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94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94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唐城防怎么会如此的严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每杆大唐军旗之下都站有军士,仅仅守卫长安城头的恐怕就有三万人马吧?守卫大唐皇宫的会有多少,长安城内十二卫大军军营内会有多少人马呢?李艺的情报有失误,长安城内,以我观之,起码有十万人马啊。”执矢思力身后的两名随从也是同时感到愕然和惊惧。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除了守卫大唐皇宫乾元殿的两千军士以外,其余的所有人马都被大唐皇帝李世民安排到了长安城头,这就是他们产生误判的主要原因。

    乾元殿,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大唐文武百官侍立于两侧。

    执矢思力带领着两个随从趾高气扬的走进了大殿,见到大唐皇帝李世民也不行跪拜之礼,只是面带蔑视的一拱手道:“我是草原至尊之汗的使臣,见过大唐皇帝。”

    李世民把脸扭向了一边,丝毫没有搭理执矢思力的意思。

    短暂的沉默后,执矢思力沉不住气了,嚷道:“喂,你们中原人怎么如此不懂规矩啊?”

    李世民一拍龙椅站了起来,伸手一指执矢思力,大声的斥责道:“混账东西,当年我大唐武德皇帝并州起兵,和你家大汗有约:互不干涉,急难相救。如今你家大汗背信弃义,不请自来,越过了长城,叩我长安,你说,是朕不懂规矩还是你家大汗不懂规矩?你家大汗说过的话,签过的合约,都不算数,他又何能令部众、令天下信服啊?”

    执矢思力等三人傻傻的愣在了原地,他们没有想到大唐皇帝李世民竟然敢当众斥责他们,他们大汗的四十万大军可是如今就在长安城外啊。

    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站了出来,在一旁冷嘲热讽道:“颉利可汗的使者?连见我大唐皇帝陛下都敢站着说话,他以为他自己是谁啊?纵观整个天下,也只有不懂礼数的颉利可汗才会用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臣子吧。”

第一百八十七章 心理战(二)() 
负责守卫皇宫的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双手握拳,骨节发出一阵响声,他双眼扫向了执矢思力,凶神恶煞的说道:“在天子面前,不行跪拜之礼者,死。”

    执矢思力一阵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道:“你们要干什么?我家大汗就驻扎在离此不过四十里的武功县城,手中握有百万雄师,现在是你们向我家大汗俯首称臣的时候了,该下跪的应该是你们。李世民,你陇右李氏从并州起家,你们应该知道我突厥骑兵的厉害,那可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的,在我突厥勇士的面前,是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的住的,即使是万丈坚城,也会被我突厥勇士瞬间夷为平地的。如今我家大汗起举国之兵南下,你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的,我劝你们识时务为俊杰,投降我大突厥汗国。李世民,如果你能早日自缚请降,我家大汗宽仁,肯定会允许你在他的汗帐之侧设一牙帐,这样你陇右李氏就可保全富贵,天下苍生也免遭涂炭,这样岂不是最好?”

    李世民站了起来,纵声大笑道:“主狂臣悖(bei),天还亮着呢,你居然在这乾元殿里说梦话,简直愚蠢透顶,不知所谓。侯君集,把这个狂悖无礼的人给我撵出乾元殿,让他清醒清醒。要是他敢再胡说八道,每说一句,你就赏他一鞭子。”

    侯君集伸出大手一把抓住执矢思力,拖起来,就往乾元殿殿外走。

    执矢思力奋力挣扎道:“李世民,你不能这样对待我!我是大突厥汗国的使节。你如此对我,我家大汗是不会放过你的……”

    话音未落,侯君集拿起腰间悬挂的佩剑,就向执矢思力抽了过去,边抽边骂道:“天子名讳,岂是你随意大呼小叫的吗?如今我这里也没有鞭子,我的这把佩剑就是我的鞭子,这次是带着剑鞘抽你的,下一次,休怪我拔出佩剑当鞭子使,那个罪就有你好受的了。”

    执矢思力马上噤声,一个字都不敢乱说。

    执矢思力的两个随从,也吓得脸色刷白,颤抖不已。

    李世民看向了两人,朗声说道:“你们回去给颉利报个信。告诉他,他不要以为有几匹战马一群莽夫就敢视天下如无物。朕的长安城,有数十万大唐精锐,数千万大唐子民,他颉利要来,就让他来吧。朕和他死磕到底,朕倒要看看他颉利最后能不能安然的回到草原,继续做他的草原之主?”

    执矢思力的两个随从彼此对视一眼,就急忙抱头鼠窜离开了乾元殿,离开了大唐帝都长安城。而做为突厥颉利可汗使节的执矢思力却被侯君集捆绑在了乾元殿殿门之外。

    大殿内,所有人都保持着镇定,可是他们的内心里其实都极为的忐忑。所有人都清楚,此时帝都长安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用来与颉利可汗对抗的军队。李靖统帅的九卫大军没有南下,离长安较近的兵马正在星夜赶来勤王,可是兵力不多,杯水车薪,都难济大事。如今在南下的突厥这匹苍狼血盆大口之下,大唐帝国真的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武功县城,颉利可汗的大帐,跟随执矢思力的两名随从匆匆忙忙的进入了大帐。

    颉利可汗面露不悦的看着惊慌失措的两人,厉声问道:“你们家将军执矢思力呢?”

    两名随从战战兢兢的回答道:“我们家,我们家将军被大唐皇帝抓起来了,捆绑在了大唐乾元殿的殿门之外。”

    “执矢思力被李世民抓起来了?”颉利可汗觉得不可思议道。

    一番思量,颉利可汗问道:“长安城的情势如何?大唐朝廷官员、百姓的态度如何?”

    两名随从回答道:“我们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大唐的旗帜,旗帜的下面都有大唐军士把守,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守卫严密,所有的军士都是身材魁梧的彪悍之士,以我们多年的战场经验,他们都上过战场,杀过不少人,流过不少血,绝对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他们身上的杀意和那冰冷的气息,我们相信我们绝对不会判断错的。我们估计长安城内最少有十万军队,甚至更多,毕竟我们只见到了一部分,没有见到全部。长安城内的官员、百姓都十分的淡定,没有丝毫的慌乱,更没有一丝丝要逃跑的迹象,大唐皇帝李世民比较暴虐,我们家的执矢思力将军态度就倨傲了一点儿,就被李世民派人抓了起来,捆绑在了乾元殿殿门外,李世民还让一位大唐的将军把宝剑当鞭子使,使劲的抽我家执矢思力将军。”

    听过随从们的回话,颉利可汗的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他本来就生性多疑,如今他心里更是直犯嘀咕:“妈的,本汗是不是被李艺那家伙给耍了,他不是说长安城只有不到三万人马吗?怎么现在突然出现了至少十万军队?面对我大突厥汗国,四十万人马,长安内的官员和百姓还能如此的平静,没有丝毫的慌张,大唐皇帝李世民也如此的嚣张,他的底气在哪里?莫非他还真有能够对抗我大突厥汗国的实力?”

    太极宫,宫门紧闭,灯火通明,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

    永安王李玄,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尚书右仆射、刑部尚书杜如晦、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吏部文选司郎中长孙无忌、吏部考功司郎中岑文本排列有序的坐于大唐皇帝李世民下首的两侧。

    兵部尚书卢承庆向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既然迁都已成奢望,臣等愿与陛下一起保卫我大唐帝都长安城。臣建议我大唐朝廷一面死守长安城,拖延时间,一面急诏辅国大将军、元帅李靖统领的九卫大军昼夜兼程返回帝都长安。只要李靖能够统领大军到达长安城,我大唐帝都就可以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度过这次大劫。”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沉吟,暗自思量:“李靖统帅的九卫大军正在千里之外的幽州,而突厥大军距离帝都长安不足四十里,这时候召李靖率军返回,恐怕时间上来不及吧。但是正如卢承庆所说,只有让李靖统帅的九卫大军返回,大唐帝都长安才能转危为安啊。”正在此时,永安王李玄突然站了起来说道:“不可,此时李靖统领的大军万万不可返回帝都长安城。”

    大殿内,所有人都惊讶莫名,诧异的看向了李玄。

第一百八十八章 两路援军() 
兵部尚书卢承庆更是吃惊的向李玄问道:“为什么?永安王为什么不让李靖统领大军返回帝都长安,协同守卫呢?”

    李玄缓缓的说道:“经过今日早朝陛下和众位的精彩表演,我相信颉利现在他的内心里,肯定在犯嘀咕。如今他也猜不透,我大唐帝都长安的真实情形如何。如果,我们现在急召李靖统领的九卫大军返回,只要李靖统领着九卫三十万大军进入关中附近,那么必然会被颉利发现,到那时,颉利必然会明白,我大唐帝都兵力空虚的真实情况,他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帝都长安的。我长安城如今只有不到三万军队,又怎么能够抵挡突厥四十万大军的强攻呢?再者,李靖的大军被星夜召回,一旦突厥在某一险要处,设下埋伏,李靖统领的大军必然会遭受重大的损失,甚至会陷入全军覆没的险境啊。李靖统领的九卫大军,那可是我大唐几乎全部的主力。没有了军队,一个国家就没有了脊梁,就没有最起码的安全保障,整个大唐就犹如无人之境,只能任由突厥人肆意妄为了。”

    大殿内,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围魏救赵,围点打援,这可是一代兵法大家孙膑的最擅长的兵法谋略啊。战国初期,魏国势力最大,军事实力最强,就是当时的大国齐国也莫敢于之对敌,可是魏国的庙堂却犯了糊涂,不合时宜的妄图通过灭国战争,统一天下。齐国被迫卷入战争,孙膑成为了齐军的军师,他没有和魏国硬碰硬,也不敢和魏国硬碰硬,而是两次选择了围魏救赵的谋略,攻敌所必救的魏国国都大梁,引敌来援,然后于险要处设下埋伏,一举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两次大战,魏国六十万大军死伤殆尽,统帅庞涓自杀,魏国也由战国第一强国,沦为了二流国家,从此一蹶不振,被齐国超越,最终被秦国灭亡。

    如今大唐的形势与战国初年魏国的形势何其的相似,一旦李靖统帅的三十万大军有失,突厥又在一旁虎视眈眈,恐怕整个大唐也会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只能任由突厥肆意掠夺,随意攻取,直至灭亡了吧。

    所有人都是眉头紧皱,似乎都看不到一丁点儿的希望。

    兵部尚书卢承庆无奈的说道:“难道我大唐就真的只能靠这三万大军死守长安孤城了吗?我大唐朝廷只能束手待毙,毫无办法了吗?我大唐天下,只能让突厥人肆意奔驰,胡作非为了吗?我大唐的子民就只能饱受突厥人的蹂躏和杀戮了吗?”

    大殿内所有人都神情沮丧,一股悲观的情绪在大殿内蔓延。

    李玄看了看众人,对着表情严峻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其实我大唐帝都长安根本就不需要救兵,我们的人数要比颉利多得多,军队也比颉利多得多。”

    李世民诧异的看向了李玄,确认他没有说胡话之后,急忙问道:“我大唐军队从何处而来?”

    李玄回答道:“在我大唐帝都长安附近,我们至少有两路援军。”

    “两路援军?”所有人都面带惊喜的看向了李玄。

    李玄继续说道:“第一路援军,就是我关陇地区的数百万大唐百姓。自古关陇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百姓尤耐苦战,只要我大唐朝廷派出得力之人,进行组织,数日之间,我大唐就可增加兵员数百万之众;第二路援军?”

    李玄环视了在场众人,众人都看向了李玄,期待着李玄的分析。“第二路援军,则是突厥的突利、契必何力统领的十七万大军?”

    所有人都惊讶道:“突厥人?突利、契必何力统领的大军是我们的第二路援兵?”

    李玄肯定的回答道:“对,就是突利、契必何力他们统帅的大军。众位请想一想,为什么颉利通过陇右密道用了十天,他的心腹雅尔斤则更快,只用了八点,而和他们一起出发的突利、契必何力他们却用了二十天的时间都没有通过?我认为,这是因为颉利可汗刚刚统一了**各部,突利、契必何力的人心并没有归附,再者颉利为人多疑残暴,突利、契必何力如果早早到来,必然会被颉利派遣而出,和我大唐火拼,他颉利则可坐收渔翁之利。我大唐如今和突利、契必何力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大唐帝都被颉利攻破,颉利下一个目标必然是除掉突利和契必何力。按照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我觉得只要陛下派遣一心腹之人前去联系突利、契必何力,两人必定愿意和我大唐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