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136部分

大明阁臣-第136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阳明(下)() 
那中年人听了陈瑀的话后,脸上布满了兴奋,看的陈瑀莫名其妙的。

    那人还在品位着陈瑀这两句话,“无善无恶意之初……恩,对!”

    神经病吧,陈瑀没有理会这疯子,扭头便要走,谁知道那厮却拦住了陈瑀的去路,“站住!”

    卧槽,怎么地?要打劫不成?看着人斯斯文文的样子也不至于啊?

    那人看陈瑀这紧张的模样,下意识的笑了笑,“不好意思啊小兄弟,可否邀请你喝两杯?”

    “不好意思啊大兄弟,我没空!”陈瑀才不想理会这疯子,扭头就走了。

    可是走了没几步,却见身后那家伙亦步亦趋,紧紧的跟着自己,最后陈瑀实在无奈,问道:“你到底要做什么?”

    “做圣贤!”那人脸上带着无比的坚定,这种表情陈瑀知道,那是一种对于理想十分坚定不移的表情。

    “尼玛,我问你跟着我干什么,不是问你的志向!”陈瑀哭笑不得,这疯子真的疯了吧?想做圣贤想疯了?中华几千年来能出几个孔子和孟子?

    “哦哦,在下兵部王守仁,想请小兄弟喝两杯,讨论一下适才那两句话。”王王守仁道。

    兵部?呵呵,想通过官身来说服本官?这点儿小心思陈瑀又怎么看不出,等等……他说他是谁?王守仁?

    “你可是王阳明先生?”陈瑀脸上布满了惊讶,中华五千年,在春秋的时候出了个孔子,可在大明还他娘的真又出了个圣贤,正是眼前这主!

    “你知道我?你是?”王阳明疑惑的问道。

    “我本微末,何谈姓讳?”

    陈瑀这一番话立刻将王阳明脸说的通红,是啊,和眼前这人相比,自己真的是落了下层!

    于是乎在王阳明热情的相邀下,两人来到了一偏僻的溪边,真的是喝两杯了,纯天然的。

    对于做圣贤,王阳明有一种近乎于疯狂的偏执和执着,他说他听闻前朝大儒“格物致知”,于是他早年便开始格竹、格花、格草,可是却无一致知。

    这三十年来他一直秉承着心中的理想,但非但没有一点点解脱,反而是越陷越深,无法自拔,甚至不知道穷其一身坚持的对亦或者不对!

    当听到陈瑀那两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的时候,王阳明好像抓住了什么,也仅仅只是在脑海中的一现,于是便问陈瑀其后可还有下文。

    当然有,下面两句才是你心学的中心思想“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不过陈瑀不打算说,他笑了笑道:“自然还有两句话。”

    “我就知道!”王阳明脸上布满兴奋,激动的道:“请先生快些告知于我。”

    “佛曰:不可说。”陈瑀笑了笑,“有些东西只有自己理解出来,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其中的精华,所以我现在说了,怕只会对尔有坏,不会有好。”

    陈瑀的一番话犹如一盘冷水浇在了王阳明的头上,明明差一点就触摸到了,为什么他不说!

    见王阳明脸上愁容,陈瑀淡淡的道:“但我可以告诉你,格物致知本意没错,可能你理解偏了,只要换种思考,或许会豁然开朗也说不定。”

    “怎么可能呢?这是前朝程、朱大儒说的,怎么会错呢?”王阳明不敢相信的问道。

    陈瑀笑而不语,对于心学这种玄妙的东西,陈瑀涉猎的并不多,所以也帮不上王阳明什么,即便能帮他,陈瑀也不会说,因为那样的话只会活活的毁了一个圣贤。

    “天地之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陈瑀像是对王守仁说的,但更多的是对自己说的,他说完之后便背着手离开了,溪水边仅留下发呆的王阳明。

    良久后王阳明才自言自语的道:“好像有点道理,又好像抓住了什么……”这时候才反应过来陈瑀已经走远。

    这么年纪轻轻的,竟然有这般的造诣,这小子到底是谁?我一定要找到他!王阳明暗自发誓。

    陈瑀今天的两句话都对王阳明的冲击太大了,回到了府上,他便急忙的将陈瑀说的这两句话都写上了。

    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一番,便又府上小吏来报,王主事十分的不悦,他道:“不是说过谁都不要打扰本官的?”

    那小吏知道王阳明吩咐了这句话之后,大多都是在书房冥想,所以一般他们这个时候都不敢打扰王主事。

    可是今天不同,那小吏硬着头皮道:“王大人,内阁来人了,邀您去议事。”

    听到这里,王阳明神色才稍稍缓和了一点,穿戴整齐后直奔府学胡同谢迁的府邸。

    等王阳明到了之后,意识到可能将有大事发生,因为谢迁府上聚集了文官所有精英班子。

    内阁三阁老、六部尚书自不必说,词臣有杨廷和、毛澄、伦文叙,更有六部侍郎、各科主事、部曹郎中、给事中、御史等等,文官不下于百十人。

    聚众不是谋事就是叛变,叛变是不可能了,只有谋事。

    谢迁见人都到齐了,便开始道:“诸位同僚,人都到齐了,老夫也不客套,有话直说了。”

    谢迁在内阁还是有一定地位的,一众人都认真的听他道:“先帝将皇上托于老臣三人,老臣等未尽职,致皇上被奸人蒙蔽,太监以刘瑾为首的八虎日益猖獗。”

    “今日诱帝游宴,我三人骤谏,帝不听。张尚书、杨给事、王御史等上书文章论谏,亦不听。然刘瑾日益猖獗,韩尚书以事被革职、南京给事中戴铣、给事中吕翀等六人被革。

    御史薄彦徽等十五人因事亦被革。守备南京武靖伯赵承庆、府尹陆珩、尚书林瀚,皆以传翀、郤疏得罪,珩、瀚勒致仕,削承庆半禄。”

    “刘瑾苫布校尉,远近侦词,叙大同功,迁擢官校一千五百人,皆为其心腹,他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使大明乌烟瘴气,民不聊生。”

    “为明钢政法纪,维护正统,我等宜同心协力,誓将八虎处死,还大明朗朗乾坤!”

    喊喊口号,表表决心,一向是谋事最为重大的一件事,这些人也不例外,一个个被谢迁说的兽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拿着家伙冲到八虎面前和他们同归于尽,为大明效忠。

    谢迁说的确实是实话,这些人都已经被刘瑾以各种借口罚俸和罢官,原因就是不配合刘瑾新政。

    安插着那些刘瑾自认为听话的官,可是这些官却无一点才能,倒是让刘瑾很是头疼。

    依照刘健的主意是让李东阳起草讨书,讨伐刘瑾,可是颇让人意外的是李东阳却拒绝了。

    李东阳当时在文坛的造诣那可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准确的说威望应该第二,所以他推荐了第一的李梦阳。

    这李梦阳和李东阳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绝不是什么兄弟亲戚之类的。

    对于李东阳这个提议,刘健和谢迁都一愣,不晓得这老狐狸意欲何为,不过户部尚书韩文还是比较高兴的,李梦阳是自己的部下(户部郎中),若是一战成名,可大大的提高自己及李梦阳的威望!

    李梦阳自己也是很高兴的,他对自己的文笔又绝对的自信,他相信笔能杀人,这一封书出来之后,其效果绝对不会比给事中那奏折威力来的小!

    其实他不知道,他自己已经被老奸巨猾的李东阳当枪使了,或许有人会觉得李东阳卑鄙,但是政治上的事,什么能说是不卑鄙呢?

    况且这次的主意李东阳压根就不赞同,因为他没有把握,别看现在像是万事俱备的样子,可是抛开表面去看,其一,刘瑾等人还没有彻底被处死的理由,一旦这次不成,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其二是,刘瑾等八虎可是在内廷,控制着皇帝的耳目,打蛇不死,定被其反噬!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李东阳还是持中立态度,尽量不参与此事。

    想起这事,李东阳又想起了陈瑀那小狐狸,看来前些日子就装病在家是早有准备了,这小子滑头的很!

    谋事会议持续了一天,约在明日起事,散会后,一个个都雄赳赳气昂昂,好像要赴沙场一般,那么的壮烈。

    李梦阳回到家中,连夜赶出了一封檄文,第二日一早便去了户部尚书韩文的府邸。

    韩文过目了一番,然后经过一番修改之后,二人便急冲冲的朝府学胡同而去。

    经过昨日的一番动员,今天来的人更多了,可人群中却少了兵部主事王阳明。

    他一个小小的主事,少了也无人关心。

    王阳明经过昨天一番打听之后,才知道那日和自己解惑的竟然是陈瑀,虽然同朝为官,但是相见的机会确实很少,所以不知道陈状元也实属正常。

    于是今天一大早就来到了陈府,完全忘记昨天的事了。

    王阳明对于做圣贤很执着,当年结婚的时候,都能撇下一家人去和道士论道,今天撇开文官们来找陈瑀谈心那简直是小儿科。

    这种人放在后世的话说,那叫不着调!(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六章 寂寞如雪() 
自从昨天听了陈瑀那两番话之后,王阳明彻夜不能寐,脑海中全都是这些事,一大清早起来便直奔陈府。

    可是陈瑀府上也不是那么好进的,好说歹说,门童就是不让王大人进来,最后没办法,王大人干脆坐在了门口,扬言陈瑀不出来他就不走。

    那门童没有办法,不得已去禀报陈瑀,“大人,要不要我带几人去将那厮打一顿,太市井无赖了!”

    这些人自从跟了陈瑀之后,行为处事都越来越暴力了,陈瑀道:“你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想着欺负人,咱要以德服人,知道么?!”

    门童一脸迷茫,不过还是点了点头,只是心中腹诽,您打张侯爷的时候不也没以德服人么?

    到了大门口,陈瑀哭笑不得,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竟还耍起了无赖,“王大人,是你啊。”陈瑀无奈的道。

    “陈状元、陈大人,你终于出来了,走,我们进去说。”王阳明激动的道。

    这好像是我的家吧?陈瑀看着殷勤的王阳明,脸色涨红,王阳明像是反应过来,然后又匆匆的走了出来,尴尬的道:“忘了,这里是陈府,见笑见笑。”

    “不打紧,进去说吧。”陈瑀道。

    对于一个这么执着追求梦想的人,陈瑀又能怪他什么呢?或许也就是这样的精神,才能让王阳明最终成功吧。

    追梦的道路总是布满了荆棘,有人望而生畏,止步不前。有人却勇往直前,披荆斩棘,很显然王阳明属于第二种人。

    进了接客堂,陈瑀和王阳明一主一客正襟危坐,王阳明不和陈瑀客气,十分直接的问道:“昨日听先生一席话,阳明豁然开朗,可又陷入了沉思和迷茫。”

    虽然陈瑀比王阳明年岁小,但是他却丝毫没有避讳,直呼陈瑀为先生,紧接着道:“三十年来,我一直在格物,可从未致知,先贤说的难道不对嘛?这到底是为什么?!”

    “对于对错,向来没有一个正确的界定,就像我对黑白的认知一样,它也是没有一个界定的标准,唯一的标准就在你心理,心之所在,汝之所在,真理之所在。”陈瑀像是对王阳明说,但更多的是想告诉全天下人!

    这是陈瑀第二次隐晦的和王阳明提出“心”这个概念了,只是他太执迷与朱熹和二程的理学,一时间无法自拔,却不知道,凤凰只有涅槃之后,才能重生的!

    王阳明一直以为自己说话机锋已经很多了,常常会让人莫名其妙、不知所云,但是自从接触了陈瑀之后,他才知道,原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阳明兄,其实你问我越多,越是对你不利,因为你想要做圣贤,那么一切都要自己努力,自己去领悟,或许失败、沮丧、难过、孤独、寂寞,但成功的过程不都是这样嘛?若是一帆风顺,那么你说的圣贤或许就不是圣贤了,不是吗?”陈瑀语重心长的对王阳明说道。

    其实这一番话是对自己说的,王阳明最起码还能找个人,找个志同道合的人去询问,去寻求开导,去寻找解惑。

    可是自己呢?就像范玮琪唱的那样,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陈瑀的一句反问,到真的将王阳明问住了,这些年来,他内心十分的煎熬,无论在工作中、生活中、交际中,心中无时无刻的不在想着做圣贤,已经近乎于癫狂的状态。

    也就是因为这个梦想,让他这些年来,无论是科场、官场都磕磕绊绊,止步不前。

    越是和陈瑀谈话,就越是快要接触那圣贤的核心了,可每到这个时候,陈瑀就不会接着往下去说,陈瑀只是淡淡的和王阳明说道:“任何人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