士,可谓是算无遗策,运筹帷幄。如果自己以后能得到他的鼎力相助,那么自己之后的道路必然会好走得多。

    而荀爽手底下的颍川书院,那可是东汉末年寒门才子们的聚集地啊。

    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等等名臣谋主数不胜数,有了这封书信,常人无法进入的颍川书院对自己来说便是自己以后的文臣班底。

    “只要你能记住你所说的,那便不枉费我今日所费的口舌。”

    “从这里往东五里便是黄县县城,你就先去黄县安顿下来吧。这身衣服你换上,否则还没进城便会被守城的士兵的抓了。”

    “泄露天机,不该!不该啊!老夫我也该走了,你以后的路老夫就不必再多说了,只要对得起百姓,对得起自己,那就放手去做吧。”

    边说着神秘道长的身形便慢慢的消散了。

    这让无神论者的孔武又是一惊,原来华夏的古代当真有如此神奇的高人。

    对着于吉消失的地方一拜,孔武换上衣服,便往黄县县城走去。

    当孔武往着黄县走去的时候,远处的山头上突兀的出现了一位道人。

    “有意思,原来此人竟是如此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