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52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52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的根源,真正的乱源是西晋王朝官员**无能,不把胡人当人意虐待他们,致使他们心怀怨恨,日积月累,终成祸乱。如若我大唐能够反其道而行之,对胡人做到真正的爱之如一,手足相亲,我相信数百万草原百姓必然会感恩戴德,真心依附大唐,报效大唐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重臣们被李玄的话说服了。

    李玄建议在汉人故地云中河套之地,建立十个羁(ji)縻(mi)州,安置内迁的草原百姓。羁縻州,羁縻,是牵制联系的意思,意味着大唐皇帝和边疆四夷的关系。各州设都督府,设立都督一职,管理本州内的内迁百姓。我大唐派遣能吏干员进行协作管理。

    大唐皇帝李世民同意了李玄的提议,并修改道:“朕十个州的都督一职,我大唐官员不要出任,让依附的草原百姓们推举他们的部落首领出任。我大唐派遣的官员,可以都是工部户部的官员,可以教授百姓们建房耕作就好。”(。)

    ps:  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三百零八章 杀与不杀()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下诏:整个大唐军队撤出草原,将草原一分为三,突利、契苾何力、夷男各居其一,由突利、契苾何力、夷男负责剿灭各自境内颉利可汗的叛乱。⊙,大唐按照约定收复云中、河套原汉人的故地,设立十个羁縻州,设都督府进行管理。草原上数百万百姓因为饥荒问题,可以到大唐设立羁縻州居住,大唐会免费为他们提供粮食、房屋和农具。

    自此草原问题得以解决,突利、契苾何力、夷男开始忙着剿抚各自境内的突厥颉利可汗的旧部,而大唐则撤出了草原,忙于安置络绎不绝、从草原各地赶来的草原百姓。

    一个月后,太极宫。

    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坐在龙椅上处理政务,太监总管王富贵面带喜悦的向大唐皇帝李世民禀报道:“陛下,押解突厥颉利可汗的囚车已经过了武功,马上就要到帝都了。”

    李世民腾的一下子站了起来,高兴的说道:“让押解颉利的囚车在便桥桥头等着,朕要亲自去看看他的下场。”

    便桥两岸的大地上,因为春天的到来,色彩已经开始丰富起来了,不再固守雪的洁白,便桥附近的树林内,声音也开始争鸣起来了,不再显示冷的宁静,便桥之下的河流也解冻了,“叮叮咚咚”的唱起歌来。浅浅的绿意渲染出勃勃的生机,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热烈的诗情,似乎春天突然一下子就给了郁闷的人们一个晴朗的心情,突然就给了瑟瑟的世界一个暖暖的美景。

    押解突厥颉利可汗的囚车就停在便桥桥头,负责押解的大唐军士齐刷刷的跪在地上,大唐皇帝李世民面露喜悦的催马扬鞭从大唐帝都长安城飞奔而来,身后紧跟着永安王李玄等数位重臣。

    在关押突厥颉利可汗的马车之前。大唐皇帝李世民勒紧马缰听了下来,李玄等朝廷重臣也停了下来。

    一位跟随大唐皇帝李世民而来的护卫催马走到了马车之前,掀开了马车的车帘,露出了里面端坐的突厥颉利可汗。

    大唐皇帝李世民傲坐于马上,冷冷的看着颉利。颉利须发凌乱,但是却眼望着天空。看也不看李世民一眼。

    李世民手持马鞭对颉利可汗遥遥一指道:“颉利,你还记得四年前,你统领四十万突厥大军威逼我大唐帝都长安城,加诸给我大唐的耻辱吗?”

    颉利可汗把头高高的昂起,不发一言。

    李世民接着说道:“颉利,朕告诉过你,这争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人心,现在你该相信了吧。想当初你统帅四十万突厥精锐在这里威逼我大唐帝都长安城。可是为什么如今只剩下你一个孤家寡人,被朕俘虏?”

    颉利可汗突然开口,长叹一口气说道:“可惜呀,本汗当初真的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命令大军攻破大唐帝都长安城,把你和你的都城都碾成粉碎啊。要是当初如此,何至于今日看你在这里趾高气扬,受你的欺辱?”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颉利,看来直到今天你都没有明白人心向背的重要性啊。你还是只相信刀枪啊。你如果有足够的胸怀,包容突利、契苾何力、夷男他们。重用阿史那思摩这些人,我大唐何至于一场决战就能彻底击败你的突厥,彻底击败疆域辽阔,拥有六十万精锐骑兵的大突厥汗国啊?”

    颉利仰天长笑,笑声回荡在整个原野之上,笑得众人无不骇然。

    笑毕。颉利大声的说道:“李世民,你以为你真的击败我大突厥汗国了吗?你只是击败了本汗的六十万铁骑罢了,我大突厥汗国有数百万百姓,我始终是他们至高无上的可汗,只要你敢杀我。我大突厥汗国就会和你们大唐结下世仇,世世代代和你们大唐作对,让你的大唐永世不得安宁。”

    李世民大怒道:“哼,颉利,你以为朕会怕你吗?你以为你用这样的借口,朕就不敢杀你吗?朕要告诉你,你错了,朕是大唐的天子,没有不敢做的事情。”

    不久,大唐皇帝李世民就率领着众臣返回了皇宫。

    太极宫内,大唐皇帝李世民气冲冲向众臣下诏道:“三日之后,在长安东市问斩颉利!”

    李世民话一出口,永安王李玄就急忙起身进谏道:“陛下,臣以为颉利不能杀!”

    整个太极宫内顿时鸦雀无声,李世民诧异的看着李玄问道:“为什么?颉利是我大唐大敌,祸害我大唐百姓多年,此人不除,何以给我大唐百姓以交代?”

    群臣们也纷纷附和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诏令。

    只有李玄态度坚决的说道:“陛下,颉利一个人确实是作恶多端,罄(qing)竹难书,在我大唐人的眼中他是敌酋,他确实该被杀,可是在突厥人眼中,他就是突厥至高无上的可汗,是突厥人名义上的君王。杀颉利一人事小,但是杀颉利的生死,已经关系到整个草原的大局,如果杀了颉利,势必会引起草原局势的动荡,引起草原上数百万百姓对我大唐深深的怨恨,激化草原百姓和我大唐百姓的民族矛盾,如此,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说道:“可是不杀颉利,却难消朕心中之狠啊?颉利,朕是一定要杀的。”

    李玄跪了下来,劝谏道:“陛下,臣请您三思啊!在这个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不是刀枪,却是仇恨啊。杀了颉利,固然陛下一吐心中之快,可是草原上数百万颗心却种下了深深的仇恨啊,他们聚在一起,就是一道谁也无法阻挡的洪水,他们分散开来,那便是无数可以蚀骨侵肉的蛀虫啊。陛下,您想想押解突厥颉利的囚车,从草原走到了长安居然用了两个多月,日日遭受袭扰,如此还不能说明颉利在草原百姓心中的地位和份量吗?如若我大唐真的杀掉了颉利,那可是要伤很多草原百姓们的心啊,他们以后肯定会费尽心机,不惜一切代价和我大唐作对的啊。”(。)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u

第三百零九章 民心归附() 
李玄的话,让大唐皇帝李世民顿时一惊,太极宫内的所有重臣们也是脸色一变。

    大唐皇帝李世民久久的盯着李玄,之后,李世民又看向了魏征,希望听一听魏征的意见。魏征此时却陷入了沉思,李玄的一番话说的十分有道理,原本执意要杀颉利可汗的魏征,也陷入了犹豫。

    李玄继续劝谏道:“陛下,此次我大唐和突厥的决战,我大唐伤亡八万六千余人,突厥伤亡十五万四千余人,这还仅仅是击败突厥四十万军队,两国所付出的惨痛代价。可是草原上有数百万百姓啊,我大唐除掉了他们的君主——颉利,他们都必然会怨恨我大唐,数百万草原百姓到时候就是数百万军队啊。我大唐要想剿抚他们,那臣要说这个伤亡将士的数字,将仅仅只是个开始,而绝对不会是结束啊。如此,整个草原就会变为一个巨大的泥潭,我大唐想脱离都离不开的战争泥潭啊,这样的草原,对于我大唐来说,将会是多大的一场噩(e)梦啊?”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群臣们都是一惊。而李玄却知道自己所说的,并非没有可能,后世美国击败伊拉克萨达姆数十万军队,推翻萨达姆政权,没有死亡一个人,但是美国除掉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之后,原来萨达姆的旧部,伊拉克各地百姓的反抗,却让美军九千人丧生,五万六千人负伤。巨大的伤亡让美国不得不在九年之后,撤离了伊拉克这个战争泥潭。

    如今大唐的局势,就和后世美国推翻伊拉克政权后的形势,十分的相似。如果之前还都是只推翻某个人的残暴统治的话,那么除掉那个残暴的人之后,却逐渐演变为一个国家所有百姓对另一个国家入侵的抵抗。那些仇恨,那些反抗必然是十分激烈的,伤亡也必然是十分惨重的。

    大唐皇帝李世民的脸色严肃了起来,眉头也紧紧的皱在了一起,其他朝廷重臣也陷入了深深的忧虑。

    李玄跪着对李世民继续说道:“臣知道陛下最想除掉颉利。我大唐百姓也都对颉利深恶痛绝,都想除掉他。可是我大唐如今最重要的事就是让草原迅速的安定下来,恢复以往的平静。臣恳请陛下以大局为重,为了阻止那个噩(e)梦的发生。收回成命,赦免颉利!”

    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朝廷重臣们被李玄的话打动了,李世民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李玄的劝谏。他扶起李玄缓缓的说道:“永安王,你说的对啊。我大唐应该拿出最博大的胸怀,最强大的勇气。摒弃仇恨,维系大局。”

    之后,大唐皇帝李世民下诏道:“突厥颉利可汗有不修德政、袭扰大唐、掠我百姓、杀我子民等五条必杀的罪状,为了胡汉两族不再产生仇恨、互相屠戮,也为了草原的稳定,朕决定赦免颉利,加封颉利为大唐归义王,右卫大将军,虢(guo)州刺史,永居大唐帝都长安。”

    大唐以他的博大胸怀赦免了颉利。并册封了官职,草原上颉利可汗的旧部开始逐渐的放下武器,向大唐投降,草原的局势也逐渐的趋于安定。

    太极宫,大唐皇帝李世民和永安王李玄相对而坐。

    李世民对李玄高兴的说道:“永安王,你的一个计策就抵挡上数十万大军啊。我大唐那么多重臣都没察觉到的问题,就你看出来了。上天将永安王赐予我大唐,那可真是我大唐的莫大的福气啊。”

    草原,阿史那思摩的营帐。

    阿史那思摩坐在帅位之上,对手下的众位的将领们说道:“众位将军。大唐已经赦免了我们的大汗,并加封了大汗大唐官职,虽然我们都知道大唐并不会授予大汗实权,但是大唐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我草原百姓的民心已经逐渐归附于大唐,我们再顽抗,和大唐作对,我草原上的百姓也都不会支持了,再对抗下去,也只有自取灭亡一途了。众位将军。咱们都议一议,下来该怎么办吧?”

    一位突厥将军从座位上站起身说道:“阿史那思摩将军,既然再大唐作战下去,已经是死路一条了。末将以为不如选择归附,只是归附何人?夷男还是突利、契苾何力,末将还没有决断?”

    阿史那思摩缓缓开口道:“那众位将军都觉得咱们归附何人比较好啊?”

    有一位突厥将军站起来说道:“阿史那思摩将军,您出生于草原上最尊贵的阿史那皇族,二汗突利和您同处一脉,末将觉得我们应该归附突利二汗。”

    又一位突厥将军站起来说道:“阿史那思摩将军,虽然突利二汗和您同处一脉,可是突利二汗却是草原我突厥人的叛徒,他出卖了颉利可汗,如今背后又有大唐支持,倾向大唐,末将认为如果我们投靠突利二汗,就和投靠大唐真的没有区别了?末将以为还是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更代表我草原的利益一些儿,末将认为投靠突利二汗不如投靠薛延陀部的真珠可汗。”

    又有一位突厥将军说道:“阿史那思摩将军,末将也认为投靠薛延陀部真珠可汗更好一些儿,薛延陀部真珠可汗夷男有智谋,突利二汗也是老谋深算,可是突利二汗毕竟年纪大了,执失思力年纪虽轻,但是却是位战将,不懂政治,十数年之后,甚至数年后,一旦突利二汗老去,真珠可汗夷男必然会逐步统一草原,成为新的草原之主的。我们此时投靠,正当其时啊。”

    众将议论纷纷,阿史那思摩一番思考之后,缓缓的开口说道:“我们的眼光不能只局限于草原,应该看得更远一些儿。草原之上,真珠可汗夷男和突利二汗比起来,却是有很多优势,最有潜力。但是我们选择归附突利二汗,可不是仅仅归附二汗,而是归附大唐皇帝李世民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