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啬夫记 >

第337部分

啬夫记-第337部分

小说: 啬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谁?

    于梁有些好奇的微眯着眼睛,这人穿着寻常百姓一般的粗布服侍,却背负着手,一副傲然独立的样子,更让他意外的是,周围大臣看这人的眼神,完全充满了惊疑,显然来头不小。

    “齐,齐王?”,于梁正想问裴度此人是谁的时候,这哥们已经结巴的自己给出了答案。

    齐王?!得知此人身份后,于梁同样有些发愣,只是他的反应能力可比裴度强得多,瞬间便镇定下来,有些猜到了今日早朝的铭钟,为何如此的早了。

    “诸位,父皇本来今日要上朝,只是昨夜又旧疾复发,碰巧齐王叔在宫中,就委托他老人家代为主持朝政。”,大臣到齐后,负有监国权利的宁王便开始发号施令,只是他的语气也不大正常,看来这突然出现的齐王,也超出了他的预料范围。

    皇帝这是个什么意思?于梁微眯着眼睛,将疑惑的目光看向了盖元礼……这位老狐狸答应自己去这位王爷作为提亲的人,是不是知道什么内幕呢?

    只是,他目光扫向盖元礼的时候,这位吏部尚书的余光也正投向了自己,微不可察的摇摇头,显然同样一头雾水。

    “齐王叔,请上前台。”,宁王面对高自己一辈的长辈,尽管心中不满,也没有妄自尊大,毕恭毕敬的请道。

    这齐王却摇摇头道,“我多年不问世事,今日只是因为小侄女要嫁人,我来做个媒人而已,并不想参与朝政,只是陛下再三委托,才勉为其难应下……你们平日里该如何商议,就如何商议,我绝不过问。”

    此话一出,又是满堂惊疑,于梁却有些恍然大悟,知道了这齐王为何是如此态度。

    很显然,盖元礼不是没有用心办事,否则齐王不可能这么快便到了京城,还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出当媒人的事,显然已经是答应了请求。

    不过这后一句话更是大有深意,陛下居然让齐王代管朝政,是仅此一次还是要刻意架空宁王?……怕是更多的,是对宁王的一种警告吧。

    明摆着告诉宁王,若你不争气的话,朕不是没人可以托付。

    于梁有些哭笑,这皇帝的做法完全超出了他的意料范围,让今日本来计划好的几步棋瞬间作废,好在从宁王的表情来看,这位王爷同样不知情,那么双方又被拉回了同一起跑线上。

    “齐王叔不要谦逊,有王叔在,我等小辈如何敢罔议朝政?”,这宁王也不是完全骄横,哪怕齐王嘴上说得再温顺,今日对方既然出现在此处,那也是有目的的,他自然不会像平常那样独揽大权。

    果然,宁王让了一步后,齐王便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我这闲云野鹤之人便唠叨一二……哪位是于梁?”

    骤然被点到名字,于梁心中一动,走出队列上前道,“臣于梁,拜见齐王。”

    齐王看着他,静静的打量了一下,点头道,“不愧是少年英才,难怪陛下会将公主赐婚给你。”

    此话一出,顿时在朝堂中惊起一片不明就里的大臣……要知道,皇帝赐婚于梁的事,还没有完全向外公布,就算某些大臣通过自己消息渠道得知了这个消息,也只是一鳞半爪,如今听到齐王板上钉钉的话,自然无比意外。

    于梁要做驸马爷了……这消息委实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大臣们纷纷错愕的你在当场。

    当然,盖元礼这种提前知道消息的老狐狸却兴奋起来……齐王虽然闲散了多年,但当初也是风云人物,不会说出没有政治水平的废话,那么他劈头就是这么一句,多半便是皇帝的意思。

    看来,宫中这位大爷,是要借助齐王的嘴来宣布这个消息,比他自己干预好处要多得多。

    “臣粗鄙之才,不敢有负公主,已经请求陛下将公主的领地,封在南岱乡。”

    于梁头脑反应极快,立刻打蛇随棍上,将这消息顺势说了出来,话音还未落下,这齐王眼中便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利芒,摇头道,“此言差矣,按照大唐的规矩,公主的封地,岂能食邑一乡那么寒酸,你莫非欺负蔚儿是庶出,想敷衍了事?”

    这话问的很有水平,于梁一怔,立刻摇头道,“臣糊涂,还请齐王明示。”

    “我征求了蔚儿的意见,又与陛下商议了一番,你那南岱乡虽然偏远,但地盘不小,近来发展也不错,不失为一处好地,既然如此,也不用换其他地方,还是将封地落在此处。”

第706章 王霸之气() 
顿了顿,齐王突然话锋一转道,“只是区区一乡的名头实在不妥,就破例,给那南岱乡升一级,一应规格算作县城,这样就匹配公主的身份,只是保持名称不变便是,你可愿意?”

    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于梁差点笑出声来,赶紧连连点头道,“是,臣遵命。”

    齐王这话一出口,简直给了他天大的福利,与当初皇帝许诺给自己的好处一模一样,看来这位王爷今日来,就是代替皇帝宣布事项的,难怪几天前,皇帝放出风声,要“亲自”临朝。

    “王叔,这怕是,不妥吧。”,一旁的宁王顿时眉头大皱,想也不想的站出来道,“南岱乡一地,偏安边疆,不宜做大,否则早晚被外族人觊觎。”

    “咳咳,侄儿,你刚才说过,有王叔在,尔等不变罔议朝政?”,齐王淡淡看了宁王一眼,目光一凛,那一瞬间,俾睨天下的气概跟爆炸了一样,让整个大殿都为之一顿。

    不愧是跟皇帝老儿争夺权力的人,哪怕最后败了,也不愧是一号人物,眼前这宁王还差得远。

    于梁瞧见双方的气势,已经不用观察便知道了结局……齐王的身份和地位,可不是这些后辈王爷能够比的,那些宁王派系的大臣敢喷他于梁,可不敢在此时站出来帮着反驳齐王。

    “……王叔说的是,是侄儿唐突了。”,宁王瞬间被压得矮了半头,又惊又怒,顿了片刻才压住自己的脾气,咬牙服软。

    “那么蔚公主下嫁于你的事,暂时就这么定下,一应器物,你知道该如何准备?”,齐王横了宁王一眼后,又将目光看向了于梁,淡淡问道。

    “是,臣自当以嫡亲公主的规格赢取蔚公主。”,这也是皇帝早就交代给自己的事,于梁答应起来格外痛快。

    “很好,若你们第一个孩子是男孩的话,要过继给奕妃。”,齐王又交代了一句,这次于梁心中暗自一惊。

    虽然这也是早就商谈好的条件,但如此当着所有朝臣的面说出来,意义又有不同,起码于梁能感受到周围惊疑的目光,甚至连盖元礼的脸色都变了。

    过继给奕妃,就代表着拥有了皇室的身份,哪怕血脉并不纯粹,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换句话说,自己这还不知道在哪里的儿子,日后必定会封地赐爵!

    这特么也太皇恩浩荡了不是?于梁微微一叹,知道皇帝生怕那蔚公主分量不够,硬是要将自己的身份再往皇室靠上那么一靠,日后于梁别想摆脱这个桎梏。

    当然,对方“乘火打劫”,于梁也只能认了,谁叫他的最大敌人是宁王呢?

    “是,臣遵旨。”,所以他仅仅怔了几秒钟后,便痛快的答应下来,朝臣们眼睛都看直了。

    “很好,很好。”,这齐王压根没有给其他朝臣开口的机会,于梁话音未落,他便又接过话头道,“那么,下一个议题……关于与突厥人合作开发辽东的土地。”

    “齐王叔,兹体事大,请听听朝臣的意见。”,这时宁王终于忍不住要发飙了,他本来就是不肯吃亏的主儿不是?连自己父亲都敢顶撞,这闲散多年的齐王,当真撕破脸后,又有何惧!

    “你等上次吵的不可开交,却一点结果都没有,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应该当机立断,否则堂堂大国,优柔寡断,惹人笑话。”

    齐王看了他一眼,一顶帽子就扣了过去,“陛下对上次的讨论结果深感失望,本来要降旨惩罚一些人,只是念在诸位都是为国家考虑,才作罢,今日,一定要在此事上,拿出定论来。”

    他斩钉截铁的撂下了话,一干大臣顿时又僵在当场,这分明是打了所有人的脸不是?

    厉害!于梁看了看这古怪的场面,不由得伸出了大拇指……当然,他佩服的,不仅仅是站在台面上表现的齐王,还有那身居幕后,却掌控着全局的皇帝!

    很明显,齐王的话都来自于那位大佬的授意,而且以齐王的身份和立场,的确是推动此事的最佳人选。

    毕竟人家资历摆在那儿,连宁王都得让三分,更何况眼下这些大臣,再加上夹着数十年阔别朝堂的神秘莫测感,根本不是朝中这些人能够应付得了的。

    只是,齐王身份如此特殊,几十年前似乎又牵扯着无数的宫中秘闻,内宫中那位爷到底是动用了什么手段,将这位亲兄弟请出来的呢?

    到了此时,于梁自然不会傻到单单认为这是盖元礼的功劳,那位老狐狸面子再大,也大不到这种程度……显然,上次自己进宫被恐吓了一番后,皇帝终于开始自己动手布局了。

    “前不久,除了突厥人的信使外,我侄儿胶东王李隆基,也同样上书一封,详细的辨明了与突厥人合作开发辽东腹地的优劣,整篇建议高屋建瓴,很有远见,尔等不妨听一听。”

    齐王没有在意宁王那明显带着怒气的脸色,继续按照步骤自说自话,而司礼太监同样配合着取出一封文书,当着朝臣的面朗读起来。

    内容并不算长,不过却异常丰富,言简意赅的说明了很多内容,没有亲自考察过那个地方,是写不出这种实际又本质的意见来。

    朝臣们不傻,这份文书的优劣一听便知,不得不说,那胶东王的确有两把刷子……只是在他们的印象中,那不是一个体弱多病**岁的孩子么,怎么会有如此才学?

    当然,下一秒钟,他们便知道了答案。

    “于梁,陛下让胶东王去南岱乡拜你为师学习韬略,这份文书,你觉得如何?”

    这话看上去在问于梁,其实朝臣们耳中,只听到了前半部分……胶东王拜于梁为师?!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错愕,今日他们听到的新消息,实在是太多了,每一件都需要好好思考背后的意思……遗憾的是,朝堂之上,可没有那么多时间让他们判清形势。

第707章 将计就计() 
“胶东王殿下的资质很好,不愧是天底下最杰出的英才,陛下有胶东王,后继有人!”,齐王的话都递到这份上,于梁再不懂背后的潜台词,还是抱着旁边的立柱撞死算了。

    这是皇帝在帮着自己造势呢,他想将胶东王的名头打出去,皇帝就借齐王之口给自己这个机会……当着所有朝臣的面,将一向默默无闻的胶东王李隆基摆在前台来。

    而对于于梁而言,身份又多了一层关系,不仅是驸马爷,还是王爷的师傅……看看,妥妥的皇家外戚不是?

    于梁不禁有些哭笑,这是生怕自己跳脱出了皇家圈子呢……宫中那位主儿给自己的权利,可不是那么好拿的。

    不过此时最郁闷的显然不是他于梁,而是脸色早就黑透了的宁王……于梁直接一句“后继有人”,不是摆明了胶东王才是继承大统的最合适人选么?

    “哦?你且细细说来,胶东王是怎样的英才?”,而齐王则一唱一和,硬是配合着于梁将话接了下去,也管现场的气氛都古怪到了极点。

    于梁脸皮的厚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不要说被在场这么几十号人看着,就上再多上十倍,他说起谎话来也是眼睛都不眨。

    当下根本不管那李隆基是如何废材,直接将对方夸得英明神武天地无双,估计那小屁孩自己听到了都得羞死……如果已经理解什么叫做羞耻心的话。

    嗯,不管事实真相如何,起码眼前这位朝臣们,都听得极为专注,他们对胶东王并不熟悉,也不相信于梁满嘴跑火车的话,但是……皇帝的意思,却总得上心吧。

    很显然,今日的朝政,皇帝刻意要齐王这尊大物来坐镇,就是为了引出眼下的话题来,这名不见经传的胶东王,怕是日后得多加关注了……

    于梁足足吹了一刻钟才停下来,以他语言丰富程度,也觉得没词了……毕竟凭空捏造优点,还是有点难度的。

    齐王一直面带微笑着点头,似乎觉得于梁说的很有道理……当然,于梁敢拍着****保证,这位王爷肯定就没有记住自己在说些什么。

    “……原来我那小侄儿居然有如此本事,果然是大唐的幸事。”,等于梁说完,这齐王又飞快的开口道,“诸位,你们认为胶东王的提议如何?”

    话音落下后,整个朝堂内鸦雀无声,很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