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67部分

一世唐人-第567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现黑袍老人……李破军总是觉得这个黑袍老人他在哪里听过,还有三英会……这么神秘的一个组织,即使现在天下会发展势力迅猛,三英会也不见衰落,没人见过大首领木易,也没人知道三英会的总部在何处,若是说这里面没有鬼,李破军是不相信,越想李破军越觉得这里面有天大的阴谋。

    直到天色将暗,李破军才将一沓纸揣入怀中,略显疲惫的打开了房门,门口,陈康憨娃一左一右护卫着,“殿下,出来啦”。

    李破军点点头,指了指屋里面的白毛说:“将他和那女的带去后山福人村,跟王家阿婆住在一起,勿使少衣食,更别让他出事了。没我的命令,他不可出此翠华山”。

    陈康看了看李破军身后一脸劫后余生般庆幸的白毛应着了。

    走了两步,李破军又是一顿,转身问道:“会写字吗?”

    白毛一怔,直说道:“跟在郑玄毅身边学了一点,但是会的不多,写的也不好”。

    “好,给郑玄毅写封信,就说你找到了你妹妹,然后去找你妹妹了,辜负他的厚望之类的话语,总之就是不能让他怀疑你被我绑来了,明白了吗?”李破军看着白毛很是满意的说道。

    看来他耗费一番口舌不是没有用处的,只是白毛现在极为配合,总比严刑拷打出来的招认强得多。

    白毛闻言忙不迭的点着头,“懂懂,殿下放心,保证不会让郑玄毅察觉的”。

    李破军点点头让陈康安排就是回去了,这一趟收货巨大。

    甘露殿,天色渐暗,宫殿里面有宫女来往,点起了烛火,一片通明。

    “辅机认为可行否?”

    良久,寂静无声的宫殿里面,随着杯落之声,李世民放下茶杯,看向堂下寂静思考的众臣其中一员问道。

    下面坐着十余位重臣,坐在靠前的长孙无忌闻言也是抬头来,胖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太子殿下此举,利国利民,臣窃以为可行”。说罢之后李世民没反应还是看着他,果然,长孙无忌话音一转,又是沉吟道:“不过,盐户划分,盐场监督还有认销盐商等工作不易进行,难免会有官吏在其中谋私获利,需有合适人选统筹安排”。

    李世民闻言也是点点头,房杜宇文等人也是没有反对,默认附议了,毕竟这划分盐户还有认销盐商等都拥有巨大的权利,权与利都有,必须要有威望,没有私心,不爱钱财的官员方才进行,这样一个人选去推行盐法才可以顺利进行。

    “盐法改革,势在必行,朕意设置盐铁使,负责推行盐法事宜,诸公可有合适人选?”李世民斟酌了一下,看了看众臣神情直接拍板喝道。

    又是良久,长孙无忌才看了看身后,直接起身,躬身搭手,“盐法三条乃太子殿下始提出,臣建议,由太子殿下兼任盐铁使,赴河东、江南等地推行盐法”。

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盐铁使() 
1075。盐铁使

    李破军还不知道,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委以重任了,推行盐法注定是一项重大的任务,成功之后必然会带来很大影响力,不成功的话……在李世民和这满堂诸公的支持下,能不成功吗。

    长孙无忌等人推荐李破军明显就是为了支持李破军去刷资历镀金的,所以也自然分得清轻重,李破军做这类事,可能经验不够,所以得给他派个副手。

    这点满堂之人都是心知肚明,除了某些人可能心存不愉之外,其他的与李破军联系密切的长孙房杜,宇文尉迟等人自然都是大力支持的。

    “陛下,推行盐法之事事物繁杂,太子殿下恐力有不逮,臣观国土资源司郎中刘仁轨在任期间,兢兢业业,从无懈怠,其恭谨好学,气节刚正,可为太子臂助”。

    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心照不宣的捻须说道,这是偏殿,并非是朝堂,所以也就比较随意,有话说话,都不用起身行礼的。

    房玄龄说罢,李世民沉吟了一下,想了想刘仁轨此人,忽的一挑眉头,似乎刘仁轨就是李破军举荐的,看了看房玄龄,房玄龄微微一点头,李世民也是笑道:“可,那资源郎中刘仁轨便为盐铁副使,资源郎中尚书省拟定人选检校”。

    见得众臣没有再说的了,李世民起身直道:“明日早朝,便定下此事吧。散了吧,早些歇息”。说着很自然的拍了拍屁股走了。

    十余人也是起身三三两两的起身走了,各有几个圈子,各自交头接耳的谈笑着。

    “哈哈,辅机,你这给外甥加担子可是毫不留情啊”。房玄龄也是捋着胡须向长孙无忌笑道。

    长孙无忌胖圆脸笑着挤作一团,直笑道:“彼此彼此啊”。

    几个老狐狸笑着散去了。

    几刻钟之后,后殿甘露殿,得知这一消息的李破军也是没有推辞,咣咣拍着胸脯做好此事,另外对于刘仁轨作为他的副手也是很意外,自从去年设置国土资源司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不过对于刘仁轨的能力和品格李破军是丝毫不担心的,这位文能做宰相,治理政务,武能做名将,决胜疆场的牛人尽管现在还年轻,但是来协助他推行盐法,那应是毫无问题的,而且可以多多锻炼他。

    李破军跟李世民细谈了盐法之事后,又是将怀中一沓纸掏出递给李世民,向他汇报道:“阿耶,我说服了郑玄毅的贴身小厮,他将郑氏这么多年来的坏事全供出来了,你看,这简直就是罄竹难书啊”。

    李世民闻言面色一沉,细细看着,越看越怒,不过好在他应该也是有心理准备,没有当场暴怒,李破军又是问道:“阿耶,那提及的黑袍老人还有京城里的帮派,我以为其中定有阴谋”。

    听得李破军说的,李世民眼中闪过异色,看了看李破军,继而也是淡淡说道:“这群人存在已久了”。

    李破军闻言大惊,李世民见状亦是笑了,捋着胡须直笑道:“一帮跳梁小丑而已,平日里躲躲藏藏,不敢露面的鼠辈,能成何大事,我早已发现了这帮人,因是前朝余孽,但其行踪隐匿,故而留其至今,现在看来,他们愈发猖狂了”。说着李世民笑容渐退,也是一脸阴沉。

    一帮鼠辈竟跟世家搭上线了,这样一来,就由不得李世民不重视了,世家的力量巨大,再加上这些人隐在暗处,到时候或许真可掀起一番波澜。

    李破军听了也是释然,也是,他都有暗影这个情报组织,老爹怎么可能没有,而且一定会比暗影更快强大。

    看样子阿耶早有对策啊,看着李世民古井无波的脸毫无动容,李破军心底叹道,也是对李世民深深的佩服,其实李世民有个毛的对策,要不然那些人跟个老鼠一样滑溜难抓,李世民早就将其覆灭了,岂会在身边留下这么一个威胁。

    “此事你多加关注,你那天下会和暗影的作用甚大,要善加利用。尽快早些将这群鼠辈覆灭,兹事体大,不轻于盐法,不轻于郑氏,切勿轻心”。李世民又看着李破军严肃的说道。

    李破军又一愣,很快缓过来应着了。

    “回去吧,明日早朝过后,盐法之事当确定了,你准备准备”。李世民似乎有事,直接撇撇头就让李破军退下。

    李破军应着退下去了,看着李世民阴沉的脸有许多不解,但也不好询问。

    李破军脚步声消退,李世民一拍桌子,吹了个哨声,殿中阴暗处无声无息的又是闪进来一个人影,自是那黑衣人。

    黑衣人闪身来到李世民身前躬身等着李世民说话,李世民脸色阴翳,眼中闪过厉色,直喝问道:“杨氏余孽已和郑氏勾结了,为何没有回报”。

    黑衣人身形一震,单膝跪下嘶哑着声音道:“属下有罪”。

    李世民踱步走了走,又是说道:“去查查郑玄毅,此人身上线索颇多。似此等消息再若未能探查到,你知道什么后果”。说着李世民也是一改往日温和,声音阴冷的格外陌生。

    黑衣人也是一低头应着了。

    又是一日天明,长安的阴雨天过去了,春雨来的快,去的也快,天色放晴,气温也变暖了,一切都是一副欣欣向荣,万物复苏的景象,长安街上,人来人往,东西两市,摩肩接踵。

    李破军换上一身素白云翔符福文劲装,领口袖口衣摆镶绣着银丝边流云文滚边,腰间一条白乡云纹白玉带,额头一条二龙戏珠银抹带,左边一枚黄白玉佩,右边一柄古朴长剑,端坐马上,着实显得丰神俊朗,嘴角挂起的和煦笑容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

    一早李破军就是打扮妥当去往翠华山了,昨日李正便说了,玉顶马的雕像今日便雕刻好了,请的是工部最高明的匠人,马冢也建好了,就在勇烈祠所在的天秀峰山腰。

    未了避免风尘扑面,马速缓慢,李破军要以整洁仪容去送玉顶最后一程,翠华山近在眼前了,那高耸的天秀峰抬眼可见,李破军却是显得低沉了。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马冢() 
1076。马冢

    护龙山庄,盔甲鲜明的卫士,手持长兵,腰悬佩刀,笔直的守卫在山庄门口,太阳升起,初春的暖阳照在盔甲和兵器上,泛起一圈圈冷幽的光晕,令人望而生畏。

    附近的村民每天路过山庄也是隔得远远的,眼神里充满了敬畏,尽管山庄甲士从来没有欺民之举,而且时不时帮助周围居民解决问题。

    有猎户陷在山中,是神策军士帮忙救回;有泥石冲毁民房,大雪压塌民房,也有神策军士奉命帮忙,自从神策军驻军在此,附近治安良好,村民受益颇多,无不交口称赞。

    李破军端坐马背,衣衫束发一丝不苟,面上没有半分表情,守卫行礼,李破军也只是淡淡点点头,并无往日的和煦,让一众守卫有些不解。

    进得山庄,李破军看向山庄后方那高耸的山峰,直道:“传令,全军集合,天秀峰下结阵。午时过后,为玉顶治丧”。

    陈康身子一震,应着去传令了。

    李破军回到了书房,看向桌上那一方木盒,回忆不断蔓延,想起来第一次在太仆寺选马时第一眼见到玉顶那神骏的身姿,雪白的毛色,一尘不染;浅黄色的四蹄,矫健有力;金黄色的头顶,更显得高傲而尊贵,第一时间里,李破军就是下定了决心,就选它了!

    西凉之行,幽燕平叛,收复朔方……南奔北走,只要李破军出行就是少不了它,那些一幕幕甚是清晰,抚摸这玉顶的骨灰盒,竟是一时间潸然泪下。

    手边笔纸都在,李破军拿起笔来,扯过一张纸就是挥笔写就,人死有祭文,玉顶之死,也应有文祭之。

    时间一点点过去,茫然不知何事的神策军全体被调出山庄,轰轰烈烈的去往了后山,动静甚大,山庄对面过了石桥就是长安南门的官道,来往之人络绎不绝,见得轰隆隆上万甲士齐动,也是好奇。

    在不知从何处传来的太子殿下要为他的爱马治丧后,行人皆惊,自古以来,未常有为一匹马治丧的,太子殿下果然不同寻常,不过也有人甚是唏嘘,知道英雄爱宝马,慨然叹道:太子真英雄也。

    当即有大胆之人上前询问:“敢问将军,听闻太子殿下欲为爱马治丧,我等也想瞻仰,不知可否同去?”

    领军之人正是房遗爱,房遗爱闻言想了想直大大咧咧说:“想去就去,别喧哗闹事便可”。

    行人闻言欣然前往,一传二二传十,十传才,短短两个多时辰里,官道上络绎不绝的行人便是纷纷改道,去往了翠华山中,消息更是很快传到了城中。

    不少文人士子,贩夫走卒纷纷动身,越来越多,更是不乏不少春耕百姓放下手中活计前去看热闹,一时间翠华山山道为之堵塞。

    翠华山,自古以来就是长安城附近的一处知名景点,相传太乙真人在此修炼过,汉时汉武帝曾在山中太乙峪修建了太乙宫,成为了名胜古迹,山中更是被皇家设立了专门的猎场,来长安的文士士子,旅人游客都是少不了来这儿游玩。

    正是初春时节,翠华山,山清水秀,景色如画,山中有谷,谷中有湖,碧波荡漾,清明如镜。

    天秀峰,千岩竟秀,万壑争锋。峰峦如聚,汇成一柱通天岩峰,更有一条涧溪,潺潺流下,初春的雪融化成的涧溪甚为清洌。

    天秀峰山腰,一个宽阔的平台处,一个硕大的马冢已经建好了,山下湖边,聚满了人群,纷纷昂头看着。

    山道两侧,李正请来的乐人高奏着雄浑低沉的曲调,在一片哀沉的曲调中,数十名亲卫抬着一个精致的战马石像缓缓抬上了山腰平台。

    李破军一身素白衣袍,解开了束发头发披散,怀抱着骨灰盒,慢步将其放入了冢中,左右亲卫上前合上空棺。

    看着这巨大的石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