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

第136部分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第136部分

小说: 南北朝之征伐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夫人有所不知,来之前为夫已打听清楚啦,此地繁华也就在最近两年才有如此规模。”

    “以前北地胡虏对江左虎视眈眈,各地商贾整日里惶惶不可终日,避难犹恐不及,哪还有心思经营买卖。”

    “直到淝水之战后,北方前秦土崩瓦解,各部胡族又互相征战不休,一时无暇南顾。”

    “朝廷又成功收复了襄阳,让江陵北面有了屏障,此地才渐渐变得繁华起来。”

    “另外,江陵作为长江上最重要的军镇,承担着拱卫建康的重任。”

    “因此,朝廷在军事上的投入自然比其他地方要多,也就相对安全和稳定。”

    “使得众多士族商贾和大量北方流民便在此安顿下来。”

    众人边走边聊,很快来到一家酒楼前,顿时酒香菜味儿扑鼻而来。

    卫朔抬头看了看日头,又感觉腹内空空,遂建议众人进酒楼尝尝江南特色美食。

    “眼看快到午时,咱们也都逛了大半天,不如进酒楼要些酒水,休息一二如何?”

    “听凭主公吩咐。”

    众人自然不会反对,更别说大伙儿确实有些累了、饿了。

    几人信步走进酒楼,没想到酒楼里生意火爆,放眼望去全是人,不过多是士族子弟。

    更让卫朔没想到的是,竟又遇到了桓玄。

    而桓玄突见卫朔,先是一怔,而后上前一把拉着他,满脸惊喜道:“直元?果真是你!”

    “南郡公?没想到今日又遇到桓兄!”卫朔也是一脸惊色。

    桓玄看着卫朔一行大包小包,满脸不解道:“直元,你这是?”

    “在下初来乍到,想着好不容易来江陵一趟,趁着还有几日才离开,故而带着夫人领略一下江南风情。”

    “这一路走来,口干舌燥,正好看到路边有座酒楼,本想进来喝杯酒水歇息一下,不成想竟遇见南郡公。”

    “哈哈哈,你我真是有缘!”

    “正好本公也想再跟直元聊聊,敢请直元移驾一叙如何?”

    “固所愿,不敢请耳。”

    随后桓玄领着卫朔来到雅间,里面除了之前有一面之缘的卞范之、殷仲文外,还有一陌生中年文士。

    此人矮矮胖胖,头扎儒巾,身穿一件丝绸儒衫,颌下短髯,圆圆的脸上满是笑容,一副亲切和蔼之态。

    “卞太守、殷参军你都见过面,不用多介绍啦。”

    “这位是王谧王稚远,琅琊王氏出身,乃前相王司徒之孙”

    卫朔一听是王导孙子不由吃了一惊,同时对王谧跟桓玄搅合在一起颇感费解。

    其实卫朔有所不知,历史上王谧绝对是站队投机的好手。

    他先是亲近桓玄,在桓玄得势时,官至中书监,领司徒,封武昌县公。

    后又交好刘裕,在桓玄兵败后,不但屁事没有,还当上了扬州刺史、录尚书事。

    不过,这家伙看人眼光的确一流。

    史书记载,在刘裕还未发迹时,惟王谧独奇而贵之,尝谓刘裕曰:“卿当为一代英雄。”

    此刻王谧正目光灼灼地盯着卫朔,刚才他从桓玄口中听了不少夸奖卫朔之言。

    须知桓玄自视甚高,一般人根本看不到眼里。

    眼下其独独对卫朔另眼相看,自然也让他对卫朔产生了极大兴趣。

    “哈哈哈,在下不过是靠着前人余荫混吃等死,比不得大都护、南郡公两位少年英杰。”

    卫朔忙躬身还礼道:“王兄过誉了,尔出身豪门,不嫌在下粗鄙,折节相交,实在是让在下诚惶诚恐。”

    桓玄又特地另叫了一雅间,用以安置其他人。

    待诸事安置妥当,众人才分宾主落座。

    “前日在刺史府内匆匆一晤,没想今日会在这儿又见到直元。”桓玄颇为感叹道。

    “南郡公风采依旧,让在下不胜欣喜。”

    桓玄莞尔一笑道:“得直元夸赞,让为兄颇感振奋。”

    “也只有像直元这般豪杰之士,才配与某相交。”

    “只恨直元纵横西北时,吾年幼手而不掌军权。”

    “不然若你我兄弟联手,这天下恐早已安定下来。”

    “南郡公,不知为何你总对卫某青眼有加?须知在下可是寒门出身?”

    桓玄大笑道:“哈哈哈,直元勿怪,玄之所以善待直元,敬佩你是个豪杰。”

    “我可是打听清楚,你十五岁一人单独回到高昌,而后历经数年艰辛,才有了今日这番成就。”

    “不说别的,光这份胆识、气魄,天下间能有几人可与之相比?”

    “至于说寒门、世家之别,哼!出身豪门又如何?”

    “像本公,虽自负才华无双,不也是一事无成?”

    桓玄对卫朔可谓是倾心结交,除了上述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俩人乃同龄人。

    每当他看到卫朔,就仿佛看到自己未来。总觉得既然卫朔能做到,他一定不会比对方差。

    或许连卫朔也没想到,因为今天这次相会,让他与桓玄交往越来越紧密,以至于两人情如兄弟。

    甚至后来桓玄兵败被杀后,也是卫朔保全了他爱子性命。

    当然了,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接下来众人聊得热乎,喝得开心,渐渐熟络起来。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恰在此时,忽然听外面有人大呼小叫起来。

    同时来人正试图突破侍卫阻拦,从外面硬闯进来。

    看到此景卫朔不禁暗自嘀咕,谁这么大胆,敢不将桓玄放在眼里。

    可他仔细观察了一下众人,发现除了桓玄脸色铁青外,其他人脸上全都露出无奈之色。

    嘶!此人究竟是谁呢?卫朔一下子来了兴趣。

第224章 桓家猛虎() 
“你们让开!”

    只听话音刚落,从外面闯进来一人。

    来人约莫二十岁模样,剑眉入鬓,豹眼凸出,鹰钩鼻,满脸凶横之相。

    看见此人,桓玄满脸不高兴道:“道全,你来做甚?”

    此人名桓振,乃桓豁之孙,桓玄算是他小堂叔。

    其父就是东晋大名鼎鼎被人誉为“镇恶驱邪”、勇冠三军的猛将桓石虔。

    此时,他正在殷仲堪帐下任参军。

    说来也怪,桓振明明是桓氏家族又一不世之猛将,不知为何偏偏与桓玄不对付。

    具体原因不得而知,或许桓玄同学自诩是个作家,看不上以武夫自居且性格暴躁的桓振。

    历史上,直到桓玄死掉,桓振才获得展示的机会。

    这是桓振的悲哀,更是桓玄的悲哀。

    当时,在峥嵘州之战后,刘毅全歼了桓玄主力,一时风头无俩。

    原本依附桓家的势力纷纷倒向刘毅,江陵城内王腾之也在焦急的等待刘毅前来收编。

    而刘毅自以为江陵唾手可得,竟延误军机,滞留当地摆开了庆功宴。

    不料,当天夜晚,就见一百来号黑衣人趁着夜色,靠近了江陵城,并突袭了渴望反正的王腾之。

    而突袭事件的主角正是猛将桓振,桓振奇袭江陵城的难度是不亚于刘裕奇袭京口,甚至还稍有难度。

    毕竟桓振奇袭时,正值桓氏军团百战百败,士气绝望之时。

    奇袭之后,桓振一如既往的勇猛,迅速斩杀了叛变的王腾之等人,甚至还一度想杀死白痴皇帝司马德宗,只因为在不久之前,司马德宗同意处决了桓玄的儿子

    但是,在桓谦的苦苦劝说下,这位猛将兄强压下他的万丈怒火,还将皇帝玉玺归还了司马德宗。

    桓振、桓谦决定归还帝位,从新采取“挟天子令诸侯”的策略。

    由此看出,桓振并不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情绪化的猛张飞,是听得进正确建议的猛张飞。

    在得知江陵重新被桓振夺取的消息,刘毅终于放下了庆功酒,安排何无忌和刘道规前去收拾‘残局’。

    在他眼中江陵事变就是残局,桓振更是不值一提的杂碎。

    只可惜他们全都小觑了桓振,在江陵城下,何无忌遭遇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惨败,被迫退往寻阳。

    击败何无忌后,桓振又挥师西上,迅速击破了来自益州的威胁、斩杀柳约之。

    可惜这一系列胜利,哪怕桓振再次奇袭江陵,并赶走了新任荆州刺史司马修之,并不能挽回桓氏败亡命运。

    最终,也只能在东晋各路大军的联合围剿下,壮烈殉难。

    今日桓振前来找桓玄,也是受了殷仲堪暗中挑拨。

    他横了卫朔一眼,满脸愤恨道:“从父,此人心怀叵测,不可深交。”

    “今朝廷本就对桓家多有猜疑,而防范甚深。”

    “而卫大都护乃入朝陛见的外藩诸侯,您不说避嫌反倒三番五次与之相交。”

    “假若传到朝堂诸公耳中,岂非是自找祸患?”

    桓家果真多能人,可见世家底蕴不可小觑。

    卫朔内心暗暗惊诧,看来桓振也不像外表看上去那么鲁莽。

    桓玄脸一沉,训斥道:“你懂什么?直元乃当世豪杰,我与其倾心相交,管他人何干?”

    不料,桓振撇撇嘴,瞅了一眼卫朔,满脸不屑之色。

    “就他?一副细胳膊细腿模样,也敢自称豪杰?大言不惭,看来河西真是没人啦。”

    “放肆!当着我的面竟敢恶言欺客,难道你不怕家法吗?”

    桓振被桓玄训得灰头土脸,不由戾气陡升。

    他不敢再跟桓玄叫板,转而冲卫朔狂叫道:“姓卫的,从父信你,我却不信你。”

    “从父之意我不敢违背,但我却想看看你的真本事。”

    “若你不敢应战,趁早滚回河西,不要在我从父面前妖言惑众。”

    见桓振犟劲儿上来,旁边卞范之、王谧互相望了一眼,叹了口气,无奈地摇摇头。

    此刻桓玄也被侄儿气得不行,原本平日里桓振就不怎么听他教导,今日更不知是撞了什么邪,非跟卫朔过不去。

    这时,只听卫朔轻咳几声,故作不屑地看向桓振。

    “你确定要跟本都护动手?”

    卫朔轻视,被桓振看在眼里,让他更加愤怒,不由大声叫嚷起来。

    “你什么意思?竟敢藐视于我?今天非得将你打趴下不可!”

    “桓参军,非是朔轻视你!”

    “须知本都护不到弱冠即上阵杀敌,连号称骁勇无敌的吕光也被我亲手斩杀。”

    “而你连战场都没上过,如何是在下对手?我看还是不要打了,省得你丢人现眼。”

    “我看不如这样,在下夫人孟瑶也有万夫不当之勇,由她跟你比试如何?”

    “啊呀呀,你欺人太甚。”

    由于卫朔轻视,桓振已是气极,非要跟卫朔比试。

    看到已发狂的桓振,桓玄、卞范之、殷仲文、王谧四人不由担忧起来。

    众人生怕待会儿动起手来,桓振下手没轻没重,将卫朔打伤了。

    唯河西众人深知卫朔本领,故而各个一脸淡然,根本没将什么桓振放在眼里。

    其中康龙还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他总感觉眼前一幕颇为熟悉。

    “既然桓参军执意要比,在下愿意奉陪。不过,光比试没意思,可否赌点什么?”

    桓振一愣问:“你想赌什么?”

    这时桓玄皱眉不悦道:“直元,你何必跟小辈一般见识?”

    “你们两个一个是我族亲,一个是我至交好友,万一伤到其中任何一人都不好。”

    “哈哈哈,南郡公务忧,朔自有分寸,断然不会让任何人受伤。”

    见叔父不再阻止,桓振精神一震,看着卫朔冷笑起来。

    “好,赌就赌!我桓家没有无义无信之徒,你说赌什么我都应承。”

    “好,痛快!那就赌点大的。”

    “我若输了,就依你之愿,立即离开江陵,不再与南郡公有任何来往!”

    “同时为了表达歉意,再送给南郡公一千匹战马,如何?”

    嚯!在场众人无不为卫朔大手笔而咋舌。

    尤其是桓玄得知有一千匹战马可得,更是激动地心肝直跳。

    要说桓玄从小生活在顶级豪门中,什么没见识过?

    可偏偏江东本地不产马,哪怕桓氏家族势力再庞大、再有钱,可照样弄不来好马,更别说一次进账千匹啦。

    连桓振听到这儿不由一愣,他也没想到卫朔会如此大方,心中怒火不由降低几分。

    “若是你输了,除了不得再无事生非外,你本人还须跟随我前往河西效力,如何?”

    桓振听完条件后,当即毫不迟疑道:“我答应你!”

    桓振这个人看似粗鲁,实则内心细腻。

    虽说此次挑衅起因,源于殷仲堪挑拨,但其实他早想清楚了,此战无论输赢他都不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