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一世唐人 >

第514部分

一世唐人-第514部分

小说: 一世唐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了,二百人虽然是衣衫褴褛,装备破烂,没有完整的衣甲,但是慢慢走来,却是阵势不散,气势不低,特别是为首三人,看模样依稀不大但是端坐马上,手持长兵,颇有气势,特别是……中间白袍持戟的那人,李道宗握紧了剑柄。

    李道宗当即就是喝道:“止步,为首三人上前即可”。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粗心大意的人,这些来历不明又气势不凡的二百余人,李道宗是不可能让他们近得自己身前的。

    “绛州龙门薛礼见过李总管”。

    “绛州龙门周青见过李总管”。

    “绛州龙门薛先图见过李总管”。

    三人来的近前,翻身下马,神情颇为激动的拜道。

    “三位义士有礼了,听闻三位义士不愿返乡,这是为何?”李道宗见得三人行礼,也是虚扶一下和煦问道。

    李道宗是当朝郡王,一军主将,这等身份如此做派已经算是有礼了。

    这支衣衫褴褛,宛如乞丐一样的队伍,正是薛仁贵三人领着二百精壮投军而来,薛仁贵三人一路北上,却是总寻不到大军在何处,他们到马邑的时候,李靖大军已经深入大漠了。听闻太子殿下收复了定襄郡,等他们到定襄的时候,太子殿下也进了大漠,军机大事,他们也打听不到去向,辗转得知,任城郡王李道宗的大同道大军驻扎在灵州磴口,他们又是一路紧赶慢赶跑来磴口,正好赶上大军开拔,薛仁贵大叫幸运,这种情况下,李道宗赐粮让他们返乡,薛仁贵怎么可能愿意。

    见得李道宗不愧有贤王之称,并没有轻视他们,反而以礼相待,薛仁贵抖擞精神,升起信心直说道:“好教李总管知晓,我兄弟三人具都是自幼习得弓马,略知兵策,志愿尽忠报国。此次大唐征伐北虏,我三人不愿继续庸碌,只愿杀虏报国,死而无憾,是故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前来投军,愿做总管帐下一马前卒,杀敌建功,万望总管体恤,收下我等”。()

第一千零三章:火头军薛礼() 
1003火头军薛礼

    听得薛仁贵的话,李道宗亦很是赞赏,直由衷赞道“真乃义士也”。低头想了想正在想该如何处理,是受还是不受之时,李道宗却是忽的一顿,眼睛一凝,猛然凝视薛仁贵,“薛壮士可否让我看看这玉珏?”说着话李道宗手指着薛仁贵脖颈间的玉珏,一脸掩饰不住的惊讶。

    薛仁贵亦是一怔,眼中尽是狐疑,似乎联想到了什么,默不作声将那半块黄里透白的玉珏取下,递给李道宗,看李道宗如何说话。

    李道宗接过玉珏后,对着阳光一看,登时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骇,摸了摸腰间里衬的一块玉珏,若有所思,继而直将玉珏还给薛仁贵,凝目道“冒昧问一下薛壮士,这半块玉珏从何而来?又因何只剩下一半呢?”

    薛仁贵闻言也是眼神灼灼,想了想直说道“此乃幼年时,一过路的小公子所赠,我亦不知其来历”。

    说罢之后一旁心思缜密敏捷的周青很快就意识到了什么,直希冀的看着李道宗说道“那是大业十四年底,从太原去往长安的一位小公子所赠,那位小公子当时年仅三四岁模样”。

    李道宗听了也是心底一惊,大业十四年底,三四岁,从太原往长安,公子……这、这不就是太子殿下吗。

    这玉珏是陇西李家嫡系子弟才佩有的玉珏,李道宗一眼就能够认出来。

    看向眼前这个白袍持戟,孔武不凡的青年,李道宗暗自想到难道太子殿下与他有旧?但为何不告知他们身份呢?李道宗眉头微皱。

    想了想,既然太子殿下没有告知,那自己也装作不知道好了,且将他们收进军中,等来日与太子会师了,再询问他一番便是。

    当即李道宗也是和煦笑道“嗯,这枚玉珏倒是品相不错”,说着看向薛仁贵等人,“既然诸位义士不远千里前来报国杀虏,再让你们返乡的话难免让义士寒心,那准许你们就入军了,记住,入军之后,便要遵从军纪军法”。李道宗不着痕迹的忽略那玉珏之事,跳过了这个话题。

    薛仁贵三人一听也是大喜,忙是拜谢,李道宗又是向旁边张宝相说道“那有劳张副总管妥善安置一下”。

    张宝相攥了纂缰绳,看着薛仁贵等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愉之色,但对于李道宗的话也是不敢违背,直嘿嘿笑道“总管放心,如此义士,我老张一定不会怠慢的”。

    李道宗诧异的看了张宝相一眼,眼中有些狐疑之色一闪而过,但也没有说什么,点了点头,朝薛仁贵等人看了一眼就打马向前走了,他作为一军总管却是无须为这点小事费神的。

    李道宗走后,张宝相脸色就冷了一下,嘿笑了一声,“各位义士,呵呵,跟本副总管来吧”。说罢打马头前带路。

    后面薛仁贵三人对视了一眼,周青眉头深皱,“大哥,这家伙好像对我们有意见一样”。

    “是啊,你听他说话,不冷不热的,听着就有气”。薛先图也是冷哼一声,撇嘴说道,

    “好了,都安静点,注意一下,不要落人把柄我们就无碍”。薛仁贵看着张宝相离去的背影也是眼神琢磨,有些不解。

    三人跟上了张宝相,张宝相直将他们领去了后军,指着那些背着锅碗瓢盆,推着辎重车的杂兵说道“正好火头军还缺人,薛礼,你们先去火头军吧,嗯,你们两百人,刚好做一个旅,你就做个旅帅好了,记住,别触犯军纪,不然,嘿嘿,可饶不了你们”。

    看着英姿不凡的薛仁贵三人,张宝相心里冷笑。之前就是因为这三个家伙挨了总管一顿训,还特么义士不可轻辱,我呸,狗屁义士,乖乖来给老子做饭吧。见了老子堂堂一道大军副总管也不行礼,看不起我老张,嫌我没读过书是吧。

    张宝相出身草莽,在隋末乱世中,本是西北一马匪,后来做了薛仁杲的西秦国将军,西秦灭之后,投了唐,直到现在,这家伙还是那副德行,不读书也不知礼,别人敬他尊他,他就觉得倍有面子,别人忽视他了,他就觉得他被人看不起你,这是一种自卑心理,也是一种病态心理。

    薛仁贵三人听了都又惊又怒,薛先图眉头一横,直喝道“凭什么,我们才不要做饭,我要上阵杀敌”。

    周青亦是一脸愤懑,直说道“副总管,我们兄弟几个一身武艺,也能拼杀几个突厥贼子,做这火头军实在不甘,还请副总管另做安排”。

    “呵,另做安排?你当你是大总管啊,这是军令,我身为副总管,奉令安置你们,你们就得听着,管你们是龙还是虎,到了我的麾下你就得握着盘着,怎么着,这是想要违抗军令吗?”张宝相冷哼一声,一挥手中马鞭喝道。违抗军令四个字一说出来,张宝相身后亲军便是手握刀柄,看样子只要张宝相一下令,他们就要上前擒住薛仁贵等人了。

    薛先图满脸涨红,气得直瞪眼,薛仁贵拍了拍他的手,直拱手应道“但凭副总管安排”。

    张宝宝阴鸷着眼睛看了看这些衣衫破烂的二百余人,嘴角一扯,嗤笑了一下就是转头走了。

    “直娘贼,这明显就是再针对我们,火头军,说出去真特娘丢人,我们千里迢迢来投军,就是为了来做饭的吗?”薛先图看着手里头丑到爆的火头军军服,气的向旁边一扔直骂道。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人家是大军副总管,只需要一个违抗军令的名头就能把我们全杀了,我们能怎么着?”。一旁的周青也是一脸颓然更兼气恼,瘫坐在地上叹道。

    “唉,我说你俩这是做什么,又没死人,至于这么悲观吗,快把军服换上,不然待会儿又落人口实了”。薛仁贵笑了笑,倒是挺乐观,直将那简陋兼丑陋的火头军军服穿到身上了。又看了看划归他们旅的火头器具,敲了敲那偌大的饭桶,直笑道“也不算太坏,至少啊,这火头军短不了吃食”。

    。

第一千零四章:葬身之地?() 
1004葬身之地?

    周青听了薛仁贵的话,两眼一翻,一脸绝望,“我的大哥啊,都啥时候了你还想着吃食,咱们是来打仗立功,拜将封侯的啊”,说罢眼睛一转,上前低声挑眉说道“唉大哥,我看那大总管王爷似乎认识你这玉珏,对咱也挺客气,要不,咱们去找找大总管说项说项?”一旁的薛先图也是一脸希冀的凑过来,一路上他也听周青说过,薛仁贵小时候似乎结交了一个贵人,而且看周青那神神秘秘的模样,这贵人似乎来头大的阔怕。

    薛仁贵闻言也是停顿一下,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军纪不可违,无纪不成军,既然副总管让咱们来做火头军,那就尊令便是,要相信锥子即使被藏在口袋最底下,也终究会出头的,咱们还年轻,只要有本事在身,不怕出不了头”。

    周青二人听了也是无奈,深深一叹,选择无视大哥的心灵鸡汤,可怜一身本事的好汉,含着屈辱的泪水端起来饭勺,与锅碗瓢盆做了伴。

    长安城,城东升平坊,豪宅大院,楼台殿阁,这里从来都是达官贵人的居所,普通人一生也难以一窥高高的坊墙里面的光景。

    作为五姓七望的郑家,在这里也肯定是有宅子的,郑府,院后,一处供奴仆、马桶泔水等出去的小偏门,一名身着破旧军服的人咂吧咂吧嘴,看了看手中这信,再看看这高墙大院,有些懵。

    “乖乖,那位大人是何方神圣,老娘竟是住在这里”那士卒正是大军来往运输辎重的杂兵。

    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的敲了敲这处小门儿,乖乖,连院后进出屎尿的偏门都是用这等上好木料做的,还有这漆,啧啧,俺死后要是能用这木头做个棺材板那也是死的倍有面儿了。

    “干什么?谁呀?大清早的敲门”。门嘎吱一声开了,一个小厮骂骂咧咧的出来了。

    “呃,这位兄弟,这是贵府的信”。士卒低头哈腰的将信递过去,即使是奴仆,但这高墙大院里的奴仆也不是他这个杂兵能够惹得起的。

    “信?”那小厮接过来皱眉看了看,直不耐的挥手道“好了,你走吧走吧,谁是你这臭丘八的兄弟……”。说着推搡着关了门。

    中院里,亭榭楼台,假山小池溪水,院落虽然不大,但是格外的精致,小池旁边,郑玄毅正在哪儿优哉游哉的吃着零嘴,看着一些杂书,经史典籍?不好意思,不喜欢,还是这《搜神记》有意思,还是志怪小说有意思,“干将莫邪真是了得,为了复仇受了这么磨难,哼,干将莫邪能复仇,我郑玄毅也一定可以振兴郑家……”。郑大郎君看小说还能志气呢。

    “郎君,郎君,信,来信了”。郑玄毅正看的过瘾,一跟班小厮兴冲冲跑过来了,就是那名负责收买威胁王皓的小厮,为人挺机灵,会办事,郑大少平时也很倚重,但是打扰了郑大少看书学习,那也得骂。

    “咋呼什么,打扰了我读书,撕烂你的嘴”。郑玄毅放下书喝道。

    “呵呵,是,是,小的嗓门是该打”。说着竟是滑稽的给自己喉咙打了几巴掌,直打得自己喉结滚动直咳嗽。

    郑玄毅也是看的笑了,只见那小厮将信递过来,揉揉喉咙,方才低声媚笑道“郎君,那王皓还是挺识抬举的,这主动给我们报信来了”。

    郑玄毅听得这话,本来是不以为意的,突厥都投降了,还管他作甚,但还是好奇打开信来看了。

    “太子领军四千,屯兵冲川谷”。一张泛黄的粗糙纸上用炭条写着这么十一个字。

    郑玄毅一脸懵,领军四千,屯兵冲川谷……这是特么什么东西,关我何事?郑玄毅有些莫名其妙。

    “冲川谷这是个地名吧?这什么鬼东西?我管他去死,管他去哪里屯兵”。郑玄毅一皱眉头将纸揉了个稀巴烂扔进了小池里。

    那机灵小厮却是眼睛一亮,直说道“冲川谷?应该是大漠里的地方吧,要不我把老盖儿叫来问问,他经常去草原采买,熟悉地方”。

    郑玄毅闻言本来是不耐烦的,拿起了一旁的《搜神记》想让小厮滚蛋的,还是看小说好,管那太子小儿作甚,但是脑袋里一个激灵,等等……大漠?突厥?当即眼珠子转了转,直噌的坐起,“快把盖老四叫过来,还是,把上回那搜来的草原消息拿过来”。

    小厮不明觉厉,但还是麻溜的去办了。

    不一会儿,那小厮拿着几封信笺,身边还跟着一个年约四五十,满脸沧桑褶皱的汉子。

    郑玄毅背着手在亭中走来走去,眼中满是兴奋,见得二人来了,郑玄毅直问道“盖老四,我问你,冲川谷在何处?”

    盖老四是郑家行走草原的商队队长,时常进大漠和草原部落做交易,长城以北,东至辽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