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93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93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都护卫朔打马奔到渭水畔,大声下令道:“立即搭建浮桥。”

    军令传达下去,辎重营士卒立时忙活起来。

    一部分士卒掏出造桥工具,四下里寻木桩子。

    由于缺少船只,没法以若干船扎缚相连之法造桥。

    没奈何,河西军只好在河上一根根地搭木桩,再在木桩上搭木板。

    忙活了近两个多时辰,河西军终于顺利完成搭桥。

    “过河!”

    一声令下,一队队河西士卒排着队,开始前赴后继般向对岸开去。

    顿时,渭水边,人马嘶吼声、哗哗流水声,以及各种吆喝声,统统搅在一块儿,让整条渭水都沸腾起来。

    望着对岸空旷无垠的原野,卫朔忽然感到一阵不安。

    秦兵像是忽然蒸发了,周围隐隐透着有一股压抑的安静,无端地让人感到焦躁起来。

    他心中越琢磨越觉得蹊跷,忽然对渡河计划生出几丝担忧。

    不料,他刚心生警兆,却见已有斥候飞马来报:“大都护,对岸发现胡骑……”

    话还没说完,但见对岸满天尘埃已扬了起来。

    四面八方皆是喊杀声,也不知打哪里钻出来许多的胡虏骑兵。

    马蹄敲着大地,轰轰然如雷声。

    他整个人被吓了一跳,目光紧紧地盯着对岸,今日渡河成与不成只看已渡河士卒表现。

    原本正渡河的河西军忽然看到敌军袭击,心中一慌,身子不由自主地就要往后退。

    后边推前边,前边推更前边,偏偏浮桥狭窄,行动不便,顷时就挤成了一团。

    桥上人慌,岸上人更慌。

    后秦羌越来越近,几乎已能看见那一张张得意忘形的脸。

    再也躲不开了,匆忙来到对岸的河西军,迎着敌人的刀锋冲了过去。

    两军在渭水河畔激烈对撞,一边是严阵以待的胡骑,一边是轻装上阵的河西步卒。

    一排排羽箭带着刺耳的尖啸声俯冲而下,溅起一蓬又一蓬血雾。

    刹那间,凄厉的惨叫响成一片,被河风一送,沿着渭水荡向下游。

    百十名河西军连反抗的机会也没有,全成了羌骑活靶子。

    曾经战无不胜的河西军似乎已被胡骑冲锋吓破了胆,对决刚一开始,就溃败如潮。

    姚硕德看到此景倍感痛快,总算出了一口恶气,不由大笑三声。

    正渡河的蒯恩怒气填胸,不顾个人安危,操起横刀冲在最前面,一连斩杀了数十名羌骑。

    他拼命挥舞手臂,声嘶竭力地吼叫:“列阵,列阵迎敌。”

    “摆圆阵,上连弩。”

    河西士卒见主将骁勇,纷纷有了主心骨,一队队聚拢在蒯恩身边。

    在蒯恩指挥下,已渡河的河西军终于稳住了心神。

    他们如梦方醒,从怀中掏出连弩,迅速收缩成一个密不透风的圆阵。

    这时,蒯恩怒气勃发道:“大都护率师出征,志在扫灭羌虏!”

    “今渭北已平,关右将定,大业成败,只在今朝。”

    “本将受命为前锋,曾立下誓言,要力争渡河成功。”

    “今日之事,虽变起仓促,然若此时奔退,还有什么脸面再见大都护呢?!”

    “大丈夫死则死矣,有何惧哉!”

    “万望诸君忘记胆怯,拿起武器,与某携手同进,以报大都护厚恩。”

    正在这时,羌骑犹如一支支追逐疾风的鸣镝,各自以三三三的锥形阵组合成小队,小队再组合成大队。

    这时胡骑惯用的骑兵攻势,他们将渭水岸当作血腥的屠宰场,不断地纵横穿梭。

    “射!”蒯恩眼中喷着怒火,大声喊道。

    顿时一支支强弩仿佛烈焰喷薄,在天幕上划过千万道苍劲的明亮弧线。

    骑兵再快,也比不上弓弩快,何况是连续开弓发射的弩。

    正在冲锋的胡骑,一下子被连弩逼得连连倒退。

    战斗仅仅持续了小半个时辰,河西军依凭连弩攻势,挽回了几乎大溃败的局面。

    虽然前锋军损失千余人,却成功为后续大军渡河赢得时间,最终在渭水南岸站稳脚跟。

    姚硕德眼看事不可为,只好被迫率骑兵退走。

    凉悠悠的渭水因受了血气的刺激变得潮热,整条河红似晚霞落川,河上河下堆满了敌我双方尸体。

    苍白的死亡被春日的暖光映照,晃出令人生寒的恐怖。

    ……

    在前锋军在对岸站稳脚跟后,十数万河西军开始在渭水北岸集结。

    一时间,人马相连,延绵数十里。

    数千艘大小船,沿着数百里渭水只一字排开,场面蔚为壮观。

    数日后,姜飞、王仲德、檀道济各领一军,分别在郿县、咸阳、下邽南渡渭水。

    面对河西军分兵抢渡渭水,后秦人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己方失去渭水天险。

    各路大军刚一渡过渭水,立即抢占渭南各地,意图孤立长安、霸城。

    待众将率军离开后,高陵大营内只剩下万余侍卫军精锐。

    大帐内,卫朔正在听郭逸介绍最新军情。

    “主公,东路,王都督在渡过渭水后,强攻华阴得手,并迫使潼关守军投降。”

    “眼下其正率军向武关方向挺进,打算切断羌人南逃道路。”

    “在东路传来捷报不久,西路也来了喜讯。”

    “姜飞都督趁秦军自顾不暇,从郿县渡过渭水,成功进入渭南始平郡。”

    “槐里、鄠县、武功等地守军望风而降,东路军几乎不血刃地拿下大半个始平郡。”

    一连串捷报着实让卫朔感到振奋,但细细思来也并不奇怪。

    后秦自平阳之败后就已彻底失去了上进心、凝聚力,姚兴礼佛更是让后秦上下失去了斗志与精气神。

    如若不是姚硕德、尹纬、姚晃、姚旻、狄伯支等人一力支持,恐怕后秦早崩溃了。

    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面对煌煌大势,除了羌族死硬外,也没多少人愿意玉石俱焚。

    前线战事顺利,各地秦军一触即溃,不由让卫朔心情大好。

    他大笑一声起身道:“走吧!该轮到咱们渡河啦。”

第470章 计灭羌骑() 
一  p

    河西军成功在渭南站稳脚跟,让后秦失去了渭水天险。

    霸城内,后秦众将各个垂头丧气,对拦截河西军渡河失败,失望不已。

    但姚硕德十分清楚敌我实力差距有多大,拦截计划失败,也在意料之中。

    他不仅没有怪罪众将,反倒对众人取得歼敌数千的战绩,赞不绝口。

    待众将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才敲了敲地案几问:“接下来我军该如何破敌?”

    没人作答,大家似乎都在思考,纷纷沉默不语。

    见众人不吭声,姚硕德不禁笑了一声道:“怎么?难不成尔等已失去必胜信念?”

    索性不等众将开口,他自顾自说道,“也是!时至今日,我大秦确以说大势已去。”

    “今河西兵分数路攻略渭南,诸地纷纷失守,用不了多久长安也会沦陷。”

    “但是尔等真的甘心么?从此放弃羌人身份,被迫作为一个汉人生活下去?”

    面对姚硕德质问,有人闷声道:“可……可眼下河西势大,咱们怎么可能战胜他们?”

    姚硕德眯了眯眼睛,信心十足道:“呵呵,不!我们还有机会翻盘。”

    “什么!?”

    众将满脸惊愕,完全无法理解姚硕德哪儿来得信心。

    姚硕德当即起身,指着地图分析道:“若是河西军聚在一处,那老夫还真束手无策。”

    “可眼下卫朔将麾下大军一分为三,无形中给了老夫突袭机会。”

    “难不成叔爷爷打算各个击破?”

    “各个击破?不,我们没那个实力。”

    他背着手踱了几步,长叹一声道:“姚训之言虽合兵法,眼下却不合时宜。”

    “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击必中,不然渭水两岸将尽入河西之手。”

    众将一惊道:“莫非大王欲用骑兵,冒险偷袭河西中军?”

    姚硕德环抱双臂,眉峰轻轻一挑道:“破釜沉舟,险中求胜,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此策凶险,不留后路,稍有不慎将万劫不复,非勇者而不能为!”

    “今河西军屡占上风,又成功渡过了渭水,眼下兵锋正锐,士气正盛。”

    “那个卫朔绝然想不到此时你我敢主动进袭,更别说还是去偷袭其主力中军。”

    他望着众将,目光一一从众人身上滑过,声音沉稳有力。

    “传令下去,姚训留下守霸城,老夫亲率铁骑出击。”

    “尔等须记住:此战,不成功便成仁!”

    ……

    在东西两路大军横扫渭南各地时,中军主力渡河后,并未盲目出击。

    中军大帐内,众将分列两侧,墙上挂了一副关中山川地理图。

    山川河流好像蛛丝一样,在地图上织成一张大网,覆盖住犹如棋子般的城池。

    卫朔轻轻敲敲案几,扫了众将一眼道:“刚斥候来报,姚硕德已将霸城交由姚训镇守。”

    “他自己带着三万铁骑,已于数日前离开了霸城。”

    “大家都猜猜,接下来他将兵向何处?”

    眼下三万羌骑已成卫朔心腹之患,若不将其消灭,他绝不敢放手进攻长安。

    他不想再被羌骑偷袭一次,上次多亏蒯恩力挽狂澜,下次可没那么好运。

    见众人沉默不语,卫朔不由笑道:“怎么都不说话?莫非被姚硕德吓破了胆?”

    这时,檀道济左右看了一下,拱手道:“大都护,末将以为姚硕德很有可能将行险一搏。”

    其实早在渡河之初,檀道济就已暗暗思考姚硕德如何使用手中羌骑。

    上次议事时,因时机不成熟,且顾虑重重,他犹豫了一下就没讲出来。

    “此话怎讲?”

    “今我军步步为营,将后秦势力不断向长安、霸城方向压缩。”

    “随着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可供胡骑发挥的机会也越来越少。”

    “姚硕德带领骑兵消失,必是不甘心就此放弃。”

    “而眼下河西势大,其欲想死地求生,唯有出奇制胜。”

    “说不定他早已派人监视我军一举一动,一旦露出破绽,他定会不顾一切地冲上来。”

    卫朔背手踱了几步,思索了几下,微微颔首。

    “道济所言,甚是有理”

    “不知你可有对策,将这伙胡骑引诱出来?”

    “主公,若要诱使姚硕德上当,须得巧妙布局。”

    “怎么个巧妙法?”

    “须得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另……另外,末将还需获得大军指挥权。”

    “嗨!朔还以为什么要求呢?!”卫朔大气地一挥手道。

    “来人,传本都护将令:三军将士暂奉道济号令,敢有不遵者,以军法惩之。”

    当河西军成功在渭南立下营寨后,怎样聚歼那三万威胁甚大、又飘忽不定的胡骑就成了眼前棘手难题。

    卫朔自知两军阵前斗智用谋非自己长项,遂将兵权尽付檀道济。

    由这位智计百出的历史名将,来对付羌族名将姚硕德。

    当然啦,若不用檀道济之计,河西军冒险挥兵围攻长安,估计也能逼得姚硕德主动现身。

    但如此一来风险太大,且将折损大量兵力,又耗时太长。

    眼下河北、江东形势不妙,卫朔没时间与姚硕德一直耗下去,必须速战速决。

    ……

    檀道济果然厉害,拿到大军指挥权后,很快有了动作。

    他先命中军主力进抵长安附近扎营,摆出一副将进攻长安的架势。

    而后却按兵不动,开始搞起了建设,结果一座座营寨相继拔地而起。

    不过几日功夫,河西军在长安外围,竟然接二连三立下了十余处营寨。

    这……这中军大营一共才有多少兵?!分兵立营不是找死么?

    在河西众将眼中,檀道济此举分明把战机送到敌人手上。

    一些人跑到卫朔面前,忧国忧民地向他进谏。

    称檀道济年纪轻轻,肆意妄为,会葬送掉数万中军,强烈请求卫朔收回檀道济手中兵权。

    但是卫朔对檀道济充满信心,丝毫不为所动。

    甚至他为了加强檀道济权威,还将随身佩剑赠与对方,授予他先斩后奏之权。

    如此一来,众将凛然,再不敢非议檀道济排兵布阵。

    与此同时,姚硕德也在暗中监视河西军,静候对方露出破绽。

    只要河西军闪出哪怕一丝缝隙,他就会带领麾下羌骑毫不客气地扑上去。

    这天,姚硕德终于等来了他想要的消息:河西军一改往日集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