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53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53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有很多优势,最有潜力。但是我们选择归附突利二汗,可不是仅仅归附二汗,而是归附大唐皇帝李世民啊。如果拿真珠可汗夷男和大唐皇帝李世民比起来,那可是高下立判,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啊。李世民所拥有的胸怀、气度、智谋、实力可是都要比夷男要好上太多啊。或许正如你们所说,真珠可汗夷男或许会在突利二汗老去之后,统一草原。可是那有怎么样呢?大唐皇帝李世民到时候会允许夷男那么做吗?如果夷男他敢统一草原,那么他就真的离死不远了。我们一直跟着他,那也是自取灭亡啊。更何况本将还出身阿史那皇室,我大突厥汗国的大汗还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做官啊。因此本将决定率部归附突利二汗,归附大唐。”(。)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百一十章 阿史那思摩() 
不久,阿史那思摩就统领着自己的残部归附了突利。

    得知突厥战神、夹毕特勒(突厥军事统帅)阿史那思摩来投,大唐皇帝李世民欣喜异常,随即下诏,征召阿史那思摩到大唐帝都长安城。一番相见,大唐皇帝李世民更是对于阿史那思摩这员草原名将,十分的喜爱,随即加封阿史那思摩为怀化郡王、右武侯大将军、化州大都督,并赐阿史那思摩“李”姓。

    离开太极殿的时候,大唐皇帝李世民亲自持着阿史那思摩的手,将他送出了太极殿门外,对阿史那思摩说道:“李思摩将军,颉利可汗被朕打败前,自持强盛,屡屡抢掠我大唐,我大唐被他所杀者数不胜数,朕派兵击败他,如今草原各部落尽归附于我,我原谅了他们的旧过,奖励他们行善,并授予他们官爵,对待他们像对待我中原的百姓一样对待。中原的礼仪,并不想灭亡别人的国家,因为颉利可汗残暴,所以讨伐并攻取他,并不是真的贪图他的土地和人口。如今,我大唐军队已经完全撤出草原,把草原交由你们突厥人自己管理,由你们突厥人管理自己的土地和百姓。你们都是身兼我大唐官职的人,朕也会将你们当做我大唐的官员对待,对你们推心置腹,你们如果有什么困难,什么要求就来找朕,跟朕说,朕会为你们解决的?”

    阿史那思摩连连点头应是。

    离开太极殿之后,刚刚走出两步,阿史那思摩突然转身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希望陛下能够应允。”

    大唐皇帝李世民面带微笑的问道:“何事?阿史那思摩将军请说。”

    阿史那思摩略显为难的说道:“臣想见一下旧主。”

    大唐皇帝李世民扶起阿史那思摩说道:“将军忠义,时刻怀有不忘旧主之心。朕怎能不应允呢?朕准将军之所请。”

    阿史那思摩感动的眼泪直流,高呼万岁,并说道:“臣之旧主在位时,我突厥连年入侵中原,每年被杀死的中原百姓。都达数万,陛下您击败我突厥后,我们都以为陛下必然会把我们作为奴隶,让我们偿还我们以往的罪过。臣没有想到陛下竟然拥有如此宽阔的胸怀。竟然如此折节以待我这位败军之将。臣愿意臣的子孙世代侍奉大唐,以报答陛下厚恩大德。”

    大唐帝都长安城,一座戒备森严的庭院。庭院内,鸟语花香,花草成荫(yin)。

    突厥颉利可汗百无聊赖的坐在池塘旁边一手持着鱼竿。一边晒着太阳。他知道他虽然被大唐皇帝李世民赦免了一死,但是他的政治生命结束了,他一辈子再也不可能拥有权力了,也不能在走出这个院子了。颉利可汗面容疲惫,他已经没有以往的那种豪气了,头发花白,仿佛一位普普通通、衣食无忧的老者。

    阿史那思摩推开了院门,走到了颉利可汗的近前,对着颉利可汗躬下身,右手放于胸前。跪下来说道:“臣阿史那思摩拜见大汗!”

    看到衣着光鲜的阿史那思摩,颉利可汗冷笑道:“哼,你还有脸见本汗。在我突厥和大唐的决战中,本汗对你是寄予厚望的。你却把仗打成那样,最后导致了我整个大突厥汗**队的崩溃。如果不是你的无能,本汗的大突厥汗国何至于如此?本汗何至于如此呢?”

    阿史那思摩顿时一愣,他没想到颉利可汗此时此地,竟然会说出如此一番话来,竟然会将责任尽皆推卸给自己。

    颉利可汗站了起来,暴跳如雷的对阿史那思摩说道:“阿史那思摩。你这个小人,你说你是不是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那些小人一样,都在战场背叛本汗了。所以才导致了本汗今天的境地。都怨你们,一切都是你们害的。”

    阿史那思摩满含委屈的对颉利可汗说道:“大汗。当日决战,臣已经要取得胜利,夺了李绩的帅旗,马上就要诛杀李绩了。是大汗您的大旗被大唐军队夺了去,你又抛下了大军,独自逃跑了。我突厥四十万大军军心涣散。随即溃散,臣又有什么办法?如今您怎么能将战败的责任推在臣的身上,认为这都是臣的过错呢。”

    颉利可汗暴怒道:“放肆,阿史那思摩你是不是认为是本汗错了,本汗告诉你,本汗是草原上最英明的可汗,是绝对不会错的。都是你的错,都是你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你们的错,是你们心怀贰心,本汗才会失败的。”

    阿史那思摩站了起来,摇了摇头说道:“大汗,直到今日,我方才知道您为什么会败在大唐皇帝手中了啊?咱们突厥的兵比大唐的士卒武勇,咱们突厥的将也被大唐的将军善战,大汗的谋略也不逊于大唐皇帝陛下,可是大汗的心胸却无法和大唐皇帝陛下相提并论啊。大汗的心中,有的只是自己,而大唐皇帝的心中装的却是整个天下啊。大汗您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大肆铲除异己,将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他们都逼到了悬崖边上,将臣也一直闲置,不让臣得以领兵,而大唐皇帝陛下却用他那博大的胸怀,将大唐国内各大豪族势力的利益都兼顾到,将他们紧紧的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为他做事。对于我突厥投靠他的那些人,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他们都授予他们王爵、土地和人口,让他们治理他们各自的领地,让我们突厥人自己治理我们突厥。对于大汗这样他们大唐的仇敌、死地,他也压下了心中的愤怒,选择了赦免,对于臣这等突厥的名将,大唐的大敌,也没有处之而后快,而是想对待自己的臣子一样,推心置腹,加封臣的官职,让臣得掌实权。大汗您说说,如此,我大突厥汗国能不败给大唐吗?”

    颉利可汗先是一愣,随即异常愤怒的说道:“阿史那思摩,闭上你的嘴!你这卑贱的人,竟然胆敢指责本汗。本汗是草原上至高无上的可汗,整个草原真正的统治者,而你们和草原上的牛羊一样,都是本汗的奴隶,都是本汗的牲畜,你们怎么敢指责本汗的不是?”

    阿史那思摩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对着颉利可汗再一次跪下大礼参拜后,然后站起身,离开了庭院。

    而颉利可汗看着阿史那思摩的身影,还在歇斯底里的大声高喊着:“你们,你们这些人都是本汗的奴隶,都是本汗的牲畜!可是如今你们都背叛本汗了,都背叛本汗了啊!”(。)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百一十一章 天可汗() 
而颉利可汗看着阿史那思摩的身影,还在歇斯底里的大声高喊着:“你们,你们这些人都是本汗的奴隶,都是本汗的牲畜!可是如今你们都背叛本汗了,都背叛本汗了啊!”

    随着阿史那思摩的归附,草原逐渐的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草原局势的稳定,让大唐皇帝李世民和大唐朝堂重臣都感慨良多。大唐皇帝李世民让永安王李玄、大唐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一起总结归纳草原局势得以稳定的经验,以便为以后大唐处理中原民族和其他民族问题提供借鉴。

    数日后,李玄和房玄龄一起上表,提出了归纳总结出来的“治安中国、兼容并包、绥(sui)之以德”的三条经验。

    治安中国,就是使大唐更加安全强大,周边国家民族才会争相依附、服从大唐管辖;

    兼容并包,就是对周边国家民族一视同仁,改变“贵中华,轻夷狄”的旧观念,平等对待周边国家民族,尊重周边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

    绥之以德,则是对待少数民族要以德服人,避免武力压制、残暴统治。

    大唐皇帝李世民欣然采纳,并开口说道:“自古帝王莫不‘贵中华,轻夷狄’,而我独爱之如一,故各部落亦皆会依朕为父母。”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还发现周边国家民族的风俗中,政权多有后妃掌控,隧决定大力推行和亲政策,将大唐公主不断下嫁周边国家,民族,以加强周边国家和大唐的联系。

    大唐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房玄龄也进言道:“中原新定,兵凶战危,臣也以为和亲之策最好。”

    李世民感慨道:“朕是百姓的父母,只要对百姓们有利,对江山社稷有利。朕绝不爱惜一个女儿。”

    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按照和突利、契苾何力、夷男的盟约,派遣三位公主分别下嫁突利的世子、契苾何力、夷男三个人,不久更是将自己的妹妹。衡阳公主下嫁给突厥处罗可汗的儿子阿史那社尔,将弘化公主下嫁给大唐西北的大国吐谷浑可汗诺体钵(bo)。

    一时间大大提高了大唐在周边各国的威望,拉近了大唐和周边各国的关系。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开明宽柔和以武拨乱相结合,刚柔并济的民族政策,大大加强了周边国家民族和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大唐和周边国家民族的边境之上,也热闹非凡,商旅络绎不绝,周边国家民族也愿意尊大唐为主,向中原学习先进的知识、理念。大唐东部奚(xi)、室韦等十数个小部落,西域的各个小国都纷纷请求内属,依附于大唐;而因为战乱,逃亡高昌、吐谷浑的突厥百姓,也在听到大唐对于归附突厥人的优厚待遇之后,也纷纷返回。重新归附大唐。

    贞观五年,大唐北部边疆各族和西域各国君长一起来到大唐帝都长安,请尊奉大唐皇帝李世民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

    李世民笑道:“朕为大唐天子,还可以做各部落的‘天可汗’吗?”

    各国君长尽皆伏地不起,高呼“天可汗”。

    大唐皇帝李世民没有主意,回头看向了永安王李玄。

    李玄对着李世民微微点头。

    李世民隧安然接受各国君长进项的“天可汗”称号。

    大唐群臣、各国君臣都归附在地,高呼万岁。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穿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李玄则坐在李世民左下首第一个位置。

    李世民缓缓开口,对李玄说道:“永安王。这各国君长尊奉朕为‘天可汗’,是好事,还是坏事啊?你让朕接受‘天可汗’的称号,这对我大唐有什么好处吗?”

    李玄内心里是知道各国君长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肯定是件好事的。后世的经验,让李玄知道,各国君长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就如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要求建立联合国一样,只不过二战后建立的联合国是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共同处理世界各地的突发事件,维护世界秩序和和平;而如今各国君长要求尊奉李世民为“天可汗”却是共同尊奉李世民为各国、各部落的首领,共主,建立以大唐皇帝李世民为首领的以大唐为主导的联合国,如此大唐就可以将自己的影响力,覆盖到周边这数十个国家,也可以按照大唐的利益,正大光明的插手周边这数十国的政务,扶持亲近大唐的势力,促进大唐和周边这数十国的交流,这对于大唐是十分有好处的,李玄当然怂恿大唐皇帝李世民接受“天可汗”的称号了。

    李玄对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陛下,天可汗的称号,是各国君长共同尊奉的,那么这些国家,就认可了大唐宗主国的地位,希望在他们国家遭受危难的时候,大唐能够出手相助。而陛下您得了天可汗的称号,北方、西域这些国家就是我大唐的屏障,我大唐也可以趁机将影响覆盖这些国家,在他们国内扶持亲近我大唐的势力,保持我大唐北部和西部边疆的稳定,扩大和北部、西部这些国家的交流,促进我大唐和这些国家、这些民族更好的发展,如此岂不比以武力征服这些国家更好吗?他们也必然都愿意和我大唐交好,促进他们各自国家,各自民族的发展啊。如此一举数得的事情,岂不是对我大唐来说大有好处的事情吗?”

    大唐皇帝李世民恍然大悟道:“各国君长尊奉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