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宗明天下 >

第750部分

宗明天下-第750部分

小说: 宗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陛下要进行改革,必定会引起许多将领的反对。如果不出我所料,大明上下大多数将领都不支持。除去我们,杀鸡给猴看,从而使得改革能够顺利推行。’

    ‘陛下也应当料定了今日宣布如此巨大的变革会引得我们反对。我们虽然不敢自己出面反对,也来不及做什么;可我们的亲信定然明白我们不愿如此急切的改革,会出言劝谏。’

    ‘陛下正好趁机将他们以贪腐这种我们无法出言求情之罪名下狱,先断我们一臂;之后又让那个叫做陈瑛的御史揭发贪功案,从而牵连我们这些人。贪功之事在军中历来被深恶痛绝,陛下只需将此事在军中广为传播,即使我们的亲信将领十分不满,但无派系的中低级武将必定会对我们十分痛恨,再加上徐晖祖等人的亲信武将,足以使得军中不发生动荡。’

    ‘至于梅殷与赵羾,应当是陛下之前已经安排好了,由赵羾将罪过全部揽在身上,梅殷只担起失察之责,从而能够继续任用他。’

    陈桓猜的不错,允熥的打算就是如此。允熥对陈桓等将领在安南之战前后一直到伊吾之战前对徐家与其它武将的攻讦不能说一清二楚,但也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允熥对于这种事情极为厌恶:文官正虎视眈眈的对付武将,想要以文御武,可武将们竟然没有团结起来,还在自相残杀。尤其当时大敌当前,陈桓等人利用允熥求稳的心态攻讦他人,这就让他更加不高兴。现在大敌已去,他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对付他们了。又正好能够震慑其它反对改革的武将,让他们不敢说话。

    允熥与陈桓对视一眼,随即别开目光,说道:“赵羾,你可敢保证你适才所言并无虚言?构陷朝廷肱骨之臣,可是重罪!”

    “臣绝非虚言!”赵羾连连磕了几个响头:“陛下,臣绝非构陷朝廷肱骨重臣!”

    “既然如此,曹泰、桑敬、张铨,等过一会儿下了朝,你们三人就配合都察院查证此案。你们放心,若是查出此事与你们无干,乃是赵羾无辜构陷,朕绝不会冤枉你们,也绝不会放过赵羾!”

    允熥的话说的冠冕堂皇,对他们还很客气,还允许他们继续在这里上朝,而不是马上当做犯人抓起来;可曹泰三人也不傻,他们确实帮助张翼挪用了他人之功,没人查什么都好说,只要查证哪有查不出来的道理?五军都督府又不是他们开的。他们最后必定会被定罪。至于如何处置,就看允熥心里到底如何想得了。

    张铨眼珠一转,明白了允熥的意思,马上跪地求饶:“陛下,此时确实是臣一时糊涂犯下此案。”

    “当初文书从兵部送到臣手中的时候臣就觉得不对,正要去兵部向梅殷询问一番,张翼就走近臣的公房,让臣签批文书。臣因与张翼的交情,一时心软就答应了。求陛下恕臣的罪过,求陛下恕臣的罪过。”

    他忽然又指着曹泰和桑敬说道:“陛下,那道文书除臣之外,也经了曹泰和桑敬二人之手,臣也知晓张翼也找了他们二人。”

    曹泰和桑敬瞠目结舌,正要说什么,允熥已经出言:“既然张铨你已认罪,来人,将他与张翼、赵羾二人一起押下去。”之后又转向曹泰与桑敬:“孤证不立,所以适才赵羾指证你们三人朕并未当真;可现在张铨已经认罪,朕只能将二位爱卿也视同人犯了。”随即高声说道:“将他们二人押下去!”

    曹泰和桑敬此时也已经将事情想明白了,正要说话,可大汉将军已经走过来,除去他们的顶戴,要将他们押下去。他们不敢反抗,来不及说话就被押了下去。张翼与赵羾也一起被押下去。

    “陈卿,,”允熥又对陈桓等人说道:“虽然适才赵羾指证几位爱卿违背国法,可朕向来不会偏听偏信,不会就此就将几位爱卿治罪,也不会剥夺了几位爱卿的差事。可毕竟此事干系甚大,所以朕希望几位爱卿能够配合都察院查案。这并非是朕怀疑几位爱卿,只是既然赵羾提到你们,依照,就必须探察清楚。而且此案查清楚后,还能还几位爱卿一个清白,所以几位爱卿切勿抵触。”

    “是,陛下。”虽然身子在颤抖,可陈桓等人仍然回答道。

    陈桓很有一种冲动,在现场的一千多名文武官员面前认罪,然后说出允熥的谋划,坏了他的好事。可最终还是忍住了。他要是那样做了,一时确实爽了,可过后皇帝一定不会放过他全家的。他也想跪地求饶,请求允熥宽恕,就如同适才张铨所做的那般;可他本身就是允熥这次要对付的目标之一,而张铨不是,所以他即使跪地求饶也无用处;没看到适才曹泰和桑敬想求饶就被大汉将军阻止了么?

    ‘张铨被审问时为了自己能够减罪定然会说出我的许多过错,我最后要么被流放边关,要么被处死。我已经享了半生的富贵,也没什么遗憾的,只要家人能够活命就行。’

    ‘只是,皇帝一次废掉这么多武将,不怕剩下的派系太过强大么?’他想着。

    “梅卿。”允熥自然不知陈桓在想什么,又对梅殷说道:“虽然此案与爱卿无干,但爱卿竟然对此事毫不知晓,也犯了失察之罪。朕命你明日在府中自省一日,以作惩戒。兵部的庶务由左侍郎临时代管。”

    “谢陛下恩典。”梅殷行礼说道。

    

第1224章 军事改革——尾声() 
说完此事,允咳嗽两声,朗声说道:“案子就先说到这里,说回适才朕命人宣读的几道圣旨。”

    “朕以为,朕要实行的新制度虽然或许也有些疏漏,但在之后可进行小修小补,弥补疏漏之处。而现在武官之制的改变已经刻不容缓,所以,不应因噎废食,不进行改革。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时桑敬等多人已经被抓了起来,剩下的陈桓等人虽然还站在朝堂上,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们已经是破船了,除非是实在摆脱不开的亲信,否则都会尽力在破船沉没之前逃走,而那些亲信适才大多已经被抓了起来,所以此时除少数人仍旧坚决反对外,大多数人都沉默不语或者出言支持改革。

    允忽略了这些声音,宣布从明日起进行改革,以三月为期将新衙门搭建起来。徐晖祖等人马上躬身领旨,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允微不可查的点点头,正要说下一件事情,适才一直没有说话的陈性善忽然上前一步,出言道:“陛下,臣有一事不明,请陛下示下。”

    “何事?”

    “陛下,适才陛下命人宣读的圣旨中任命了大都督府的都督同知与都督佥事,但并未任命大都督。臣敢问陛下,欲以何人担任大都督?”陈性善问道。

    陈性善并非不知道允有可能尚未想好以何人为大都督,但他刚才数了一遍,发现有资格担任大都督的人除了景川侯曹震以外都已经被任命了官职,可景川侯身体非常不好,就连一个有名无实的春辅官也已经无法胜任,更当不了大都督。所以他出言询问。

    “大都督之职暂且空置。”允说道。

    “那陛下,大都督府之事由何人来处置?”

    “朕记得,在原本大都督府的旧址,也是现在的中军都督府所在之处,有四处殿阁,分别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命名,称之为青龙阁、白虎阁、朱雀阁与玄武阁。这四阁之中,当年岐阳王为大都督时就在朱雀阁议事。”

    “所以朕决定,以后每当大都督府有难以决断之事,就由二位都督同知,召集四位都督佥事、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度支部、水师部六部尚书或都指挥使,以及应天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于朱雀阁召开会议,商议此事。最后的处置按照会议的结果。”

    “陛下,可若是会议争论不休,如何处置?”陈性善继续询问。

    “那就仿效廷推,大都督府的众位官员定出结果。”允又道。

    陈性善还要再问,忽然被人拉了一下。他用眼睛的余光扫了一眼,见到是户部尚书齐泰。他踌躇了一下,停止说话退了回去。

    有关于武官之制变革之事就这样定下了。之后又说了几件小事,侍者宣布退朝,允起身离开。在场的文武百官又对允离去的方向行了一礼,也转身陆续离开奉天殿。

    今日大殿上虽然只讨论了有关武官之制改革这一件大事,可这一件大事中就包含了无数小事,其中还夹杂着许多在朝官员下狱。所以百官离开大殿的时候一边走着一边议论,十分热闹。

    可在这些人中,有二人谈论的事情却与其他人完全不同。“尚礼{齐泰字},你适才为何要拉我一下?”陈性善问齐泰道。

    “复初,你莫非没有听明白陛下的话?陛下根本就不想设立大都督这一职。”齐泰说道:“若是设了大都督,天下的兵马都在他管辖之中,则此官职的权力太重,陛下必定会担心。当年先帝之所以撤销大都督府,设置五军都督府不就是担心此事么?”

    “这我也知晓。可不设立大都督一职,就凭什么朱雀阁会议,有些事情岂能决断?”

    “这样的事情就上奏被陛下不就成了?”齐泰见左右的人都在谈论适才抓人的事情,轻声对陈性善说:“陛下实际上就是要将日常庶务交给其他人,以自己兼任大都督。只不过岂有皇帝担任官职的道理?所以只能如此安排。”

    “哎,陛下。”陈性善叹了口气,说道:“陛下这样做确实避免了某位武将权力太重,可这样一来,大都督府之制未必比得上之前的五军都督府。”

    “我可不这样以为。”齐泰笑道:“我倒是觉得,朱雀阁会议之制十分巧妙,会比之前的五军都督府要好上许多。”

    “那我就拭目以待吧。”陈性善最后说了一句。

    “彭爱卿,你今日做的不错。”就在陈性善与齐泰议论的时候,允已经来到谨身殿,对面前站着的彭清宗说道。

    “陛下谬赞了。陛下能够秉持公正,将臣的功劳重新算在臣的名下,臣叩谢陛下天恩。”彭清宗跪下说道。

    “哎,朕乃是大明的天子,若是连朕都不能秉持公正,还有何人能够秉持公正?你不必谢朕的恩典,起来吧。”允说道。

    而且允还在心中补充道;‘若不是得知了你的这个案子,若不是去年在伊吾,朕才得知此事,朕今日要做的事情没不会这么顺利,说起来,朕还得感谢你才对。’

    彭清宗早在建业四年文书正式下发后就得知了自己的功劳被他人占用了。当时他非常愤怒,可此事是已经过梅殷、宁王朱权和张翼三人商量好的,他将此事检举出来必定会得罪这三个人,他即使将功劳要了回来,下场也绝不会妙;而且他认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若是他的检举被半路拦下来没到皇帝眼前,那就更白白的得罪了人。所以他就隐忍下来,并且立誓等能够被允亲自接见后再当面对允说。

    去年伊吾之战,他立下功劳有资格参加庆功宴,就在允走到他这一桌后悄声对允说了此事。

    允的第一反应当然是愤怒。虽然张翼的所作所为其情可悯,但影响很坏,他那时就决定回京后要处置张翼,为彭清宗主持公道。

    1

    

第1225章() 
但随即他反应过来:此事不正好可以作为除掉他们的引子么?

    允熥自然也准备了许多手段来对付他们,但虽说在历史上许多权臣都是倒在不起眼的事情上,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来这是皇帝或者某人在借题发挥,在文人墨客的笔记中不会有啥好话。虽然允熥也知道,想当一个好皇帝就不能顾忌名声,但能有合适的借口还是有合适的借口比较好。

    ‘若是在伊吾之战以前他就告知朕,朕没准当时就会处置了,但那时绝不会牵连许多人,只是将张铨、曹泰、桑敬他们三人下狱。如此说来,彭清宗现在才将此事告诉朕,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允熥想着。

    “彭爱卿,此事你做的不错,朕要赏赐于你。”允熥顺嘴决定再赏赐他一次。

    “臣并无功劳,如何敢受陛下的赏赐?”彭清宗不傻,虽然对京城的局势两眼一抹黑,也没人给他科普,但也大概明白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种高层的政治斗争,他可不想,也不敢参与。

    允熥却不理他,径直说道:“朕打算命你在总参谋部办差。只不过,大都督府与从前的五军都督府不同,内设的诸部都按六部仪制设官,官职的品级会比你在地方上当指挥使要低。可这并不是朕不重视与你。”

    “不论陛下任命臣何官职,都是天恩。”彭清宗又道。

    允熥对他的这个态度很满意。他并不介意手下的大臣有点儿小脾气,但你得真的很有本事才行。彭清宗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