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啬夫记 >

第306部分

啬夫记-第306部分

小说: 啬夫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日子过得波澜不惊,于梁和尉迟子弟重复着例行任务……一旦要住宿或者补充给养什么的,就直接找官府的头头,由他们出面去跟本地百姓沟通,效果好得很。

    没有了冲突,商贾们的情绪终于松了下来,队伍中开始多了欢笑声,看起来他们已经适应了这次商贩行动。

    只是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于梁的神情始终保持平淡,甚至在别人看不见的角度,时不时闪过狠辣。

    他知道,越是平淡,便越代表这危险……那武亮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从上次被自己坑的教训中,应该已经缓过劲来,那么,可以想象,在自己正式离开这厮的地盘前,对方怎么的也会再动手一次。

    而这一次,绝对比上一次要难应付得多。

    “去,给咱们的盟友送一封信去。”,坐在马车上,于梁看上去像是在打瞌睡,可是细心观察之下便能发现,他的眼皮在微微跳动,显然没有睡着,猛然间,他睁开双眼,掀开车帘幕,将侍卫在左右的尉迟子弟招到身边吩咐着。

    尉迟子弟愣了愣,这附近哪有什么盟友来着,直到于梁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们,这才突然醒悟。

    “大哥,你指的,可是雁门郡附近的那只突厥部落?”,尉迟子弟面色有些难看的问道,从他们内心来讲,不想跟突厥人打任何叫道。

    眼下队伍已经到了雁门郡的范围内,于梁准备从这里出边境……尽管名义上最终的出关口是南岱乡的地盘,但这一次,他并不打算从自己的地盘上经过。

    还是那句话,他这次伴随着商队出行,就是想要一劳永逸的将这条路上潜在的威胁都排除了……那么不断引诱武亮犯错,就势在必行。

    “你们现在就去,就算用不上他们,也得让他们做好准备。”,于梁收回心神,再次慎重吩咐道,同时将一封密信交到了尉迟子弟手上。

    他们这一行人,再精锐也只有数百人,而州府的官军,那武亮虽然动用一下,总可以挪用了上千人吧……人数优势摆在那儿,个人勇武其实用处并不大。

第640章 疯狗的报复() 
当然,尽管出现这种局势对于梁很不利,但他还是乐于见到武亮“疯狂”一把……未到战时动用官军袭击本国的商队,兴致可比贪污什么的严重多了,可以直接借题发挥为意图谋反,到时候宁王都救不了他。

    尉迟子弟得令,悄悄的离开,于梁看了看天色,已经不早,便吩咐在附近的乡镇中投宿。

    与前几天比起来,队伍的布防要严密得多……尉迟子弟得到了于梁的授意,哪怕在乡镇这种无险可守的地方也安插了几重岗哨,就是防着武亮来硬的。

    毕竟看这人的品行,也不像是会在乎一般百姓生命的主儿。

    不过**过去,还是一如既往的风平浪静,那武亮似乎偃旗息鼓怕了一般,没有丝毫动静……越往北方走,当日双方那场冲突造成的影响痕迹便越淡,本地百姓甚至不知道于梁等人身份似的,只当做路过的大商贾而殷勤招待着。

    所以于梁眉头很快的皱了起来,他不喜欢这种失算的局面……宁可武亮天天来找麻烦都行。

    “看不见的拳头才是最可怕来着……”,用过早饭后,于梁兴致缺缺的吩咐队伍继续启程,同时忍不住自我感叹道。

    话音未落,便听到远处传来了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

    “大哥,果然不出你所料!”,这大声说话的,是一干被留在枣林县城的尉迟子弟……于梁看到了他们,笑容顿时又回到了脸上。

    这些尉迟子弟的出现,代表着在枣林县那边,武亮的行动失败了……那么这厮铁定会不甘心,孤注一掷之下,必定会针对自己这只孤旅,再来一次行动。

    还是那句话,于梁怕的是他不来,来的话,就有应对的把握。

    “你们这么急,给我带来什么好消息了?”,于梁笑着问道,拍了拍这些弟兄们的肩膀,疾行赶路之下,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汗酸味,一副风尘仆仆的模样。

    “嘿嘿,大哥,我们逮住了一条大鱼!”,尉迟子弟兴奋的嚷嚷着,压低声音道,“武亮这厮果然害怕那只袭击咱们的队伍中有人被俘虏,派了人来灭口……带队的人,居然是他的亲弟弟。”

    于梁微微一愣,突然有种捡着宝的感觉……他真没想到武亮会派个正牌亲友来,话说这哥们任人唯亲已经算是到了极致,除了亲戚,就没有几个得力手下么?

    “呵,那你们从他弟弟嘴巴里套出什么消息了?”,于梁瞬间来了兴趣,咧嘴问道。

    “连他们家祖宗十八代的事都问出来了。”,尉迟子弟得意的笑着,“那毛头小子根本禁不住拷问,我们才亮刑具,他就什么都招了。”

    看看,这才叫做自作孽不可活……于梁莞尔大笑着,在心中直接将武亮的名字划上了叉叉,有了这种关键“证人”,武亮不到台,天理都不容。

    “我们已经按照大哥你的吩咐,将那厮和他的供词,连带王瑾的奏折一并秘密送往了长安城中,交给裴度大人。”,尉迟子弟又禀告道,“为了慎重起见,我们一共去了三个人,星夜兼程,三天就能回去。”

    “很好,你们这次又立大功了。”,于梁放心的笑笑,拍着他们的肩膀,让他们归队。

    顿了顿,于梁思虑片刻,冲着商队喊道,“都提起精神些,我们要加紧赶路了……速度是以前的三倍!”

    他这席话让所有人都愣了愣,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不是?纵然他们前几天走的是不快,但提高三倍速度,那完全是在急行军了好吧?

    南岱乡的弟兄们当然无所谓,只是这些商贾们带着货物,似乎不大妥当吧……

    在一片质疑的目光中,于梁晒然笑笑,摸着鼻子道,“现在形势不大一样了,我们越快离开代州的地盘越好……疯狗要咬人的话,还是很痛的。”

    胡东山等人这才似有所悟,面上带着忧色,纷纷答应着,在尉迟子弟的带领下,骤然加快了速度。

    这一次,于梁以身作则,将马车都弃了,骑着汗血种,行在队伍前方,他这惫懒的人都是如此,其他人自然更加不敢怠慢,若不是顾忌这些货物价值不菲,恨不得都丢了轻装上阵。

    与其说是赶路,更像是逃命……连于梁自己都觉得犹如丧家之犬一般,他们避开官道,尽量掩饰行踪,二日**间,居然行了将近两百里路,连汗血种这种精悍的马匹都累得走不动了。

    “……扎营吧。”,第二天太阳落山时分,于梁望着已经非常疲惫的队伍,活动了一下酸软的身躯,冲着尉迟子弟淡淡吩咐着。

    他相信自己这骤然加快的速度根本能甩掉武亮的眼线……毕竟这年头代州还处于未开发的偏远地区,哪怕就是在官道上,隔上一炷香的时间都不一定碰得到半个人影,更何况他为了隐蔽,早早的从小路出发,以山脉和树林为掩护,完全让人摸不清楚动向。

    而武亮为了对付自己,只能带上一只比自己更加庞大的队伍,走转之间更加不方便,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追上来。

    “大哥,这里离边境已经只有四十里地了。”,尉迟子弟一边整备宿营,一边朝着于梁禀告着。

    “嗯,我看得见城墙……”,于梁目光的尽头处,是一段沿着山脉逶迤而建的城墙,尽管不知道是不是长城的一段,但他依旧有那么些许感叹。

    以这种方式出塞,他在几天前并没有预计过……不过也不是坏事,至少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篝火点起后,在夜色中格外明亮,这些从来没吃过如此大苦头的商贾们几乎是用过干粮便集体睡着了,雷打不动……跟于梁一起走,比去西域还要累上一倍不止。

    当然,作为队伍的领袖,于梁却没有休息……尽管他也疲惫得直揉眼睛。

    地面上摊开一张地图,是官军专用的那一种,标注的异常详细,于梁要做的,自然是从地图中判断出武亮最后的挣扎手段会用在什么地方……这一次他不再托大,而是充分相信尉迟子弟的能力,让他们一起凑过来讨论。

第641章 狭路相逢() 
“出塞前,那厮绝对会再袭击我们一次,毕竟他亲弟弟已经被你们活捉作为证人,一旦送到裴度手里,什么内幕都能给抖出来,他代州刺史的位置铁定保不住。”

    于梁轻咳一声,朝着围拢在周围的大小舅哥笑道,“唯一的生路便是以人质换人质……将他弟弟从咱们手里要回来。”

    说到这里时,于梁指了指自己这一行人,“那么可以板上钉钉的是,他打算当做人质的人,应该就是我们……所以在出塞前,他必定会动手。”

    “在这个前提下,咱们要讨论的问题便是,他会从什么地方下手,带多少人……对于这些事,你们是行家,一起分析分析吧。”

    于梁将话题铺开,朝着尉迟子弟耸耸肩,洗耳恭听,当然,他原本以为尉迟子弟会合计一阵子才给出答案,没想到这些大小舅哥几乎想也不想,不约而同的将手指指向了同一个地方。

    “……你们确定?”,于梁摸摸下巴,再一次确认道,尉迟子弟的回答则是坚定的点着头。

    这地名,于梁无比眼熟……话说只要是些有历史常识的人,对这地方都应该不陌生。

    白登!这个曾经让汉高祖刘邦蒙羞的地方……就算在这跑偏历史的大唐,“白登之围”也绝对不是什么陌生的名词。

    当然,于梁对这地方,除了眼熟,其他的一概不知……他甚至都不知道那里的地形地貌和大小几何。

    好在尉迟子弟没等他问,已经齐刷刷的给出了答案。

    “我们带着货物,不可能完全翻山越岭出关,人纵然可以,但是得舍弃货物。”,尉迟子弟指着地图道,“这一片山脉绵延数百里之长,自西向东,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历朝历代正是以此为依据来修建的城墙,防止北面的游牧民。”

    “而出塞的口子,最近的一个就开在白登,所以除非咱们舍近求远,否则那武亮只需要蹲守在那里,搜索周围的地面,便能完全堵住咱们的去路。”

    对于这些大小舅哥的判断,于梁并没有怀疑,事实上,就算是他自己,也不打算绕远路……对于商贾而言,时间就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就算他们想避开“疯狂的武亮”,从别的道路,就一定能避得开么?

    答案显而易见,这里可是在武亮的地盘上,作为当地的地头蛇,这厮再不济,在领地内能动用的人力物力,也比自己强吧。

    所以,唯一的胜算便是,趁着对方没有完全集结起力量,迅速冲出代州范围,一旦到了塞外,那厮可未必敢追过来……毕竟大唐和突厥才签订了合约,于梁等人以商队的身份进入草原没有半点问题,但是他武亮敢带着兵进来,那性质就严重了。

    “好好休息一晚上,然后明天全副武装出动,若能直接出关当然最好,不能的话,做好交战的准备。”

    于梁用力捏了捏拳头,自信的笑道,“就当是对弟兄们的一场试炼好了……连区区武亮这种人都没法招架,以后面对宁王的挑衅,更加会一败涂地。”

    “所以,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梁丝毫没有剽窃经典的自觉,大方的顺口说出来,配合着他一副郑重的模样,唬得本来就好战的尉迟子弟跟打了鸡血一样,纷纷站起来拍着****保证,一定将他那武亮打得满地找牙。

    第二天,整个队伍的精气神都变了……若说以前还有几分伪装成商贾的模样,那么现在,已经完全的展示出作为正规军的风格。

    或许,差别仅仅是没有将旗号打出来而已……

    胡东山等商贾们感受到了气氛的异常,纷纷沉默寡言着,一个劲的跟在队伍中间行走这……反正现在的他们已经不能做任何事,只能按照于梁的安排去做。

    队伍放缓了速度,保持着正常的行军节奏,道路也回到了官道上,丝毫不避讳一路上过客好奇的神色。

    到了日落时分,他们终于望到了白登关口的城墙,几乎是同一时刻,尉迟子弟和一干南岱乡弟兄们纷纷拿起了武器。

    关口处,竟赫然出现了一大股骑兵……全副武装,打的是州府的旗号。

    “哼,果然准备出手了么?”,于梁深吸一口气,带着些许紧张的兴奋,朝着尉迟子弟点点头,让他们按照计划行事。

    骑兵,这种机动力最强的兵种,在突厥人中或许并不稀奇,但是在缺少战马的大唐而言,非到必要时,绝对不会轻易动用……眼下周边一片太平,而关隘口的地方却出现了骑兵,对于于梁而言,其实已经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