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阁臣 >

第135部分

大明阁臣-第135部分

小说: 大明阁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湖广熟,天下足,说的就是湖广是粮食大省。

    这侯爷,真他妈神了,不去寺庙摆摊算命都他娘可惜了!

    大明律里有明文规定“凡造讖纬妖书、妖言,及传用惑眾者,皆斩。私有妖书隐藏不送官者,杖一百徒三年。”

    对于大明律,陈瑀早已经研究透了,甚至比刑部和大理寺还要精通!

    所以当陈瑀说出“赤伏符、卯金刀”的时候,周寿差点没当场吓尿了,内厂真他娘的可怕,什么都能翻个底朝天!

    “研究所用?”陈瑀笑了笑,从怀中掏出一本书,上面用正楷写着“十一朝繁华衰,两广间蛟龙出。”

    “周侯爷就是能掐会算,大明十一朝都被你算出来了。”陈瑀呵呵一笑,只是那洁白的牙齿此刻却怎么看怎么像獠牙一般。

    “姓陈的,你……你这是公报私仇,对,没错,你就是在报复,报复那天老子让你入狱,你算什么英雄好汉,使这种卑鄙的手段,若你真的有本事,你去把太后也抓起来啊?抓我们算什么本事!”周寿道。

    “呵呵,侯爷就是侯爷,就是一针见血,没错,我就是在报复,我说过,一百五十条的命,本官会替他们做主!”陈瑀脸色一冷,“我陈瑀说话从来都是作数的,等着下去陪他们吧!”

    于是乎,一封内厂的文件一夜间传到朱厚照的眼帘前,朱厚照看到后肺都要欺气炸了,立刻下令,秋后问斩周寿。

    朱厚照需要这样的内厂,换句话说,陈瑀这么做恰是朱厚照愿意看到的,因为陈瑀本来就已经是翰林院的人,也算是半个外廷的人,可是现在谁还相信他是外廷的人?!

    当周寿处斩的消息传出之后,满朝文武都懵了,又是内厂,陈瑀这是要不惊人死不休。

    内厂刚建立他就连续干掉了两个侯爷,这尼玛简直比东厂、西厂还要吓人!

    关键是这两个侯爷都是皇太后、太皇太后的亲弟弟啊,他陈瑀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面对死亡,人们本能的会露出恐惧,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

    周寿吓的大小便都失禁了,他堂堂一个侯爷哪里经历过这样的事,况且一经历那就是要命的大事!

    当陈瑀将消息告诉沈飞的时候,沈飞给陈瑀跪下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朝城北而去。

    这是一坐很大的墓地群,沈飞端着一壶酒,洒在了一处墓地前,他眼睛湿润了,双膝跪地,半饷不说一句话。

    良久后,他眼神中露出一抹坚定,心中暗自发誓,这一辈子定要护得陈瑀安全!

    其实对于陈瑀来说,这算不得是一件高兴的事,因为这么做,无疑的加深了他和王侯后宫间的仇恨。

    但是为了正义,为了那迟来的公平,陈瑀又觉得自己做的是那么的正确。

    有时候这个世界很无奈,很多事都十分的不公平,潜规则、暗箱、内定一系列玩法层出不穷,但是无论哪一种玩法,他们都知属于权贵人家的。

    那些无权无势的,却始终得不到公正公平的待遇,有时候有人会说,法律是权贵人的法律,其实这句话是真的。

    陈瑀不是什么圣母,但是对于这样的事他也,尤其是这种对于自己有威胁的人,陈瑀觉得除掉也没有什么不好。

    晚间他躺在摇椅上,细细品味着自己这种想法,自己竟然被自己吓到了,原来不知道何时,那个善良纯洁的陈瑀竟然也会变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四章 王阳明(上)() 
当陈瑀再一次握有巨大权力的时候,刘瑾找到了陈瑀。

    陈瑀一直相信,人性没有绝对的好坏,对于刘瑾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他并没有在意。

    或许刘瑾也觉得自己前些日子做的不对,所以特意带了几万两银子来了内厂。

    内厂现在就是缺钱,对于这些银子,陈瑀那叫一个来者不拒,刘瑾见陈瑀收了银子,心中也甚是高兴,便开始一点一点推心置腹的唠叨起来。

    总而言之,大意就是前些日子自己做的不对。

    其实陈瑀还是比较欣赏刘瑾的,虽然不是男人,但是人家敢作敢当,错了就承认,不像闽商那群家伙,一个劲的找借口撇清自己。

    当刘瑾接触到司礼监之后,所做的一切陈瑀都看在眼中,尤其是这段时间,其下发的《见行例事》已经触动了六部的利益。

    吏部二十四事,户部三十余事,兵部十八事,工部十三事。

    虽然看上去都是些根除弊端的好事,可是太过急功近利,况且人六部的事,通常都是内阁来统筹,就算是内阁,也是要和六部尚书商量着来的。

    可是刘瑾不然,比如在刑部上,他严峻法,对于失职和贪污之人,罚!罚什么呢?刘瑾还是比较人道的,用慕容复的话说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罚俸米!这一段时间,工科给事中吴仪核宁夏、固原等地,罚巡抚都御史徐廷薄、侍郎硕佐、管粮郎中、副使徐建、都御史杨一清等一百八十八人,重者五百石,轻者三百石。

    当然这一百八十八人中不全都是贪污舞弊,其中还有许多人是出自同僚的打击报复,但是刘瑾不管,只要给事中报上来的,全部罚!

    对于那些本就贪污的官吏还好,罚一点不碍事,捞钱那是门清的事,没了明天继续贪个几百石。

    可对于那些本就两袖清风的官来说,那这几百石可就要了他们的老命了!一时间,清官流中对刘瑾的怨恨愈加的深起来!

    不过这些刘瑾都不知道,他仍旧在做他认为对的事,吏部上,对于京察和地方考察上,他缩短了考察周期,一时间人心惶惶。

    户部上,降江南、陕西等地赋税。

    其实刘瑾做的一切都是好事,但是在这个时候却绝对不能算得上是好事,因为这些事本该是那些饱读诗书的六部尚书,以及满腹经纶的内阁所做的举措。

    牝鸡司晨的举动向来都是不为容忍的,刘瑾这么做是在一次次的考验着内阁和六部的忍耐限度。

    其实对于这些日子来说,内阁和六部都在容忍,他们在等机会,等一个绞杀刘瑾的机会,而且绝对不能让刘瑾翻身!

    刘瑾做的越多,对于六部和内阁来说就越加的有利。

    就在刘瑾继续和陈瑀说他接下来要改革的三边、军务、海防等事的时候,沉默良久的陈瑀终于开口了,“刘大人,不知可否听本官一句?”

    刘瑾现在正在兴奋头上,虽然很不想别人打断他的话,但还是说:“但讲无妨。”

    “如果在这么下去,不出两月,您的大劫即将到来。”

    陈瑀这句话将刘瑾说的眉头紧皱,他问道:“缘何?”

    “原因我早就说过,虽然现在内阁六部九卿都没有什么动静,可这才是最为可怕的,或许他们在蛰伏着,等待着最后一击,而且是一击即死的那种!”陈瑀道。

    “老夫现在已经快要掌握了司礼监,就连王岳都不敢招惹老夫,五成兵马司、三千营、神机营、东厂、西厂都为老夫所用,就算他们想要做点什么,也要掂量掂量!”刘瑾十分自信的道。

    陈瑀没有继续说下去,因为看刘瑾这偏执的近乎疯狂的状态,陈瑀就知道现在说什么也不管用。

    刘瑾真的是小看了大明文官群体的力量,前朝王振、马顺,哪个不是权倾朝野,可最后呢?

    若你不是正统出生,不经过三五十年科场、官场的历练,没有一定的资格,谁会理你?除非你能掌握文官集团,可是要让一个太监掌握文官集团?难于上青天!

    当刘瑾走后,陈瑀只是摇了摇头,他知道不久之后一场暴风雨就要席卷京师,现在算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吧?

    正德元年十月,内行厂传回的消息频率越来越高,六部内阁间不时的走动,让陈瑀有理由相信,他们要准备对刘瑾下手了。

    不应该说是刘瑾,应该说是八虎集团,一场外廷内内廷的角逐马上要开始了,不晓得又会有多少人为了这次的政治斗争牺牲。

    也就在这个时候,陈瑀请假了,病假,很严重的那种,谁都不见。

    在这个时候,陈瑀只能明哲保身,因为无论帮谁都不划算,若是帮了内阁集团,那么这本就是个失败的集团,以后陈瑀那些政治目标还能实现嘛?

    要实现他心中那些目标,没有刘瑾根本不可能,他需要刘瑾这样的枪!

    可若是帮了刘瑾,那么在文官集团心中,陈瑀那才建立好的形象,立刻就会崩塌,这样一群可怕的文官集团,陈瑀也不想去招惹。

    加上陈瑀现在又掌握着内厂,更是将他腿上风口浪尖的地位上,换句话说如果两个集团,无论谁得到他,都可以说是如虎添翼,陈瑀才不想给人当枪使,所以陈瑀在斗争还未开始之前他就选择了躲避。

    天天在家中陪着几个丫头斗地主,这种日子十分的惬意,可也引起了戚景通等人的不满。

    本来今天准备去拜个佛,求几个姻缘什么的,可刚出门的时候,就看到了戚景通。

    这家伙像是谁欠了他钱一样,脸上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陈瑀笑呵呵的走了过去,问道:“戚大哥,你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沈飞他们又欺负你了?”

    “我倒是宁愿被他们欺负!”戚景通道。

    看这家伙脸上那憋屈的样子,陈瑀就知道估计有话要说,于是问道:“戚大哥有话要说?”

    “恩。”戚景通想了很久,陈瑀也不去打扰他,他像是鼓足了勇气对陈瑀道:“大人,俺不想干这千户了。”

    “哦?为何?”陈瑀也不惊讶,他知道戚景通他们几个的想法。

    “起先俺跟着你,是希望干出一番事,可是现在……”戚景通叹了口气道,“明明知道国难将至,俺们日夜给你收集情报,可到头来你却怂了。”

    “有些事情不是你眼睛看的那么单纯的。”陈瑀笑了笑,也不生气,“戚大哥你就安心的呆一段时日,这事我还不能参与。”

    “有什么不能参与的?那群死太监是好人?你明知道他们胡作非为,为何不帮着外廷?”戚景通不依不挠,他以为陈瑀是在敷衍他。

    陈瑀揉了揉额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戚景通,那群太监不是好人,你以为外廷那群就是什么善茬嘛?

    他们争斗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政治利益?而陈瑀的理念向来都是和内阁不同的,所以自己根本没法回答戚景通。

    舆论是偏向正统,偏向内阁,偏向读书人,可他们所做的,所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嘛?

    “戚大哥,你相信我。”陈瑀道,“有些事情现在或许你还不明白,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说完之后陈瑀便朝寺庙而去。

    对于戚景通不能理解自己,其实陈瑀还是比较失望的,现在这个场景他比谁都要着急,他也想尽快的为大明做些什么,好让大明不继续千疮百孔下去,可是现在他又能做什么?

    等,是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了。

    戚景通都不能理解自己,更何况外廷、读书人等群体?陈瑀背着手,自嘲的笑了笑,怕是一段时间后,自己的骂名将又要出现在大明的历史舞台上。

    陈瑀多么希望自己能和全天下人说,我是穿越来的,我见过一百年后的大明惨相,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这种有苦说不出,有事一人抗,真他娘的难受,有时候真想找个人倾述,可是现实条件又不允许!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开元寺人声鼎沸,虔诚的教徒不少,对于这种宗教,陈瑀向来是不怎么信的,见香油钱旁边坐着几个大和尚,眯着双眼,盯着女施主胸前的伟岸之物,还口若悬河的和那些女香客解答着签卦,陈瑀就很想笑。

    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虔诚的拜了拜佛之后,陈瑀便准备离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陈瑀看着开元寺,自嘲的笑了笑,又联想着如今朝政,以及不被理解的迷惑,陈瑀低声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他这句话刚说完,旁边便有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打量着陈瑀,好奇的问道,“适才你说的那句是你自己写的?”

    “不是。”陈瑀笑道,“那是杜甫写的。”

    废话,谁不知道那是杜甫写的?那人笑呵呵的道:“我是问你后两句啊!”

    这可为难了,是不是呢?“是吧!”陈瑀最后还是恬不知耻的承认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阳明(下)() 
那中年人听了陈瑀的话后,脸上布满了兴奋,看的陈瑀莫名其妙的。

    那人还在品位着陈瑀这两句话,“无善无恶意之初……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