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唐魔术师 >

第133部分

大唐魔术师-第133部分

小说: 大唐魔术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立政殿内,太子承乾疑惑的向长孙皇后问道:“母后,为什么我们去房相府邸的时候,房相一副病情十分严重的情况,就连起身都十分的艰难,可是最后我请他主持大局的时候,他好像一下子病就全好了,一下子就充满了力量?”

    长孙皇后子承乾,她很诧异太子承乾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沉默片刻后,长孙皇后向太子承乾解释道:“我想房大人的病第一是并没有那么严重,你父皇一直忌惮于他,他又是大唐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唐宰辅,你父皇不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只让你监国,于是他选择了装病以避讳你父皇的忌惮,害怕你父皇忌惮他架空你,独掌大权;第二个或许是,房大人本来应该是发烧,可是当他父皇被困于马邑城内,处于对于你父皇的担心,他冷汗直冒,这才让他的病彻底好了吧,让他有了十足的干劲;至于第三个原因吗?你还是等你父皇回来再告诉你吧。权力啊,权力,他是这世间最无情的东西,也是这世间最有魅力的东西啊。有多少人愿意为它去拼个头破血流,又有多少人去为了它,去拼个人头落地啊?(。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六十八章 各有对策() 
魏王李泰的府邸坐落于大唐帝都长安城内最繁华的朱雀大街之上,作为大唐皇帝陛下最宠溺的嫡子,魏王李泰的府邸占地极广,规模也超过了许多朝廷重臣的府邸很多。崭新高大的朱红色的大门,威武雄壮、一尘不染的府门外的两只石狮子,都彰显了魏王李泰如今的得宠和身份的高贵。然而就在魏王李泰的府门外,却排列着许许多多披甲持刃的大唐左千牛卫大军,他们在他们队率的“进攻、冲锋、后撤、掩护”的口令声中,一次次逼近魏王李泰的府门,而又一次次退了回来。清晰而嘹亮的口令声,整齐急促的脚步声都传入了魏王李泰的府邸,让府邸内的每个人都暗暗惊恐不已。

    魏王李泰的书房内,魏王李泰端坐于书房正中的黄花梨高背椅上,在他的下首左、右两侧则分别坐着山东豪族的两位主事——礼部尚书崔干、兵部尚书卢承庆。

    魏王李泰虽然内心里也十分慌张,但是他依然故作表情淡定的对崔干、卢承庆问道:“两位大人,侯君集他想干什么?为什么整个大唐帝都长安城内都是他的左千牛卫大军?谁给他的胆子,竟然敢在我这大唐皇帝陛下嫡子、大唐正一品亲王的府门口,布置重兵,进行操练,喊杀声直逼我的府内?他侯君集想干什么?他想谋反吗?”

    说着,魏王李泰满腹委屈的说道:“是不是父皇遭遇不测了,他侯君集才敢这么做?他侯君集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欺负于我?”

    崔干急忙站起来,劝慰魏王李泰道:“殿下莫要过于担心。臣觉得我大唐皇帝陛下现在应该还是很安全的,毕竟如今还没有我大唐皇帝陛下遭遇不测的消息传来。如果有消息的话,我和卢尚书做为大唐内廷会议的朝廷重臣,肯定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

    魏王李泰不信道:“如果不是父皇遭遇了不测,他侯君集怎么敢在我的府门外布置上大军,威逼于我呢?”

    卢承庆思考后,说道:“魏王殿下,臣觉得在殿下的府门外布置大军。这或许只是侯君集一人的想法和做法,不像是皇后娘娘和太子承乾的处事方式啊。皇后娘娘为人识大体,处事公允,而太子承乾性格又过于懦弱。这种毫无顾忌的做法,应该是侯君集一个人擅自决定的。侯君集一向胆大包天,他这么做应该是为了震慑我大唐文武百官,最重要的是震慑魏王殿下,所以才在魏王殿下的府门前布置了大军。目的就是要让魏王殿下不要轻举妄动,乱了太子承乾的安排。”

    魏王李泰略显惊恐的问道:“侯君集最主要的是针对于我?太子承乾的安排?太子承乾他要干什么啊?崔尚书、卢尚书,你们觉得我该怎么做啊?”

    一番思索后,崔干和卢承庆齐声说道:“魏王殿下,如今长安城中,太子承乾内有长孙皇后全力支持,外有侯君集掌控兵权,震慑各方。魏王殿下和我山东豪族则一无兵权,二无强援,在这长安城中。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大唐帝都长安城,对于魏王殿下来说,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险地。臣等恳请魏王殿下上表,请求长孙皇后和太子承乾允许殿下离开大唐帝都长安城,到东都洛阳去。东都洛阳隶属于河南地,那是我山东豪族的势力范围。假如我大唐皇帝陛下遭遇不测,太子承乾想要对魏王殿下动手,那也是鞭长莫及。而魏王殿下至少也可以拥有一些抵抗能力啊。”

    听过崔干和卢承庆的建议,魏王李泰急忙说道:“对,对,上表。我立即上表离开大唐帝都长安城。只有离开了这块是非之地,我才能静观其变,以待时机。”

    蜀王李恪的府邸。

    府邸之外的空地上,也站满了左千牛卫大军的士卒。他们也在整齐统一的进行排练,嘹亮而清晰的口令声也传入了蜀王李恪的府邸内,蜀王李恪的府邸内也是乱成一片。所有人都是人心惶惶的。而此时蜀王府的主人——蜀王李恪并不在蜀王府中。

    蜀王李恪和南方士族主事——岑文本、秘书监萧禹正在甘露殿内拜见杨妃娘娘。

    杨妃正和李恪、岑文本、萧禹寒暄,就见李恪的贴身侍卫急急忙忙的走进了甘露殿,向杨妃等人行礼后,对李恪禀报道:“蜀王殿下,左千牛卫大将军侯君集命令左千牛卫大军在整个大唐帝都长安城进行演练,而独独在殿下的府门前布置下重兵。演练的左千牛大军一次次逼近殿下的府门,又一次次的退了回来。如今整个蜀王府人心惶惶,乱成一片。蜀王府的管家将消息禀报了过来,并希望殿下能够回去,稳定一下府里的局势。”

    李恪、岑文本、萧禹的眉头都皱了起来,他们内心里都知道,侯君集这么做是为了什么?他就是为了震慑蜀王殿下,警告蜀王殿下。

    杨妃则凤目一瞪,生气的说道:“放肆,大胆。侯君集狗胆包天,即使如今我大唐皇帝陛下,不在大唐帝都长安城内,他侯君集也配威胁、警告陛下的家眷。这大唐的天下,是陛下的天下,还不是他侯君集的。他侯君集想要干什么?莫非想要造反不成?谁给他的胆子,让他这么做的?等到陛下回来,我非要让陛下知道,陛下不在长安城这段时间,他侯君集是怎么狗胆包天,欺负我和恪儿母子的?”

    岑文本、萧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他们内心里都知道侯君集的背后,就是大唐的长孙皇后和监国太子李承乾,不过这件事,应该不像是长孙皇后、太子承乾授意的,这不像长孙皇后、太子承乾的处事方式。这应该是侯君集擅自主张的,他的胆子确实是太大了,也确实是犯了忌讳。陛下的家眷,岂是你一个臣子可以威胁、警告的?(。)

    ps:一天两更,从不间断,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两位公主() 
虽然这是侯君集擅作主张的结果,但是谁都没有办法责罚他。如今侯君集手握军权,背后又有长孙皇后和监国太子李承乾支持。毕竟监国太子李承乾才是如今大唐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拥有者啊。

    李恪站起身对杨妃问道:“母妃,儿臣要不要现在就返回府邸,稳定府里的秩序啊?儿臣不能让府里面乱成一片啊,这会让大唐帝都长安城内的百官和百姓笑话的。”

    杨妃依然生着气的说道:“恪儿,你回去干什么?让侯君集的左千牛卫大军,恐吓、警告你么?你是大唐皇帝陛下的儿子,岂能遭受他侯君集一个臣子的欺凌?你先在母妃这里呆着,不能就这么就回去了,至少不能这么空着手回去,让人欺负。”

    李恪十分乖巧的回答道:“哦,我知道了,母妃。”

    岑文本、萧禹则从杨妃的话里听出来了,杨妃娘娘应该给蜀王殿下准备的有后手,可以破解眼前的困局,摆脱侯君集的威胁。

    看到岑文本和萧禹都看着自己,杨妃向岑文本、萧禹问道:“我们南方士族和山东豪族比起关陇贵族集团,最缺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

    岑文本、萧禹彼此对视后,异口同声的说道:“兵权!关陇贵族集团拥有驻守大唐帝都长安的十二卫大军中的左、右武卫的支持,而无论山东豪族,还是我们南方士族如今都没有掌握军队!”

    杨妃感慨道:“是啊,就是兵权啊。我虽然一心事佛,不问杂事,可是我也早就看出来,我们的南方士族最缺乏的就是兵权啊。恪儿,是我唯一的儿子,他既然选择那条路,虽然那条路,我不希望他走,但是他毕竟选择了啊。我这当母妃的。如今不能不支持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被人欺负啊。”

    说罢,杨妃让自己的贴身宫女,去换来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巴陵公主和清河公主。

    不久巴陵公主和清河公主就来到了甘露殿大厅之内。

    巴陵公主。今年十六岁,一身白裙,皮肤白皙,显得温婉娴静;清河公主却只有十四岁,一身红裙。红彤彤的脸蛋儿,显得异常的活泼可爱。

    巴陵公主和清河公主进入大厅之后,就落落大方的向杨妃行礼。行礼之后,蜀王李恪也站了起来,向自己的两位姐姐躬身行礼。

    一番礼毕,杨妃唤过了自己的两个女儿,召到了自己的身边。杨妃先拉着巴陵公主的手,说道:“巴陵,你和柴令武相处的如何呀?你觉得柴令武这个人怎么样啊?”

    柴令武是左金吾卫大将军柴绍的嫡长子。

    柴绍出身将门,年幼时。就成为前隋元德太子(隋炀帝长子)的千牛备身(即贴身侍卫兼伴当),和前隋皇家关系密切,隋炀帝也以心腹对待柴绍。不久,大唐太上皇李渊将自己的三女儿许配给柴绍。出于对李渊的忌惮,隋炀帝虽然不再那么信任柴绍了,但是对待柴绍仍多有恩德。柴绍也一直感恩,对隋炀帝的女儿,如今的杨妃娘娘也是敬重有加,以公主尊称之。

    而柴令武的母亲却是如今大唐皇帝陛下的三姐,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平阳公主——李秀宁。

    李秀宁和如今的大唐皇帝陛下、息王建成、齐王元吉一样都是太上皇的皇后窦皇后所处。是太上皇李渊的嫡女。

    当年,太上皇李渊太原起兵,前隋就在长安城内抓捕太上皇李渊的家人,柴绍和李秀宁分别离开长安。柴绍离开长安后。直奔太原,去和太上皇李渊汇合,李秀宁由于负责处理长安善后事宜,她刚离开长安城,就听说太上皇李渊已经起兵,开始进攻关中了。于是她一个人单枪匹马不但没有前往太原。反而在长安城附近以其过人的胆识能力收服群盗,聚集灾民,短短三个月,兵力就达到七万,自名为“娘子军”,相继攻克长安附近十余县,并多次以计谋打败前来讨伐的前隋名将、长安镇守大将军屈突通。后来,更是凭借自己手中的娘子军,协助前来攻伐长安城的大唐秦王李世民,一举攻破长安。太上皇李渊册封李秀宁为“平阳公主”。平阳即平杨,意味着所有人都认为李秀宁是推翻隋朝杨氏的首席功臣之一,胆识、能力、功绩远超其他大唐功臣。可惜天不假年,武德六年,平阳公主李秀宁病逝,整个大唐破例以“军礼”葬之,这是中国历史从来都没有过的,以军礼去埋葬一位女子。

    平阳公主李秀宁生前和如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关系特别好,是李世民最坚定的支持者,她说的每一句话,在大唐太上皇李渊那里也特别有分量,多次缓解大唐太上皇对李世民的猜忌和忌惮。因此大唐皇帝李世民对于柴绍和柴令武也格外的恩宠,十分的信任。

    而柴绍做为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心腹,忠实的支持者,以前在李世民做秦王时,就经常来往,而柴令武和巴陵公主两人从小就接触,从小就互相仰慕,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听到杨妃所问,巴陵公主略显羞涩的喊了一声:“母妃”。之后就面色羞红,低头看着地面。

    杨妃明白女儿的心思,对巴陵公主说道:“母妃知道你喜欢柴家那小子,柴家那小子也喜欢你。你今年都十六岁了,是大姑娘了。下一次,你见到柴令武那小子,告诉他,母妃不想让你再白白的等下去了,让他父亲左金吾卫大将军柴绍到皇宫内为他求亲吧,母妃会恩准的,等你父皇回来,就把你们的婚事办了。这事儿,本来他们柴家本来就应该早就想到的,现在还让你去提醒他们,要不是令武那孩子的母亲——平阳公主去的早,母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