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652部分

一世唐人-第652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管,望乞恕罪”。

    “哼,营国公好厉害的手段”,李道彦性子敦实,行事拖沓,这点从他十日前下令让樊兴领兵前去牛心堆,直到今天才忍不住亲自催促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他也从不急怒,为人有些“肉”,也没主见,所以在众多宗室皇亲里面比之李道宗、李孝恭等人并不出色。

    但这也算是他的“好脾气”,从不与人多见怪,樊兴率先服软表态,笑脸相迎了,他也不好再怎样,毕竟那小兵说的也对,樊兴可是爵封国公的,地位尊崇,所以也只是瞪了一眼这小兵便一挥袖转身走到坐骑旁,从马侧的圆筒里抽出一支令箭,狠狠地往地上一扔。

    “本总管再下最后一次军令,命左骁卫将军樊兴令两万人马速去西北牛心堆,与大帅中军汇合,不得延误”。李道彦性子虽“肉”,但却不是傻子,眼下这失期之罪唯有全推到这樊兴身上去,他可是半点不想再沾边的。

    反正到时候朝廷追究下来,就推在樊兴身上,劫掠党项牛羊是他樊兴的主意,至于失期之罪,我身为主将已经下令让他去了,有军令为证,是他樊兴没有按时去,失期罪过樊兴要承担一大半。

    令箭扔下之后,李道彦就在这儿冷眼看着,看他樊兴究竟接不接,接下还好,只承担一个蛊惑主将劫掠党项之罪和拖延失期之罪,说不定皇帝看在他往日功勋绕其一命。

    但若是当着面不接军令,这就是不可饶恕的大罪,抗命不尊可是军中大忌,军令都不接,你想造反不成,即便是国公,你也得被擒下问罪。

    樊兴低着头,不知脸上神色,良久,“末将遵命”。说罢便是慢慢弯身拾起了令箭。

    见此李道彦得意的笑了笑,“虽已失期,但营国公若是及时赶到,助大帅破敌,未免不可将功赎罪的”。说罢便是一脸微笑的走了。

    他还笑得出来,毕竟他自认为他的罪过并不大,劫掠党项是樊兴的主意,如期会师牛心堆的军令他也是提前数天就下达了,是他樊兴拖延不走,不干我事,这一刻,李道彦心中恐惧散去不少。

    看着李道彦策马离开,樊兴面沉如水,只听得咔嚓一声,巴掌青筋暴露,直将手中令箭生生捏断了。

    “委屈你了,回头再赏你三个女人”。

    良久,樊兴方才转身,拍了拍之前那个被他打耳光的亲兵的肩膀说道。

    “将军,那李老匹夫如此相辱,如今又犯下大错,将军何不另寻他路?”

    樊兴正准备抬腿进营,只听得那亲兵忽的凑上前来低头说道。

    樊兴脚步猛的一顿,眼中射出厉色,看向那亲兵,脸色严厉,甚是慑人,“你想说什么?”

    那亲兵被樊兴这神色吓得一怔,咽了口唾沫,眼带兴奋,低声说道:“先有党项羌一事,后有失期之罪,将军此次回京恐怕重罪难逃。

    既如此,不如……不如逃走。有我等数万兄弟跟随,不管是去草原,还是西域,大可做一个逍遥王爷,便是建国称帝也不无可能,何必受那李老匹夫的气”。

    “放肆”樊兴听罢便是大怒,一脚将这亲兵踹翻,呲拔出腰间佩剑,直向那亲兵,“我樊兴自太上皇起兵之时便为唐将,定关中、下长安、虎牢关一战追随圣人讨灭王窦十万联军,本将身受十余创,为大唐流过的血足以斗量,你竟敢惑我叛国?”

    “将军息怒,我也是为了将军着想,毕竟回了长安……”。那亲兵没想到樊兴反应这么大,剑头锋芒闪烁,再配合那凶恶面目,当真是吓人。

    只是话还说完便被樊兴打断,“闭嘴!回了长安又如何,圣人看我这满身创伤,定不会伤我性命,至于你,心有不臣,那就留不得你了,那三个女人我会让她们去陪你的”。说罢,不待亲兵惊恐,樊兴手腕一挥,便是划破那亲兵喉咙。

    归剑入鞘,樊兴冷脸喝道:“擂鼓聚兵,去西北,杀胡夷,将功赎罪”。其后一干将校亲兵忙不迭应着。

    长安城,皇城之中,两仪殿内。

    刚刚散了朝会的李世民快步走到上首坐下,快速看了看案头奏疏,见得没有想要的,撇头问道:“还没有前线战报吗?”

    一旁服侍的王敬忠掩嘴笑了笑,“陛下太心急了,这一早上都问了两次了,陛下放心,一有消息,保准让您第一时间知道”,

    李世民揉着眉头也是苦笑道:“兵者国之大事,由不得朕不操心呐”。

    不多时,刚刚散朝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是联袂而来,这段时间,李世民可谓日日夜夜想的都是前线战事,毕竟他作为一名马上帝王,对于兵事那是非常具有特殊情感的。

    大军出发已经快有两个月了,在鄯州大军集结之后,大军每一个动向都是有着战报送达长安,可是自从上一封战报之后,这已有近十日没有消息传来了。

    上一个战报是十日前李靖汇报的大军分兵路线图,总体分为南北两部,李靖亲率中军以及李大亮,薛万均等将从北路进攻,而李道宗、侯君集等将从南路包抄,另又北路李大亮所部、薛万彻所部、高甑生所部;南路侯君集所部、李道彦所部又分别从各个方向进击。

    李世民身后悬挂着一张地图,上面详细的表示着敌我兵力部署,以及我军各路进击路线图,这张图,李世民恨不得每天都要看上几百遍。

    “诸位,前线大军已有十日未有战报送达,朕心中着实担忧啊”。面对这几位重臣,李世民也是没有隐匿情绪,揉着眉头直叹道。

    “陛下勿忧,药师乃是百胜将帅,自领军以来,屡战屡胜,未有败绩,有药师挂帅,西征大军定当取胜归来”。长孙无忌也是出言宽慰道。

    “是啊,陛下,李药师用兵之能,当世无双,这份地图上已经是如此清晰,大军南北合围,又分为数路偏师,这是要将吐谷浑兵马分割包围歼灭,一举全歼吐谷浑兵力啊。”刚从霍国公改封谯国公的驸马柴绍咳嗽了两声,也是脸色微白的劝慰道。

    柴绍这脸色看起来就是不正常的,而且又在咳嗽,显然是身体不太好,而事实上也是如此。柴绍年轻时就是花花公子,没少作践身体,而后从军后又多有负伤,如今不过四十多岁,就已经久病缠身,以及属于半致仕状态了,平时也不管事。

    要是平时,爱护臣属的李世民说不定要关心关心这位姐夫,但是此时确实没有那个心思,只是愁眉不展。

    “陛下,或许是正在征战,不太方便传递战报”。杜如晦也是出言道。

    李世民闻言一笑,“但愿如此了”。

    继而看着地图也是叹道:“如此分兵,化整为零确实可全歼敌军,但也有某一路大军受阻甚至兵败之危啊”。

    李世民是知兵之人,一眼就看出来了分兵的弱点,也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众臣一怔,心里也是在计较着这种可能。

    “陛下,老臣虽不懂兵事,但也知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陛下选之征战,而李靖又委以重任,这就说明了他们的能力,既如此,那边无须惴惴不安的在此揣测了”。

    见得气氛颇为低沉,犟老头魏征就不喜欢了,怎的这般没有斗气,当即振奋精神,振聋发聩的激昂说道。

    李世民听见这种对而无用的大道理鸡汤,瞥了魏征一眼,选择无视。

    正在此时,只听得殿门口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内侍神色匆匆的将手中圆筒递给门口值守的王敬忠,并在耳边低语了几句话。

    王敬忠一听便是脸色大变,面色慎重的交代了几句,便是拿着圆筒快步走进来。

    “陛下,前线急报”。王敬忠都不敢多说,只得走到近前双手奉上圆筒。

    李世民以及众臣一听就是脸色一白。

    前线急报……必然是坏事了,若是好事的话,就是快马全城唱报了。

    幸亏李世民还算镇定,面色凝重的接过圆筒,拆开细看。

    看罢便是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终于,李二陛下忍耐不住了!

    晃荡一声,一巴掌将战报拍在案桌上,直震得笔架翻到,茶水倾覆。

    “李道彦,樊兴,废物,废物至极啊,如此愚蠢之事也做的出来,他们没脑子吗”。李世民目呲尽咧,张嘴便是喝骂:“亏得他们还是天策府旧将,樊兴啊樊兴,你往日里的聪明被狗吃了,见小利而忘大义,嫉妒让你蠢得没脑子了啊……”。

    见得李世民在那勃然大怒的骂着李道彦和樊兴二人,众臣虽是不明所以,但也是不敢询问,皆是伏地拜倒,不敢抬头,而最胆小的房玄龄听得李世民大怒的声音在耳边嗡嗡作响,也是吓的浑身颤栗。

    在李世民这位极为威严的皇帝震怒之下,即便是强硬如魏征也是不敢当面出头的,毕竟气势一词,不是虚的,那种威压足以让臣子不敢心生悖逆。

    良久,李世民终于算是词穷了,除了还保留着一点皇帝风度没有辱骂二人的十八代祖宗,呃、好像他跟李道彦是同一个祖宗,其他的李世民所有能想出来的骂词都骂出来了。

    一脚踹翻案桌,“都愣着作甚,尔等都是哑巴不成,说话啊”。

    众臣闻言嘴巴一憋,心里苦啊,心想着陛下你这么大怒谁敢说话啊,别看见那房乔都快吓尿了吗。

    正当长孙无忌想要说些什么,李世民却是面露不耐,直挥手喝道:“算了,让你们说话,准又是宽慰我,退下退下,都退下”。

    众臣如蒙大赦,忙是退下。

    良久,李世民一个人坐在那儿生了闷气,开口道:“来人呐……”。王敬忠忙不迭前来,“退下”。

    王敬忠一怔,脸上的表情别提有多无奈了。

    来人…退下?

    这是什么情况,陛下不会是气糊涂了吧。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苏烈往事() 
1240。苏烈往事

    甘露殿,李世民一人枯坐着,面前屏风上一左一右挂着两幅图,一副是吐谷浑进军路线图,一副就是那写满了文武百官的图。

    冷哼一声,李二奋起拿笔在岷州都督李道彦和左骁卫将军樊兴的名字后面,画了一个血红的叉叉,只是画完之后,脸色一缓,手中笔又是一顿。

    良久,终于是轻叹一声,将叉叉抹去了,只是在名字上面画了一横。

    本来与党项羌的良好关系破裂了,又损兵万余,本该是死罪的,可是李世民终究是下不去那个手。

    正在这时,只听得殿门口一阵喧闹声,似乎有许多的脚步声走过来,还伴随高兴的笑声,李世民眉头一皱,正欲起身,便是隐隐听得甚大的呼喊声,“曼头山大捷,前线大捷……”。

    李世民眼睛圆瞪,蹭的站起,一名内侍应声冲进殿中,“陛下,大捷,曼头山大捷啊……”,这小内侍从宫门口接了捷报,就是跑着欢呼着,累的气喘吁吁的,“陛下,曼头山大捷!”说罢双手奉上一份密封的战报。

    “什么?”李世民听得果真是大捷,也是惊喜莫名,连声道:“快呈上来”。

    话音还未落,王敬忠便是噌噌下去,接过捷报交给李世民。

    李世民拆开一看,顿时大喜过望,“好,好啊,杀敌两万,俘虏一万,追杀白兰王…扬长而去……好,嗯?三言两语迫降曼头城?哈哈,好,威风,威风啊,大涨我大唐天威啊”。

    一扫之前的阴霾,李世民咧嘴大笑,连声叫好。

    “哈哈,听见陛下这爽朗笑声,料是已经得到了前线捷报了…”。说着话,刚刚回到政事堂当值的长孙无忌等人又是去而复返。

    “辅机,你们也知道了,这苏定方当真是虎将,有勇有谋,可堪造就啊”。李世民放下捷报,看着几位重臣也是捻须笑道,全然不见之前的暴怒之色。

    “如此大捷,全城唱报,我们在皇城之中也是听得真切啊,恐怕此时,长安民众亦在欢呼了”长孙无忌胖姐上也是堆起笑意。

    话音落下,便听得震耳的笑声响起,程知节噌噌噌跑进殿中,“哈哈哈,陛下,那苏烈真猛啊,俺老程之前咋就没看出来呢,十余骑追杀白兰王老贼到曼头城下,还愣是将他斩了,有气魄啊,对俺老程的脾性”。

    这甘露殿不是太极殿两仪殿那样的正殿,只是李世民小憩歇息,看书喝茶的地方,所以众臣也没有拘礼,再说了,程知节从来就不是讲礼的人。

    听得程知节那震耳欲聋的嗡嗡笑声,众臣也是欢笑,这老妖精虽是粗莽无状,但确实是烘托气氛的好手。

    “陛下,具体战况是怎么样的,快跟我们说道说道啊”程知节挝耳挠腮的跳脚道,“这内侍唱报也不唱全一点,就知道个大概,心里忒痒痒”。说着程知节还一瞪门口那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