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653部分

一世唐人-第653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具体战况是怎么样的,快跟我们说道说道啊”程知节挝耳挠腮的跳脚道,“这内侍唱报也不唱全一点,就知道个大概,心里忒痒痒”。说着程知节还一瞪门口那内侍,凶神恶煞的。

    内侍也是苦笑,那战报那么长,肯定是捡重要的简略唱报啊,哪能全部喊下来,你个老妖精还以为是宣旨啊。

    “李大亮奉命领苏定方、契苾何力二将率三万人马,疾驰一天一夜从鄯州北赶赴曼头山,是也,苏定方献计,以帐篷浸染油脂……从曼头山左右高坡点燃掷下,火烧白兰部……嘶,这苏定方好胆气啊”,读到这李世民也是嘶了一口冷气。

    “这是在弄险呐,如若不成,恐怕这路偏师就要冻死在雪原上了”。卫尉卿、任国公刘弘基也是吧唧嘴惊叹道

    “哎这不是成功了嘛,老刘你别打断陛下,陛下快接着说,然后呢?”程知节也是惊了一下,继而便是摆着手叫刘弘基闭嘴,催促着李世民。

    李世民无视着憨货,接着说道:“白兰部营地尽焚,死于大火以及踩踏着多达五千余人……曼头城城下斩杀白兰王……迫降曼头城,广定王自缚请降,俘敌三千……”。

    李世民捻着胡须,甚是满意,放下战报笑道:“这苏定方有勇有谋,着实可嘉啊,如此人才,之前竟未发现,真是明珠蒙尘呐”。

    “陛下,这苏定方原先不过是军中普通将校,被太子征调进入神策军,而后在征突厥之战中表现出色,因功进封临清县公,拜左领军卫将军,又因太子举荐,拜代国公为师,学习兵法,所以有此表现,也不足为怪啊”。长孙无忌作为首辅,对于这些可是记得清楚的,还顺便抬了抬外甥李破军。

    李世民闻言也是点头道:“朕有印象”。

    “嘿,陛下,这点你们可就没俺老程记得清楚了,这苏定方之前在大唐虽然只是无名将校,但是这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说到这程咬金这老妖精似乎情绪还有些不太对,眼睛有些赤红,还咬牙切齿的。

    李世民眉头一皱,有些狐疑,直问道:“怎么回事?说说看”,这苏定方明显就是唐军之中冉冉升起的明星将领,李世民可不允许他有什么问题的。

    程知节没有嘻嘻哈哈,直说道:“苏烈这家伙原本在河北一带就颇有名声,二十出头就率领郡兵斩杀了清河匪首张金称,要知道张金称在俺们山东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匪……后来苏烈投奔窦建德,被窦建德手下大将高雅贤看重,收为义子,窦建德败亡后,高雅贤领着苏烈投奔刘黑闼……”。

    说到这程知节更是咬牙切齿了,红着眼睛直啐道:“这家伙有一身好本事,就是眼睛太瞎,不识明主,窦建德败亡了也不知道来我大唐,投奔那刘黑闼作甚,要没有这厮,我那士信兄弟就不会死”。

    听到这,满堂一惊,苏烈竟然跟郯勇公罗士信之死有关系?看向李世民,李世民也是脸色微惊。

    程知节又是说道:“洺水之战,刘黑闼派遣高雅贤领军攻打洺水城,王君廓那厮敌不过,我俺士信兄弟率二百人顶了上去,可是王君廓这贼子带走了所有兵力军资,士信兄弟就领着二百人坚守洺水城,抵挡着数万兵马的进攻,可是绕是如此,也是射杀了敌军大将高雅贤,高雅贤死后,苏烈这家伙献计刘黑闼,深挖甬道,甬道一修成,急攻八个昼夜,洺水城破,士信兄弟这才阵亡……若没有这家伙献个狗屁的计策,士信兄弟也不会死了”。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接二连三的捷报() 
1241。接二连三的捷报

    说着说着,程知节这莽夫竟也是眼睛湿润,有些哽咽,可见他与罗士信感情之深。

    这罗士信是齐州历城人,跟秦叔宝是同乡,程知节是隔壁济州人,三人少年时便相识,感情甚好,后来罗士信跟秦琼投军,成为齐郡守将张须陀的部将,程知节出身豪富,则在老家济州招募乡勇,抵御盗匪,保护乡里。

    只是兄弟三人缘分天注定,后来隋末大乱,兄弟三人又在瓦岗碰面了,从此之后,三人不管是效力李密,还是投靠王世充,再到最后投唐,都是没有分离过。

    而罗士信被誉为当世虎贲,一身武艺可算是兄弟三人中最强大的,投唐后从军征战,枪刺王世充之子王玄应、智取千金堡、平定洛阳,因功进封剡国公,拜为绛州总管。

    只可惜命途多舛,好不容易从一介平民奋斗成为当朝国公,却是无福享受,二十三岁便阵亡了。

    经过程知节这么一说,苏烈献计给刘黑闼,深挖甬道,挖到洺水城下,这才致使罗士信被杀,苏烈也算是间接杀死了罗士信了,难怪成程知节说起苏烈这幅表情。

    听程知节说完,李世民也是脸色凝重,罗士信……绕是过去了上十年,但他仍然不会忘记,每每想起,都是心痛,那个当世虎贲说起话来嗡声嗡气,说话喜欢摸头,甚是憨厚,可惜,在二十三这个美好的年纪早逝了。

    一甩脑袋,李世民回到现实,又是蹙眉问道:“那后来平定刘黑闼,为何不见苏烈踪影?而上十年后因何又在我军中任职?”

    “义父高雅贤死了,苏烈就辞官回去为他守孝了,也是好运,正好躲过了刘黑闼兵败,不过也是戴罪之身,直到陛下登基,大赦天下,他才出山,进匡道军府任职,正在俺老程的手下,俺虽是气愤他害死了俺士信兄弟,但那各为其主,也没为难他,甚至因为他能力出众,俺还提拔他进京值守宫门,俺这也是秉公办事了,俺老程知道士信兄弟不会怪我的”。

    说着程知节这率真性子又是无语凝噎了。

    李世民也是被这莽汉触动,想起了罗士信也是心情低沉。

    “陛下,无论前事如何,如今苏烈都是我大唐将领,并无不忠不臣之意,陛下切不可因前事而问罪,毕竟彼时各为其主,苏烈也是忠于其事”。

    见得一个好好的喜庆气氛,却是跑偏了,刚正无私的魏老头也生怕李世民因罗士信往事怪罪苏烈,长孙无忌也是出言朗声说道。

    “陛下,此时苏烈乃我大唐功勋,正在前线浴血拼杀,陛下万万不可对苏烈有何偏见”。老臣高士廉也是一脸正色的说道,

    “哼,若要牵扯前事,我等皆不能幸免,彼时是彼时,各为其主,此时是此时,忠于大唐,若以前事而追责,真是荒唐至极”。魏征冷哼一声,也是昂着头说道。

    这话就说的很明显了,现在肯定不能去追究以前的罪过了。毕竟要真正的算起来,除了刘弘基,裴寂,房玄龄等寥寥几人是在太原时期就属于大唐阵营的,其余的大多都是归降过来的,大帅李靖彼时更是前隋死忠,差点就被李渊斩头了,程咬金秦琼尉迟恭等大将都是降将,魏征、萧瑀等老臣都是从别处过来的,在投唐之前,都算是与大唐为敌的。

    李世民听得众臣这么说,忙是摆正态度,平复心情,直说道:“诸位多虑了,朕断没有追责之意,正如辅机所说的,彼时各为其主,没什么好说的,只论今朝即可”。

    正当李世民话音刚落,又是听得远远的高喊之声,“捷报,捷报,前线大捷……赤水源大捷,歼敌三万……”。

    李世民一惊,眼里带着几分不可置信,又是大捷?众臣也是惊讶。

    待得内侍欢喜的跑进来,便是见得皇帝及一干大臣都是瞪眼看着他,不由得一个激灵,忙是高举战报道:“陛下,赤水源大捷,李大总管歼灭敌军三万余人……”。

    这下不用王敬忠跑下去,李世民噌噌噌下了龙案,一把抓过战报,看罢便是大喜。

    “这个李药师,当真是要给朕惊喜不断啊,捷报还一封一封的送来”,李世民捧着战报笑道。

    “陛下快说啊,怎的又大捷了?赤水源怎么打的?”一旁的程知节急得抓耳挠腮的伸着脖子看。

    看那伸着手搓手而又怯怯的热切模样,就像是要从李世民手里把捷报抢过去一样,但是好歹程知节的胆子还没有这么大。

    “哈哈,给你”。李世民捻须大笑,心情甚好,将战报往程知节怀中一塞。

    转笑道:“药师率中军四万人马,奇袭赤水源,先派一千人马袭其名王大帐,四处冲杀放火,造成混乱,而后三万大军压上,一举歼灭赤水源之敌,哈哈,老招新用啊,昔日铁山的頡利也是如此败的”。

    李世民爽朗的笑声响彻大殿,可见心情之好了。

    毕竟这一封接着一封的捷报,着实很是让人高兴啊,这个李药师,还挺会闹的。明明可以一起送来,却是分开送,这却是有着两个好处的,一来一路上接二连三的高唱捷报有利于振奋民心,二来也可以让李世民高兴不断。

    程知节看罢战报也是拍着大腿叫好,这仗打得太漂亮了,李靖用兵,当真是出奇制胜啊。

    “西北曼头山已下,如今腹心之地赤水源这一钉子也被拔出,只待歼灭牛心堆之敌,便可形成范围之势,孤立西南一侧的库山之敌也将成为孤军,陷入我军重围,届时,饮马西海,攻破吐谷浑王城伏俟城也将不远矣”。房玄龄捻着胡须也是点头笑道。

    然而房玄龄说罢,一旁的杜如晦却是睁开微瞌的眼睛,直道:“只是赤水道大军溃败退守松州,受阻于野狐峡,或许不能如期会师牛心堆,有一缺口,恐不能全歼”。

    李世民闻言眼中一凝,背着手道:“李道彦,樊兴虽是兵败党项,但是主力尚存,当不至于失期未至”。

    说着看着地图,连李世民自己都觉得玄了,毕竟野狐峡显要之地被占据了,当即也是恨声道:“若是失期,误了战机,定不轻饶”。

    。

    

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相逢义气为君饮() 
1242。相逢义气为君饮

    在湟水和黄河交汇的地方,两条河流的丰裕水量孕育着这片湟黄水域,养育了这里的丰美水草。

    而湟水还有一条小支流,在地图上也并不明显,这条小河并不大,很容易被忽略,当地人称之为牛心川,而牛心川一侧的山坡就是牛心堆,牛心堆往西北三百里左右便是曼头山了。

    从西边曼头山到中间的赤水源再到东南的牛心堆和库山,这沿线都是极为平坦的谷地,背靠着高大的拉脊山,吐谷浑人也都是据守着这拉脊山沿线,拉脊山每个显要山口都是派有重兵守护,这东南的牛心堆更是重中之重,因为牛心堆直面着大唐的鄯州,之前唐军齐聚鄯州,可是吓坏了吐谷浑人,忙是派遣重兵,天柱王更是亲自在此镇守。

    吐谷浑重中之重的防守着直面鄯州的牛心堆,没想到李靖并不与他面对面硬刚,而是分兵数路,先打左右两侧的曼头山、赤水源和库山,而后数路人马会师牛心堆,活活的让这牛心堆的天柱王重兵成了孤军。

    牛心堆北面是高大的拉脊山,南面是湍急的黄河,现在西北的曼头山和赤水源已经被唐军攻占了,截断了牛心堆吐谷浑人西逃的路线,李靖中军直逼牛心堆。

    而真正李靖已经知晓了曼头山已占,就剩下东南的库山了,面上虽没有波动,但是心底却是有些忧心,虽说李道宗是大将之才,按理说对付一个库山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打仗之事,谁也说不好。

    就像之前,料想着万无一失的党项羌,却是被李道彦和樊兴这俩人给搞砸了,活生生逼反了已经服帖的拓拔赤辞。

    现在李靖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比拼的就是消息传递的速度。

    牛心堆之敌已成孤军,一旦知晓了曼头山和赤水源已经被唐军占了,恐怕天柱王这个老狐狸怕是要立马逃走。

    所以,一方面李靖连下军令,勒令各部按时到达牛心堆。

    在攻占曼头城之后,李大亮来不及整军休息,分兵一万,交于副将契苾何力固守曼头城,亲领苏定方以及剩余近两万人马,急奔东南牛心堆。

    而牛心堆之东北,洮州方向,盐泽道行军总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看着日期将近,也是火急火燎的直奔牛心堆。

    他本是奉命前去平定洮州羌乱,解决这个后顾之忧的,免得前线在跟吐谷浑作战的时候,背后有个洮羌在搞风搞雨的。

    高甑生领着一万精锐唐军,在配合洮州零散的数千府兵,本以为能够轻而易举的平定洮羌之乱,却是没想到高甑生这位秦王府老将在洮州碰了钉子。

    洮羌坚守白石山、莲花山一带,死活不跟唐军接战,让高甑生无计可施,强攻之下损失了两千多兵力,最后只得被李靖斥责,又恰逢李世民加封李破军为西北安抚大使,领军前来平叛,李靖便令高甑生撤军了。

    临潭县,因县城北城墙外五里处有一小潭,一年四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