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95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95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我觉得只要陛下派遣一心腹之人前去联系突利、契必何力,两人必定愿意和我大唐合作,支持我大唐共同对抗颉利这头饿狼。”

    李世民用手抚了抚胡须,眼睛里精光闪现。沉思良久后,他说道:“按照永安王所说,我大唐有突利、契必何力的十七万大军支持,又有数百万大唐百姓拥护,既如此,我大唐又何必惧他颉利的二十万人马呢?只是李靖统领的九卫三十万大军,一动不动,也太可惜了。”

    李玄笑着说道:“陛下,是不想让李靖他们闲着。我倒有有个好去处,既能不让他们闲着,又能解我帝都长安的压力。”

    李世民惊喜道:“哦,有这样的好去处吗?永安王,快说。”

    李玄缓缓的走到了一幅军事地图之前,把手指向了和幽州接壤的突厥国的广大草原。

    “草原?突厥境内?”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

    李玄朗声说道:“这次,颉利是起倾国之兵南下的。他的四十万大军被牢牢的吸在了我大唐帝都长安附近。既然他敢威胁我大唐帝都,那好吧,我们就采用‘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策略,他们打我们的关陇之地,我们就打他们的草原,打颉利位于定襄的汗帐,这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打法,也是一种不要命的打法,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看谁先撑不住,谁先胆怯了?”

第一百八十九章 共赴国难() 
“好主意,大气魄。永安王真不愧为朕之子房啊。”李世民高兴的说道。“他们打咱们的帝都长安,咱们就打他们的定襄汗帐,让他们也好好尝尝,让人打到家门口的滋味。”

    说着,大唐皇帝李世民下令道:“诏令辅国大将军李靖统领三十万大军迅速全面进攻突厥,奇袭颉利位于定襄的突厥汗帐,以报突厥偷袭我大唐帝都长安之仇。”

    之后,便有一位信使走进了大殿,接过了李世民刚刚颁发的诏令。李世民叮嘱道:“尽快、隐蔽的送到李靖的手里,让他迅速按照诏令行事。”

    李玄又一次站了出来,进言道:“陛下,臣希望陛下能多派信使,并且要通过信使,让颉利他们知道我们进攻他们定襄汗帐的计划。”

    李世民面露疑惑的问道:“让颉利他们知道?”

    李玄回答道:“对,让颉利他们知道。知道比不知道好啊,颉利的部属们知道了,肯定会闹着要求颉利撤兵的。如今颉利的大军已经杀到了我大唐帝都长安附近,而我们的大军却尚未出发,局势对我们不利,只有颉利撤兵了,我大唐帝都长安,我大唐朝廷才能转危为安啊。”

    李世民顿时恍然大悟道:“对,得让颉利他们知道。只有他们知道了,他们才会撤兵,我大唐帝都长安之围才能解除啊。”

    很快又有十余位信使被招进了太极宫。

    李世民再次叮嘱道:“分十余路去向李靖传信。如果你们不幸被突厥人抓住,朕允许你们稍做抵抗后,就可以将密信交出。”

    所有信使都感到诧异。按照军规,传出的密信那可是比自己的命都要重要的,一旦被抓,那肯定是第一时间就将信件毁掉的,自己能否活着,那无所谓,可是如果密信被敌人发现,泄露了军机,那肯定是要被砍头的。信使们面面相觑,可是当想到这是大唐皇帝的命令时,他们便一起躬身应诺后,转身离开了太极宫。

    李世民扫视在座的众人,缓缓的说道:“李靖的三十万大军马上就要动起来,进攻突厥了。如今咱们就按照永安王的谋划,商讨一下如何组织长安城外的两支援军,守卫住帝都长安城吧?”

    众人皆无计可施,一起望向了李玄。

    李玄在大殿内缓缓踱步道:“两路援军:一为关陇的数百万百姓;二为突厥的突利、契苾何力统领的十二万大军。

    关陇乃是我大唐陇右李氏皇族和关陇贵族集团的起家之地,更是我大唐陇右李氏皇族和关陇贵族集团的根基。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在关陇之地威望最高,民心归附者最多,而实力也是最为雄厚。因此臣建议由陛下派出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有威望,有能力的主事,各家家主,离开帝都长安城,前往关陇之地,组织各地百姓,杀敌勤王。我大唐要让突厥人明白:关陇之地,是我大唐的土地,不是他们突厥人可以随意撒野的地方。

    突厥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人心不齐。只有颉利一人空怀一统四海之志,灭我大唐之心,其他人所图者不过是我大唐的府库,大唐的财富,而突利、契苾何力更是和颉利处处做对,随时提防,和我们形成了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因此臣建议陛下能够挑选一能言善辩之人,游说突利、契苾何力等突厥各部首领,向他们陈述利害,诱之以利,分化拉拢,以求他们成为我们的重要襄助。”

    听完李玄的分析,李世民陷入了沉思。尚未开口,只见观德王、宗正卿、陇右李氏皇族主事李雄,吏部文选司郎中、关陇贵族主事长孙无忌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国家危急,臣等愿遵照永安王之谋划,率领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有威望、有能力的家主,前往关陇之地,组织百姓,杀敌报国。”

    李世民被感动的双目垂泪,他缓缓的站了起来,走到了头发花白、年逾古稀的李雄和长孙无忌的面前说道:“难为老叔公和无忌了。老叔公如此年纪,还要为我大唐出生入死,深入险地,朕这心里真是十分愧疚啊。”

    李雄看了看长孙无忌,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如果长安让突厥人攻破了,我大唐社稷就会毁于一旦,关陇之地也会彻底丢失啊。没有了关陇之地,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那就断了根基,成为了无根之萍,无水之木,彻底走向衰败、覆灭啊。我们不能让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毁在我们的手上,只要能够保住大唐帝都长安不失,保住先辈们披荆斩棘、呕心沥血打下的数百年基业,我们就算死了,那又有什么呢?请陛下放心,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即使拼光了家底,精英尽失,也绝对不会再让突厥人再前进半步,我们必将他们牢牢的拖住在帝都长安四十里之外的武功县。”

    长孙无忌也慷慨激昂的附和道:“请陛下放心,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一切物力、人力、财力,将突厥人牢牢拖住,让他们不得寸进。”

    李世民激动的一把抓住了李雄和长孙无忌的手说道:“如今国家危难,我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也都陷入了险地,没有了退路。朕愿与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一起,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李雄、长孙无忌都态度坚定的看着大唐皇帝李世民,点头高声附和道:“臣等愿意跟随陛下,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言罢,三个人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彼此对视,低声商量之后,三个人一起走到了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近前,异口同声的说道:“此次突厥南侵,不仅是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的危机,而且是整个天下,我大唐社稷的危机。臣等三人商量决定,此次关陇之行,陇右李氏皇族、关陇贵族出人,组织百姓,杀敌报国,而武器、粮草、辎重,则由我山东豪族、南方世族共担之。共同面对如今危局,共赴国难。”

    他们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让大唐皇帝李世民和大殿中的官员们都十分感动。李世民拉过崔干、卢承庆、岑文本的手,和自己的手、李雄的手、长孙无忌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他们的心中都有了一个坚定的信念——共同面对危机,共赴国难。

    自此,大唐皇帝李世民和能够左右天下局势的四大政治势力正式达成一致,共同面对国家的危难。

第一百九十章 大唐府库() 
正在这时,新上任的鸿胪寺卿、李世民的心腹、情报天才唐俭主动站出来请命道:“臣愿意前往突厥驻地武功,向突利、契苾何力陈述利害,让他们成为我大唐的襄助。”

    大唐皇帝李世民看着唐俭说道:“唐爱卿忠君报国之心,值得褒奖。只是这颉利阴险狡诈,以铁血治军,杀人如麻,爪牙遍布突厥军中,如此情形,唐爱卿如何进得了胡营,见得着突利、契苾何力?退一步讲,唐爱卿小心谨慎,侥幸避过了颉利的耳目,见到了突利、契苾何力,他们敢擅自公然退兵吗?这个时候,颉利可是死死的盯着突利、契苾何力他们呢?他们敢将这样的把柄交给颉利吗?”

    唐俭说道:“只要陛下交给臣一样东西,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武功县城,去见颉利,去劝服突利、契苾何力,去分化拉拢突厥各部。”

    “哦,什么东西?”李世民疑问道。

    唐俭一字一顿的说出了几个字:“大唐府库里的全部财富。”

    之后,唐俭解释道:“正如永安王所说,这次突厥南侵,除了颉利一人妄图吞灭我大唐,完成统一的功业,其余各部首领均是被利所诱。而这个利,就是我大唐建国数年来的全部税收,财富。大唐府库里的全部财富留在我大唐帝都长安,已经不合适。我大唐现在既没有实力去保护它,反而因为这些财富会引来突厥人的觊觎,给我大唐帝都、大唐社稷带来倾覆的危险。既如此,臣建议不如主动送出这些财富,一来,突厥各部首领所图者本来就是这些财富,一旦财富到手,他们必然向颉利嚷着要回草原,这样颉利可汗妄图灭亡我大唐的谋划,就会彻底落空,我大唐也达到了分化拉拢敌人的目的;二来嘛,臣也可以以议和使节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去见颉利,劝服、拉拢突利、契苾何力以及突厥各部首领。”

    唐俭的话一出口,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脸色就是一变,在场的所有人也都眉头紧皱。所有心里都明白:唐俭的计谋虽然实用有效,可是那可是要用百姓们数年辛辛苦苦的血汗钱去贿赂、买通突厥人啊。事后如果百姓们知道,那是要挨骂的,史书上记载,那也是要留恶名于史册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缓缓的问道:“唐爱卿,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百姓谩骂,千古骂名,你承受的住吗?”

    唐俭朗声回答道:“只要有利于大唐,有利于大唐江山社稷,些许骂名又如何呢?臣不惧之。”

    李世民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说道:“百姓谩骂?千古骂名啊?朕的大唐,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

    唐俭扑通一下子跪了下来,向李世民进谏道:“陛下,臣知道人活在世上,最难的事儿莫过于低头。可是,要想成就大事,不学会低头,不行啊。如今时局危难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陛下您不肯暂时低下头来,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啊?那将丢掉的不仅仅是更大的面子,而且这大唐的大好河山也有尽失之虞啊。”

    唐俭此言一出,李世民顿时心头一震,他的目光落在了悬挂在墙上书写着“大唐疆域”四个大字的地图之上,陷入了长思。

    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看出了李世民内心的纠结,他向唐俭问道:“唐大人,这颉利是来跟陛下争天下的,我大唐府库的财富能够买的动他吗?”

    唐俭内心里还是十分尊敬房玄龄的,房玄龄虽然任职时间不长,可是思虑周密敏捷,为人厚道公正,在百官之中迅速的建立了崇高的威信。

    唐俭恭恭敬敬的对着房玄龄一礼道:“这些财宝当然买不动颉利,可是却能买得动他手下的那些部落首领啊。除了突利、契苾何力所掌控的十二万突厥大军,颉利的二十八万大军却来自十五个部落,部落首领的心思各不相同,多数人还都是迫于颉利的淫威,归附颉利不久。只要我大唐将大唐府库的所有财富全都拿出来交给颉利他们,那长安就真的成了一块没有肉的骨头了。有了这些名正言顺的理由,甚至不用臣去劝说,那些各部首领都会站出来闹着要北撤,回草原去。如此分化拉拢,弃府库而保长安的谋划,不就可以实现了吗?”

    李世民开始在大殿中来回的踱步,显然,唐俭的这番见解打动了他。走了几步,他在从三品、负责记录大唐皇帝一言一行的起居舍人——刘洎(ji)的身边停了下来。刘洎所记载的《起居注》上赫然写着:“鸿胪寺卿唐俭谏言以大唐府库所有财富贿赂颉利,以退突厥,天子犹豫不决……”

    李世民打量了一下刘洎道:“你是起居舍人,精读史书。关于朕是否应该以大唐府库贿赂颉利,以达到让突厥人退兵的目的。你说说你的想法。”

    刘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臣以为应该牺牲大唐府库,以全大局。想当年越王勾践贵为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