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252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252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开始,本地世家肯定会十分好奇,想方设法也得弄清作坊中秘密。”

    “若你我表现过于强势,必将引起本地世家豪强不满,日后恐将麻烦不断。”

    “相反咱们先退一步,让他们摸清了作坊底细,去了好奇心,自然平安无事。”

    “可……可如此一来,罐头生产不久曝光于众人面前?万一他们仿制咋办?”

    “哈哈哈,他们要仿制就仿制去吧。”刘穆之毫不在意道。

    “休之,我来问你,假若是你,你会买罐头鱼吃吗?”

    “当然不会!”司马休之一口拒绝道。

    罐头鱼已试生产了一批,司马休之早尝过其味道,说实话除了咸,谈不上美味。

    再说三吴一带湖泊众多,又临近大海,什么新鲜鱼类吃不到,何苦吃罐头鱼。

    “这不就结了!”

    “说白了,罐头鱼是给庶民百姓填饱肚子的,世家子弟谁没事会吃什么咸罐头?”

    “无利可图之下,世家即便弄到了罐头技术也不会用来生产。”

    “好吧,即便世家昏了头,也私下建了个作坊,可那又能如何?”

    “咱们这个作坊本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筹集粮食,以应对天灾。”

    “世家建不建作坊与河西有甚关系?”

    “右司马思虑周详,属下不及也!”司马休之心服口服道。

    “呵呵,你还年轻,再多历练一下,将来必可牧守一方。”

    “谢大人吉言。”

    ……

    果如刘穆之所料,罐头作坊一建成,立马引来无数人窥视。

    司马休之按刘穆之嘱咐,对各方探子一律视而不见。

    当地世家很快搞清楚了作坊底细,又尝到了罐头鱼,顿时对作坊失去了兴趣。

    几天后,作坊顺利恢复平静,且再无任何陌生人出没。

    正当司马休之以为万事大吉时,忽然作坊周围又来了两个陌生人。

    这两人与那些探子不一样,他们似乎对作坊十分感兴趣,接连逗留了数天也不离开。

    司马休之不敢怠慢,他一边吩咐人暗中盯紧两人,一边急忙向刘穆之汇报。

    看着匆匆而入的司马休之,刘穆之满脸疑惑地问:“休之,又发生了何事?”

    “卑职最近发现作坊附近又来了两人,其中一人三十五六岁,另一个不到三十岁,行踪十分奇怪。”

    “有何奇怪之处?”

    “两人与之前那些世家探子不同,虽然对罐头技术不感兴趣,却围着作坊转了几天。”

    “后来他俩还想雇工们打听薪资待遇,属下以为他们想找份活计。”

    “殊料,过去许久,他们依旧围着作坊打转,却始终未曾前来应聘。”

    “听其语气,年长者好像是会稽一带人士,而年幼者则是北地人。”

    “两人举止看上去虽然不凡,但却不似世家子弟,倒像是寒门庶族出身。”

    “属下担心有人搞破坏,特地安排人手盯着他们。”

    “谁知他们除了到处瞎转外,倒也没看出有什么坏心思。”

    “卑职一时摸不清对方底细,特来向右司马请教,对此该如何处置?”

    闻言,刘穆之眼前一亮,从来人举止上嗅到了一丝熟悉味道。

    若他没猜错,这两人肯定是怀才不遇的寒门子弟。

    只因在江东投效无门,才不得不跑来试试运气。

    自从前年大都护在江东走了一趟,又顺手拐走大批人才后,其爱才之名便传遍江东。

    尤其并州大战后,刘穆之、司马休之、蒯恩、檀道济等先后扬名天下,更是吸引了不少江东寒门子弟前往河西效力。

    “呵呵,有意思,有意思。”

    看着只顾沉思的刘穆之,司马休之不由着急道:“右司马,那两人怎么处置?”

    “不用管他们,反正作坊内也无不可示人之事。”

    ……

    司马休之口中之怪人,正是孙处与傅隆。

    与刘穆之想得差不多,他俩一个出身寒门,一个乃没落士族子弟。

    孙处乃会稽永兴人,颇懂兵法,又习水战,历史上曾率水师远击卢循,大败之。

    傅隆出身北地豪门傅氏,只因父祖辈早亡,又无近属,家境业已没落。

    历史上虽说两人很有才华,却因出身问题,直到四十岁才出仕。

    孙处与傅隆在江东一直郁郁不得志,听说了大都护爱才之名,早有了投奔河西念头。

    恰在此时,刘穆之奉命南下江东购买粮食。

    两人私下一琢磨,不打算直接去投奔河西,想先跟着刘穆之立些功劳。

    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地前往沪渎垒,恰巧又在途中相遇、相识,最终结伴而行。

    来到沪渎垒,两人先考察一番罐头作坊,等考察地差不多了,他俩才去拜访刘穆之。

    两位人才主动来投,让刘穆之喜出望外,亲自降阶相迎。

    今罐头作坊已走上正规,他已将注意力转向营建海外基地上,正值人手不足。

    而孙处与傅隆到来,大大缓解了人才短缺难题。

    特别是孙处,更是刘穆之一直渴求的水师人才。

    “我等冒昧来访,还请右司马见谅。”

    “哎呀呀,两位主动来投,真是让穆之不胜欢喜!”

    “两位且先留在江东助某一臂之力,等日后回到姑臧,我当亲自向大都护为两位请功。”

    “多谢右司马。”孙处、傅隆躬身道。

    “哈哈哈,两位客气了!来,我给两位介绍一下。”

    说着刘穆之指着司马休之道:“这位乃谯王幼子司马休之,眼下负责护卫职责。”

    “季高(孙处字)先跟着休之熟悉一下情况,等下还有重要任务交给你完成。”

    “伯祚(傅隆字),你留下协助在下管理作坊生产,以及处理一些文档。”

    “属下遵命。”傅隆、孙处欣然领命。

第406章 兄弟争权() 
p

    冬去春来,时间很快到了五月份,后燕战备逐渐进入最后阶段。

    同时,历经小半年休养,慕容垂身体已有所恢复。

    虽然依旧不如以往,却已开始处理相关政务、军务。

    但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慕容垂真的老了,恐怕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率军远征。

    而慕容垂本人也是心知肚明,在其计划中,拿下幽州之后,会将军权交给他人。

    为了争夺大军统辖权,慕容宝与慕容麟明里暗里展开了激烈交锋。

    鉴于大战在即,慕容垂决定结束两个儿子间争端,从而举国上下一致对外。

    于是,在某日夜晚,慕容垂下诏将太子、赵王先后召入皇宫。

    慕容麟接到传诏后不敢怠慢,坐上马车迅速抵达皇宫。

    站在殿外,慕容麟先整理了一下衣冠,才信步走入殿内。

    此时殿内,燕皇慕容垂正与太子慕容宝商议讨魏事宜。

    再有一两个月,后燕将对北魏发起进攻。

    这场大战事关后燕生死存亡,需要慎之又慎,仔细筹谋,全力准备。

    由于慕容垂已在心中认定太子将是大军统帅,便将一应细节事务,交由慕容宝处理。

    如此既能锻炼太子,他还可从旁查漏补缺,以便教导太子。

    当慕容麟进来时,正好看见其父与太子两人在窃窃私语,眼底阴郁一闪而过。

    他快步走上前,跪下磕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慕容垂看了一眼慕容麟,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之色。

    对于这个庶子,慕容垂向来不怎么喜欢。

    若非复国时,慕容麟曾立下殊勋,他也不会敕封其为赵王。

    当年为了惩罚慕容麟卖父害兄之过,慕容垂曾亲自下令杀掉了慕容麟生母。

    而这也造成了父子之间关系十分冷淡,除非有必要,平常慕容垂很少召慕容麟进宫。

    此次将慕容麟召来,专为调节其与太子矛盾。

    慕容垂希望凭借自身威望,迫使慕容麟主动退出军权之争。

    当然了,如若不是眼下后燕国势渐颓,他也不会采取这么温和的办法,说不定早下令赐死慕容麟。

    慕容垂整整心情,笑呵呵道:“皇儿不必多礼,眼下只有你我父子三人,随意一点好。”

    “谢父皇!”

    慕容麟起身后又给太子慕容宝行了一礼。

    别看慕容麟心里早不将太子放在眼里,然表面功夫却做得很到位,从不让外人看到他有任何轻视太子之举。

    慕容宝矜持地点点头道:“五弟坐下说话。”

    慕容麟依言坐在了太子对面,又欠了欠身问:“不知父皇宣儿臣进宫,所为何事?”

    “你曾多次统军深入草原,跟拓跋珪打过交道,深知草原地理民情。”

    “如今大战在即,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闻言,慕容麟不由暗暗得意,以为慕容垂有意让他担任大军统帅。

    也不能说慕容麟自作多情,细数当前后燕宗室大将,除开北镇辽东的慕容农、南守邺城的慕容德外。

    从实力、经验上来说,他还真是统军深入草原的最佳人选。

    慕容麟显然高兴太早了,慕容垂根本不会将大权赋予他这个阴险狡诈的‘庶子’。

    “禀父皇,草原气候多变,若没有向导领路,大军很容易迷失方向,陷入魏军圈套。”

    “最好办法便是我军集中起来行动,不给魏军各个击破之机会。”

    “若能逼迫魏军与我主动决战,那便最好了。”

    “眼下河西被天灾羁绊,南朝又一向碌碌无为,正是打击索虏、重夺幽州之良机。”

    “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恐怕日后再也没有比眼前更好的时机。”

    “父皇,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儿臣愿替父皇分忧,领兵出征北魏。”

    “凭着儿臣对拓跋人了解,定能擒杀拓跋珪,以报去年易水惨败之恨。”

    “这,这个……”

    面对慕容麟主动请缨,慕容垂竟一时语塞。

    因为从军事角度来说,慕容麟的确是除慕容垂之外,做大军统帅的不二人选。

    然从政治角度看,赵王担任统帅,一旦立下殊勋,必将威胁太子储君之位。

    这不是慕容垂愿意看到的,他其实是希望赵王辅佐太子。

    此时,慕容宝内心已被怒火填满,要不是为了保持太子风度,早爆发出来。

    这个慕容麟果然奸诈,时时刻刻不忘给他上眼药。

    什么重夺幽州?什么报易水惨败之恨?

    说白来,全在讽刺他没本事,气得慕容宝差点儿要上前给对方来一拳。

    他压了压心中怒火,尽量让语气变得平和。

    “赵王,父皇召你进宫,是向你询问具体方略。”

    “至于选将用兵,父皇自有决断,你就不要多此一举啦。”

    “太子此言差矣!”慕容麟义正词严道。

    “讨魏一事关大燕国运兴衰,本王身为宗室皇亲,岂能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再说本王最是熟悉草原情况,理应多承担一些重任。”

    “请父皇与太子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定会擒住小儿拓跋珪,替太子出气。”

    眼见慕容麟又在暗中讽刺他,慕容宝心中怒火以一种不可抑制的速度在迅猛燃烧,几乎将要冲破头顶。

    只不过慕容垂在侧,故而他只能强烈地克制住内心愤怒。

    慕容宝深吸一口气道:“赵王,你熟悉草原不一定非得任大军统帅。”

    “实在不行还可以当随军幕僚,留在父皇身边出谋划策。”

    “太子殿下,你这不是一国储君该讲的话,明显又有妒贤嫉能之嫌!”

    “须知此战事关重大,来不得一丝疏忽大意。”

    “本王之所以主动请缨,主要是为了父皇身体考虑。”

    “除此之外,除开辽西王、范阳王两人,宗室当中还有谁比在下更知兵?”

    “而辽西王、范阳王又各肩重任,一时又抽不开身。”

    “父皇,非是在下夸口,环顾朝野上下,舍某家之外,还有谁敢拍着胸脯表示,对草原地理了若指掌?”

    看着慕容麟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气得慕容宝恨不得上前一脚踹死对方。

    你把孤这个太子放哪儿了?竟敢大言不惭地要求掌握大军指挥权。

    慕容垂眼睁睁看着两个儿子为军权吵闹起来,不由头疼不已。

    不过,他对赵王慕容麟也愈发不满起来,他这个儿子一向不是个省油的灯。

    想当年,仅仅是因为不受宠,慕容麟便向前燕告发他这个父亲。

    结果害得他与长子慕容令只好放弃前往龙城发展的大计,转而投奔前秦。

    一想起赵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